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青年學生齊聚揚州大運河畔 感悟運河精神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國際青年學生齊聚揚州大運河畔 感悟運河精神

2020-11-14 18:11: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孫靜波 責任編輯:孫靜波

    11月14日,以「感知大運河,保護地球村」為主題的國際青年學生研學之旅在揚州啟動。 崔佳明 攝

  中新網揚州11月14日電 (記者 崔佳明)14日,以「感知大運河,保護地球村」為主題的國際青年學生研學之旅在揚州啟動,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名留學生相聚在中國大運河第一鍬土的開挖地--吳王夫差廣場,攜手發出「保護大運河,保護地球村,發揚運河精神,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倡議。

  這是由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聯合揚州市公共外交協會、揚州市旅遊協會、揚州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等聯合開展的研學活動。

國際青年學生攜手發出「保護大運河,保護地球村,發揚運河精神,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倡議。 崔佳明 攝

  揚州是中國大運河的「原點」城市和申遺牽頭城市,2500多年前吳王夫差在揚州開鑿古邗溝,拉開了中國大運河的序幕。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如果說長城是中華民族挺立的脊梁,那麼大運河就是中華民族流動的血脈。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是中國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也是青年一代的歷史責任。」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副主席張福堂稱,舉辦國際青年學生研學之旅,旨在讓國外青年學生了解中國大運河的深厚文化內涵,感悟生生不息、奮鬥進取、開放包容的中華精神,用實際行動更好地感知大運河、了解大運河、愛上大運河,擔當運河文化國際交流的使者、行者和歌者,讓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在青年一代身上得到弘揚和光大。

  「本次研學之旅雖然只有一天時間,但是活動安排得很豐富,我們一起欣賞了中國大運河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品嘗了淮揚美食、領略了水工技術,感悟了運河精神,同時也增進了彼此間的了解和友誼。」一位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說,此次研學之旅是一次喜悅歡樂、收穫滿滿和令人難忘之旅。

  「我們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文明溝通的橋梁。」100多名留學生在啟動儀式上攜手發出倡議:愛運河,愛地球,珍愛綠水青山;抗疫情,共奮進,發揚運河精神,祈福人類健康;愛和平,促多元,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我們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加強國際合作。(完)

相關焦點

  • 2020年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江蘇揚州舉行
    9月28日,以「世界運河城市文旅產業持續繁榮發展」為主題的2020年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江蘇揚州舉行。來自中國、德國、法國、荷蘭、日本、韓國等29個國家和地區的運河城市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運河城市文旅產業持續繁榮發展的路徑與對策。
  • 十三年「運河之約」:揚州「繪」出流動的文化美食「上河圖」
    (資料圖) 泱波 攝中新網南京9月15日電 (記者 申冉)連續13年相約海內外運河城市的江蘇揚州「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再次向「同伴」們發出盛情邀請。15日,在江蘇南京舉行的「第14屆世界運河城市論壇」新聞發布會上,主辦方回顧了通過這個流光溢彩的國際舞臺,揚州這座因運河而生的城市,被打造成為「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和「世界運河之都」的歷程。
  • 運博會|揚州:以大運河文旅融合推進「美麗揚州」建設
    今日刊發系列第五篇文章《揚州:以大運河文旅融合推進「美麗揚州」建設》,講述運河如何滋養揚州人民、催生揚州的繁榮,以及新時代揚州如何彰顯「運河長子」的時代擔當。,揚州與大運河同生共長,千百年來,運河滋養了揚州人民,催生了揚州的繁榮,也因此成為揚州人驕傲的母親河和瑰麗的精神長河。
  • 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形成「揚州倡議」
    人民網揚州9月28日電(張玉峰)28日,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世界運河之都」揚州成功舉辦,來自世界運河城市、國際組織、大學研究機構等的500餘名嘉賓,圍繞主題進行熱烈討論,達成廣泛共識,形成世界運河城市文旅產業持續繁榮發展的「揚州倡議」。
  • 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
    11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聽取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生態修復及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等情況介紹,沿著運河三灣段岸邊步行,察看運河生態廊道建設情況,了解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取得的成效。在碼頭,總書記同市民群眾親切交流。從汙染嚴重的一汪死水到揚州人鍾情的親水公園,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是揚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得意之作。
  • 積極搶抓重大歷史機遇 扛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擔當
    這是揚州在大運河文化帶揚州段建設中的精彩落筆。作為與運河同生共長的原點城市、中國大運河申遺的牽頭城市和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城市,揚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搶抓重大歷史機遇,將感恩運河、守護運河、反哺運河的綿綿情懷融入城市血液和基因,以責無旁貸的使命與擔當,努力譜寫新時代揚州運河發展的嶄新篇章。
  • 大運河連起的揚州與通州
    提到揚州很多人會想到 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 揚州八怪之一 鄭板橋的「難得糊塗」 至於揚州與大運河之間 有怎樣的不解之緣?
  • 2020年中國•揚州大運河城市足球精英邀請賽新聞發布會 - 中國...
    千百年來,大運河滋潤了沿岸的廣袤大地,也承載了漫長的歷史文化。揚州作為中國大運河的原點城市和申遺牽頭城市,此次承辦足球運動,希望通過體育賽事,傳達不畏艱難、頑強拼搏、奮鬥進取的運河精神。二是有助於加強交流互鑑。舉辦重大體育賽事,不僅能激活一座城市的活力,更能拓展城市品牌的影響力,同時以體育促交流,以體育為媒介架起與其他省市互聯互通的橋梁。
  • 江蘇揚州廣陵區:為傳承「運河第一城」古韻精準發力
    鹽商文化是大運河漕運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化元素,賈氏鹽商就是典型代表。去年我也到這裡來寫生,當時還有部分房屋破損,今年樣貌改善了不少。」坐落於古運河畔的賈氏鹽商住宅是大運河文化帶珍貴的歷史遺存。一個月前,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檢察院就賈氏鹽商住宅存在主體垮塌風險等問題向區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助推其進一步修葺完善,恢復往昔風採。
  • 「行走大運河」全國網絡媒體滄州行|講述運河故事 傳承運河文化
    這個「老人能散步、青年能運動、兒童能嬉戲」的城市生態休閒空間,讓獅城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盡情享受親近自然的輕鬆與愜意。滄州鐵獅作為大運河畔的一顆璀璨明珠,千百年來也見證了大運河的興衰。如今,鐵獅子不僅成為滄州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更是滄州人民的精神「圖騰」。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在揚州三灣拔地而起
    目前已經確定的常設展有兩個,其中「世界文化遺產——中國的大運河」以隋唐運河、京杭運河、浙東運河為主線,將大運河發展史中的重要節點,例如邗溝與大運河的關係等一併加入展示;「應運而生」則通過實景展示運河沿岸人文風情,表現大運河為沿線城市帶來的發展和繁榮,觀眾可以看到運河上來往的船隻,運河兩岸人民的生活方式,甚至還可以吃到運河邊的特色小吃。
  • 「2020大運河學術論壇」在揚州舉行 聚焦運河文化
    中新網揚州11月28日電 (記者 崔佳明)28日,揚州大學舉辦「2020大運河學術論壇」。揚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長金,揚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亞平,揚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廣春等出席了論壇。揚州是中國大運河的原點城市和申遺牽頭城市,2500多年前吳王夫差在揚州開鑿古邗溝,拉開了中國大運河的序幕。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在保護好長江運河中展現「揚州作為」
    在中國,很少有哪一座城市像揚州這樣與長江、運河高度相關:揚州是萬裡長江與千年大運河的交匯點,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大運河文化帶的原點城市,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城市,是江淮生態大走廊保護的率先倡導與行動的城市,也是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的牽頭城市、大運河沿線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和全國唯一全域納入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核心區的地級市、是運河文化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的城市
  • 散文| 王道君:大運河畔水城美
    大運河帶著京都的尊貴顯赫,王者風範,越過千山萬水,穿雲破霧,到達江南名城杭州。在東昌湖畔的運河文化博物館裡,可盡情觀覽欣賞,感悟世界運河、中國運河、水城運河各具特色的風情。  千年大運河,歷盡滄桑,飽經風霜。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塑造著勤勞勇敢的靈魂,譜寫著波瀾壯闊的篇章,沉澱著厚重悠久的歷史,孕育著拼搏進取的精神,傳播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延續著善良真誠的文明。
  • 大運河申遺範圍不只是京杭大運河 跨8省35市(圖)
    這項原來以「中外運河城市攜手並進,弘揚運河文明,推進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共同譜寫運河與城市和諧發展篇章」為主旨的國際會議,被揚州巧妙地與推進大運河聯合申遺結合起來——在一年一度的大運河保護與申遺工作會議在揚州召開的基礎上,每年9月,35座聯合申遺城市再度聚首揚州,共商城市發展與申遺大計。  大運河揚州段是大運河最古老的一段,運河沿線河道密布、遺存眾多。
  • 揚州:華筆妙墨寫宏篇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讓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成為揚州人再出發的新目標。揚州市委市政府幹在先,走在前,全力打造國家文化公園,爭做運河遺產保護、運河生態文明、運河文化產業、運河特色鄉村建設和運河文化研究與國際交流的示範,體現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擔當」。
  • 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納入「十四五」規劃《建議》 千裏運河脈動...
    而在更為開闊的文化版圖上,大運河連通了陸、海兩條絲綢之路,世界與中國在此相遇。 700多年前,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正是由此從大都前往江南的。17載遊歷中國,3載為官揚州,他在京杭大運河沿線的所見所聞,通過《馬可·波羅遊記》被西方世界所熟知。如今,馬可·波羅紀念館就在揚州城東門遺址東不遠處,講述這位文化使者的傳奇一生。
  • 宣傳揚州文化 揚州七旬老人每年舉辦運河圖片展
    展出的85張照片,全面展示了大運河27個河段和58個遺產點,生動直觀地展現了大運河尤其是揚州段的生態之美、生活之美和生機之美。自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以後,周元益幾乎每年都要在大運河沿線城市舉辦一場大運河遺產點攝影圖片展。志願宣傳運河文化,倡導運河保護,成為這位75歲老人發揮餘熱的「小事業」。
  • 運河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古今交融韻味濃
    集合了揚州的三種地方文化,它也是剪紙當中拉花的這樣一種造型,給人一種特別靈動的感覺。雨薇 新聞女生:除了剪影橋,在運河三灣風景區內還有一座凌波橋,這座橋全長223米,它設計的靈感來源是咱們揚州的水,應該說這座橋非常靈動的設計,和我們波光粼粼的運河水是交相輝映,也是體現了咱們揚州與運河,城河同生的這樣一種歷史文化底蘊。
  • 文化生態建設並舉 揚州大運河一派好風光_科技_中國西藏網
    黃杰說,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揚州大運河三灣文化生態公園時指出「古運河還要重生」,我們要全面深刻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大運河的最新指示精神內涵,這對下一階段指導進一步做好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建設工作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