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最可愛的人呢?家人憶魏巍:他為人民而寫

2020-12-22 浙報融媒體

魏巍與朝鮮兒童 圖片由魏巍家人提供

70年前為志願軍炒麵的吳保敏等老人,近日在「央視軍事」等媒體展示了「炒麵」的製作——不是今天加油、鹽、青菜的炒麵條,而是炒熟的糧食麵粉。

70年前,志願軍戰士的野戰口糧就是「一口炒麵一口雪」,而今天的年輕人知道這個細節,則是因為作家魏巍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

1951年4月,魏巍從朝鮮的戰場上歸來,寫出了戰地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全文在《人民日報》1951年4月11日的頭版發表。

「最可愛的人」,從此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光榮稱號。

《誰是最可愛的人》曾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影響了幾代中國人。魏巍的外孫李唯同自然也學過這篇課文,當時,他14歲。

「我早就知道那個學期要學這篇課文了,而且後三段是要求背誦的。拿到課本之後,我早早就把後三段背下來了。我知道這是自己姥爺寫的,不能學不好這篇。」

樸實的戰士感動了魏巍

魏巍的書寫感動了無數人

1951年4月11日,魏巍刊登在《人民日報》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選段。(資料圖片)

和很多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同齡人一樣,李唯同依然能說得出《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那些細節和其中描寫的殘酷。

李唯同曾經問過姥爺,為什麼《誰是最可愛的人》寫得這麼殘酷,這麼細緻?姥爺只回答了他一句:「真正的戰爭場面,比這個殘酷得多。」

在學習這篇課文的過程中,他跟語文老師、跟同學討論這個話題——只有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我們才能更加珍惜生活,感受到自己的幸福——這是大家達成的共識。

正如李唯同所說,這篇文章對今天的年輕人來說,同樣具有積極的意義。

「從《誰是最可愛的人》裡,我們可以知道多少可愛的戰士為了和平而付出生命。我們今天所謂的歲月靜好是多麼來之不易!還有,我們的戰士,作戰是多麼英勇頑強。在和平時期依然需要這樣的奮鬥精神。」在李唯同看來,如果有人面對困難「喪」了,或者由於過上好的生活就驕奢淫逸了,依然可以把這篇文章找出來讀一讀——「瞬間就會充滿積極的正能量,就會對美好的生活倍加珍惜。」

由這篇文章和魏巍的其他作品結集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書,在近70年中,出版了無數版本,2020年是魏巍誕辰百年,今年8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了《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書。

他與抗美援朝的戰士

有過一次很用力的握手

1951年到1958年,魏巍前後三次奔赴抗美援朝前線,從《誰是最可愛的人》到《依依惜別的深情》,寫下了大量通訊。

「那時候他太忙了,特別忙。」魏巍的小女兒魏平出生於1950年,她的回憶中,童年要麼住在姥姥家,要麼住校,很少跟父親在一塊。那時候,她對父親的事業並不太懂。「父親總是在忙碌,各地跑。」這種忙碌,魏巍幾乎一直持續到晚年。

魏巍記錄「最可愛的人」,感動無數讀者,包括很多戰士。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很多認識或不認識的軍人曾去拜訪魏巍。「幾乎天天有人來,」魏平說,父親晚年,幾乎每天都有訪客,請他題字、作序、採訪,也有老朋友、老戰友。

李唯同曾見過幾次老戰友來訪。

曾經有一位抗美援朝的戰鬥英雄——「那是我在家裡見到的衣著最『簡樸』的客人,但是姥爺卻與他談話長達兩個多小時,並不是所有的客人都有這樣的『待遇』的。」李唯同說,「臨走時,我看見姥爺與他握手,很用力。」

魏巍的家附近有一條小路,魏巍每天都會去散步,這一習慣持續了20年。有一次,李唯同陪他一起走,魏巍看到路上有一塊拳頭大小的煤塊。他停下腳步,彎下腰撿起來,走到不遠處的煤堆,把手裡的煤塊扔進去。

李唯同不理解姥爺這一舉動,魏巍對李唯同說:「那是工人在地底下挖出來的,他們挖煤很辛苦,我們要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不要浪費。」

還有一次,李唯同推著輪椅跟姥爺在醫院裡散步。魏巍看著遠處正在建設的一座樓,用拐棍指著說:「看,那個樓多高!」李唯同說,確實很高、很漂亮,現在北京有很多這樣的高樓。魏巍說:「你沒懂,我不是讓你看樓,我是讓你看塔吊上工作的工人,他們很辛苦、工作很危險。」

「在姥爺看來,自己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從未把自己從工農群眾的隊伍中剝離出去。」李唯同說。姥爺撿過煤核兒,賣過菸捲兒,知道勞動人民的辛苦。

只聽他唱過三首歌

有一首是「志願軍戰歌」

晚年的魏巍。

魏巍出生於1920年的河南,17歲隻身去往山西,參加八路軍隨營學校。後來學校併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魏巍是抗大第三期學員。在李唯同的記憶裡,魏巍只唱過三首歌,第一首是《抗大校歌》。

第二首就是哄孫女睡覺時唱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當時李唯同的妹妹才1歲。

第三首是陝北民歌《山丹丹開花紅豔豔》,這首歌曾是央視一套電視劇《長徵》片尾曲。當年看《長徵》的時候,魏巍每次都跟著電視劇唱起來。

「姥爺和姥姥都是過過苦日子的人,深知好日子來得不容易,所以在生活上十分簡樸。」老人的襯衫、布鞋、襪子、背心,被李唯同笑稱為「四舊」。老人的衣物洗得薄了、穿破了,也縫縫補補不肯換,「他們說舊衣服穿著舒服。」

魏巍的書房裡,牆上常年掛著一幅魯迅像。65歲那年,魏巍還作了一首自壽詩:「魯師遺訓銘心底,痴牛永俯孺子前。胸中自有青鬆氣,盡粹不唱夕陽殘。」表明自己以魯迅為師,要為勞動人民鼓與呼,老而益堅,始終不渝。直到晚年,他也一直在為人民發聲,晚年寫的《教育應向弱勢群體傾斜》《也談農民工問題》等文章,收錄在他2008年1月出版的《新語絲》中。

「他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他一生都是為人民、為共產主義(奮鬥)。」長大之後,李唯同和姥爺魏巍一樣,成為了一名記者。剛工作時,魏巍告訴他:一個好的記者,是有人民性的記者。

如今,李唯同依然記得小時候跟姥爺的對話:

「姥爺,什麼是作家呀?」

「作家就是為人民寫文章的人。」

「那什麼是人民呀?」

「人民就是勞動的人,就是那些讓大家幸福的人。」

(原標題《誰是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 家人憶魏巍:他為人民而寫》。編輯 袁華明)

相關焦點

  • 《誰是最可愛的人》感動幾代人,家人憶魏巍:他為人民寫文章
    「最可愛的人」,從此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光榮稱號。《誰是最可愛的人》曾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影響了幾代中國人。魏巍的外孫李唯同自然也學過這篇課文,當時,他14歲。「我早就知道那個學期要學這篇課文了,而且後三段是要求背誦的。拿到課本之後,我早早就把後三段背下來了。
  • 訪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誕生拾絮
    《誰是最可愛的人》描述了松骨峰戰鬥的悲壯,魏巍看望松骨松英雄連志願軍戰士們用這五個字撫慰著淌血的傷口,他們用這五個字告慰烈士的英靈,這五個字,他們奉為是祖國人民給予的最高榮譽。他們稱讚這五個字是我們這個時代所創造的所有新名詞、新成語中最美麗的一個。         我們讚頌「最可愛的人」,呼喚「最可愛的人」,自然就想到了魏巍。走進韓戰硝煙的魏巍「我是怎樣入朝的」         在北京軍區的一個小院兒裡,我見到了這位道出時代強音的軍旅作家。
  • 魏巍:飽含深情歌唱「最可愛的人」
    對於我這一代人來說,魏巍的名字是和他的名作《誰是最可愛的人》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70年過去了,這篇文章仍然保持著它激動人心的力量。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少年時怎樣按照語文老師的要求背誦這篇散文開頭和結尾的那些自然段的情景,那種情感的激蕩是我一生中讀書所留下的最美好、最難忘的印象之一。
  • 你看過《誰是最可愛的人》,但你見過作者魏巍寫的毛筆字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老源,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幅魏巍老師的作品。可能說到魏巍老師這個名字,有很多年輕的朋友不熟悉,但你一定讀過或者聽說過他寫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上到70歲老人,下到10歲兒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中國人的故事|魏巍:戰火紛飛中,書寫「最可愛的人」
    但我最急於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1951年4月11日,一篇名為《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抗美援朝戰地通訊,發表在了《人民日報》上。後來,這篇文章入選全國中學語文課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魏巍。
  • 揭秘 | 他們是魏巍筆下「最可愛的人」 激戰八小時打光子彈重創美精銳2師
    而前方將士的壯烈行為也通過很多文藝作品和報導激勵著後方的祖國人民,其中一篇戰地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一經發表即在國內引起巨大轟動。它熱情謳歌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112師335團1營3連官兵拼死守衛松骨峰的英雄事跡。從此,「最可愛的人」也成為了志願軍的代名詞。
  • 魏巍逝世12周年| 走進炮火硝煙的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描述了松骨峰戰鬥的悲壯,魏巍看望松骨松英雄連  魏巍詩人情懷,喜山樂水,暮年腿腳不便,難得遠行,觀賞盛開的桃花,老人家喜形於色  《誰是最可愛的人》誕生拾絮—紀念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五十周年訪魏巍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伴隨著甜美悠揚的歌聲,我們的思緒自然地融進了那炮火硝煙的朝鮮戰場,當眼前浮現黃繼光、王成……,這些英雄兒女們捨身忘我的壯舉時,我們就會難以按捺那發自內心的呼喚
  • 敬禮,向最可愛的人
    看完影片,我在書寫電影的觀後感的時候,我發覺魏巍的文字,如此的契合我的情感,故而把《誰是最可愛的人》的部分文字節選下來,作為《金剛川》的觀後感的一部分內容。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於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 誰是最可愛的人,致敬逆行的勇士們,煙燻妝和迷彩是最美麗的妝容
    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部隊、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這是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一段,如今讀來依舊溫暖,和平的年代也許不會湧現頂天立頂的英雄式的人物,但卻能夠時刻感受到一群可愛的人就在我們身邊。
  • 抗美援朝七十年魏巍誕辰書畫展暨金手杖老年大學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11月4日,北京宏福大廈二層會議廳高朋滿座,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七十周年魏巍誕辰百年書畫展暨金手杖老年大學揭牌儀式在這裡隆重舉辦,以向魏巍先生誕辰100年致敬、致慶。今天的活動由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劉力主持。北京市企業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李新志、北京博瑞中馳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駱東雨、北京宏福集團辦公室主任唐曉傑分別介紹了蒞臨現場的領導和嘉賓。
  •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70年不忘最可愛的人
    「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學生時代,我們都被魏巍寫的這篇《誰是最可愛的人》所感動,歷史的記憶需要傳承,看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每個中華兒女的精神都再次得到鼓舞。
  • 致敬最可愛的人 | 張譯談《金剛川》中的「張飛」
    作家魏巍曾以深情的筆觸,喚起無數人的愛國熱情和英雄主義情懷。70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深愛著最可愛的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英雄的讚歌唱響大銀幕,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感染億萬觀眾。我們邀請兩位文藝創作者分享體會,致敬最可愛的人,致敬我們的民族風骨與力量。
  • 「烈士」突然回歸,驚動了萬歲軍,老兵:「書裡把我寫『死』了」
    謝幹事看到,老人的手指著那篇文章的標題-《誰是最可愛的人》,他馬上猜到了一大半。眼前的老人一定是志願軍老兵。但是,老兵接下來說的話卻讓謝幹事嚇了一跳。老兵說:「書上把我給『寫死』了,我叫李玉安,就是松骨峰的那個『烈士』李玉安。」
  • 金手杖老年大學揭牌 詩人魏巍之女魏平擔任校長
    11月4日,北京金手杖聯合北京市企業發展促進會共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70周年,魏巍先生百年誕辰,並推出「金手杖老年大學」老年文化品牌。 曾為抗美援朝戰士書寫過《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中國當代作家、詩人——魏巍先生的女兒魏平應邀出席活動,並成為金手杖老年大學第一任校長。她表示,金手杖老年大學在紀念魏巍誕辰100周年的日子裡成立非常有意義。
  • 《最可愛的人》獲2020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最喜愛的中國動畫片
    動畫電影《最可愛的人》獲得"最喜愛的中國動畫片"就是由廣州的少年兒童推選出來的,是該片繼獲得"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動畫片提名獎"後的又一殊榮。閉幕式上,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 毛羽向《最可愛的人》出品方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 七語下第7課《誰是最可愛的人》課文朗讀
    附原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魏巍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於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 魏巍:我在武漢攝影
    魏巍整個人愣了,相機去哪裡了?他開始仔細回想收工的一整個流程,收拾裝備的時候,在;上計程車的時候,在;下車的時候……相機落在了車上。魏巍立刻讓「後疫情紀錄片」攝製組小夥伴幫忙撥打了110,警官很快前往調查,這天是周五,做完筆錄已經是深夜11點,警官告訴他,有些調查工作需要周一進行。
  • 光影70年,禮讚最可愛的人
    展覽圍繞戰爭主線,突出戰場較量,精心設計序廳、「正義擔當 決策出兵」「運動殲敵 穩定戰線」「以打促談 越戰越強」「實現停戰 勝利歸國」「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和歷史貢獻」、結束語7個部分,設置「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最可愛的人」等專題,讓參觀者穿過時間的長廊,追思歷史,緬懷先烈。
  • KK魏巍|在網絡電影裡乘風破浪的老哥哥
    當然很多觀眾心中他還是從湖南衛視那個老帥老帥的主持人KK,但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他是第一批在網大世界裡冒險的實力演員之一,而《怪物》已經是他的第六部網絡電影。這是魏巍入局網絡電影的第二年。事實上,網絡電影一直都被外界默認為影視行業鄙視鏈底端的那一環。尤其在沒看到這個領域的成就之前,很多演員不願意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這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
  • 城市光影七十年|魏巍:靜看魔都風雲
    他們用自己的雙腳丈量上海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柔軟的內心去仔細聆聽城市的呼吸,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上海發展的一點一滴,用自己平實而又關切的視角為全體上海人民保存下一份共同的時代記憶。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上海攝影師。我們將以十期的篇幅,向廣大讀者介紹十位或來自上海,或紮根上海的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