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志願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凝成了銅牆鐵壁,幫助了朝鮮人民,也守護了鴨綠江的和平。這70年內,關於韓戰的議論也不斷,但是戰爭的真相不該被人遺忘。
1950年6月25日凌晨,一聲槍響挑起了韓戰的序幕,但是這並不是這場戰爭的真正開端。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打仗,而槍響背後的歷史背景才是戰爭的真正原因。
1945年2月,朝鮮問題在得到初步解決。根據《雅爾達協議》,三國領導一致同意朝鮮問題由中、美、英、蘇四國共同託管,而7月籤訂的《波茨坦協定》進一步確認了這件事。當時美國正忙著跟日本作戰,可是他們並沒有停止想要在朝鮮最大可能榨取利益的腳步。
根據協議,蘇聯出兵東北和朝鮮,幫助擊退了日本軍隊,而他們的先頭部隊已經越過了三八線。而另一邊,美國見狀,明明自己已經無暇顧及朝鮮了,但還是提出要和蘇聯分管朝鮮,而三八線就此成為雙方的界限,也給這個民族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傷痕。
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世,他們無恥宣稱美國的使命是領導"自由世界"。次年,在美國的操縱下,南朝鮮李承晚集團無視人民想要和平統一的願望,先一步成立了大韓民國政府。而朝鮮後一步建國,蘇軍撤出後,美國和李承晚集團促使了雙方分裂,朝鮮半島也形成了一種對抗的局勢。
當時雙方敵對,但是人民還是想統一,而李承晚集團卻夥同美國開始了戰爭準備,想要用武力手段解決,最後北朝鮮被迫開始準備自衛戰爭。
1949年,李承晚口出狂言說要收復失地,而和平統一的希望渺茫。第二年,金日成去往莫斯科和史達林秘密商議了十幾天。當時金日成對於韓戰時胸有成竹,史達林雖然同意還是要求他去徵求中方對此的意見。
根據俄羅斯公布的消息,中國政府對於韓戰的態度就是:如果沒有外來的敵人,我們還是不建議朝鮮發動戰爭的。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雖然朝鮮下打出了第一槍,但是美國支持的李承晚集團一直想要北進,而朝鮮半島的戰爭只有革命和反革命,根本不存在侵略。
韓戰打響後第二天,美國的野心就暴露了出來。杜魯門先是宣布讓美國的海軍和空軍參戰,6月27日又公開宣布幹涉朝鮮內政,還厚顏無恥地讓艦隊侵略臺灣。
6月28日,毛主席針對杜魯門聲明,對美國帝國初一提出警告,中方的觀點一向是不幹涉別國事務,而美國對亞洲進行侵略,勢必會引起亞洲人民的堅決抵抗。
9月15日,妄自尊大的美國用大量飛機和艦隊強行登陸仁川,讓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9月28日,美國佔領漢城,但他們竟然還在繼續向三八線推進。當時周總理已經三番兩次地警告過美國帝國主義了,可是美國無視中國人的警告,強行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燃至鴨綠江邊。
當時中國也剛剛經歷過戰爭,對於出兵援助朝鮮這一件事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可是主席慎重思考後,還是認為看到朝鮮陷入危機,不伸出援手心裡始終難過。經過多次考量,中央正式決定出兵,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役正式打響。
美國帝國主義的野心昭然若揭,就像毛主席說的那樣,一旦朝鮮淪陷,中國也是唇亡齒寒。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正義之戰,是一場自衛的戰爭。70年過去了,還是有人妄圖抹黑抗美援朝的真相,但事實是不會被扭曲的。抗美援朝對中國和朝鮮都是正面影響,而70年後的今天,戰爭精神依然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珍愛和平也積極奉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