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單身狗1024 司南
母親去世後的第三天,屍體有些發臭了,他不情願的站起身,抽出數張紙巾,堵住了母親的口鼻。
「我知道妹妹會來的,就什麼都沒做。」面對湧入房間的警察,他在紙板上這樣寫到。
妹妹的確來了,不過卻是在20多天後,否則警察也不會知道,這位49歲的大叔,竟然將母親的遺體毫不理睬的放置在家中近一個月。
根據調查,他從9歲以來,就宅在家中啃老,40年來幾乎閉門不出,他的生活仿佛自成一個宇宙。
而這些年來,除了他的家人,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對於目前的他來說,被捕或許是件好事,否則,失去了母親的庇護,他可能會被餓死。
相比於前一段時間在我國廣泛討論的「娘炮」而言,這種把自己宅「廢」的傢伙,對國家和民族的殺傷力要大的多。
超過100萬「廢宅」,遍布日本各個角落
日本作為「宅文化」的發源地,向來不缺「廢宅」。
根據2016年版的《勞動經濟白皮書》得知,日本有635萬可勞動人口處於不工作狀態,其中222萬人是失業狀態,另外413萬人是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打算找工作。
日本《勞動經濟白皮書》原文
幾乎所有的宅男的形成都來源於事業上的受挫,而這些佔據日本總人口5.5%的無業人員,大部分都將變成宅男,進而成為「廢宅」雄厚的後備力量。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16年的統計,至少六個月沒出家門,或者沒有與外界的人發生互動的「蟄居廢宅」,在15歲到39歲的日本人中間的,擁有超過54萬人,其中34%的人自我封閉超過7年,29%在3到5年之間。
這54萬人都是完全脫離社會超過半年的40歲以下「廢宅」,而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日本已經有100萬人不同程度地死宅在家裡,甚至還有50多歲的中年男人因為痴迷於虛擬世界而辭掉工作專心「廢宅」30年。
全天候宅在家裡的日本宅男
100萬人是什麼概念?接近於日本人口的.1%!而這些人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交代給了自己的小窩,他們零社交、零工作、零朋友,以動漫、遊戲等虛擬事物「混日子」。
除此之外,那些有工作但職位不高、工資欠佳的日本人體內,也存在著隨時變為「廢宅」的可能。
「廢宅」的座右銘通常是:讓壓力見鬼去吧,我不喜歡它,我就是失敗,這(死宅)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廢宅」是時代的悲劇,也是欲望的妥協
在昭和天皇在位的64年間,日本經歷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從強大變得虛弱,又掙脫虛弱逐漸強大,昭和時代的日本人身上洋溢著昂揚的「武士道精神」,這種精神既帶來危險,又帶來希望。
在戰場上不怕死的昭和男兒,在和平年代依然能夠強行復興衰弱的經濟,我們在痛恨對方的時候,同樣也欽佩他們腰杆子夠硬。
不過,1989年,昭和天皇逝世,平成天皇即位後,「昭和男兒」便逐漸被「平成廢宅」替代。
戰後日本經濟的飛速發展,滋生了大量的泡沫,終於在1992年開始,泡沫爆炸了。
日本股市從三萬八千多點直線雪崩,一路跌到了七千多點,日本經濟由此持續低迷。
隨便查到的圖,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經濟崩盤前的日本,許多高薪穩定的工作,都是終身制的。
但經濟低迷後,正是這種終身制以及人口壽命的顯著提高,導致工作崗位嚴重不足,年輕人找不到好工作,大量無業游民滋生。
說來也有意思,越是找不到工作,養老金的來源便越是不足,老人的退休時間就越是會延長,無業游民更無業了。
不信命的年輕人燃燒掉大量的精力與熱情,最後可能也無法得到滿意的職位,思前想後,與其這樣希望渺茫的辛苦掙扎,倒不如選擇逃避。
社會學家三浦展在《下流社會》中表示:「平成廢柴這種不求上進,人生熱情全盤低下的心態。並非他們不願意上升,而是上升空間已經喪失。」
「當人們沒有獲得成功,就會感到很沮喪,觸發了封閉自己的願望。」一位曾「死宅」4年的男人這樣說。
整日「死宅」在家裡,看慣了動漫中完美的異性角色,便對現實中的異性失去了性趣。
日本家庭計劃協會在2013年做過一份調查,在16到24歲這個年齡段裡,有45%的女性表示對性接觸不感興趣甚至感到厭惡,而男性方面,也有超過四分之一有同感。
沒錢沒激情外加「死宅」,也就沒有了欲望。
更適合「廢宅」滋生的是,在中產階級佔多數的日本,以及傳統的文化與習俗,父母很願意花錢照顧自己的「廢宅」孩子。
在日本,「宅男」是個貶義詞
在中國,如果你說:「我是個宅男。」大家也只會覺得你是個顧家的男人,社會包容度相對較高。
可在日本,「宅男」從來都是一個貶義詞。
但凡提到宅男,日本人的腦袋裡就會出現這樣的形象。
他們長期宅在家裡不運動,大部分形象都是胖子,這也是「死肥宅」稱呼的由來,當然也會有一些十分瘦弱的宅男,不用猜,內臟肯定有點小毛病。
若是拿來與我國的「娘炮」作比較,這些外胖中幹的人,戰鬥力要更低。
他們有些錢,但是卻不夠有錢,沒有辦法去風俗店和真人互動,除了在DVD專賣店買些小電影回家「玩」以外,就是經常出沒在秋葉原、大阪日本橋等二次元聖地,用隨身攜帶的卡片數位相機來拍一些不知名的地下偶像。
他們通常戴眼鏡,穿著休閒,背著雙肩背包,面色呈現一幅氣色不佳的樣子。
日本網友公認的「宅男」形象
儘管「宅男」人數不少,但在日本仍然是非主流的存在,尤其是1989年轟動全日本的「宮崎勤事件」,他連續虐待殺害並食用四名兒童,而後法院認定色情動畫是導致宮崎勤犯罪的誘因,致使「宅男」一度與「變態」劃等號。
即使在「御宅」文化發展迅猛的今天,「宅男」依然受到歧視和白眼。
如果非要把目前日本的「宅男」與中國的某個人群對比的話,或許只有「屌絲」最合適了。
「廢宅」比「娘炮」更「娘」
儘管日本主流文化十分厭惡「廢宅」,但「廢宅」強大的購買力是毋庸置疑的,致使許多商家拼命的迎合他們的需求。
但沒人能預料到,這些「廢宅」們的需求不是其他,正是「娘」,而且不是「娘炮」,而是「娘化」。
日本最大的陶瓷馬桶生產廠家TOTO在2011年出具一份報導,說日本男性中,每三個人,就有一個坐著小便。
2017年,NPO法人日本廁所研究所研究得出,日本男性坐著小便的比例達到44%。
這要是在中國,可就是男性「娘炮」的巔峰操作了。
據日媒報導,在一次陸軍演習中,一輛坦克的車長趁著休息時間用坦克內的顯示器看動漫,上司發現後訓斥說:「這樣怎麼和中國開戰?」結果他說:「如果我們陸軍都和中國開戰了,那說明我們的空中和海上自衛隊都已經完蛋了,我們還是直接投降比較好吧!」
這種回答,讓人忍不住想要罵一句:「沒有血性和骨氣!」
所謂的「娘炮」畢竟還是個炮,骨子裡還有陽剛之氣,可「娘化」卻只剩下萌了。
為了滿足「廢宅」的「娘化」需求,沒有人不能被「娘化」的。
比如,被娘化的德國納粹黨首希特勒:
希特勒要是知道自己被娘成這樣,非得跳出來抽「廢宅」一巴掌。
甚至還有被娘化的李雲龍:
雖然李雲龍嘴裡經常罵娘,但是也不能真給娘了啊,人家是實實在在的糙老爺們。
不過,日本「廢宅」也沒有不會放過自己人。
被娘化的山本五十六:
別以為我不知道山本五十六長怎麼個糙樣子!
被娘化的昭和天皇:
天皇也敢這麼玩???
甚至還有,被娘化的安倍晉三……
安倍晉三要是長這個樣子,大家可能就不討厭他了。
被娘化的人物數不勝數,古往今來但凡有點名氣的,一個都跑不掉。
當然,在日本「廢宅」眼中,萬物皆可娘化。
他們把自己的自衛隊艦艇全部娘化,這樣真的能打仗嗎?
當然,這種娘化不局限於遊戲或者動漫中,自衛隊竟然還相當配合,把軍隊變成了花的海洋。
「廢宅」的娘化政策要把自衛隊搞完啊。
日本軍隊徵兵都已經開始這樣打廣告了:
為了吸引「毫無戰鬥力」的「廢宅」參軍,自衛隊甚至還請來著名聲優客串艦長:
連我們對他們貶低的稱呼都被娘化:
「廢宅」的心可是真的寬啊,這是秉承著「和平與愛」的指導思想啊,這種毫無防人之心的做法,要是放在我國,必定會被罵的狗血淋頭。
如此看來,「娘炮」會不會誤國咱不清楚,「廢宅」誤國可是實打實的。
一個要依靠艦娘抑或是少女與戰車之類的軍事動漫來宣傳軍事、招募兵員,那這個國家……
(本文轉載自《大唐雷音寺》)
◐
《四味毒叔》是由策劃人譚飛,劇評人李星文,編劇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發起的影視文化行業第一垂直獨立視頻表達平臺。歡迎有個性、有觀點的導演、製片人、編劇、演員、經紀人、評論人、出品人等前來發聲,或脫口秀,或對話,觀點不需一致,但求發自內心。「說」 責自負,拳拳真誠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