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曲作者唐建平:與江蘇有著深深的水緣

2020-11-30 騰訊網

交匯點訊 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開幕演出、大型合唱交響音樂會《大運河》,就要在9月30日與觀眾見面。今天(29日)下午,我們採訪到了《大運河》曲作者唐建平。「很幸福,也很幸運,終於在大運河畔,我將奏響大運河之歌,這是我命運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談及創作的感受,唐老師這樣說。

「我們寫大運河不僅僅是寫如何開鑿大運河,還要大運河背後的文化。在我們的生命中,在社會發展中,它的生命精神、深層內涵是什麼?」 唐建平認為,如果聚焦到八個字上,那就是「天下之水,千裡流波」。

大運河接通黃河,它就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品格;

它連通了長江,就是我們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

它連通淮河、海河,兩岸稻花飄香、美景如畫,帶來了富足;

它連通錢塘江,那就是一路高歌,借著江潮,我們未來的希望像大潮一樣撲面而來……

「這是一種精神文化,也是其獨特的文化價值所在」,唐建平說這就是《大運河》的主旨所在。

唐建平認為,帶著對歷史的感慨,帶著對當代中國人時代精神的感受,才能對大運河有更深的理解。「大運河本身不精彩,它因人而精彩,大運河真的一條命運之河,是我們人類的命運之河」。

而這也是唐建平和江蘇的第六次合作,此前他為江蘇創作的《運之河》等五部歌劇備受讚譽。「我總在想,我是不是跟江蘇有什麼緣?我家住在遼河畔,枯水的時候,小河一步就可跨過去。我的父親是山東人,住在沂河水的源頭。我寫《大運河》的曲子,特別困的時候,我就開始尋思這麼多年,我跟大運河有什麼關係。後來我知道了,沂水流入江蘇入海,原來我轉了個圈又回到了江蘇」。唐建平表示,《大運河》也給自己的藝術創作帶來一次升華。「江蘇的地傑人靈、江蘇的豐富歷史,讓他個人也豐富起來,使他的創作更加有意義,擁有了這麼多作品。」

「我有時候也在想,是誰給我這麼多機會,是誰在我腦袋裡放入這麼多音符,我想這不是誰,這是我們的人文歷史、文化需求,我又把它還回去了」「很幸福,也很幸運,終於在大運河畔,我將奏響大運河之歌,這是我命運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唐建平說,因為疫情,2020年成了一個特殊的年份,他希望這個在疫情中創作起來的作品也能夠吹響號角,給世界傳遞一種希望和信念!

交匯點記者 張紅 陳潔/文 王皓晨 高鑫/視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以「大運河」為主題,江蘇創作多部文藝作品
    大運河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和力量的結晶,近年來,江蘇省演藝集團先後在省委宣傳部的支持下,創排了歌劇《運之河》、歌舞劇《水韻書香》、國風音樂會《聽·見運河》、交響組歌《大運河暢想》等一系列大運河題材舞臺藝術作品。
  • 以「大運河」為主題,江蘇創作多部文藝作品|音樂會|運之河|徐森|...
    大運河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和力量的結晶,近年來,江蘇省演藝集團先後在省委宣傳部的支持下,創排了歌劇《運之河》、歌舞劇《水韻書香》、國風音樂會《聽·見運河》、交響組歌《大運河暢想》等一系列大運河題材舞臺藝術作品。
  • 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即將開幕,鴻篇巨製《大運河》終極...
    △唐建平 著名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作曲教授、《大運河》作曲家唐建平介紹,本次開幕式演出分為第一樂章「天下之水」、第二樂章「千裡流波」、第三樂章
  • 天下之水 千裡流波 大型合唱交響音樂會《大運河》今晚為紫金揭幕
    唐建平在2013年曾創作過《運之河》,今年又創作了《大運河》,經過兩次創作前的實地採風,他目睹了運河兩岸城市的飛速發展,「短短七年,變化很大」;他感受到安寧,「臺兒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座戰爭的城市,沒想到在運河之水的襯託下,安逸、寧靜、美好」;他更感到震撼
  • 大運河文化帶 | 打造最美麗最精彩最繁華的江蘇名片
    2018年6月,在省委中心組學習會議暨全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省委書記婁勤儉這樣闡釋江蘇的使命擔當;    江蘇是大運河的生長原點,大運河江蘇段縱貫南北790公裡,滋養了千年繁華富庶,塑造了「吳韻漢風」「水韻書香」的人文特色,今天運河沿線仍然是江蘇的經濟重心、美麗中軸、創新高地。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江蘇理應走在全國前列。
  • 聚焦江蘇文旅消費丨2019年江蘇文旅報告:大運河文旅消費精彩紛呈...
    打開江蘇地圖,大運河流經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淮安、徐州、宿遷8個城市,縱貫南北700公裡。「因運而生,因運而盛」,是運河沿線城市的共同傳奇。回首2019年,大運河沿線文旅消費情況如何?沿線城市端出了哪些文化「大餐」?旅遊如何進行消費升級?
  • 八城聯動雲打卡 助力新年「走大運」——首屆江蘇大運河網絡健步走...
    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訊 (記者徐鑫)江南北國脈相牽,隋代千年水瀠漣。作為中國大運河的發祥地,江蘇是大運河河道路線最長、流經城市最多、運河遺產最豐富、列入大運河世界遺產點段最多的省份。2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考察時指出:「千百年來,運河滋養兩岸城市和人民,是運河兩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
  • 《王者榮耀》《大運河》……明年江蘇百場演出跨界來襲
    《王者榮耀》《大運河》……明年江蘇百場演出跨界來襲 2020-12-08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百人混聲大合唱《大運河》,拉開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大幕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裡程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據介紹,大型合唱交響音樂會《大運河》是一部在音樂題材、體裁和結構規模都銳意表現宏大氣質的交響樂作品,以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為題材,以交響性的藝術構思和音樂表現手段講述大運河的故事,弘揚大運河所承載的中華民族生活情感和生命精神。
  • 江蘇民歌《太湖美》曲作者是哪裡人?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紅菱哪啊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湖水織出灌溉網稻香果香繞湖飛哎咳唷……這首《太湖美》曲調享譽海內外,展現的江南柔美,令多少人為之沉醉。而深深令海門人為之驕傲的是歌的曲作者龍飛是海門籍著名軍旅作曲家。聽著悠揚宛轉的《太湖美》,不得不佩服龍飛對江南美的音律詮釋。萌發音樂芽龍飛原名龔茂,1926年出生於海門市臨江鎮元菊村。祖居有一個四合院,環繞清澈的宅溝,周邊長著高大的樹木與茂密的竹園。每天早晚,鳥雀在枝頭競相啁啾,像開美妙的音樂會,讓小龍飛仰著脖子聽得入迷。
  • 2020蘇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討會舉行
    12月16日,「建設最精彩一段大運河」——2020蘇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討會在美麗的蘇州大運河畔召開。各界來賓圍繞蘇州段大運河文化帶的規劃、水生態保護、文旅融合、品牌傳播等多維度,集思廣益,獻言獻策,共議大運河的建設與保護,共商生態大運河文化帶打造與復興。
  • 交響組歌《大運河暢想》鋼琴譜及CD出版
    這也是江蘇近三十年來,首部以大運河流域風土人情為主題創作的交響組歌類作品出版集。江蘇藝術基金2016年度資助項目交響組歌《大運河暢想》鋼琴伴奏譜一書由江蘇省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鄭澤雲作序,內容包含了創作感受、主創及指揮簡介、文學介紹、演出劇照和全部曲譜及鋼琴伴奏譜,CD中則包含了《大運河暢想》的全曲音頻。
  • 運博會|揚州:以大運河文旅融合推進「美麗揚州」建設
    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將在9月3日至7日舉辦,即日起,「江蘇文旅頭條」正式推出江蘇運河沿線城市巡禮系列,聚焦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實踐成果、特色亮點和發展舉措,讓大運河這條江蘇的美麗縱軸,留住「又綠江南」的詩意,帶來「水韻江蘇」的美好。
  • 2020大運河文化保護志願者日系列活動啟動
    金山網訊 (郭濤 徐蕾 繼業)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把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
  • 收藏專家唐建平回家鄉孝昌建孟宗文化博物館(圖)
    唐建平投資興建的孟宗文化博物館正式免費向公眾開放。通訊員 宋俊初 攝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宋俊初 韓紹 梅騰楊兵)5月16日,記者在孝昌縣周巷鎮周巷村社區大樓看到,由孝昌籍收藏專家唐建平,投資興建的孝昌縣孟宗文化博物館,正式免費向公眾開放。
  • 大運河規劃,8個省市在行動
    我認為,大運河保護與利用內容重在「三遺「,亦即「三老」資源:一是自然遺產,這是老天爺賜予的;二是文化遺產中的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在27段河道、58個點、20819公頃遺產區、54263公頃緩衝區,涉及類型包括閘、堤、壩、橋、水城門、纖道、碼頭、險工等運河水工遺存,以及倉窖、衙署、驛站、行宮、會館、鈔關等大運河的配套設施和管理設施,和一部分與大運河文化意義密切相關的古建築
  • 大運河文化帶 八省市如何謀劃?
    中國大運河始建於公元前486年(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徵調民夫在長江與淮河之間開鑿「邗溝」,成為後來大運河在江蘇境內的一段),包括隋唐宋時期以洛陽為中心的南北大運河,元明清時期以北京、杭州為起始的京杭大運河和從寧波入海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連的浙東運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和安徽8個省市,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
  • 大運河文創火了!南京這群大學生設計非遺文創,備受年輕人喜愛
    △ 牡丹萬壽紋手機支架 據了解,團隊以大運河江蘇段特質為重點,深入挖掘大運河歷史價值和文化元素線下則對地方大運河博物館進行了走訪與調研。"團隊負責人周思妤告訴記者,"通過線上線下的調研,團隊從調研資料中提取『水』『建築』『戲曲』『民風民俗』等設計元素,整理出文創設計思路圖。"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在揚州三灣拔地而起
    很快,一隻巨船的形象將拔地而起,這隻「船」就是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主體建築。  船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特別的含義,它總是承載著什麼,從遠處來往遠處去,就像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收藏著2500年歷史,蘊藏著穿越時空的智慧,啟迪著我們把目光投向未來。
  • 大運河申遺範圍不只是京杭大運河 跨8省35市(圖)
    萬裡之外,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35座城市兩億人的心加速跳動。  記者 劉尚傑 本報記者 王鵬 趙天 鄒平  10:19,大會主席、卡達博物館管理局主席瑪雅薩公主一錘定音:「祝賀中國,祝賀大運河!」會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這一刻,中國世界遺產數字跳躍為46個。  一如奔騰流淌的運河水,此刻,35座城市人民的心情波瀾激蕩,久久不能平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