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農村孩子也難進名校?農村和城市差距有多大

2020-12-28 騰訊網

據清華公開的招生數據顯示:2019年清華招收的3400名新生當中,只有656名學生,來自於農村。而且,在這656名學生當中,有379人是通過專項計劃考入清華。

農村孩子,似乎越來越難以考入名校了。

實際上,不光是清華,就連很多985、211高校,近年來農村學生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這倒不是高校對農村生源有什麼其實,實在是在高考過程中,農村學生確實考不過那些城市生源。

這不禁讓我們產生懷疑: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了嗎?

1.農村學生差在哪裡

對於如今城市生源越來越多、農村生源越來越少的現狀,高校方面,也十分無奈。很多高校為此都推出了各類專項計劃,希望能夠讓農村生源有更多的機會進入高校。但是,就算高校在招生的時候,相對向農村生源傾斜,仍然無法改變農村生源弱勢的現狀。

究其根本,不是高校的招生計劃出了問題。而是高考制度的不盡合理,對這些農村生源有很多不利。

這種不盡合理,主要來自於教育資源的不平等。

雖然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大力扶持農村,鼓勵老師們到農村去工作。但是,最終真正願意紮根在農村的老師,仍然十分有限。這其實也不奇怪,相比農村,城市的生活可能更加精彩優渥。同樣是做老師,在一線城市工作,和在一些農村工作,收入可能相差幾倍甚至更多。

絕大多數老師,選擇從事老師這個職業,自然是有一定情懷的。但情懷本身不能當飯吃,老師們也要考慮收入的問題。在收入相差較大的時候,絕大多數老師選擇留在城市,甚至更願意去一線城市工作,也就顯得理所當然了。

教師資源不同,還只是一個方面。其他很多教育環境方面的差距,可能更加明顯。所以,這就使得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雖然都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讀書,但兩者的學習環境,可能會天差地別。正是這些教育環境的差別,使得雙方在高考的時候,成績會差距極大。

歸根到底,不是農村孩子不行,而是農村孩子所處的教育環境不行。

2.如何解決城鄉教育差距

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在教育環境方面的差距,有時不光是在學校方面。家庭方面,可能會影響更大。

很多農村家庭長大的孩子,家庭本身對教育的認識,可能遠不如城市家庭。父母有可能文化水平不高,不重視教育。或者就算重視教育,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教育。

這些東西,都使得農村孩子在和城市孩子競爭的時候,處於劣勢位置。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僅靠高校提出各種招生優惠政策,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這種招生政策的傾斜,本質上也是對城市考生的不公平,同時也極易被鑽空子。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加大對農村的教育投入,提高農村的教育收入。

如果農村老師和一線城市的老師,收入相當的話,那相信很多老師可能更願意去農村工作。我們鼓勵情懷,但這種情懷鼓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不能讓農村老師們付出最多,卻又收穫最少。

另一方面,我們或許應該將一些農村的生源,集中到城市中來,讓他們享受城市學校的教育。這樣既能節省教育資源的浪費,同時也能拉平不同家庭的教育差距。

農村生源和城市生源的教育差距,其實是當代中國城鄉差距的一個縮影。

我們鼓勵在經濟領域,有的地區可以更快的發展。但是在教育領域,我們還是應該鼓勵平等,儘量讓大家都享受一個水平的教育。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如果從基礎教育開始,我們的孩子就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差距,那麼社會階層的固化,似乎也就徹底無可避免了。

相關焦點

  • 清華農村生源重新超兩成!誰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01 清華農村生源重新超兩成 寒門出貴子更容易了嗎? 時隔多年,清華大學本科新生農村生源重新回到兩成以上。
  • 為何「寒門出貴子」而富家子弟卻不同呢?其實一開始就拉開了差距
    有些人說了,那為什麼我們總是看到在報導這些學生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物以稀為貴,還有就是激勵我們哪些農村的孩子,努力的去考985、211等高校,說到這裡有些網友會覺得小編是在歧視農村學生,其實我們更要去相信數據,和正視我們自己所面臨的這些問題,你不能說你身邊有誰誰誰考上了重點大學,考上了985、211那都是一些個例,如果這麼說的話,就比較片面了。
  • 寒門再難出貴子?為什麼農村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原因很真實
    農村孩子沒有試錯的機會,試錯成本高,認知偏低其實一個家庭給孩子最大的幫助,就是讓他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擁有很強大的底氣和自信,這樣的孩子是非常幸運的,那麼這樣的孩子可以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的試錯,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更多的選擇。
  • 寒門再難出貴子?劉媛媛說:不!
    (幾乎全舉手)你們當中又有誰覺得自己是有錢人家的小孩,起碼奮鬥的時候可以從父母那兒得到一點助力?(無人舉手)前些日子有一個在銀行工作了十年的資深的HR(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在網絡上發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是說在當下我們這個社會裡面寒門的小孩他想要出人頭地想要成功比我們父輩的那一代更難了。這個帖子引起了特別廣泛的討論,你們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
  • 為何寒門再難出貴子?請保護好高考這塊淨土
    高考是道分水嶺,現在通過參軍、打工改變自己的機會越來越少,高考成為寒門貴子的最大機遇。或許高考也不是絕對的公平,但是卻是目前現存的寒門子弟可以實現階層跨越的最公平的途徑。農村的孩子,因為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在小學就已經與大城市的孩子拉開了差距,而伴隨著年級的增長,這種差距只會越拉越大。農村的寒門子弟,可以說,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 因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窮人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放棄
    因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窮人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放棄一句寒門再難出貴子,刺痛了多少人的心?為何現在的人嘴上說著學歷無用,但是還是逼迫著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因為中國的應試教育雖然還有很大的不足,但是相對於而言還是一種公平的人才選拔過程。
  • 不是寒門再難出貴子,而是貴子難從寒門出
    有老鐵不止一次的給我留言說,不寫陳春秀,差評。你看,我的讀者都是有血性的人。跟我一樣的眼裡容不得沙子。我不是不寫,而是心中悲憤,怒火中燒,恨不得匹夫一怒,血濺五步!窮人本來活著就難,讀書可能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如果連這機會都要剝奪,底層還有什麼希望?所以今天,我要把陳春秀寫個透!
  • 超級演說家:寒門貴子~
    你們當中又有誰覺得自己是有錢人家的小孩?(此處有包袱,到了現場再抖)。有一個在銀行做了10年的資深hr在天涯上發了帖子說,寒門再難出貴子,說在當下這個人情社會裡,窮人家的孩子比我們的父輩更難翻身了,這個帖子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我們家就是寒門,不,我們家都沒有門。現在想想都不知道我爸媽是怎麼把我跟我兩個哥哥從農村供出來上大學,甚至讀研究生的。
  • 超級演說家:寒門貴子
    在演講開始之前,我先問現場的各位一個問題,你們當中有誰覺得自己家境普通甚至出身貧寒想要出人頭地就得靠自己?你們當中又有誰覺得自己是有錢人家的小孩?(此處有包袱,到了現場再抖)。有一個在銀行做了10年的資深hr在天涯上發了帖子說,寒門再難出貴子,說在當下這個人情社會裡,窮人家的孩子比我們的父輩更難翻身了,這個帖子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 53%哈佛新生是富二代,寒門真的難出貴子了嗎?
    經濟實力和教育背景為孩子提供了強大的教育資源。更扎心的是,富豪和精英這兩種身份往往是同時兼備的。 這是哈佛學校特有的現象嗎?並不是。
  • 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原因讓人警醒,家長改變孩子以後才能出息
    現在寒門低下難出貴子的風評遍布社會,像劉秀祥這樣能夠靠著自己的努力走出來的孩子確實很少。03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原因讓人警醒,家長改變娃才有希望1、農村的受教育意識不明顯很多農村裡的家庭裡的父母其實受教育程度就是不高的,所以對於孩子要花太多的時間在讀書學習上是非常不理解的。很多父母在孩子初中甚至小學畢業就會讓他們輟學回家幫忙務農。這樣就會形成一代接一代的惡性循環。
  • 時隔八年再議:寒門再難出貴子,原來,真正的「貴子」是它?
    做了15年的老師,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2011年8月,一名教師這段帖子,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他稱:近兩年學校裡的中高考狀元基本都是家庭條件很好的,中考結束,學校有5個排名前列的孩子都上了重點線,他們都來自開跑車,住別墅的家庭。這個月,他們的家長,還商議送孩子去澳大利亞參加夏令營。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呢,真正本質的原因是什麼?
    寒門難出貴子,最本質的原因應該是教育資源的差異。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學子們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單單靠學習成績的高低來判高下,更多的是對學子們綜合能力的要求。比如社交能力、應變能力、外語能力、人脈等等。
  • 打破「寒門難出貴子」言論,撿廢品照顧癱瘓母親,高考744分上清華
    文/凌說 「寒門出才子,高山出俊鳥」,在60年代之前我們常用這句詩句形容「寒門子弟」的志氣,貧苦人家孩子因為從小吃苦所以不怕吃苦,又把改變家庭命運的重擔承擔起來,所以往往是寒門子弟更易成人成才,反而是「富家子弟易生驕奢。」
  • 寒門難出貴子,我們真的要一直當鹹魚麼?
    寒門真的難出貴子是真的麼?在我看來這已經是事實了,即使不想去面對現實,它的結果也不會改變。假如讓我一輩子去選擇做一條鹹魚,我的回答一定是那我要爭取做最鹹的那條。但是現實不是遊戲,現實中不會有像策劃那樣的角色,讓我們初始的數據調整為一樣的,也不會再成長的路上給我們自動生成任務系統,更不會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別人生開掛而封禁他人。其次說的寒門難出貴子,也僅僅只是說出現的概率效率小而已,不是說寒門肯定培養不出「貴」人。
  • 北大研一生演講《寒門貴子》發人深省,看完都哭了!
    有一個在銀行做了10年的資深hr在天涯上發了帖子說,寒門再難出貴子,說在當下這個人情社會裡,窮人家的孩子比我們的父輩更難翻身了,這個帖子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你們覺得有道理嗎?我們家就是寒門,不,我們家都沒有門。現在想想都不知道我爸媽是怎麼把我跟我兩個哥哥從農村供出來上大學,甚至讀研究生的。
  • 縣城出來的「天才少女」,成北大最小本科生,誰說寒門難出貴子?
    北京的文科狀元熊軒昂曾說過這樣一番話:他認為寒門再難出貴子,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在他看來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因為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 熱點丨清華大學農村考生錄取數據曝光,寒門貴子再上熱搜
    導讀  清華大學2020年新生錄取結束,來自農村及貧困地區生源佔20.2%,寒門貴子再次引發熱議。沒傘的孩子只能盡力奔跑,讓我們一起來看下縣高考生們的高中生活,  2020年清華農村考生錄取數據  清華園正式迎來了3800餘名「零字班」本科新生。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不是因為「寒」,而是因為這3種「愚」
    2今天我想談的不是誰到底算不算「old money」,我要談的「old money」的另一端:寒門,以及深挖寒門難出貴子的本質原因。但是如果下一代貴子難出,機會就少啦。第三:教育方式和思維方式的不同。這幾年,滿大街談思維方式:什麼底層思維,網際網路思維…感覺誰都能說幾句,但似乎也沒幾個人能說得清思維方式到底是什麼導致我現在聽到有人說起思維二字時,心裡都感覺很緊張,生怕他想賣給我某樣東西,萬一我不買又擔心他說我思維不行!
  • 寒門貴子:寒門依舊有貴子,近日考上清華大學的工地少年獲獎5萬
    現在社會發展機遇很多,但是資本依舊是發展的基礎,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說「寒門難再出貴子」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年四川的一名高考考生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難能可貴的成績和機會或許高考考得好並不代表以後一定發展的好,但不同的新起點一定會給往後的人生帶來不一樣的影響,對於大部分從貧困家庭裡走出來的孩子來說,高考形同於「鯉魚躍龍門」的一次寶貴機會,孫川取得了這樣的成績,我們完全可以說他就是寒門走出的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