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是秦朝崛起過程中的重要人物,但也是他在秦朝的歷史上留下一個疼痛的傷疤,殽之戰敗。穆公對此一大敗仗耿耿於懷,視為莫大的恥辱,而且差點送了百裡奚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和白乙丙的命。此戰之敗,穆公完全沒有聽從百裡奚和蹇叔的建議,自作主張,聽從了鄭國賣國賊的鬼話,陰差陽錯的敗得非常徹底,《史記》說晉國「擊之,大破秦軍,無一人得脫者。」,此敗讓穆公顏面盡失,後悔不已。
秦穆公原本是想攻打鄭國的,但是鄭國因弦高而免除一場大戰,有其偶然因素。弦高販牛,無意間看見秦軍,在生死利益面前,弦高靈機一動,為了保命,獻出十二頭牛,保住了鄭國,此牛因此是歷史上最貴的牛。既然為弦高所迷惑,認為鄭國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班師回朝不就得了,古代的將軍都是為了戰功,想一想,難得勞師遠襲,因此秦軍順手牽羊,偏偏要去攻打晉國一個叫滑邊境小國,因此惹怒了晉國。關鍵是晉文公剛死不久,還在居喪期間,還未來得及入土為安, 所以太子襄公鬼火冒,一怒之下,乾脆在崤這個地方把秦軍滅了,反正一不做二不休,一時憤怒,竟然也取得了成功,歷史偶然也。
春秋戰國時代也是很講關係的,正好晉文公的夫人是秦人,給兒子襄公求情,襄公居然把孟明視等三個將軍都放了,這個人情可是做大了。不過我們由此看出來文公夫人還是很有分量滴。穆公寬懷,知道是自己的錯,更加重用孟明視等三個將軍,好歹百裡奚和蹇叔還在朝中,且為重臣。我相信穆公是真的知錯,並且十分愧疚的。穆公是非常信任孟明視的,第二年,穆公派孟明視「將兵伐晉」,「秦不利,引兵歸。」過了兩年,穆公御駕親徵,再次派孟明視將兵伐晉,渡河焚船,大敗晉人,終於一雪崤之大仇。
獲勝之後,穆公並未急著班師回朝,而是專程從茅津渡河,親臨當年戰場之上,將殽之戰中陣亡士兵的屍骨掩埋起來,《史記》說「發喪,哭之三日。」並且在大軍面前賭咒發誓並真心認錯,是怪他沒有聽從百裡奚和蹇叔的話,言辭非常誠懇,態度非常端正。穆公作為一國之君,實屬不易,應該是發自肺腑的,因為穆公一向如此,知錯能改,知人善任,而且特別信任謀臣和將軍,此乃真性情之人也。在秦國的歷史上,獨穆公一人有此真性情又兼具智慧,和曹操特別相似。《史記》說「秦穆公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這個就更不容易了,他是第一個可以霸而不稱霸的人,曹操也沒有在有生之年取獻帝而代之,真智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