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工作4天月入6000元!日本平成廢宅和中國佛系青年的差距

2020-12-22 騰訊網

在近些年的媒體上,我們經常能看到關於日本啃老族,大齡宅男的報導;他們不工作,不結婚,不買房,甚至連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社交都沒有。

為此,日本社會給這些年輕人打上了「平成廢宅」的標籤;說他們是垮掉的一代。

無獨有偶,中國近些年也有了「佛系青年」這麼一說,甚至央媽都講:瀰漫在年輕人之間的喪文化,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信號。

那麼日本的「平成廢宅」與中國的「佛系青年」是一回事兒嗎?他們的現實基礎又是什麼?

01.「平成廢宅」的形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麼一句話:日本明治養士,大正養國,昭和養鬼,平成養豬。

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政府在自己的一通「騷操作」下吹爆了經濟泡沫,GDP二十年不曾增長。美帝一手金融一手軍事,把日本的羊毛擼了個遍。

房子也不值錢了,自己辛辛苦苦幾十年,卻看不到身份地位躍遷的希望,全社會瀰漫著一股頹廢的氣息。

眾所周知,學生青年是對社會風氣最敏感的群體,每每有社會運動,他們往往都是主力軍。

而在日本悲觀的社會環境下,平成時代的青年們開始對未來產生質疑:為什麼我們就看不到未來呢?

可這質疑聲很快就被消滅了,為啥?因為本世紀初的日本政府頒布了新的《學習指導要領》,改變了過去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嗯,確切的說是叫「快樂教育」。

這下好了,原本還有能力思索未來的年輕人,現在也躺倒不幹了,畢竟每天宅在家裡看著番劇玩著GALGAME它不香嗎?

如果說悲觀的環境是日本青年頹廢的根本原因,那麼直接促成他們宅化的,則是日本發達的社會現狀。

根據數據統計,日本最常見的便利店收銀員兼職的時薪平均為1000日元(約63元人民幣),假設某日本青年山本君出奇的懶,一個禮拜就幹4天,一天就幹六小時(約378元),那他一個月下來也能掙個近十萬日元(約6000元人民幣);而只要不住鬧市區,一個月的房價撐死4萬日元。

那麼他還剩六萬日元,吃飯加上水電日常開銷,也不過三四萬日元;餘下的兩三萬日元買買手辦,不出一年就能鋪滿一面牆。

什麼,你說女朋友?有紙片人聽話嗎?有抱枕實用嗎?更關鍵的是,他為什麼要放棄自己愜意的生活來完成所謂「傳宗接代」的任務?

在高福利的社會制度下,年輕人有足夠的物質條件兜底,再加上廣大青年的知識素養一代不如一代,自上而下高度固化的社會階層,直接斬斷了他們的欲望。

一個人沒有欲望是很可怕的,人至察則無徒嘛。而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一個國家的青年失去了欲望,也就別指望這個國家前進了。

高福利社會的日本,養了一大批毫無欲望的「平成廢宅」,這或許對日本來說是令人頭痛的社會問題,但對廣大中國青年來說,卻成了人生中最大的奢望。

02.中國「佛系青年」不同於日本「平成廢宅」

中國四十年的城市化進程,帶來了百年來最大規模的社會階層躍遷。時至今日,城市化的進程依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世界經濟形勢早就今非昔比。

於是,後一輩的90後00後青年滿懷著希望走進城市,可日子只存在越過越苦。

還是拿同類型的便利店來比較,一二線城市的收銀工作,基本沒幾個能接受兼職的。早上八點幹到晚上九點,一個禮拜幹六天,一個月賺多少呢?至多四五千。這點薪資,在中國大城市除非本地土著,要不然很難立足。

所以,想在中國做平成廢宅,前提只能是家裡有礦。但話又說回來,家裡有礦的誰還甘願做廢宅呢?因此說到底,是中國的社會積累低於日本,沒那麼高的社會福利託底,所以不得不996。

那麼「佛系青年」又是怎麼回事?前面我們剛說了現在的中國,沒有給青年做「平成廢宅」的土壤,如此一來,豈不自相矛盾?

事實上,日本的「平成廢宅」和我們的「佛系青年」壓根就不是一個東西。

前者的核心在於低欲望,不相信努力,在於只沉浸在自己的興趣世界中;而「佛系青年」,更講究「隨緣」二字。「就這樣吧,無所謂了」成了經典的口頭禪,「不主動追求」,甚至以「命裡無時莫強求」,作為自己的處世哲學。

說的再直白一點,「佛系青年」根本就不是出於主動的不想要,而是被逼得沒有辦法,想要而夠不到的自嘲。

誰說中國青年沒有欲望?只要錢給的夠,別說996是小菜一碟,公司的目標就是我人生存在的意義。這哪會像日本青年那樣,無論如何都要宅在家裡啃老?

「口嫌體正直」是「佛系青年」的本質,它和「平成廢宅」唯一的共同點只有高度內卷的東亞社會。

但到底,二者形成的社會物質基礎是不同的,至少在目前來看,中國普通青年想要過上「平成廢宅」的日子只存在於夢裡。

結語

大部分的社會問題是經濟問題,經濟不景氣,是當下全球共同面對的難題。

第四次產業革命還遙遙無期,4G時代的紅利也基本被吃了個乾淨。在增量變得日益困難,社會青年不得不絞盡腦汁內卷於存量市場時,總會有越來越多的競爭失敗者選擇消極的態度處事。

我們很難說這是青年們的問題,卻也不完全是幾代人積累下來的社會矛盾,在這裡只是希望,屬於中國青年的「平成」未來,能早日到來。

相關焦點

  • 透視日本「平成廢宅」和中國「佛系青年」的差距
    作者 | 孫瑞希01中國青年會成為下一屆「平成廢宅」嗎?平成廢宅是統稱日本平成年間,年輕人的一種特質。他們不關心恢弘的時代命題,沒有努力奮鬥的欲望。他們不結婚,不買房,只喜歡宅在家裡,安安靜靜做一條鹹魚。
  • 比「娘炮」更可怕的,是日本「廢宅」……
    相比於前一段時間在我國廣泛討論的「娘炮」而言,這種把自己宅「廢」的傢伙,對國家和民族的殺傷力要大的多。 超過100萬「廢宅」,遍布日本各個角落 日本作為「宅文化」的發源地,向來不缺「廢宅」。 這54萬人都是完全脫離社會超過半年的40歲以下「廢宅」,而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日本已經有100萬人不同程度地死宅在家裡,甚至還有50多歲的中年男人因為痴迷於虛擬世界而辭掉工作專心「廢宅」30年。
  • 平視 | 日本人造謠詆毀辱罵中國人多年,終於把日本人自己罵成了平成廢宅!
    海外聲音,中外對比,值得關注~文 | 指鹿為路投稿信箱:zg5201949@qq.com當你走進一家日本的書店,不用往裡面走就看得到門口的推薦書目,就會看到一些有著匪夷所思的書被擺在顯眼的位置,這些書在日本的銷量都非常的好,比如說這一本《輸給日本後在全世界被排擠的中國》,以及這一本《為何中國在全世界被這麼嫌棄》然後你就會看到這些書的核心受眾
  • 「平成」年號將終結於2019年3月?日本官方否認
    更新: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0日在記者會上對媒體有關明仁天皇將在2019年3月底退位的消息予以否認。 此前報導: 據海外網10月20日報導,就日本天皇表明有意生前退位一事,消息人士表示日本政府最終將天皇的退位日期定在了2019年3月31日。
  • 平成結束了,那我們的青春呢?
    廢宅物語?惡童日記?真空性的 平成青春電影 作者海帶島圖書編輯、日影影迷。豆瓣ID:HIDETOKAZU。編輯三耳貓今年4月日本變更年號時,書評媒體[週刊読書人] 開啟了名為「平成三冊」的企劃,邀請日本各界文化人選出能代表自己心中平成色彩的三本書。影評人四方田犬彥選擇了岡崎京子的《我很好》(リバーズエッジ)。這本漫畫於1993年—1994年在雜誌《CUTiE》連載,1994年6月發行了單行本,之後又再版過多次。
  • 【佛系坤哥】吳業坤往日本體驗工作假期 坤哥兩個月零工作:覺得自己好廢!
    吳業坤早前趁在30歲時赴日本體驗工作假期。而早在兩個月前已赴日本體驗當地生活的坤哥,早前越洋接受Do姐鄭裕玲的節目訪問,直言兩個月來「hea著去搵工」,自嘲為「待業坤」的坤哥更說:「都覺得自己好似好廢!」
  • 日媒:天皇「平成」年號將終結於2019年3月
    皇太子隨後將在次日(4月1日)成為新的天皇,而從當日起,也將會實施新的年號,新的年號將在2018年公布。這也意味著,當下日本使用的年號「平成」將在2019年3月底退出歷史舞臺。 據《朝日新聞》報導,多名來自首相官邸的幹部透露,日本政府將在眾議院選舉結束後的11月之後,召開由首相、皇室等參加的「皇室會議」,就天皇的退位日等內容進行商定。
  • 最後的平成:這一年日本都發生了什麼?
    1.暴雨長達10天的西日本的暴雨。這場暴雨下得時間太長,雨量太大,給西日本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西日本多處發生房屋浸水和山崩流沙,光是岡山縣的倉敷市就有52人死亡,全國死亡人數更是達到了220人。這場暴雨被譽為「平成最惡」。
  • 「平成」之後:歷史上日本天皇年號由誰制定?丨日本文化
    隨著清朝的覆滅,中國的年號制度早已被掩埋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而日本即使在1872年引入西方的公曆,卻依然守護著「天皇是天照大神萬世一系之神裔」的遠古神話以及據此建立的君主制度以體現天皇的權威性和存在感,因此日本成了現今東亞唯一一個仍然沿用年號的國家。從「大化」到「平成」,日本歷史上共有247個年號。
  • 平成結束,令和開啟!關於日本年號你知道多少?
    日本現任明仁天皇將在4月30日「生前退位」,皇太子德仁將於5月1日即位新天皇,當日零時開始正式啟用新年號「令和」。自此,始於1989年1月的「平成」時代,僅剩1個月便將退出歷史舞臺。事實上,日本改元(註:變更年號)「令和」創下4個首次:第一,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因天皇「生前退位」而進行的改元。戰前,日本年號是以天皇為中心決定的,1979年出臺的《元號法》規定由內閣負責決定。遵照這項法律,此次是繼1989年1月的「平成」之後,第2次由日本內閣決定。不過,與因昭和天皇駕崩而變更年號不同,因天皇「生前退位」而變更年號在日本憲政史上還是首次。
  • 劉檸︱承平的平成:三十年來日本的所失與所得
    年9月即出文︱劉 檸《朝日新聞》報導,8月4日,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乘專用機訪問了位於北海道最北端的利尻島。8月15日,兩陛下出席了在東京千代田區日本武道館舉行的第七十三回戰歿者追悼式——平成年代最後一次國家追悼。據《皇室典範特例法》,明仁天皇將於平成三十一年(2019)4月30日退位,5月1日,皇太子德仁即位,日本將再次改元——平成已進入倒計時。
  • 日本車企們的平成三十年
    2019年4月30日,東京時間下午5點,日本明仁天皇在皇居宮殿」松之間」出席了身為天皇的最後一個公開儀式——「退位禮正殿之儀」。至此,從1989年開始的平成時代,連同著回憶都在這櫻花飄揚的四月畫上了句號。一個月之前,日本首相安培晉三和日本內閣一起選出了日本歷史上第248個年號——「令和」,寓意「春風和煦的天氣下,感受到生活的自然與美好」。
  • 佛系青年和普通青年之間,只差一套房 | 今日話題
    文 | 魏巍一夜之間,「佛系」成為中文網際網路上最熱門的詞彙,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乘客、佛系學生、佛系購物、佛繫戀愛……一大波「佛系」概念洶湧來襲。到底什麼才算是「佛系」?年輕人們真的正在變得與世無爭嗎?佛系概念起源於日本,跟佛教沒什麼關係什麼是佛系?
  • 「平成」結束,「令和」開啟,創下4個首次
    正式開始「令和」時代,對於這個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的新年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這麼解釋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願每一個日本人,都能如度過寒冬,在春日中盛開的梅花一般,在對明天充滿希望的同時,各自綻放出絢爛的花朵。明仁天皇和皇后日本皇室譜系此前,能確定出處的日本年號都出自中國古典。
  • 平成特輯來啦!最能代表平成的長壽漫畫,登頂之作實至名歸
    今天要跟大家來討論的,就是日本的宅宅小夥伴們所評選出來的,「最能代表平成的長壽漫畫」這麼一個排行榜。要入選得符合兩個標準,一是平成時代的漫畫,二嘛就是要足夠長壽——何為長壽,看看死亡小學生就知道啦! 在揭曉榜單之前,先跟大家講一下基礎知識:所謂的平成,指的是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的年號,起於1989年1月8日,止於2019年4月30日。該年號出自於《史記·五帝本紀》,其意為「天地內外,和平成功」。 在了解這個小知識的基礎上,就來看看最能代表平成的長壽漫畫,究竟都有哪些吧!
  • 回顧《櫻花大戰》:以前宅是「宅而不廢」,現在的是「廢而不宅」
    1989年日本正式進入平成時代,到1996年泡沫經濟都已經破滅好幾年了——擁有昭和風貌的《櫻花大戰》是一部板上釘釘的平成年代作品,它的受眾是我們常說的"平成廢宅",我們只不過是經歷了一次"昭和欺詐"。同樣的套路也發生在特攝的紀年上:假面騎士的"舊十年"也是比起平成,更有昭和質感;奧特曼從1996的迪迦正式回歸,到去年的泰迦之前都算平成,但也是從銀河和勝利開始"畫風突變"——時間和帝騎哥差不多。我們遇到一件有趣的事:雖然形容這些作品的時候我們用慣了日本的年號,文化上的事實卻未必遵循年號,平成的精神面貌被切割成了前二十年和後十年。
  • 平成30年:被窩做夢的年輕人,繁榮的娛樂業,和低欲望消費
    喜怒不形於色善於體察細膩感情,不會讓他人不快;消費、事業低欲望;3.文化:漫畫與偶像文化興起並繁榮,二次元與宅文化在日本的年輕人中迅速擴散,「被窩裡做夢的年輕人,撐起了平成的娛樂業」;4.消費行為特徵:總體消費降級。
  • 平成時代(1989-2019),日本「成熟的階級社會」
    (稱為「元號」)已經宣布,今年5月1日明仁天皇將會退位,他在位的年號「平成」即將結束,皇太子德仁即位為新天皇,將使用新年號。快速行進的高鐵、快速運轉的日本編輯部,方便麵的香氣一模一樣。那香氣中帶著某種速度,人們享受這種香氣、享受速度。轉眼1989年已經過去了30周年了,日本的平成31年將在2019年4月30日結束,從5月1日開始導入新的年號。平成像行進的高鐵一樣就要走到車站的盡頭。
  • 告別平成的日子:一場日本儀式消費的狂歡
    4月30日明仁天皇退位,日本平成時代正式終結。皇位交替對於日本民眾來說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但以往這種交替都伴隨著天皇的過世,一般都來的猝不及防。不過,200年來日本民眾遇到了第一位生前預告退休的天皇,他在去年的生日會上公開了這一消息,讓日本人第一次有機會好好道別一個時代。
  • 從小說看平成30年間的日本
    從2019年5月起,日本進入了令和時代。由此,對平成時代30年進行回顧和總結成為學者研究的熱點。在這個背景下,日本文藝評論家重裡徹也和助川幸逸郎所著的《何謂平成文學:超越激流與無情》在令和元年出版了。這本著作非常珍貴,它是日本進入令和時代後第一本正式回顧和總結平成文學的著作。原計劃受邀赴南京講學的重裡教授,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未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