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膝關節不適,最為常見的應該就是膝蓋積水了,相信不少人深受其害。膝關節腫脹明顯、酸痛甚至不能行走,B超檢查示膝關節內大量關節積液?為什麼會有大量積液呢?別著急,先來了解下,膝蓋積水屬於關節積水的一種,其根源來自滑膜炎,那麼問題來了。
什麼是膝關節滑膜炎?
膝關節滑膜炎是指膝關節受到急性創傷或慢性勞損時,引起滑膜損傷或破裂,導致膝關節腔內積血或積液的一種非感染性炎症反應疾患。急性創傷性滑膜炎,多發生於愛運動的青年人;慢性損傷性滑膜炎多發於中老年人,身體肥胖者或過用膝關節負重的人。
滑膜炎病因 :吸收<滲出在正常情況下,滑膜能分泌少量的液體。形象點來說,就像是機器裡的潤滑油一樣,它的主要作用是使關節面在活動時更滑潤,並參與關節的營養代謝。
當關節內部存在某種刺激物的時候,不論是細菌性、物理性或是化學性的刺激物,滑膜就會首先發生反應,引起充血和水腫,並且滲出液體,使關節囊膨脹,表現為關節腫脹。由於此時膝關節對關節液的吸收速度小於分泌速度,就會導致我們常說的膝關節滑膜炎。
主要表現:
1.滑膜充血、腫脹、活動受限
2.膝關節血腫
3.兩腿沉重不適,膝部伸屈困難,疼痛不明顯
為什麼會產生積液?
膝關節滑液為淡黃色稍粘稠液體,關節活動時潤滑軟骨減少磨損、滑膜損傷或關節病損,因透明質酸含量和聚合作用減少,滑膜粘度降低,軟骨容易受損。所以在骨性關節炎中,醫生常常會選擇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鈉,也就是人工給膝關節「上油」。
在正常的膝關節中,會有少量的關節積液(潤滑液)產生,大約為5-10ml。這些潤滑液對關節的正常維護有很重要的作用,相當於軸承上的黃油一樣,有很強的潤滑作用。當關節內的滑膜組織受到損傷或刺激,滑膜表面正常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受損,導致積液產生而無法及時吸收,從而關節積液。
在膝關節急性扭傷時,非常容易傷及血循環非常豐富而且又脆弱的關節囊滑膜層,造成滑膜損傷。傷後滑膜水腫、出血和關節積液,形成並加重創傷性炎症的反應。
想知道這些顏色分別對應什麼病症麼?
看顏色,估病症!看膝關節積水顏色可估其病症,其它關節積水同樣適用。黃色透明,高粘稠度骨關節炎,外傷性關節炎,神經性關節病黃色,白色,紅色透明渾濁,低粘稠度痛風,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黃綠色,白色渾濁,低粘稠度細菌性,黴菌性,抗酸桿菌性感染紅褐色,黃色渾濁,中粘稠度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外傷,血液病。
膝關節滑膜炎怎麼預防?
1.膝關節出現骨折時,要及時去醫院診治,儘可能使骨折端達到解剖 復位的要求。如果復位不滿意,應及時採取手術治療。
2. 避免膝關節過度活動及勞損,特別是雙下肢劇烈運動者( 如舞蹈演員、運動員、搬運工等)更要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因過度用力造成組織損傷,否則,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容易出現骨質增生現象。
3.老年人可以適當補充鈣質、維生素D等與骨代謝關節密切的藥物,同時從事適度的體育鍛鍊,以減慢骨組織的衰老和退行性改變進程。
4.過於肥胖者,要適當控制飲食,注意調整飲食結構,減少熱量的攝入,將體重控制在適當的範圍之內,減輕關節上的壓力和磨損程度。
膝蓋積水怎麼治療
1.藥物治療:急性期滑膜損傷,瘀血積滯,治以散瘀生新消腫為主,如有炎症,需同時進行抗炎治療。
2.局部封閉治療:封閉療法也叫「局封」,是由局部麻醉演變而來的一種治療疼痛的方法。封閉療法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將局麻藥和激素類藥物的混合液注射於疼痛的部位,達到消炎、鎮痛的目的。
3.穿刺療法:關節積液較多、張力大時,可進行關節穿刺,將積液和積血完全抽淨,並向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鈉,它是關節滑液的主要成分。
4.微創治療:滑膜炎的微創治療是目前國際上較為先進的治療各類骨科疾病的技術,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5.固定與康復訓練:早期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可用彈力繃帶加壓包紮,並禁止負 重。治療期間可作股四頭肌舒縮活動鍛鍊,後期應加強膝關節的屈伸 鍛鍊,這對消除關節積液,防止股四頭肌萎縮,預防滑膜炎反覆發作, 恢復膝關節伸屈功能,有著積極作用。
6.運動療法:患者應養成運動鍛鍊的習慣,但要注意運動不要過度。一旦發病也不應完全停止運動,只要根據情況調整運動量就可以了,其實一定量的運動對膝關節炎還是很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