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死亡之謎被揭開?學者:死法太慘烈了,難怪正史不敢正面描述

2021-02-07 劉說歷史

馬超,字孟起,是三國時期蜀國五虎將之一,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等人是同一級別的猛將。不過,不論是看《三國演義》還是看《三國志》,我們都會發現,馬超從215年投奔劉備之後,除了開始輔助劉備打下益州之外,就幾乎沒有什麼動作了。為何這樣一個能徵善戰甚至曾經獨霸一方的猛人,就這樣默默無聞了呢?


馬超的起步很高,他出身名門,是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而他的父親馬騰是槐裡侯,還曾做過衛尉。可以說,馬超這個出身比三國的絕大多數人都要高了。曹操只是個太監的後代,劉備曾經還靠賣草鞋為生,而馬超一出生就是王侯將相,可是最終卻投奔蜀漢,默默死去。這是為什麼呢?馬超死亡之謎被揭開?學者:死法太慘烈了,難怪正史不敢正面描述。

我們先來大概介紹下馬超的人生。馬超在投奔蜀漢之前的人生經歷,總體上就是一個從失敗走向失敗的經歷,與曹操戰,戰敗投靠張魯;在張魯這裡又被部下陷害,只能投靠劉備。所以對於馬超來說,他的人生確實是比較壓抑的。但他的人生之陰暗,還遠遠不止於壓抑二字,一本古書《典略》寫到:


「正旦,馬種上壽於馬超,馬超捶胸吐血曰:「闔門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賀邪!」」

大意是過生日的時候,馬超的一個親戚馬種向他問候,並且希望慶祝他的壽辰。但是馬超卻突然情緒失控,乃至於憤怒的捶打自己的胸部,並且吐出一口鮮血,說:「現在咱們老馬家100多口人就剩下咱們2個了,還有什麼好慶祝的呢?」馬超是武將,而且是超一流的武將,身體那是很好的,在這裡卻被氣到吐血,可見他心中的那種鬱悶了。

實際上馬超很可能就是因為家仇的原因悶悶在心,最終導致自己鬱悶而終的。作為當時的超級大家族——馬援的後代,馬超是有自己的驕傲的,這種驕傲是一種比他的生命還要珍貴的東西。馬援是東漢僅次於雲臺二十八將的名將,在東漢時期是名門望族,即使是皇族劉氏也對他們禮讓三分。


而他們的家族也非常的興旺,到了馬超這一代,光是馬超這一支就有100多人。這100多人,也是馬援家族的榮耀象徵與精神傳承。可是這麼一個興旺發達的家族,在馬超手上卻全部給弄「沒了」,你說他心裡恨不恨呢?而且馬超還強調「闔門百口,一旦同命」,意思是100多口人,一天之間,卻都沒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典略》寫到:

「曹公西徵,與馬超戰於河、渭之交,馬超等敗走。馬超至安定,遂奔涼州。詔收滅馬超家屬。」

這裡用字比較委婉,寫的是曹操「詔收滅馬超家屬。」其實就是將馬超家族全部屠殺掉了,這在三國的歷史當中是比較過分的。因為三國雖然也經常有屠城的事情發生,曹操手上更是發生了不少,但是對於像馬家這樣的大家族,很少有人會幹出這種全部殺死的惡劣手段的——因為大家族之間的勢力非常複雜,這樣的結果是很嚴重的。


比如後來魏蜀吳被滅掉之後,即使是奸詐如司馬家族,也沒有對魏蜀吳三國的大家族——如諸葛家族、陸遜家族、劉備家族、曹操家族等等趕盡殺絕——大家都是大家族,何必呢?可是,曹操卻在這裡給馬超來了個「趕盡殺絕」,幾乎把馬家這樣一個超級家族給一下子毀掉,你說馬超心裡恨不恨呢?

最為關鍵的是,馬超雖然恨曹操,卻拿曹操毫無辦法。雖然不論是《三國演義》當中還是《三國志》當中馬超在與曹操作戰的過程當中都取得了不少戰術勝利,但是他在戰略上無疑是無法與曹操相提並論的。因為曹操是一個真正的戰略家,他會經營自己的後方,保證自己的人才和物資源源不斷地輸送。


而馬超的大半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打仗、打仗、繼續打仗。雖然憑藉著他個人的勇武和才華,往往把曹操打得潰不成軍,但是他的勢力卻因此而越打越弱;曹操雖然經常被他打敗,可是自身的勢力卻越打越強,最終馬超不得不投靠了劉備,了卻殘生。深仇大恨不能報,還要在蜀國天天夾著尾巴做人,馬超心裡能不鬱悶嗎?從他最後給劉備的遺言也可以看出來:

「臣門宗二百餘口,為曹操所誅略盡,惟有從弟馬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

意思是:我家裡的200多口人,都被曹操給殺光了,只有一個弟弟馬岱還活著,祖宗的祭祀就靠他一個人了,只希望陛下您能答應我這個託付,我也沒有別的什麼祈求了。這是有多麼的傷心絕望才能夠說出這樣的話啊!可見馬超實際上就是因為家仇不能報,活活把自己給氣死了,怪不得史書對他的死因只說了寥寥幾字:


「章武二年卒,時年四十七。」

相關焦點

  • ​馬超死亡之謎被揭開?死法太過慘烈,學者:難怪正史不敢正面描述
    這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馬超的評價。作為五虎上將的他,恐怕是被低估的一名狠角色。渭橋六戰,馬超挺槍縱馬,衝殺過來,打得曹操大驚失色,斷髯逃跑。自從215年投奔於劉備以後,馬超為劉備鞍前馬後,憑藉過人武藝和驍勇善戰,為劉備奪得益州。緊接著,跟隨著其他將領,一舉拿下漢中之地,上表劉備讓他稱王稱帝。足以見得馬超的武功之高,內心之忠!
  • 馬超死亡之謎終被揭開?史學家:死得很慘,難怪史書不敢正面描述
    爪牙在古意當中屬於褒義詞,指的得力的助手,在陳壽筆下馬超跟張飛、關羽兩人並立,在《三國演義》當中馬超也是五虎上將的一員,然而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名氣太響了,蓋過了馬超,以至於人們忘記了馬超。馬超能力出色,一直活躍在戰場上,曹操也想招攬他,馬超不願意拒絕了,甚至起兵反曹,馬超不僅戰鬥力驚人,在戰術的運用上也頗為得心應手,他跟曹操在潼關以一戰時,就提出了據守渭河北岸,不過韓遂要求「半渡擊之」,結果馬超聯軍大敗而歸。曹操聽說了馬超的計謀後也是感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
  • 馬超之死謎底揭開,學者:太慘了,正史怎麼可能寫
    馬超之死謎底揭開,學者:太慘了,正史怎麼可能寫蜀漢五虎將中的馬超,一直給人一種游離飄渺的感覺。
  • 呂后真實死因被揭開,學者:死因太尷尬,難怪史學家不敢正面述說
    直到後來專家學者翻遍史書典籍,並結合現代醫學研究,才發現了呂后的真正死因。這時候專家學者們才明白,史學家當年不敢正面描述其死因的原因,呂后的死因,著實有些尷尬,且聽筆者慢慢道來。但仍然不滿意,接著斬去戚夫人手腳,薰聾雙耳,挖掉雙目,又以啞藥將她毒啞,把她變成了「人彘」(zhì),手段之狠辣,令人膽寒。當年劉盈看到這樣的戚夫人後,甚至嚇出了病,從此不敢惹母親一絲絲不悅。
  • 成吉思汗死因之謎被揭開,學者:有點尷尬,難怪史書不敢正面描述
    成吉思汗當時去世的情況是「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於薩裡川啥老徒之行。」成吉思汗的去世,只有如此簡單幾句話,並沒有交代成吉思汗去世的真正原因,由此不難看出,修訂史書的明朝人並不知道這一段時間能夠確認的史料,為何史書語焉不詳,臣子們也閉口不提呢?
  • 馬超死亡之謎:未露鋒芒就英年早逝的五虎上將
    馬超之死  歷史對於馬超這位傳奇人物並未有太多著墨。自馬超降蜀,位列五虎將之後就似乎被劉備潛藏了起來。他並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  2、憂鬱至死。  馬超的憂鬱有很多原因。首先馬超一家上百口人被曹操無情殺害。因此馬超對曹操恨之入骨,但是家仇又沒有辦法去報,很無奈,心中鬱結。  其次,馬超生性傲慢。馬超歸順劉備,劉備待其不薄。但是馬超自恃名望,不尊重當時身為漢左將軍的劉備,直呼其名「玄德」,劉備不免氣惱。「某日,關張立備左右。孟起隨性,直呼玄德。關張大怒,欲殺之。」
  • 關羽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學者:太慘了,難怪正史不敢寫
    這筆墨,初看不覺稀奇,思索卻頗驚異,畢竟,羅貫中在官渡之戰和諸葛北伐上的著墨,統共也就幾個回合,羅貫中的字是來自民間說書的底本,可見他那個年代,坊間崇奉關公到了怎樣的地步。關公之死,羅貫中描述頗細,說他在麥城與周倉和王甫道別,又雲他如何自將三百餘騎突圍而出,央視三國演義對這一段的刻畫入骨三分,尤其他被活捉那一幕,英雄的末路絕望,老將的心力交瘁,都出來了。
  • 劉備之死真相大白,內容不可思議,學者:太慘了,難怪正史不敢寫
    陳壽在他的《三國志》裡,用極其精簡的筆法,勾勒出每一位大人物之死。昭烈皇帝,也不例外,史載: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區區數字,完了。幸運的是,三國之後近兩千年,考古學者在新疆發現了一批古卷。經學者鑑定,這批古卷是當年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後的一批抄本殘卷。這批殘卷,書寫於南朝宋時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裴注三國志抄本。
  • 關羽之死真相大白,學者:太慘了,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這筆墨,初看不覺稀奇,思索卻頗驚異,畢竟,羅貫中在官渡之戰和諸葛北伐上的著墨,統共也就幾個回合,羅貫中的字是來自民間說書的底本,可見他那個年代,坊間崇奉關公到了怎樣的地步。  關公之死,羅貫中描述頗細,說他在麥城與周倉和王甫道別,又雲他如何自將三百餘騎突圍而出,央視三國演義對這一段的刻畫入骨三分,尤其他被活捉那一幕,英雄的末路絕望,老將的心力交瘁,都出來了。
  • 呂后死因被解開,專家:死因的確挺尷尬,難怪史學家不敢正面描述
    而成為皇帝後,劉邦又費盡心機除去了各路異姓的諸侯王,滿打滿算地認為自己總算是穩固了漢朝的基業,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妻子——呂后的能量之大。劉盈親眼目睹了母親的殘忍後,更是被嚇得大氣不敢出,索性沉迷享樂,得過且過。此後,呂后又將劉邦的託孤大臣 王陵 逼得辭官,公然違背劉邦立下的「非劉氏不能封王」的規定,將一大批呂氏子弟封為王爵,又強迫諸侯王必須迎娶呂家的女子作為王妃,極度地擴張呂氏的勢力。因此,呂后的行為引起了許多忠於漢室的人的反感,受到了或明或暗的非議。
  • 河南發現一座古墓,曹操之死真相大白,學者: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其不可擋之勢,逼得魏武差些遷都。但曹操的命終究更硬些,陳壽說他「矯情任算,終能總御皇機」,意思是誇他能忍,能咬著牙忍住一次次怒火,一次次殺心,磨礪了心性,終於從那個二十多歲「創五色棒法」,打得權貴「奸宄逃竄」的熱血青年,熬成了遇事不亂,心如止水的帝王心。曹操離開這個世界前,早已給曹丕留下了數不勝數的遺產:半個天下,實物稅,屯田制,甚至司馬懿,等等,都是曹操嘔心瀝血為後代爭來的。
  • 關羽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慘了,難怪正史不敢寫
    這筆墨,初看不覺稀奇,思索卻頗驚異,畢竟,羅貫中在官渡之戰和諸葛北伐上的著墨,統共也就幾個回合,羅貫中的字是來自民間說書的底本,可見他那個年代,坊間崇奉關公到了怎樣的地步。關公之死,羅貫中描述頗細,說他在麥城與周倉和王甫道別,又雲他如何自將三百餘騎突圍而出,央視三國演義對這一段的刻畫入骨三分,尤其他被活捉那一幕,英雄的末路絕望,老將的心力交瘁,都出來了。
  • 劉備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太慘了,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呂布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慘了,難怪史書不敢寫
    呂布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慘了,難怪史書不敢寫       《三國演義》在寫到呂布為曹操所擒後,說曹操望著呂布,沉默不語,劉備在一旁,耷拉著大耳錘子,雙手叉在袖口中,兩個眼皮微微下垂,儼然一副活佛模樣。
  • 李世民死亡之謎被揭開,學者:死因太愚蠢,難怪史官不好意思記載
    而漢武帝,為了求仙問道,不惜將自己的女兒下嫁給術士,最後發現沒用,又翻臉不認人,大開殺戒,鬧了大笑話,丟了天子威嚴。」正是因為這兩位帝王做事不靠譜,李世民發出了感慨:「據此二事,神仙不煩妄求也。」這個《資治通鑑》有記載。那時的李世民,對這「求仙」之事,可謂是打心底裡看不起。在貞觀十一年,他還在詔書裡寫道:「夫生者天地之大德,壽者惰短之常數。生有七尺之形,壽以百齡為限。」
  • 正史中有答案:許褚敢打關羽馬超,為什麼在長坂坡不打張飛趙雲?
    但是我們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一個問題:許褚敢截擊關羽,也敢赤膊戰馬超,為什麼在長坂坡不打張飛趙雲?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許褚的氣勢都壓了馬超一頭,那場惡戰,也是許褚主動下戰書挑起來的——馬超被許褚嚇退之後,並沒有想找回場子,是許褚不依不饒,這才把馬超逼到了牆角。跳牆的馬超很不好對付,許褚的表現讓我們想起了鸚鵡大戰老鷹的笑話:不脫了外套,我還真打不過他!
  • 呂雉究竟是怎麼死的?真實死因揭開,有點尷尬,難怪史學家不正面描述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女性,死因卻有些尷尬,史學家都不敢正面描述。當初呂雉年輕貌美,出身還算是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姐,自然有許多人上門提親。然而在父親的堅持下,她嫁給了劉邦,一個小混混。這個混混不僅窮,還有一個非婚生的兒子劉肥,年紀也比她大上15歲。 他們倆顯然不般配,但因著父親堅持,呂雉只能嫁了。婚後她沒有抱怨,稱得上是一個很賢惠的女人,生下一兒一女,對待非親生子劉肥沒有任何苛刻之舉。
  • 正史中的三國八位勇士,呂布趙雲馬超排不上號,關羽張飛排第幾?
    這是演義小說的排序,而且也沒有得到完全的認可,以至於有人說:按照正史記載評選三國悍將,呂布趙雲馬超連前八名都進不去,能稱得上三國八勇士的,關羽或許能排第六名,至於張飛能排第幾,那就值得商榷了。雖然《三國演義》把趙雲描寫成一身是膽的常勝將軍,但是《三國志》等三國正史,對趙雲的記載實在是太少了,少到沒有記載趙雲武力的片言隻字。
  • 五子良將在正史和演義中死法有何不同,張郃于禁一致,徐晃最離譜
    五子良是曹操手下的五大大將之一,分別是:張遼、于禁、徐晃、張郃、樂進,因為正史和三國演義的區別,正史是指真實的歷史,三國演義只是這本小說中的描述,同樣也可以和正史一樣,同樣也可以和正史不一樣,這裡就五子良在正史和三國演義中的死亡有什麼區別做個說明。五子良在正史中地位最高的是于禁,其次是張遼,再次是張郃,再次是樂進,最後是徐晃,這是他們的地位和能力的大概排名。
  • 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之死,正史和傳說不一樣:趙雲是被誤殺的?
    其他四位虎將先後凋謝,他們最後的日子,在演義小說和正史記載中,張飛被範疆張達殺害、馬超鬱鬱而終基本一致外,關羽、黃忠的死因都有兩種說法,趙雲離世的故事更是充滿了傳奇,甚至在傳說中他是被妻子誤殺的。張飛和馬超就不用說了,咱們按照先後順序來說一說其他三位虎將的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