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字孟起,是三國時期蜀國五虎將之一,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等人是同一級別的猛將。不過,不論是看《三國演義》還是看《三國志》,我們都會發現,馬超從215年投奔劉備之後,除了開始輔助劉備打下益州之外,就幾乎沒有什麼動作了。為何這樣一個能徵善戰甚至曾經獨霸一方的猛人,就這樣默默無聞了呢?
馬超的起步很高,他出身名門,是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而他的父親馬騰是槐裡侯,還曾做過衛尉。可以說,馬超這個出身比三國的絕大多數人都要高了。曹操只是個太監的後代,劉備曾經還靠賣草鞋為生,而馬超一出生就是王侯將相,可是最終卻投奔蜀漢,默默死去。這是為什麼呢?馬超死亡之謎被揭開?學者:死法太慘烈了,難怪正史不敢正面描述。
我們先來大概介紹下馬超的人生。馬超在投奔蜀漢之前的人生經歷,總體上就是一個從失敗走向失敗的經歷,與曹操戰,戰敗投靠張魯;在張魯這裡又被部下陷害,只能投靠劉備。所以對於馬超來說,他的人生確實是比較壓抑的。但他的人生之陰暗,還遠遠不止於壓抑二字,一本古書《典略》寫到:
「正旦,馬種上壽於馬超,馬超捶胸吐血曰:「闔門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賀邪!」」
大意是過生日的時候,馬超的一個親戚馬種向他問候,並且希望慶祝他的壽辰。但是馬超卻突然情緒失控,乃至於憤怒的捶打自己的胸部,並且吐出一口鮮血,說:「現在咱們老馬家100多口人就剩下咱們2個了,還有什麼好慶祝的呢?」馬超是武將,而且是超一流的武將,身體那是很好的,在這裡卻被氣到吐血,可見他心中的那種鬱悶了。
實際上馬超很可能就是因為家仇的原因悶悶在心,最終導致自己鬱悶而終的。作為當時的超級大家族——馬援的後代,馬超是有自己的驕傲的,這種驕傲是一種比他的生命還要珍貴的東西。馬援是東漢僅次於雲臺二十八將的名將,在東漢時期是名門望族,即使是皇族劉氏也對他們禮讓三分。
而他們的家族也非常的興旺,到了馬超這一代,光是馬超這一支就有100多人。這100多人,也是馬援家族的榮耀象徵與精神傳承。可是這麼一個興旺發達的家族,在馬超手上卻全部給弄「沒了」,你說他心裡恨不恨呢?而且馬超還強調「闔門百口,一旦同命」,意思是100多口人,一天之間,卻都沒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典略》寫到:
「曹公西徵,與馬超戰於河、渭之交,馬超等敗走。馬超至安定,遂奔涼州。詔收滅馬超家屬。」
這裡用字比較委婉,寫的是曹操「詔收滅馬超家屬。」其實就是將馬超家族全部屠殺掉了,這在三國的歷史當中是比較過分的。因為三國雖然也經常有屠城的事情發生,曹操手上更是發生了不少,但是對於像馬家這樣的大家族,很少有人會幹出這種全部殺死的惡劣手段的——因為大家族之間的勢力非常複雜,這樣的結果是很嚴重的。
比如後來魏蜀吳被滅掉之後,即使是奸詐如司馬家族,也沒有對魏蜀吳三國的大家族——如諸葛家族、陸遜家族、劉備家族、曹操家族等等趕盡殺絕——大家都是大家族,何必呢?可是,曹操卻在這裡給馬超來了個「趕盡殺絕」,幾乎把馬家這樣一個超級家族給一下子毀掉,你說馬超心裡恨不恨呢?
最為關鍵的是,馬超雖然恨曹操,卻拿曹操毫無辦法。雖然不論是《三國演義》當中還是《三國志》當中馬超在與曹操作戰的過程當中都取得了不少戰術勝利,但是他在戰略上無疑是無法與曹操相提並論的。因為曹操是一個真正的戰略家,他會經營自己的後方,保證自己的人才和物資源源不斷地輸送。
而馬超的大半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打仗、打仗、繼續打仗。雖然憑藉著他個人的勇武和才華,往往把曹操打得潰不成軍,但是他的勢力卻因此而越打越弱;曹操雖然經常被他打敗,可是自身的勢力卻越打越強,最終馬超不得不投靠了劉備,了卻殘生。深仇大恨不能報,還要在蜀國天天夾著尾巴做人,馬超心裡能不鬱悶嗎?從他最後給劉備的遺言也可以看出來:
「臣門宗二百餘口,為曹操所誅略盡,惟有從弟馬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
意思是:我家裡的200多口人,都被曹操給殺光了,只有一個弟弟馬岱還活著,祖宗的祭祀就靠他一個人了,只希望陛下您能答應我這個託付,我也沒有別的什麼祈求了。這是有多麼的傷心絕望才能夠說出這樣的話啊!可見馬超實際上就是因為家仇不能報,活活把自己給氣死了,怪不得史書對他的死因只說了寥寥幾字:
「章武二年卒,時年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