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挖出現代「啤酒蓋」,觀眾質疑:盜墓賊遺留的?專家:是文物

2020-12-27 淺弋道歷史

「窗明麝月開宮鏡,室靄檀雲品御香」——《紅樓夢·賈寶玉詩作》

在曹雪芹老爺子一輩子苦心寫出來的永恆經典《紅樓夢》中,賈寶玉這位紈絝子弟,對科舉功名無心過問,倒是沉迷於溫柔鄉裡不能自拔。第二十三回中,賈寶玉作了一首《夏夜即事》,用來打發聊賴的時光。古代富貴之家,都比較時興用香,香囊香袋隨身不離,賈寶玉所在的公府,還有皇帝御賜的「御香」,用來作為逢年過節的賞賜。可以看出,用香在古代,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既然上層人都喜歡用香,那麼自然也會變成大眾的喜愛之物。尤其是各級官吏,對於他們而言,用香是自己的身份象徵,而且也能凸顯出一種不凡。

在我國的考古事業中,有一次就因為古人對香的這一愛好,而遇到了困難,幸好專家們通過研究,最後解決了這一問題。那麼,古人用香到底給考古學家們造成了怎樣的困擾呢?

一、博物館裡的「啤酒蓋」

經過40多年的發展,現在的上海已經是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成為中國對外展現的一個窗口。中國文化在上海向全世界展示著它的獨特魅力,要想尋找文化,自然離不開博物館,在上海博物館中,有兩件十分「特別「的文物。這兩個文物從外表上看就跟現在隨處可見的啤酒蓋一樣,圓圓的外形,邊緣還帶著褶皺。

因此,每每讓前來參觀的遊客感到驚奇:「這不就是一個啤酒蓋嗎?說不定還是盜墓賊扔下來的,為什麼還要拿出來展覽?」遊客的這種質疑往往會得到周圍遊客的肯定。在不了解它們的奧妙以前,說它是啤酒蓋,確實並不為過。

不過,考古專家們可不這麼想,出於學術嚴謹的態度,就算是啤酒蓋,他們也要拿回去好好研究,萬一這上面帶著盜墓賊的信息,那豈不是能為國家挽回不小的損失?

再者,萬一不是啤酒蓋呢?畢竟經歷過成百上千年的時間,物品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形變質並不奇怪,考古專家可不能錯過任何一個有可能帶有古代信息的物品。

其實,並不只是遊客懷疑,在這之前,考古專家也對這兩件「啤酒蓋」一樣的文物產生了懷疑,畢竟在古墓中出現啤酒蓋的事情在考古學界並不少見,在痛心文物遭竊的同時,考古學家也只能盡其所能的將盜墓賊不要的文物保護好。在發掘出這兩個物品以後,考古學家們就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那麼,「啤酒蓋」的主人身份是怎樣的呢?

二、「啤酒蓋」的主人

為了解釋清楚這個兩個「啤酒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它們的主人。出土這兩個「啤酒蓋」的地方,是一對夫妻合葬墓,從墓中出土的文物來看,這是明朝時一個五品同知的墓地。

在明朝,五品同知並不是什麼大官,主要負責的是地方上的糧食,鹽務,江防,農田水利等事務,並不主政,事多而雜。這個官職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正廳級,在整個官員體系中並不高,在地方上的權力也不大。

這兩個「啤酒蓋」就是在這位同知大人的夫人身邊發現的,對於這位夫人,並沒有過多的信息記載,不過,從明朝的整體情況來看,五品同知的夫人自然不用下地幹活,而且她的丈夫雖然權力不大,但是,負責的卻都是肥差,農田水利河道,哪個不是掏錢的好地方?所以,這位夫人在生前應該也是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

三、揭秘「啤酒蓋」

這兩個「啤酒蓋」文物出土時,已然不是原來下葬的樣子,上面長滿了一些金屬物品常見的鏽跡。不過,從整體樣貌上來看,這兩個物品邊緣帶有褶皺,呈現出一種波浪形,這是可以肯定的。

當時,在現場考古的專家都覺得:這可能是盜墓賊留下來的,他們這一趟可能又是給盜墓賊「擦屁股」。

不過,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就算是啤酒蓋,也只能等鑑定結果出來以後再處理,在那之前,統統都要進行良好的保管。

在對「啤酒蓋」進行清理以後,專家們在其中發現了一塊類似於老沉香的物品。通過進一步的清理與觀察,專家們又在「啤酒蓋」的表面發現了一個若隱若現的「香」字。這些線索都指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香盒」

為了進一步確定這個推斷,專家們又對「啤酒蓋」的材質進行了鑑定,讓考古學家們興奮不已的是,材質並不是現在啤酒蓋常用的鋁,而是銀。這一下就能證明這兩個「啤酒蓋」一樣的文物,絕對不可能是啤酒蓋。畢竟,沒有哪家啤酒廠,會用銀去做啤酒蓋的。

四、「銀香盒」的故事

古時候,富貴之家用金銀器物陪葬是十分普遍的事情,而通過「啤酒蓋」中的線索,專家很容易就聯想到了這是一個銀香盒。只不過,這個銀香盒造型比較別致,因而才會被人誤認為是兩個「啤酒蓋」。

在古代,香盒是富貴之家的女性們的必備之物。香盒起源於唐朝,據說,是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帶動起來人們用使用香盒的習慣。

一般而言,香盒都是用金銀等貴重金屬打造,這與墓中出土的銀香盒材質相同。只不過傳統的香盒採用的是鏤空雕花的模式,讓香味能夠散發出來。而這個銀香盒比較特殊,採用的是「波浪卡扣」的方式,讓香味無法從緊閉的波浪型邊緣之中散發出來。

而從盒子裡發現的類似老沉香的物品,就是當時流行的香料。通過這個銀香盒,我們不難想像,當初這位夫人,就是隨身帶著這個香盒,每每和這位同知大人你儂我儂時,盒中的香味就會飄散瀰漫在空氣中,讓人陶醉不已。

小結

雖然遊客們對這個「啤酒蓋」一樣的銀香盒多有質疑,但是在工作人員講解完這一由來以後,遊客們就會立刻對數百年前工匠精緻的手藝而驚嘆。

不知道是這位夫人的丈夫,還是他的兒女,將這一精緻的香盒送給了她,她一生必定十分鐘愛這個香盒,才會將之與自己共同下葬。

現在,這個銀香盒已經是上海博物館的「網紅文物」,吸引著一群又一群愛好中國文化的年輕男女前去參觀,欣賞。並產生無限的創意,通過與現代科技的聯合,將之帶給全世界的人們。

參考資料:《紅樓夢》《明史》《舊唐書》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南昌挖出朱元璋曾孫媳婦墓,棺槨打開之後,專家驚嘆:又是大美女
    如今我們考古出土了太多的屍骨,其實最為著名的自然是馬王堆女屍,也就是宰相利倉夫人辛追,而此外還有公認的混血美女「小河公主」,自帶未解謎團的「黃拙吾」等等,下面我們還是來繼續介紹一座女屍骨,她的發現同樣讓考古專家驚嘆大美女的再現了。
  • 挖掘古墓挖出2個瓷盤,底部竟刻著一行英文,專家臉色突變
    盜墓者除了給下葬的人帶來打擾,更是對我國的考古研究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一個具有極大文化、歷史價值的墳墓,經過盜墓賊的手還能保持什麼樣?因此,考古比拼的就是速度!就在好幾年以前的江西,一個工地上的年輕小夥子正操作著挖掘機,把地上一塊又一塊的泥土挖出來,由於趕工期,他挖得很快,也不知道為什麼,他感覺今天的土特別的鬆軟。
  • 「三星堆文物大型撞臉現場」,這些「逆天」文物真穿越了嗎?
    你以為是「啤酒蓋」?其實,人家是香盒!(這些文物是贗品?因此,該文物被不少網友認定是生了鏽的「啤酒蓋」。有人甚至還大開腦洞!認為這是——盜墓賊在墓穴裡挖累了,開一瓶啤酒壯膽遺留下的……嗯!該文物出土於安徽省屯溪市西郊的西周晚期墓葬。一開始,這件文物的出土讓考古學家也懵了。第一次見到這種造型的文物!文獻上沒記載過,文物上又無銘文。名字和用途是啥?當時是毫無頭緒。
  • 盜墓賊盯上4萬平漢墓,15米盜洞逼近主墓室,差點洗劫1萬餘件文物
    其實現代的大部分盜墓賊都是半路出家,因為惦記墓中的財物而走上這條違法的道路,而只有極少數的盜墓賊是世家出身,祖上先輩都是幹這行當的,為此盜墓技術自然是非常的高明。
  • 古墓挖出9部「失傳醫書」,記載「起死回生」之術,專家:迷信
    在我國考古史上也有挖到有關於醫術的文物,有一座古墓之中還挖出9部「失傳醫術」,記載了「起死回生之術」,專家卻表示:迷信!出土西漢「老官山漢墓」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在修地鐵3號線時在施工的範圍內發現了一座西漢時期的古墓,隨後成都省博物館和荊州文物局聯合組成考古隊一直對古墓進行考古挖掘。
  • 蘭若寺發現一座古墓,有價值的文物沒幾件,墓主的名字也全靠猜測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電影中的蘭若寺是一個陰森的古剎,而在現實中的蘭若寺,卻是一座水庫邊上的廢墟,一些盜墓賊卻盯上了廢墟旁的一座古墓……歷史上的那些可恨的盜墓賊,都給華夏考古的歷史,造成了多少的傷害呢?小編隨便舉幾個例子,您就知道具體的情況了:2003年5月,位於山西省曲沃縣羊舌村的山西晉候墓被盜,當地的文物部門急忙趕到現場,對其清理。
  • 農村蓋房子挖出「血棺」,主人嫌晦氣一把火燒了,專家:至少5億
    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方式便是發掘古墓,古代人對墓葬尤為關注,它代表的是一種美好夙願,希望逝者安居其中,還會通過各種隨葬品傳達祝福。藉由探尋文物意義,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歷史真相。 農村蓋房子挖出「血棺」就是一個例證,但是因為主人嫌晦氣一把火燒了,沒想到專家得知此事後作出評價:至少5個億。為何會出現「血棺」呢?其實還要從墓葬習慣談起,這其實是尤為難得一種棺槨。
  • 盜古墓倒賣70件文物,28人獲利千萬被判刑,現實不是《盜墓筆記》
    張某等人因盜掘古墓葬罪,倒賣文物罪,盜竊罪等分別被判有期徒刑最高十三年,最低1年緩刑1年的不同刑罰。10月16日,警方又將倒賣文物的「終極大佬」劉某園抓獲,盜墓賊們最終都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盜墓賊是可恨的,不止是因為他們偷盜、倒賣文物這種行為為法律所不容。更嚴重的是盜墓這一行為對古墓和文物造成的損傷是無法估計和彌補的。
  • 工地挖出神秘黑瓶,專家趕來,後續挖出7000多件文物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643,閱讀約2分鐘1992年,石家莊一磚窯擴建時,一名工人挖洞時挖出一個神秘的黑瓶。瓶子造型別致,看起來真的很不凡,於是工人就把黑色的瓶子藏了起來。然而,這名工人的所有舉動都被同事看到了,於是有人上門索要。在爭執的過程中,驚動了其他同事。
  • 最無恥的盜墓賊!挖開唐太宗女兒墓後,把棺材劈了當柴燒
    為了保護那些被盜墓賊破壞的古墓,考古人員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致力於挽救那些被損壞的文物,可饒是如此,還是由很多的人對考古工作不理解,還說專家是打著考古的名義進行盜墓。
  • 盜墓賊挖出的泥土在哪裡?專家在墓旁發現線索:怪不得團夥要盜墓
    然而,即便如此,這些陪葬品還是成了盜墓賊覬覦的對象。畢竟這些陪葬品雖然比不上皇陵中的陪葬品,但對於一個盜墓新手來說,想要盜取皇陵也是有點異想天開。所以,一般的盜墓新手都會選擇利用這些普通人家的墓穴來練手。這裡不得不說一個盜墓賊必備的技能,鑽孔。
  • 古墓傳奇:土墩被盜,挖出千年古墓,一代梟雄,卻被子孫盜墓
    發掘現場不久之後,縣文管會專家趕到現場調查,經過勘探土嶺下面的確有一座古墓。但由於當時古墓沒有被重視,於是沒有立刻進行發掘。2005年夏,古墓再次被盜,縣文管會接到舉報再次到土嶺進行勘探,專家對土嶺再次進行勘探,結果探出了3座「中」字形古墓。
  • 為盜取這座古墓,4個盜墓賊當場暴斃,專家打開墓穴後臉紅不已
    也正因為「厚葬之風」的盛行,歷史上衍生出了一個新的職業——盜墓賊。為了盜取墓中財物,很多人鋌而走險,甚至不顧自身性命。為了防止陵墓被盜,古人想了很多辦法,像是在古墓中設置機關暗器,部署毒氣等等。因此,有很多盜墓賊都在盜墓的過程中,死於非命。2009年,就有一群盜墓賊,為了盜取一座古墓,4名盜墓賊竟當場暴斃,隨後專家趕到也表示很無奈。
  • 千年古墓發現15米盜洞,專家搶救性挖掘,只挖5釐米就挖出1噸黃金
    但是,就算這些人防護作業做得再好,帝陵藏得再隱秘,也難以避免 後代盜墓賊的盜掘。在我國的盜墓領域早從三國時期就開始了,帝陵建造工藝道高一尺,盜墓賊的工藝魔高一丈。因而,一座古墓要想在數千年的歷史時間演變中得到完好儲存,靠的並不只是修建工藝,也有一定的運氣。
  • 挖掘古墓時發現盜洞,以為墓中文物已被盜空,進入墓室後專家笑了
    鄭仁泰之墓的發現說來也是一個巧合,當時正準備興修公路,而鄭仁泰的墓就在清理的範圍中,於是專家便對古墓進行了勘測和挖掘。挖掘古墓發現盜洞考古學家在進行第一段的清理時,就在古墓天井的西南角發現了盜洞,這裡是進入古墓的最佳位置,發現盜洞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 盜墓賊到眼定穴,考古團寵到北大報到
    和平年代,人民生活安康,社會穩步發展,所有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收藏就會變成眾人趨之若鶩的心頭所好。而若身逢亂世,卻只能偷偷藏好賴以生存的金箔銀錢,有人將此當成玩笑話,聽過即逝。而有些人則將此變成自己敲響財富大門的金鑰匙,登上頂峰,馬未都就是如此。而馬未都的成功,就在於天時,我們說文物收藏的最好時間是何時呢,是亂世。
  • 盜墓賊瘋挖15米深盜洞,只需再挖5公分,10多噸錢幣將不復存在
    不管是盜墓賊也好,還是文物販子也罷,他們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要錢不要命。只要遇到老墳、大墓,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去侵襲。在盜墓賊眼中,一般墓地的石刻很有意義,通過石刻他們可以鑑定這座墳墓是否是古墓。
  • 2016年,湖南一工地挖出清代古墓,考古專家叫停:這是我祖宗
    如果不是因為這些考古學家進行保護,那麼大部分古墓,都會被盜墓者們洗劫一空,而且他們可不管什麼研究價值,看著值錢的就帶走,不值錢的乾脆就砸毀。建國初期,我國剛成立考古隊的時候,很多考古工作者進入古墓後,發現這裡的文物都已經失竊,棺槨或者壁畫都已經被摧毀,一個個都是痛心疾首。然而有些人就問了,要是你考古專家自己祖先的墓,難道你也挖出來研究展覽嗎?
  • 老漢在菜窖挖出棺木,當成了柴火,考古隊趕到疾呼:燒掉上千萬
    老漢在菜窖挖出棺木,當成了柴火,考古隊趕到疾呼:燒掉上千萬文/禮運暖天下作為一個擁有著久遠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中國的大地之下埋藏著數不勝數的無盡寶藏。同時也有人毫不識貨,將其付之一炬,釀成重大文物悲劇。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一天,家住河北省圍場區西北郊一個小山村的老漢楊某,為了擴建自家的菜窖以儲藏更多的過冬蔬菜,而對其展開了一通挖掘。突然,正在菜窖內揮著鋤頭掘土的楊某,明顯地感覺到自己鋤頭碰到了土裡一塊硬物,擋住了挖掘的去路。
  • 河南上蔡縣挖出一神秘紅棺,村民嫌晦氣將其燒掉,專家:3個億化為灰燼
    而造成這件事情的則是郭沫若,因為他曾極力主張挖掘明萬曆皇帝的定陵,導致眾多珍貴文物損失。因此,現在很多考古發現,都是當地村民和工程建設被發現,專家才主動上門考古。 2005年,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一位劉老漢準備給兒子蓋建新房,在挖地基的時候意外挖出了兩具紅色的棺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