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連起的揚州與通州

2020-11-30 騰訊網

大運河連起的揚州與通州

提到揚州很多人會想到

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

揚州八怪之一

鄭板橋的「難得糊塗」

至於揚州與大運河之間

有怎樣的不解之緣?

揚州是怎樣因運河而生

因運河而興?

揚州與我們的北京通州

有什麼聯繫?

今天我們就邀請到

大運河文化專家

北京市文物局辦公室主任楊家毅

為您講述:

大運河連起的揚州與通州

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

「因運而生」的揚州城

春秋末年周王室式微

諸侯國相互徵伐

位於長江以南

環太湖流域的是吳國

吳國在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的帶領下

以及伍子胥、孫武等

著名政治人物的輔佐下

迅速發展壯大

當吳國打敗了西邊和南邊的強敵

吳王夫差便將目光投向了

中原地區的兩大諸侯國

齊國與晉國

為此他做了兩件事

一是在長江北岸建立了邗城

就是今天的揚州

二是從邗城開鑿運河

引水溝通長江與淮河

名為邗溝

吳國邗溝也就是

京杭大運河淮揚河段的前身

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

「因運而興」的揚州城

很多城市都是在

某個歷史時期十分興盛

而後逐漸失去盛勢

比如長安、洛陽、開封

是在唐宋時期最為興盛

宋代以後慢慢的衰退

還有一些城市如上海、天津

都是到近現代或者清代中後期才興盛

揚州這個城市卻與眾不同

它從古至今一直都很興盛

揚州瘦西湖

揚州從春秋戰國時期

發展起來

漢代時劉濞「煮海鑄錢」首迎鼎盛

隋唐時期,隋煬帝修通大運河後

揚州更是極盡繁華

宋代尤其是南宋

揚州與杭州地位相當

元代馬可波羅在遊記裡提到

揚州非常繁華

且使用的都是紙幣

說明揚州商業十分發達

明清時期

康熙乾隆等皇帝下江南

揚州幾乎也是必到之處

揚州的長盛不衰

與它獨特的水環境

與它作為運河之城的地位

密切相關

由於地勢的原因

我國的自然河流都是

「一江春水向東流」

也就是東西流向的

而運河是人工開鑿的

南北交通要道

而揚州就存在於

東西南北交匯的十字路口

所以它的地域位置非常重要

隋唐時期

大運河為國內交通幹線

相比陸路

水運是更便捷經濟的運輸方式

唐人李吉甫

在《元和郡縣圖志》中言:

「自揚、益、湘南

至交、廣、閩中等州,

公家運漕,私行商旅,

舳艫相繼,隋氏作之雖苦,

後代實受其利焉。」

《欽定戶部漕運全書》中記載:

由淮入江諸省漕艘

皆以揚州為咽喉之地

也就是說

不論從南邊還是西邊來的物資

要運往當時的都城

都要經過揚州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唐代時有「揚一益二」的說法

時謂天下之盛

揚州第一而益州(成都)次之

「揚一益二」雖然說的是唐代揚州

但是卻和隋煬帝密不可分

隋煬帝貫通了南北大運河

也稱隋唐大運河

以東都洛陽為中心

南起餘杭

北至涿郡

還沿用了吳王夫差開鑿的邗溝

隋煬帝十分重視揚州

曾三次來到這裡

在一些史料中

稱為「巡幸江都」

提起隋煬帝

大家往往把他和暴君聯繫起來

有史料在列舉隋煬帝罪狀時

說他好大喜功

將「建東都,下江都」

作為隋煬帝的兩項罪狀

當時把揚州直接稱為江都

這個稱呼很耐人尋味

從考古發現看

隋唐揚州城的南門

有三條門道

不同於一般

只有一條門道的地方性城市

它的規模也很大

約有18平方公裡

是當時的長安城的四分之一

是東都洛陽城的三分之一

在當時,揚州絕不是一個普通的

州一級的城

而是扮演了在南面的 「都」的角色

用現在話說

是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而隋唐時期的揚州

也確實是發展成了

國際大都會

成為大家嚮往的地方

例如李白有詩句

「故人西辭黃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他也曾在到了揚州後寫道

「萬舸此中來,連帆過揚州。」

杜牧也有詩句說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還有一句詩很有名叫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這背後還有一個傳說故事:

有四個人結伴去京城考試

途中,四人救了一位老人

老人其實是神仙

所以問他們四人有何願望

一人說,希望自己能官拜揚州刺史

第二個人說願望是發財

希望能腰纏十萬貫

第三人卻無意於人間繁華

只想著有朝一日能騎著鶴

升天成為神仙

最後一人一直不說話

老人問他

他張口來一句: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可見當時人對揚州的嚮往

一條運河連起的揚州與通州

提到揚州文化

大家會不約而同地

想到「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是清康煕中期

至乾隆末年

活躍於揚州地區的

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

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

很多人都不知道

「揚州八怪」跟通州也有關係

因為「揚州八怪」這個概念

首先就是由通州人提出

並得到廣泛認同的

清代著名書畫鑑賞家

收藏家李玉棻先生

在《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中

首先提出「揚州八怪」這一概念

他在該書第三卷介紹羅聘時說

羅聘江蘇江都人

金農弟子

工人物、梅花、山水

尤擅鬼趣圖

與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

鄭燮(又叫鄭板橋)、高翔和王士慎

為「揚州八怪」

根據《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

李家收藏了大量

揚州八怪的作品

例如, 李玉棻先生自己藏有

李方膺的墨梅橫冊

他評價道:

「脫略縱恣,目空古人,純以疏老取勝。」

此外,還有很多通州學者

對揚州八怪有深入研究

比如鄭炳純先生

鄭炳純先生鍾情於古典文化

1957年進入中國書店工作

他熟讀經書

兼及史籍、詩詞、書畫、中醫等

也是中國書店最早獲得

高級職稱的專家之一

他輯校《鄭板橋外集》

收錄的稀見史料

為「揚州八怪」研究領域

廣泛引用

揚州八怪的繪畫風格

也在通州得到繼承

通州有個通州八家

包括彭仕強、山建寧、貫會學

張國圖、郝邦義、王石染

郭永利、楊京南

其中, 通州區美術家協會主席

彭仕強先生,號渭膺

其花鳥畫就傳承了

揚州八怪徐渭和李方膺的風格

因運河而生,因運河而興

是運河沿線城市的共同傳奇

期待今天的揚州和通州

傳承保護好運河文化

一起書寫利用好大運河的錦繡華章

今日嘉賓

北京市文物局辦公室主任

大運河文化專家 楊家毅

內容來自運河之上

微信編輯 賈英

— END —

《通州時訊》

微信號:bjtzsx

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相關焦點

  • 香河通州聯合開發大運河旅遊線路
    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動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兩地將建立文化和旅遊常態化聯動合作機制,實現兩地文化和旅遊信息互通,每半年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共同研究解決協同發展重要事項。通州位於京杭大運河北首。香河是京杭大運河重要節點,也是北運河旅遊通航出京第一站。北運河流經廊坊21.7公裡,全部位於香河縣境內,上連北京通州,下接天津武清。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在揚州三灣拔地而起
    正因為如此,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所在的三灣片區將被打造成具有鮮明標識性、可讀性、辨識度的運河文化地標,成為揚州的一張新名片。  博物館之所以選址三灣,是因為這裡是中國大運河的重要水工文化遺產。古人為縮短航運距離往往截彎取直,而揚州城南這一段卻反其道而行之,揚州城北高南低,這裡尤其水流湍急,容易造成船隻擱淺和傾覆。
  • 運博會|揚州:以大運河文旅融合推進「美麗揚州」建設
    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將在9月3日至7日舉辦,即日起,「江蘇文旅頭條」正式推出江蘇運河沿線城市巡禮系列,聚焦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實踐成果、特色亮點和發展舉措,讓大運河這條江蘇的美麗縱軸,留住「又綠江南」的詩意,帶來「水韻江蘇」的美好。
  •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揚帆起航
    11月20日,記者來到正在建設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看到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位於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緊鄰大運河河道,是保護、展示和利用大運河文化的標誌性建築,預計2021年7月1日開館迎客。
  • 京杭大運河最古老的一段,位於揚州市區,很多遊客把它錯過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和萬裡長城、坎兒井合稱「中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京杭大運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長達到1794公裡,連通黃河、海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從南到北跨越了多個緯度,氣候差異性極大,尤其是冬天的時候,當北段雪花飛舞之時,揚州城還能看到綠色。
  • 國際青年學生齊聚揚州大運河畔 感悟運河精神
    國際青年學生齊聚揚州大運河畔 感悟運河精神 2020-11-14 18:11:02 ,保護地球村」為主題的國際青年學生研學之旅在揚州啟動。
  • 積極搶抓重大歷史機遇 扛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擔當
    2007年9月,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公室在揚州揭牌。從擔當申遺牽頭城市那一刻起,揚州就以高度的歷史責任和文化自覺,把「精細化」鐫刻於心。在運河遺產保護規劃編制、配合申遺文本編制、環境整治和本體修繕、數字監測管理平臺建設、申遺宣傳和普及等方面,努力走在運河全線各城市前列,發揮表率引領、帶頭示範作用。精細見精神,保護結碩果。
  • 江蘇揚州:牽頭申遺成功六周年,千年大運河真正「活」起來了
    大運河揚州段沿岸展新顏。 資料圖片6月22日,是揚州牽頭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六周年的日子。當天,「悠悠運河情,千年古城風」主題活動在大運河世界遺產點天寧寺舉行。現場,由揚州市文旅局、揚州大學、大運河申遺保護管理辦公室共同編撰完成的《2019年度大運河遺產保護利用研究報告》正式發布,全面、深度展現了2019年度大運河的狀況,並對大運河的保護、傳承、利用提出了建議。
  • 大運河亮出百公裡農業精品線
    「大運河保護沒有結束時,只有進行時。」文化節閉幕式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電影局局長王傑群說,今年首次舉辦全市層面的大運河文化節,是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內容,是挖掘傳承弘揚大運河文化內涵的重要平臺。今年的大運河文化節整合了沿線七區的文化文物資源,利用多種渠道集中展示大運河的歷史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遺產之美。
  • 文化生態建設並舉 揚州大運河一派好風光_科技_中國西藏網
    揚州大運河文化帶,一派好風光。  「此次習近平總書記參觀的揚州三灣風景區,原本是一個落後的農業生產區,在當地基於生態保護的發掘下,已變為生態文化公園。這就是傳統文化資源新生的典型案例。」
  • 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一起來看看揚州境內的大運河遺產點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長達8年的大運河申遺之路畫上圓滿句號。大運河申遺成功後,揚州共有10個遺產點、6段河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大運河文化帶 八省市如何謀劃?
    河北:運河風韻 串珠成鏈  大運河河北段全長530公裡,包括北運河、南運河、衛運河、衛河及永濟渠遺址,流經廊坊、滄州、衡水、邢臺、邯鄲5市。  大運河2014年成功申遺,河北省南運河滄州-衡水段、連鎮謝家壩、華家口險工「兩點一段」列入其中。
  • 首部史詩級大運河連續劇即將開拍 獻禮建黨100周年
    由通州劇作家張少軍創作的52集電視劇《京杭大運河》,將於2020年初啟動拍攝工作,為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近日,《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和《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五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2年)》正式發布。作為展現大運河文化的52集電視劇《京杭大運河》創作完畢,目前籌備進入收尾階段。「大運河文化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魂。」
  • 北京文博丨《運河之上》節目回顧:大運河的文化
    京杭大運河在中國運河發展史和北京運河史上元王朝都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朝代我們今日稱為「京杭運河」的大運河就完成於這一代京杭大運河是在隋代南北大運河的基礎上修建而成元初首先在山東境內相繼開鑿了濟州河和會通河實現了大運河裁彎取直和全程水運的目的
  • 大運河規劃,8個省市在行動
    2019年 天津市編制出臺《天津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進一步整合天津市大運河沿線資源,以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為導向,構建享譽全國的北方運河繽紛旅遊帶。 其外,天津還建立起了大運河文化遺產及周邊環境風貌保護管控清單,進一步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修繕和展示利用。
  • 大運河文化帶|一塔三廟七絕,大運河古建築群風採盡在這裡~
    2014年,舉世聞名的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大運河北京段全長82公裡,橫跨昌平、海澱、西城、東城、朝陽、通州六區,沿線文物等級高、分布密集、時代跨度長、類型豐富,既是明清北京城連接西北部園林的紐帶,也是古代中國連接南北方的大動脈。現在大運河北京段則是連接北京中心城與副中心的項鍊,地位相當重要。大運河通州段自八裡橋而下,全長42公裡,大運河北京段一半在通州。
  • 大運河保護與申遺丨重返大運河,為了那段並不遙遠的往事
    大運河的申遺涉及8個省(直轄市)、20多個運河沿線城市以及文物、文化、水利、交通、城建等多個職能領域。其間,全國政協及相關省市政協通過委員提案、調研考察、大會發言、答記者問、舉辦高峰論壇等形式,做了大量細緻、紮實和多方面的工作,對大運河保護與申遺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成為人民政協70年來履職成果亮點之一。
  • 這就是大運河——一場雅集背後的「煙火氣」
    24日,作為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重要活動之一的「京杭風韻」運河雅集活動,在北京通州舉行。  當日,來自北京、浙江、杭州、揚州四地的藝術家紛紛獻藝。運河雅集現場。而雅集之「雅」背後,南北風韻展示之間,這些源自生活的藝術形式,也讓中國大運河(下稱大運河)的「煙火氣」自然彰顯,直抵人心。  地跨8省市、通達五大水系的大運河全長近3200公裡,開鑿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時至今日,有關大運河的故事被世代傳頌,故事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故事仍在繼續。
  • 大運河申遺範圍不只是京杭大運河 跨8省35市(圖)
    2006年12月,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2007年9月26日,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公室在揚州揭牌,「運河長子」——揚州作為大運河申遺牽頭城市,與其他沿線城市從此攜手並進,踏上了大運河申遺的漫漫徵程。此刻夢圓申遺,是在國家領導人親切關懷、國家文物局直接領導、幾任揚州市委市政府接力推動下,全市人民和沿線八省(直轄市)34個兄弟城市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是揚州的驕傲,中國的自豪,世界的瑰寶!
  •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展播:大運河森林公園
    即日起,北京旅遊網將對這100家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逐一介紹,為您遊玩北京提供參考。自然景區類——大運河森林公園通州,通天下之州也,通州千百年前因大運河而興起,因漕運而盛興,如今大運河森林公園就在這運河兩岸,將兩岸的美景都收入園中,可以說一年四季都有不一樣的美景,一樣的是都能吸引大批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