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和馬超到底誰強?古書記載顛覆歷史,學者: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2021-02-13 世界通史

《三國演義》在描寫張飛戰馬超時,這樣寫到:

張飛挺槍出馬,大呼:「認得燕人張益德麼!」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張飛大怒。兩馬齊出,二槍並舉。約戰百餘合,不分勝負。

張飛和馬超這段單挑,完全符合羅貫中在演義中塑造的單挑模型:一將欲出戰,卻被三番五次攔下,待到忍無可忍,突然爆發,然後兩方如點燃的氣罐一樣,同時炸裂。張飛戰馬超如此,馬超戰許褚也是如此。當然,這套路往往用在勢均力敵的二位身上,若是實力懸殊,那就是關羽那套出場:手起刀落,劈為兩段。

於是,合著五虎將裡其它幾位,似乎關張馬黃趙的戰力屬於一個水平,或者至少沒差太多——當然,也許關羽是個例外。

然而這是不能讓人滿意的。因為張飛戰馬超,馬超戰許褚等等這樣兩位曠世古獸的交手,羅貫中往往是不會給出結果的——除非歷史上這人真的死於此時此地,否則總是平手。比如,關羽和顏良,兩位都是虎將,但關羽陣斬了顏良,而且歷史上也是如此,所以演義裡就成了比較稀罕的一幕。

演義是精彩了,那正史上的張飛和馬超,到底戰力如何?

之前文章說過,陳壽在武將戰力方面的著墨,非常摳搜。《三國志》裡,魏蜀吳三國武將傳記加在一起,恐怕也抵不上幾個文官之和。這倒不是說文官金貴,而是打仗麼,就是輸贏的事,沒有必要記載甚多細節,像關羽陣斬顏良,文丑之死,淳于瓊之死,夏侯淵之死,都是寥寥數語,一筆帶過的。

然而我們就不能知道當時那些猛獸的真實戰力了麼,也不是,但要推敲推敲。

人們想起張飛,映入腦海的統統都是他「暴睜圓眼,倒豎虎鬚」的模樣,是他萬軍之中取上將之首的威武。然而諷刺的是,正史裡,有關張飛戰力的描述,一個字都沒有,驚訝嗎?

張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非要說,這就是《張飛傳》中最能反映張飛有多勇猛的一處記載了,看著很厲害了,但推敲一下,還真未必。

這則記載,諸位熟悉,是曹操南下,追劉備於當陽長坂時發生的一幕。當時,劉備率親信先走,留張飛斷後。但我們如果仔細思考當年的實際情況,恐怕張飛這聲吼,含金量並沒有我們想像那麼高。

當時,曹操親率五千精騎,一日一行狂奔三百裡,在當陽攆上劉備人馬。此時,這五千人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收拾劉備:活的更好,死也無妨。在這個大目標的統攝下,其它一切事情,都不重要。因為劉備集團一旦群龍無首,縱使諸葛亮有天縱之才,關羽有萬夫不當之勇,劉備的基業,恐怕也不能持久。

在這樣的背景下,張飛據水斷橋,吼了一嗓子,曹操退軍了。我們不得不懷疑:曹操退軍,難道真是因為害怕張飛?

首先,曹操本人的能力,遠遠超過張飛這種猛將。曹操手下能與張飛匹敵者,如曹仁、張遼等人,還不都唯曹操馬首是瞻?曹操當年對夏侯淵說過:「為將當有怯懦時,若只知任勇,一匹夫敵耳。」——倒不是說張飛有勇無謀,但他的綜合能力,和曹操必然不是一個級別。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張飛縱然再勇猛,曹操又怎麼可能懼怕?曹操用兵,超凡絕倫,他若真想從張飛身上碾過,他有一萬種方法。當年項羽要煮劉邦父親,劉邦那句「分我一碗湯」音容猶在。曹操不是匹夫之勇,他絕不會懼怕區區一個張飛。

第二,當陽長坂一帶,以平原為主,縱然有些河流,也不是無法渡河。那麼大的空間,曹軍難道非要走張飛那條路麼?

個人認為,曹操當時撤退,無非就是因為張飛把橋給斷了,曹軍過不了河,又不能當著張飛的面強行渡河,那樣恐怕會遭殃,而且耽誤了大目標,就另尋他路罷了。這麼一個極其尋常的舉動,竟然在千百年來被當做張飛勇猛的證據,實在沒必要。

但張飛就不厲害了麼?那倒不是,只不過無法從他的表現中得出證據。既然如此,就只能看評價了。漢末時期,不少人評價過張飛的勇猛。程昱和郭嘉都明確說過,張飛是萬人敵。作為程昱、郭嘉這種魏國之內算無遺策的極品精英,能承認自己敵國的武將是一位萬人敵,這本身就比什麼都有說服力。

再看馬超。正史對馬超戰力的記載,乾脆連邊都沒沾。只說馬超在和曹操單獨會晤時:

馬超負其力多,陰欲突前捉曹操。

也只是「力多」,並沒直接說能不能打。

但馬超也有一個側面反映,還是他和曹操會面時,許褚在曹操一旁,史載:

曹操左右將軍許褚瞋目兮之(馬超),馬超乃不敢動。

說許褚睜大了眼直勾勾盯著馬超,馬超就不敢「捉拿曹操」了,可見,至少虎侯是可以震懾住馬超的。虎侯是怎樣的存在?曾經一隻手拽著一頭成年公牛的尾巴,倒拖著走了一百多步,這力量,恐怕比董卓、典韋和呂布們的「膂力過人」,還要了得了吧。能有如此盤古之力,想必不會不能打。

至此,我們已經用完了當時的史料證據。張飛,有據水斷橋的表現——儘管含金量沒有我們通常以為的那麼恐怖;有程昱、郭嘉和陳壽的「萬人敵」評語。馬超,有「突前捉曹操的勇氣和武力」,有陳壽「阻戎負勇」的評價。從二位的表現和評價看,張飛可能要比馬超更強。雖然表現都寒磣了些,但張飛「萬人敵」的評價,以及在勇猛方面,與關公幾乎平起平坐的地位,要勝過馬超「負勇」的評價。然而,即便至此,我們依然只能說,雖然張飛可能比馬超厲害些,但二位恐怕沒有很大的差距。

然而漢末三國之後史學家給出的記載,足以重塑人們的認知。

時比於關、張。——《宋書·檀道濟傳》

崔公,古之關張也。——《魏書·崔延伯傳》

《宋書》,是南朝梁開國功臣兼史學家沈約的紀傳體通史;《魏書》,則是北齊學者魏收所著的一部紀傳體通史。這兩部通史中,記載了他們那個年代的人物傳記。有趣的是,這兩部古書中,不止一次提到張飛的名字。

上面兩則記載,就是摘自這兩部古書。其中,根據沈約記載,他說檀道濟之勇,可以和古時候的關羽、張飛媲美。魏收則記載到,崔延伯之勇猛,可以比得上古時候的關羽和張飛。

如此,我們便可借檀道濟和崔延伯之事跡,從側面看看張飛之勇,到底幾何。比如崔延伯:

崔延伯申令將士,身先士卒,陷其前鋒。於是勇銳競進,大破之,俘斬十餘萬。

這是崔延伯當時的表現。從這則記載可以看出,崔延伯是那種兩軍交戰,率先衝陣,勇不可當,如入無人之境的存在。寶夤將崔延伯比作關羽和張飛,一方面是驚嘆崔公之勇,另一方面,也是承認崔延伯的戰力在那個年代,是歷史級的存在。

然而縱貫漢末三國之後的史料,沒有哪一處,是用馬超來做對比的,因此,我們可以非常肯定的說,張飛的戰力,和馬超不是一個級別,要高出馬超不少。

實際上,諸葛亮當年回關羽信時,那意思也透露了不少:馬超兼資文武,可與益德爭雄,猶未及關羽超凡逸群也。諸葛亮說馬超努力努力,或許可以和張飛比一比,這實際是在說,馬超不如張飛——除非他非常努力的追趕。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

相關焦點

  • 張飛和呂布到底誰強?古書記載顛覆歷史,學者: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羅貫中文筆精妙,短短幾十字,張飛的莽夫形象,呂布的狂妄,都出來了。二位酣戰五十合,還分不出高下,按羅貫中的套路,再打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初讀三國,看這裡極精彩,就祈盼二位的下次交手。但羅貫中對頂級武將的單挑,惜字如金,否則如何讓人期盼?演義是精彩了,合著歷史上二位,到底誰強?
  • 張飛和馬超到底誰強?一本古書揭開真相:兩人根本不在一個層面
    張飛和馬超二位到底孰強孰弱,這件事不光今天的人喜歡談論,實際上,即便在他們生活的那個時代,人們就已經議論紛紛了。此後1800多年裡,這種議論和爭議不斷。既然有爭議,就暗示兩人旗鼓相當,否則,就如關公和顏良二位這種差距,也沒什麼好爭論的。講正史前,先看一眼演義。張飛和馬超之戰,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這樣寫道:馬超見張飛軍到,把槍向後一招,約退軍有一箭之地。
  • 馬超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隱晦,史書怎麼可能寫
    他不像關羽、張飛和趙雲那樣,讓人覺得很熟悉,甚至不像黃忠那樣——儘管老來才效命劉皇叔——但人們依舊覺得他清晰可見,非常具體。馬超,就不太一樣了。人們熟悉馬超,知道他在羅貫中筆下曾與許仲康和張翼德分別大戰幾百回合,為貪饕的讀者奉上了難得的曠世古獸的單挑表現;人們熟悉馬超,知道他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甚至,人們還知道,歷史上真正的馬超,是前將軍,官階在張飛之右。
  • 馬超之死謎底揭開,學者:太慘了,正史怎麼可能寫
    他不像關羽、張飛和趙雲那樣,讓人覺得很熟悉,甚至不像黃忠那樣——儘管老來才效命劉皇叔——但人們依舊覺得他清晰可見,非常具體。馬超,就不太一樣了。人們熟悉馬超,知道他在羅貫中筆下曾與許仲康和張翼德分別大戰幾百回合,為貪饕的讀者奉上了難得的曠世古獸的單挑表現;人們熟悉馬超,知道他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甚至,人們還知道,歷史上真正的馬超,是前將軍,官階在張飛之右。
  • 趙雲和馬超到底誰更厲害?趙雲的武器是什麼?
    作為蜀漢五虎大將之一,馬超和趙雲誰厲害?而馬超因為史書記載了西涼兵善使長矛,那他自己臨陣時是不是也使一桿長矛呢?至於我們後來所熟知的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等都是演繹歷史中虛擬出來的。武器的趁手對於戰將而言有如虎添翼之功,但絕不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各人的戰鬥力還是要看自身的實力,同為蜀漢五虎大將,馬超和趙雲誰更厲害呢?
  • 趙雲和馬超到底誰更厲害?
    作為蜀漢五虎大將之一,馬超和趙雲誰厲害?三國志除張飛,第一條槍。」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不少地方受到了《三國志平話》的影響,但是為什麼沒有引用趙雲「涯角槍」的名字,而是使趙雲的兵器變成一條無名之槍,就不得而知了。事實上,史書中除了記載張飛使用的是矛以外,其他的四將使用的兵器是什麼根本都沒有提及,連關羽使用的究竟是大刀還是長矛、馬槊也仍有爭議,而馬超因為史書記載了西涼兵善使長矛,那他自己臨陣時是不是也使一桿長矛呢?
  • 諸葛亮和賈詡誰更強?失傳古書揭開真相:兩人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賈詡曾一敗呂布,兩勝曹操,計定馬超;另一方面,賈詡擅長保身之術,他在官渡之戰中,審時度勢加盟了仇敵曹操,結果不僅保全身家性命,反而還獲得高爵厚賞。與此同時,賈詡處在政治漩渦中,卻總能站在對的一邊,最終得以太尉之職,活到79歲。
  • 在《三國演義》中,若馬超與張飛兩人拼死一戰,誰比較厲害?
    馬超與張飛兩人都是三國時期劉備帳下的猛將,兩人都算是「萬人敵」級別的,一個叫錦馬超,一個號猛張飛。那如果兩人在演義中拼死一戰(單挑),誰會更勝一籌呢?夜戰時,兩人打了二十幾回合,馬超見贏不得張飛,於是假裝詐敗,回馬便走,乘張飛追來之時,扭身將藏好的銅錘向張飛打來,而經驗豐富的張飛早就提防了這一招,並沒有被馬超擊中。張飛於是帶住馬,拈弓搭箭,回射馬超,馬超也閃過,之後兩人各自回軍,戰鬥結束。
  • 三國四男一女五位小人物:殺了關羽張飛黃忠趙雲,還差點打死馬超
    咱們今天要聊的,就是正史和傳說中的三國四男一女五個小人物:四人殺了關羽張飛黃忠趙雲,一人差點打死馬超——殺了四位五虎上將,還差點打死一個,是什麼人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和巨大的破壞力?    於是有人懷疑這倆人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他們只是蜀中厭戰主和派推出來的替罪羊,真正動手的是張飛的副手,也就是吳懿的弟弟吳班——張飛的中軍大帳必然戒備森嚴,範疆張達怎能輕鬆進入?帶著首級又怎能輕鬆脫逃?莫非張飛的軍營連個哨兵都沒有?  張飛馬超死後,國舅吳懿吳班分別就任車騎將軍和驃騎將軍,開啟了蜀漢外戚掌兵模式。
  • 馬超VS趙雲,全面客觀剖析誰強
    趙雲的人格魅力及人品毋庸置疑,但這不是過度扭曲一個人能力的理由。我今天在這裡,想要陳述得不是歷史、也不是民間,而是單純的說說《三國志通俗演義》這本書裡的兩個人物:「馬超和趙雲」武藝。客觀剖析「馬超和趙雲」武藝全方位的對比。(為何選擇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因為原書更接近羅貫中的原著。而不是清末憤青毛宗綱父子根據他們個人古怪癖好,大肆修改過的《三國演義》。)
  • 張飛竟然是儒將?我們熟悉的張飛,和歷史上的張飛大不相同
    不過從《三國志》的記載上看,蜀中的書法大家只有諸葛瞻一個人,《書斷》、《述書賦》、《法書要錄》等多個有跡可循的記載中,均沒有出現張飛的名字,所以張飛這個人物爭議很大。正因為如此,《張飛傳》的記載也非常跳躍,我們只能結合別人的傳記來還原張飛這個歷史人物了。
  • 馬超和趙雲誰更強?諸葛亮不小心說漏了嘴
    在呂布之後,趙雲和馬超的武力值無疑是當時最強的。一個單槍匹馬,奪少主於百萬軍中,七進七出,視曹軍將士如草芥,一生無敗績。另一個渭水六戰,直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幾乎喪命,令曹操懷疑人生道:「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關於此二將排名,古來就流傳「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的說法,當然了,也有人認為趙雲更強,應當是「一呂二趙三典韋」。二人誰更勝一籌?其實書中早已說明。
  •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誰才是許褚的最大剋星?
    但是黃忠根本談不上是許褚的剋星。 2.許褚 VS 馬超 渭水一戰,馬超和許褚單挑了230多回合,基本持平。
  • 張飛是文武雙全的美男子嗎?別被網文誤導
    這雕像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就是張飛,而且這雕像是唐代作品。專家更傾向於這是樂山大佛的小樣本,此地和樂山大佛相距不遠,而且同屬龍泉山脈。魏晉、隋唐都喜歡雕刻佛像,從這雕像的神態,相貌來看也明顯是佛像。唐代人雕刻這麼一個大石像來紀念幾百年前的三國將領張飛,這完全說不通,也找不到類似的例子。至於旅遊景點說這是張飛像,聽聽就好,要是說這是佛像,你就不去了。
  • 馬超和張飛在葭萌關大戰,如果真是平手,馬超為何兩次磕頭認錯?
    現在很多人都在爭論馬超與張飛的葭萌關之戰誰贏了,認為馬超贏了的,依據是曹操說馬超有呂布之勇;認為張飛贏了的,也有自己的道理:即使馬超有呂布之勇又當如何?在戰鬥中成長起來的張三爺,打納了貂蟬的呂布,一百回合不輸,三百回合能贏!
  • 馬超死亡之謎被揭開?學者:死法太慘烈了,難怪正史不敢正面描述
    馬超,字孟起,是三國時期蜀國五虎將之一,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等人是同一級別的猛將。
  • 在正史中,張飛能擊敗曹魏名將張郃,為啥跟馬超聯手打不過曹洪?
    《三國志》《華陽國志》《漢末英雄記》等正史記載的張飛,也是「雄壯威猛,亞於關羽」的「萬人敵」,而且這個「萬人敵」的稱號,是曹魏和孫吳給的,並不是自吹自擂。但是看三國正史,我們也發現一個問題:張飛能痛打張郃,為什麼跟馬超聯手卻打不過曹洪?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看兩段史料。史料一:「(建安二十二年)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遣曹洪拒之。
  • 趙雲的老婆到底是誰?不是馬超的妹妹,也不是貂蟬,比她們還漂亮
    不過這一役也直接捧紅了劉老闆麾下的猛男張飛與帥哥趙雲。長坂橋頭,張三爺一嗓子吼去就嚇得100萬曹兵抱頭而跑,這種氣魄讓人看得膽戰心驚。趙子龍就更難得了:孤身1人在100萬敵兵裡橫衝直撞,不但懷抱小劉禪成功脫險,而且還順帶解決對方將領50多個,最後毫髮無損全身而退。環顧整個三國時的名將而言,就算奉先兄來了也未必可辦到。
  • 如果葭萌關出戰的不是張飛,馬超能否打贏關羽?會不會輸給趙雲?
    張飛與馬超的葭萌關之戰最後打成了平手,雖然筆者極其不喜歡坑死了親爹和兩個弟弟的馬超,但也不能不承認:面對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張飛,馬超能打成平手,
  • 葭萌關馬超大戰張飛,如果二人死戰到底,結局會如何
    那麼,如果葭萌關張飛和馬超人拼死一戰,誰比較厲害呢?以下依據演義,簡要分析。首先《三國演義》的六十五回,詳細描寫了張飛與馬超的單挑我們來看原文:張飛大怒。兩馬齊出,二槍並舉。約戰百餘合,不分勝負。玄德觀之,嘆曰:「真虎將也!」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兩將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