由掃毒到無間道!看千禧年後的那些港味警匪片

2020-08-28 9仰

掃毒2天地對決》(以下簡稱《掃毒2》)上映一周便吸了近7億的票房,發揮超常。相比於3億票房的《追龍2》,《掃毒2》顯然更沾了些檔期幸運的光。儘管同樣薄弱的劇情、同樣跟前作幾乎沒有任何關聯,邱禮濤的功架還是王晶遠無法企及的。


《追龍2》及《掃毒2》宣傳海報

7年前,陳木勝導演的《掃毒》中,阿天(劉青雲飾)要在子偉(張家輝飾)和阿秋(古天樂飾)兩兄弟中選擇一個帶走,另一個則要被推進池塘餵鱷魚。至少,警察還有得選。而邱禮濤的《掃毒2》中,林正風(苗僑偉飾)看著餘順天(劉德華飾)和地藏(古天樂飾)兩個人在地鐵裡同歸於盡。警方全程陪玩,沒有劇情推動力。這點狠,是熟悉的港味。


2017年,《拆彈專家》、《殺破狼.貪狼》取得票房口碑雙豐收,同年《追龍》上映,收穫5.77億票房,內地觀眾開始對王晶刮目相看,對港片重拾信心。2018年,莊文強執導的《無雙》以12.7億票房橫掃國慶檔。今年,林德祿的《P風暴》再次大幅度刷新該系列的票房紀錄,而《掃毒2天地對決》、《追龍2》儘管不算突出,亦維持了港片一貫的質量。

香港故事,回到香港

適度返祖,是近三年港式警匪片創作的最大特點。這還是要從那部被說爛了的《無間道》(2002)講起。

劉偉強、麥兆輝執導的《無間道》是當時香港電影低潮期的救市之作。這些年《無間道》對警匪片創作產生巨大影響的根源之一,在於它扭轉了傳統香港警匪片的創作取向。《無間道》的成功根源,是對人性深度的挖掘,這種內向性、縱深挖掘,在2012年梁樂民、陸劍青的《寒戰》中得到了一定的繼承。


《無間道》劇照

如果說《無間道》還是對身在江湖的情況下,探討臥底的身份焦慮,那麼《寒戰》系列已經轉向廟堂,更偏移於高層內部的政治權力鬥爭。兩種取向,卻殊途同歸。

《無間道》和10年後《寒戰》系列,包括《竊聽風雲》系列均將香港警匪片代入一種製作精緻、邏輯嚴密、節制、克制、寫實的氣質中。動作場面追求遵循真實生活邏輯,主人公再也沒有打不完的子彈。人物角色不再是擺在明面上簡單粗暴的仇恨,而是懸念叢生的心理暗戰。總而言之,呈現出一種冷清自持的風格。


《寒戰》劇照

而邱禮濤的《掃毒2》和王晶的《追龍》系列,均將港式警匪片拉回到港片黃金時代的「B級片美學」時代——沒有克制,只有粗暴、非理性的癲狂和過火。

《掃毒2》中最精彩的部分是高潮,終極對決的雙雄開車穿越香港街頭的擁擠人潮,直接駛進中環地鐵站,飛車撞地鐵,直至同歸於盡。這樣十分極端的設置在《拆彈專家》中也有表現,一處是年輕的警察在哭喊中瞬間被炸成碎片,一處是整個將警匪對決搬進香港地標紅磡隧道。

這符合傳統港片的特色——極致化。創作者想法天馬行空、無所不能、敢想敢做,講究追車、槍戰、爆炸等複雜而眼花繚亂的動作場面調度給觀眾帶來的超爽體驗。另外,像《掃毒2》中直白的墜樓、吸毒、斷肢、針管、血腥、裸露等場面,亦是港片粗糙凌厲的視覺衝擊力的一種體現。


炸成碎片的年輕警察(《拆彈專家》劇照)


紅磡隧道(《拆彈專家》劇照)

另一個返祖的特點,是世俗化。不側重都市、國際化,而側重市井氣。

香港電影港味的重要特點,絕對離不開—食。無論是像《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這樣的文藝片,還是警匪片、犯罪片等類型電影,港味美學絕對離不開飲食文化。無論是茶餐廳、大排檔還是買夜宵、黑幫大佬生日P,吃飯這樣日常生活的體驗往往融入到電影敘事和人物塑造中。這一點在《追龍》系列都有比較好的體現。

這樣的香港故事,這樣的警匪片,與林超賢、陳可辛等北上後的導演,用港片經驗融合了內地市場需求而創作的策略完全不同。香港警匪故事,開始回到香港。


香港電影港味的重要特點,絕對離不開——吃,這一點在《追龍》系列都有比較好的體現。(《追龍》劇照)

職業化與社會學

警察、黑幫、兄弟結盟、反目成仇、天台對峙、街頭喋血……諸多慣用的老套劇情是香港類型片的創作常規,也是香港電影的獨特味道。這些重複性的敘事元素,已經是粵語區的觀眾自我文化認同的一部分。但對內地廣大受眾而言,卻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槍戰類型電影發展到今天,無論製作如何升級,也已經沒有多少元素可以引來新的奇觀與驚嘆,因而部分港片將創意轉向了職業化。比如《拆彈專家》和《無雙》。

《拆彈專家》聚焦的是職業排爆警察,雖然這樣的身份設置在警匪片中也是老生常談,但卻更容易因這樣的獨特設定,屢屢製造命懸一線的緊張感。



《無雙》中用一系列一氣呵成的運鏡和後期剪輯將製作假鈔的流程講得事無巨細,達到了一種「藝術創作」的程度,與主角的形象相契合。

當類型意識越強的時候,電影才會越來越強調人物職業的專業性,這個專業性是最好看的。比如假美鈔的印製過程、比如鑑畫、比如如何判斷炸彈,如何具體分析而拆除炸彈,這些提供了直觀、具體、新鮮的衝擊力。

經典的香港警匪片中,多少觸及一些社會學底色。近年的香港警匪片儘管更注重凸顯政治冷感,但也多少夾帶私貨。



《P風暴》中的一段對白比較經典。《P風暴》中專業坐牢的阿祿(張繼聰飾)對陸志廉(古天樂飾)說:

「經常有好多人問我,阿祿,做黑手好嗎?帳是這麼算的,在外面租一間房也要三千塊錢一個月了,還不算水電煤氣,去茶餐廳,吃個飯最少也要五十塊了,在這裡住宿免費,一個月差不多能省一萬呢。就算頭疼腦熱,也不用在急診室排隊排死你,所以我對年輕人說呢,存首付買樓,蠢。輪侯公屋,浪費精神,不要了。坐牢,才是香港年輕人的唯一出路。


《P風暴》經典對白(《P風暴》劇照)

影片中的這段臺詞,竟讓人無從反駁。

港式警匪片有兩種敘事路線,其一往往從男主角的發家軌跡講起,如《跛豪》、《追龍》等,一般與香港歷史進程息息相關,或多用隱喻進行指涉。其二則是在作為富豪的男主人公展開敘事,忽略發跡史,如《追龍2》。梟雄們總做著Gatsby的夢,銀紙滿天飛的鏡頭也時而出現,但他們卻往往迎來頗具宿命意味的悲情結局。

社會學指向更是邱禮濤電影的一點底色。《拆彈專家》和《掃毒2》中嘗試將罪案結果與普通民眾的生活相關聯,因而匪徒的動作場面往往設計在具有香港地標性建築的地方,表達一種犯罪問題滲入日常生活的恐懼感。

港片的無力

拋開上述優點,當下的香港電影創作有幾大掣肘。最明顯的是,看來看去都是「又是你呀?」後繼無人,未來堪憂。

經常在不同警匪片出現的演員,像任達華63歲了,梁家輝60歲,劉德華57歲,林家棟51歲,古天樂也48歲了。這個陣容除了在拍攝警匪題材時力不從心的問題,還有一點是觀賞性已經產生強烈的疲勞了。


試想古天樂在這3年中演了多少近似的警匪片人物,讓人頭大。

雖然各位影帝們演技確實沒話說,但卻難以突破,本質上並沒有特別驚豔的地方。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林家棟。他演配角真的是功力深厚,無論多少部警匪片,你都難以猜測他飾演的角色走向。他戲份雖然不多,但角色氣質與言行比較一致,且幾乎每部都智商在線,反倒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二,幾無作用的女性角色。

《追龍2》中,大哥龍志強的女人為其擋槍後說,「跟著你混,好玩!」一貫的王晶電影粗俗氣味。

千禧年來香港警匪片的一大轉變,是出現了刻畫較為深刻的職業女性,如杜琪峯、麥兆輝的電影中。但《掃毒2》、《追龍》系列、《P風暴》系列在女性角色上進行了回撤——女性基本上是淪為「大哥的女人」或妻子的符號,是男性的軟肋和弱點。這便導致像林嘉欣、周秀娜、衛詩雅等香港女星,不管能不能打,都局限於花瓶角色裡。



近幾年的香港電影,並未像前幾年喊的港片已死,反而是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通過各種新舊手段,非常賣力地取悅觀眾。就這些電影的藝術表現而論,總有一個港片揮之不去的「症狀」——時好時壞,反而形成了一種均衡的質量。

相關焦點

  • 從《無間道》到《掃毒2》港式警匪片裡的男主角看來看去還是你?
    2017年《拆彈專家》、《殺破狼.貪狼》取得票房口碑雙豐收,同年《追龍》上映,收穫5.77億票房,內地觀眾開始對港片重拾信心。2018年,莊文強執導的《無雙》以12.7億票房橫掃國慶檔。今年,林德祿的《P風暴》再次大幅度刷該系列的票房紀錄,近幾年的港式警匪片,多多少少又有了港味。說起港式警匪片,就不得不說起在影迷心目中封神的《無間道》。
  • 《掃毒2》:艱難前行的香港警匪片 | 名家
    香港警匪片講述的是香港這座都市中現代人的愛恨情仇,其現實魅力遠非那些飛來飛去的古裝片所能替代,其文化承載也遠超好萊塢同類型的警匪電影。《掃毒2:天地對決》應該算是今年迄今為止製作上最精湛的一部香港警匪片了,全片人物關係緊張、動作場面火爆、情感戲份細膩、娛樂元素充足、正面價值觀自然而不說教,幾乎讓人不忍再去挑它的毛病。看的時候甚至有點心疼劉德華這位超級勞模。
  • 香港電影的港味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如今的港片再也沒有港味了?
    其中最能代表港味的類型片,我覺得非警匪片莫屬。如今港片的喜劇片和功夫片早就衰落多年,這些年也就警匪片還能偶露崢嶸。如果大家看多了那個年代周潤發主演的火爆警匪片,對那些港片的畫面特別熟悉的話,你會發覺,那時候的影片成像還具有膠片時代特有的顆粒粗糙感,那時候的電影經常會出現各種凌亂的小街巷,路邊的小店充滿了市井煙火氣,非常接地氣,也非常親切,故事中的角色無論多麼落魄,也都充滿了積極自信。
  • 《使徒行者2》《掃毒2》《追龍2》,香港電影只剩下警匪片?
    2010年後的香港警匪大片已經是《無間道》後時代,2002年到2012年則是《無間道》前時代。等會兒?這個《無間道》前時代不應該是2002年《無間道》之前的香港電影麼?這是我個人的劃分,這個《無間道》的前後時代,它指的是《無間道》過後直到今天香港警匪片的兩個發展階段。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劃分?
  • 港產片最後的輝煌?「三年之後又三年」《無間道》十五周年
    一眨眼,《無間道》上映已經整整15年了,香港電影已經雖然有少少復甦,但這樣純正港味的警匪片已經難見蹤影。回憶《無間道》,也是回憶港產片昔日的榮光。時光網特稿 2003年4月6日晚間香港文化中心,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如期而至,開場,絕對重量級的「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登場,但四位巨星沒有面露微笑,而是帶著凝重表情合唱了一首《當年情》。
  • 【警察文化】[Hong Kong Police]看港產警匪片,了解香港警察制度
    看港產警匪片,了解香港警察制度【Hong Kong Police Force】當然,香港警察系統遠遠不止這些部門,圖中僅僅標識了最常在各類香港警匪片裡露臉的幾個。(大概是搞臥底的不方便露臉,刑事情報科在網上非影視相關的圖好像只有這張~)關於刑事情報科的電影和電視劇很多,近年來熱門的電視劇有《潛行狙擊》、《使徒行者》,電影則有《證人》、《線人》、《竊聽風雲》和《無間道》,部部都是港產警匪片的經典之作
  • 《無間道》:華語警匪片當之無愧的扛鼎之作
    迄今為止,我個人仍保持這樣一個習慣,那就是如果鬧片慌或無心看片就再刷一遍《無間道》。如果你想看一部經典警匪驚悚片,三叔也會毫不猶豫的向你推薦《無間道》系列電影。如果你看過,那就再看一遍。因為這一電影系列的好不單單局限於華語片,在世界電影範圍內也是屈指可數的警匪片系列佳作。
  • 【影評】《無間道》
    老實說,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看完後的感覺應該是淡然無味的。因為我發現,裡面除了劉德華和梁朝偉,還有很多大咖,我弄不清誰是主角。當時我認為,主角應該是唯一的。再加上劇中並沒有呈現以往香港警匪片的大量的動作元素與火爆的暴力效果,令當時的我觀看後,感覺是在「吃不辣的川菜」,略感失落,所以《無間道》二三也沒有繼續看。這個暑假,突然心血來潮,便又上網一口氣將這個系列全部看完。
  • 「三年之後又三年」,一眨眼《無間道》已經15年了
    馬丁·斯科塞斯與小李子、呆萌一眨眼,《無間道》上映已整整15年了,香港電影雖然已經有少少復甦,但這樣純正港味的警匪片已經難見蹤影。回憶《無間道》,也是回憶港產片昔日的榮光。《無間道》刨除節假期,前後一共用去26個工作日拍攝完成,暑期拍完,2002年12月12日香港公映。在公映之前,照例是主創們在香港舉行宣傳活動,首映禮當天,就連成龍都去捧場,可見當時的行業內對這部戲有多看重。首映禮現場,有記者問劉德華預計《無間道》香港票房會有多少?劉德華說:「之前我拍《暗戰》也是警匪片,當時香港票房2000多萬,《無間道》應該會比《暗戰》多一點。」
  • 《掃毒2》:退步的剛剛好
    千禧年後,更為確切的說是2002年《無間道》後,港製警匪片、黑幫片全面進入精工時代,無論是劇本還是片場各工種呈現的水準,都告別「大意思到了就行」的模擬階段,而進入接近真實生活邏輯的寫真狀態,警察或匪徒都不再像動畫片裡的橡皮人百戰不死,對槍械的使用更是節制,只會在重點段落開火,並將槍械的子彈數量納入劇情考量,而不再是無限彈夾,爆破槍彈效果也更接近真實,不再動輒火光滿天震耳欲聾
  • 《無間道》影評
    近日,借著假期電影老廝雞本人再次重溫《無間道》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放映時間比較早,之前也觀看過一次,不過老廝雞本人出於對華仔的熱愛,還是沒忍住又看了一遍。其實,老廝雞本人年幼時也算是名正言順的追星一族啊!喜歡過很多明星大佬。
  • 《拆彈專家2》2020年看過最燃的電影,近十年香港警匪片的天花板
    至於口碑方向,也是達到了觀眾和眾多大神的集體認可,甚至有人說,這絕對2020年看過最燃的電影,近10年香港警匪片的天花板。▲《拆彈專家2》看到這麼多觀眾的真實反應,也難怪王晶導演激動到「爆粗口」,為這部電影打call:「真特麼的好看!說港片已死的那些混帳,閉嘴回家睡吧!」
  • 古天樂、張家輝「承包」港產警匪片
    武俠片、喜劇片、賭片和警匪片曾是港片最為重要的四大類型,但前三大類型漸漸沒落,能夠成功打入內地市場的只有警匪片。《反貪風暴》系列、《使徒行者》系列、《掃毒》系列……港產警匪片很受歡迎,甚至支撐起影市大盤。但不容忽視的是,在漂亮的票房成績背後,卻是港產片口碑下滑、類型雷同的尷尬。
  • 《雷霆掃毒》失港味 微博網友憶警匪劇黃金年代
    而在《雷霆掃毒》開播之際,騰訊微博TVBfansclub發起話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TVB#,掀網友懷舊熱潮,2000餘名網友在話題下踴躍發言,細數TVB經典警匪劇《刑事偵緝檔案》《鑑證實錄》《法證先鋒》等等,令他們更加擔心的,反而是《雷霆掃毒》此劇「港味」的流失。
  • 《無間道》《使徒行者2》《再創世紀》,走上香港電影老路的「自製港劇」能復興警匪片嗎?
    該劇由監製梁家樹和編審歐冠英這一金牌搭檔聯手打造,二人是TVB的老臣子,在跳槽到香港寰亞之前曾服務於TVB三十多年,《創世紀》、《衝上雲霄》等對於港劇迷來說耳熟能詳的作品都出自他們之手,甚至前兩年大熱的《使徒行者》最初的構思也源自於他們。當時據說是TVB想開一個像《無間道》一樣的臥底戲但苦於沒有IP,就只能原創一個故事,《使徒行者》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
  • 從《天若有情》到《掃毒》:陳木勝去世,港產動作片也不再火爆了
    這應該也是看港片長大的一代人,共同的心情。從港片黃金時代的《天若有情》,到黃金時代過去之後的《特警新人類》《新警察故事》《三岔口》《寶貝計劃》《掃毒》,陳木勝電影,就是一部港產動作片史。幾個毛頭小子最終端掉一個國際犯罪組織的情節像極了港產功夫片裡功夫小子闖江湖的內核,但陳木勝的敘述方式頗有千禧一代的特點,而新人的帥氣表演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 《無間道》 佛曰 「無間地獄」
    《無間道》 《無間道》之名,源於佛經中的 「無間地獄」,「無間」是一個地獄裡最萬惡的地方,這裡弱肉強食,是非不分,罪孽深重的人會被打落無間地獄受苦,永不輪迴。無間道是佛教用語,四道中的一道,四道即指四種可通至涅盤之道。
  • 《無間道》經典臺詞對白,劉德華看了都瘋狂!
    《無間道》經典臺詞對白,劉德華看了都瘋狂!無間道於2002年上映的一套港產警匪片,主要講述2個分別來自警方及黑社會的臥底的故事。
  • 香港警匪片巔峰之作《無間道1》
    《無間道》是寰亞電影發行公司於2002年出品的一部警匪片,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等主演。該片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臥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鬥,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
  • 陶大宇英雄歸來 TVB港味警匪片《奪命追兇》即將上映
      由魴像文化傳媒(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峰冪影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凡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青島柏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浙江錦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影一映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凡酷文化獨家宣發的港式警匪電影《奪命追兇》將於8月17日在芒果TV獨家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