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入夜的望亭,湯湯奔流的京杭大運河畔,唐代詩人白居易筆下「燈火穿村市,笙歌上驛樓」的繁景,隔世重現。
運河是望亭的歷史文化符號之一,2019年5月,集遺產保護、文化研究、生態旅遊、特色黨建等為一體的20萬平方米運河公園暨歷史文化街區落成亮相,成為瞭望亭歷史文化集中展示窗口、文化旅遊第一站。
如何讓集千年文明於大成的運河文化,成為拉動望亭夜間經濟的發動機?
在經過幾輪「生活與美學」、「消費與美學」、「旅遊與美學」的思辨與籌謀之後,「稻香小夜曲·文化夜演」再次啟幕。
稻香小鎮奏響小夜曲
是夜,運河公園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望運河而立的望運閣,恍若銀河爆炸般的燈光,將這座三層樓閣映射得流光溢彩。
一場「夜宴」徐徐拉開帷幕。
作為蘇州夜經濟「姑蘇八點半」品牌的延伸,相城區夜間經濟的重要品牌,這場「夜宴」精彩紛呈,評彈、崑曲、越劇、小提琴、旗袍秀……古典與民俗、傳統與經典在此交相輝映,引導著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走入這座千年古鎮的「文化美學」,感受千年稻作文明孕育下的江南水鄉風情。
望亭鎮作為蘇州西北門戶,傳運河之歷史,承太湖之精華,為古稻作文化的發軔地之一,是沿運河崛起的第一批繁華古鎮。
「夜經濟絕不是簡單的消費購物,不是簡單的吃吃喝喝,發展夜經濟必須要有可持續性」,望亭人清醒認識到,在促進消費回補,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的基礎上,必須因地制宜,深挖地域文化,打造「文化旅遊、美學小鎮」沉浸式夜間綜合體驗。
當蘇州提出「姑蘇八點半」夜經濟發展構想之後,望亭鎮積極行動,通過匯聚稻香公園、長洲苑溼地公園、油菜花海、運河公園、望亭歷史文化街區等優質的品牌景觀資源,合力本地人文歷史、民俗非遺、稻作文化、美食珍饈、時尚潮流等元素,打造出傳統文化驅動,現代經濟延伸,農文旅創全面融合的高品質夜市體驗品牌——稻香小夜曲。
5月1日晚,伴隨著小長假的開始,「相見不恨晚悅夜閱精彩」——相城夜間經濟品牌發布暨「商業文化藝術節」啟動儀式,於望亭鎮御亭農產園稻香廣場隆重舉行,在上千各界人士的見證下,望亭夜間經濟品牌「稻香小夜曲」,在該鎮運河公園歷史文化街區如期奏響。
非遺學堂助力夜經濟
作為望亭「稻香小夜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運河非遺學堂也正式踏入夜經濟舞臺。
「大運河非遺學堂」是望亭鎮以「守護初心、傳承非遺」為宗旨,全面挖掘傳統文化資源打造的非遺教育實踐品牌。
課堂定期在夜間舉行,結合研學觀光、手作課堂、名師講座等形式,將非遺文化的體驗融入「燈火穿村市,笙歌上驛樓」的夜望亭圖景之中,成為「稻香小夜曲」的華彩樂章。
4月19日晚,望亭大運河非遺學堂將蘇繡課堂搬進望亭歷史文化街區,10餘名學員在古韻古香的樓閣中,開展關於傳承與創新的夜學。
這期課程在聚焦傳統非遺的同時推陳出新,凸顯「用物主義」,教授製作蘇繡真絲口罩。
蘇繡名師吾賦麗老師為學員們演示了基本的技法,以針為筆,以線為墨,針線翻飛,在方寸間繡出曼妙圖案。
學員們通過親手製作口罩的方式,喚起參與者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注,致敬戰疫英雄。
5月3日晚,大運河非遺學堂走進望亭人的長假生活。
這期學堂聚焦「食」文化,選取珊瑚糖這一當下潮流的甜品形式,別出心裁地將之與望亭本土文化符號相融合,打造一款有顏值有巧思的「望亭星空棒棒糖」。
歷史文化街區望運閣一樓的展廳,化身甜品教室,在國家高級西式麵點師高嘉誠老師地指導下,學員們有條不紊地開始熬糖、倒模、脫模、包裝……
當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星空棒棒糖在自己的手中誕生,學員們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雖然是第一次嘗試製作珊瑚糖,賣相倒是不輸甜品店呢!」
人間煙火越夜越美麗
「文化是魂,拉動經濟是根」,望亭人明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才是夜經濟長效發展的基石。
「夜宴」端出的第一道大餐,是精神大餐。以北太湖人文精神內核作為著力點,發揮地方優勢資源拉動相關產業,不斷滿足市民與遊客夜間精神消費需求。
通過鼓勵地方曲藝表演項目推出精品,上演「堂名」「評彈」「崑曲」「習俗演繹」等文化義演展示望亭人文風貌;聚焦年輕客群,開放公共場地,引入樂隊演出,創新主題疊加模式,營造潮流氛圍。
作為「稻香小夜曲」夜經濟品牌的重要支撐,「望運集」夜市是第二道大餐。
霓虹燈與古建群落相映成趣的市集上,聚集了本地小吃、文創產品、非遺傳統、生活美物。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在夜市吃吃逛逛,是最舒心的夜間消費了,聚集在這裡的,不僅是販售的物品,還有傳承著古鎮記憶的溫度與情感;不僅有傳統夜市的煙火氣,更有江南水鄉獨到的文藝感。
「新夜市」的消費新氣象,完美演繹著詩人筆下「運河吳門第一集」的盛世繁景,而通過消費時間和空間的延展,「稻香小夜曲」更是讓望亭人的生活變得愈發豐富多彩。
接下來,望亭還將繼續整合全鎮一二三產資源,圍繞「食、購、娛、健、讀、展、遊」,打造「品牌化、全域化、特色化、國際化」的文旅夜經濟體系,形成「商業模式新、產品形態多、公共服務好」的望亭獨特領先的夜間消費業態樣本,讓夜間消費成為拉動地域經濟復甦、發展的重要引擎,將稻香小鎮望亭逐步打造成為相城區、蘇州市、長三角乃至全國知名度的夜間網紅打卡點及消費新地標。
應志剛,浙江寧波人
資深媒體人: 任職媒體20載,曾任人民日報《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人民網蘇南頻道新聞中心主任、中國日報網江蘇頻道總編。
旅行達人: 樂途靈感旅行家(央視形象代言人)、同程旅行家、驢媽媽旅行達人、途牛大玩家、中國國家地理網專欄作者等。
文旅作家: 已出版小說《最高使命》,散文集《突然有了鄉愁》、《散落一地的溫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