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將士殊死抵抗 英勇堅守抗日戰線

2020-09-06 忘聞花

電影《八佰》上映以來,票房一直持續增長,大有春節過後帶動整個院線電影復甦的跡象。

今天下午我去看了《八佰》這部影片,電影院大部分座位上都有人,不少是青少年兒童。值此國慶佳節到來之際,《八佰》宣揚的主旋律和濃濃的愛國主義情懷無疑是給祖國最好的獻禮。

《八佰》中大大小小的人物不少,幾乎個個都形象豐滿,有血有肉。小人物也立起來了,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八佰主要人物,左一是姜武飾演的老鐵

我想說說姜武飾演的老鐵,他剛開始是比較瓜慫的,想當個逃兵,留一條命回去見老婆孩子。作為一個炮兵,他並不擅長和敵人面對面廝殺。面對上級擊斃日本俘虜的要求,他是很孬的。即使是近距離的槍擊,他也能藉口眼神不好,一梭子打在牆上,放過了日本兵一條性命。

但是,隨著跟日本兵的廝殺愈加慘烈,他的血性也被激發出來了。從一開始躲在麻袋堆的不敢出來,到看到據點的兄弟被日本兵槍殺,他不再逃避,一心相救傷員,導致自己中彈臉頰和腿部受傷。幸好老算盤和一名戰友將他拖到牆角後面,否則一條小命怕是要交代了。

老鐵為救人,自己不幸中彈受傷

之後,見識到日本兵的殘忍冷血,他不再默默觀望,而是積極加入到戰鬥中來。影片的高潮出現在大家拼命護旗這一段。

為了讓國際社會看到這一支八佰人組成的頑強抵抗力量,大家冒著被日軍重炮和戰鬥機襲擊的生命危險,硬是在四行倉庫強行升起了十八星鐵鐵旗。

由戰士屍體護住的十八星鐵鐵旗

十八星鐵鐵旗,由紅黃黑三色組成,紅底與黑九象徵「血」與「鐵」,即革命需報鐵血主義。黑九角代表《禹貢》中記載的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黑九角內外兩圈各九顆共十八顆圓星,代表關內漢族的十八行省;星呈金黃色,表示與滿清對立之漢族炎黃子孫。

辛亥革命時期,十八星鐵血旗是影響最大的革命軍旗之一。影片中,該旗由蘇州河南岸的蓉姐交給楊惠敏,楊惠敏將旗幟纏在身上,冒著被狙擊的危險,深夜渡河送旗。在南岸人的提示下,北岸的士兵端午及時發現女子,扔下一根繩子,並在窗口接應,楊惠敏才得以成功送旗。

看著這位女子的勇敢行徑,戰士們很是動容,保家衛國的決心更甚。在謝晉元軍座決定放棄抵抗,撤回南岸,不做無謂的犧牲,將革命的火種交給倖存的戰士,感染四萬萬中國同胞時,由羊拐等人組成的敢死隊決定留在北岸,為過橋的壯士斷後。

老鐵幾次三番相當個逃兵,這一次,他卻沒有退縮。在和羊拐聊完人生最後的希冀時,他毅然上了頂樓,唱響一曲悲壯的《定軍山》,為壯士們送行。他揮舞著大刀,坎向想像中的敵人,歌聲嘶啞,令人動容,卻又奇蹟般地給予活著的人力量,和向死而生的希望。

老鐵

在這一刻,老鐵的身形是如此地耀眼,他也終於像他的強壯高大的個子一樣,不再瓜慫,而是頂天立地的錚錚硬漢。

姜武將人物塑造得異常豐滿。從一開始的逃兵,經歷重重磨難,最後成長為一名名副其實的抗日壯士。這期間的掙扎、糾結、悔悟、振作和勇於犧牲,都被姜武表現得淋漓盡致,水到渠成。仿佛他就是真的老鐵,一名岌岌無名的抗日戰士。

不同於以往電影很少出現的血淋淋的戰爭場面,《八佰》讓我們看到了比較真實、殘酷的抗日場景,有滾滾硝煙下,被日軍凌遲而死的戰士;有一批抱著一堆炸彈,喊著自己姓名,和敵人同歸於盡的勇士;有噴薄而出的熱血,和被飛機射成篩子,腸子流了出來的端午;有一開始麻木冷漠,最後成為敢死隊隊長,這輩子都沒有娶妻生子的羊拐;還有一開始瓜慫得不行,處處想著躲起來,不肯面對日軍,最後卻毅然留下來給壯士們斷後送行的老鐵。

小湖北幻想中端午變成了護著國的趙子龍

影片最後給了我們一個懸念,這號稱八佰實則只有四百多人的部隊,最後活下來幾個?但是毫無疑問,蘇州河南岸的群眾已不再是一開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中國人了。他們也已經覺醒,加入到了抗日的行列。壯士們最後的願望是點燃革命抵抗的火種,讓四萬萬百姓成為抗日軍的後盾,毫無疑問這一願望是達成了。

值此國慶佳節即將來臨之際,影片《八佰》帶著滿滿的誠意,傳遞給觀影者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懷,無疑是給祖國最好的生日禮物。我們真真切切地看到、感受到今日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戰士和百姓用鮮血換來的。你呢?喜歡看《八佰》嗎?

相關焦點

  • 談電影《八佰》 說桂林八佰壯士
    隨著影院的恢復開放,電影《八佰》終於官宣定檔8月21日全國上映。電影《八佰》由管虎執導,張譯、姜武、王千源、歐豪、李晨、杜淳等主演。400多位國民軍將士為了掩護大軍撤退並迷惑敵人,對外宣稱自己是「八佰壯士」。他們在四行倉庫死守了四天四夜,殲敵200餘人,為淞滬會戰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八佰》,銀幕內外都透著一股子憋屈
    電影《八佰》是一部感動與憋屈同在的電影。全片從「宏觀」和微觀上回顧了上海四行倉庫包圍戰的心酸與艱苦。人物眾多,線索多重,視角多樣,故事凝練。但即便如此,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勇士們背負炸藥包英勇就義的場景仍讓我驚心動魄,感動非常。相比1975年臺灣拍攝《八百壯士》,鏡頭語言的質樸,拍攝水平的先進,情緒渲染的到位,都令觀眾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守軍將士的英勇悲壯。縱觀《八佰》全片,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主角。從謝晉元到小湖北,從白俄妓女到一閃而過的上海灘大亨,瑣碎的鏡頭之下,戰時上海的芸芸眾生為觀眾呈現出一整套人物白描。
  • 《八佰》背後的歷史故事,愛國將士堅守四行倉庫,竟是政治犧牲品
    在這樣的時間裡,電影《八佰》定檔上映,引起了一波熱潮。這樣一部以歷史史實為原型進行創作的電影,我們不應僅僅將關注點放在演員和導演身上,更要好好了解電影背後的故事。我相信這也是這部電影創作的初心之一。電影所在的歷史大背景是全面抗日下的第一次大規模正面會戰——淞滬會戰。
  • OK木門今天不說家裝了,淺淺地說說「八佰」的意義吧
    《八佰》在豆瓣頁面上寫的劇情簡介非常簡單,就一句話:「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但就這麼短短的一句,背後代表的卻是電影147分鐘所演繹不盡的悲壯故事。
  • 《八佰》熱映,被「八佰」堅守的四行倉庫有何特殊意義?
    電影《八佰》海報局部。隨著影片《八佰》的熱映,位於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舊址成為了最熱網友打卡地。很多網友真摯地表示:「看完《八佰》,只想去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獻花,深深鞠上一躬。」蔣介石考慮到,如果在這次會議召開時,中國軍隊完全撤出了上海市區,實在沒面子,於是決定,即便中央集團主力撤退,也要在閘北保留一兩個陣地,繼續堅持抵抗,以此向世界證明中國軍隊仍堅守在上海。
  • 歷史的再現,八佰將士終於來了,你會去嗎?(附帶故事簡述)
    本文2000字左右,閱讀需要5分鐘電影《八佰》是由華誼兄弟公司投資,管虎導演拍攝的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這是一個真實事件。背景是在1937年發生在淞滬會戰期間,講的是一個加強營負責守護整個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頑強抵抗日軍進攻的故事。
  • 電影《八佰》上映後,即刻火爆,這是一部非常有誠意的愛國作品
    可以說《八佰》是我目前看過的最令我揪心的一部電影,四行倉庫保衛戰,八佰壯士用鮮血和生命譜寫戰歌,當時積貧極弱的中國遭人欺凌,勇敢的中華兒女只能以血肉之軀爭取祖國的尊嚴。自8月21日,電影《八佰》在全國上映,人們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期待歷史上的八百壯士那悲壯的一幕能被真實地再現。1937年,那場慘烈的淞滬會戰中,一支中國孤軍,在日軍層層圍困中孤軍奮戰、以少敵眾、死守不退,日軍一波又一波的瘋狂攻勢,都被勇士們擊退。
  • 《八佰》四行倉庫守軍,孤軍戰鬥,一場被外界圍觀的頑強抵抗
    最近上映的《金剛川》著一部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視作品,也是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追捧,通過一座橋,反映了中華民族軍人不屈的精神,今天要講的這一部電影是管虎導演所執導的,另外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八佰,這一部電影也同樣有著與橋有關的片段
  • 《八佰》發布「見證」版預告 四行守軍振奮人心
    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昨日發布「見證」版預告和「一河兩界」版海報。電影《八佰》豆瓣評分8.3,淘票票評分9.3,貓眼評分9.4,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現已開啟預售。8月17日-20日全國繼續超前點映,並有IMAX、中國巨幕等高規格影廳加入。
  • 《八佰》將士許國,熱血終不負
    八佰是一場喚醒民族意識與家園情懷的戰鬥是上海戰場最撕心裂肺的真相將士許國,熱血終不負>國產巨製、《老炮兒》之後管虎導演又一力作《八佰》宣布定檔8月21日,進軍暑期檔影片聚焦抗日戰爭中日首次正面交鋒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堅守上海最後的防線《八佰》是一首中華民族弱亂之際的熱血輓歌
  • 電影《八佰》14日超前點映
    本報訊(記者丁曉晨)管虎執導的華語商業大片《八佰》日前發布終極預告片,展示了抗日戰士們身為兒子、丈夫、父親,在國家和親情之間做出的選擇,呈現出軍民共同奮勇抗戰的熱血情懷,催淚的同時格外震撼人心。電影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
  • 《八佰》預售火爆,終極預告聚焦亂世小人物
    管虎執導的華語商業大片《八佰》已於8月10日正式開啟預售。昨日《八佰》發布終極預告,聚焦亂世中小人物的掙扎,向觀眾描繪了一幅戰場上的眾生相。預售開啟萬眾期待 觀眾熱情高漲第一時間購票電影《八佰》正式宣告預售開啟,並將於8月14日在全國開放超前點映。作為2020年首部上映的國產商業巨製,自《八佰》宣布定檔8月21日以來,便受到了許多觀眾的關注和期待,更為行業復工注入了更多的信心。如今預售已開,電影也將於8月14日開啟全國點映,這對觀眾和影院而言都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 爆款《八佰》,背後的真實故事是怎樣?
    今年第一部現象級的國產影片,《八佰》正在全國熱映中,在觀看影片前,了解一些當時的戰爭背景,或許有助於你更好地理解本片。 這個營便是第88師第262旅第524團第1營,《八佰》這部影片的主角。算上多次補兵,第524團第1營共有將士423人。其營長楊瑞符,戰鬥總指揮為第524團代理團長謝晉元。 為了壯大聲勢,謝晉元對進入四行倉庫的媒體稱四行倉庫守軍有將士八百人,這也是「八佰壯士」的由來。 四行倉庫,其實是兩棟相鄰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本為四個銀行的倉庫,西棟為金城、中南、大陸與鹽業銀行聯合倉庫,東棟為大陸銀行倉庫。
  • 《八佰》:這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但片中的每個中國人都是主角
    ,堅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 」那邊是天堂,這邊是地獄。「這是電影《八佰》中謝晉元少將的一段旁白。為掩護十萬大軍 西撤,時任國軍523團團長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殘部400餘人堅守上海四行倉庫,與敵軍進行著四天四夜的殊死搏鬥。 為壯聲勢,這支臨時組建的400餘人的部隊對外宣稱八佰壯士。
  • 《八佰》隱藏的細節與真相
    困於疫情之久,終於是走進了電影院,看了管虎時隔一年才上映的《八佰》,其中一些細節設置還是頗為用心的。說是「八佰」壯士,其實不過四百餘人,團長謝晉元為了鼓舞士氣,對外唬人說是「八百」。留守的戰士來自全國各地,說著不同方言,有的甚至根本沒有作戰經驗,大家因為一腔熱血凝聚在一起。
  • 《八佰》背後真實故事:非將士不敢犧牲,而是將領指揮無能
    《八佰》是當前最火的電影之一,電影大製作大投入,在場景布置和人員服飾等方面,儘量還原當年戰場場景。電影中的場景扣人心弦,向世人展現了當年淞滬戰場的慘烈,不是國人不敢犧牲,不是國人畏縮殺敵,即便武器不如人,依然有視死如歸的精神。
  • 《八佰》:或許不夠完美,仍值得一看
    人們詬病《八佰》情節不符合歷史事實,製作團隊誇大宣傳等。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電影是渲染和虛構的藝術。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只要觀影體驗獨特,就足夠了;其餘的是非功過留給專業人士去評判吧。八百壯士從一開始就知道是一場孤軍無援的「必敗」之戰,沒人對他們抱有勝利希望,但是他們選擇了誓死堅守。影片主要描述團長謝晉元率領部下奮起抵抗日軍一次又一次進攻,最後被迫撤離的故事和眾多人物心理細節。
  • 聚焦亂世小人物 電影《八佰》14日超前點映
    聚焦亂世小人物 終極預告熱血催淚 電影《八佰》14日超前點映本報訊(記者丁曉晨)管虎執導的華語商業大片《八佰》日前發布終極預告片,展示了抗日戰士們身為兒子、丈夫、父親,在國家和親情之間做出的選擇,呈現出軍民共同奮勇抗戰的熱血情懷,催淚的同時格外震撼人心。
  • 《八佰》電影講述什麼故事?電影八佰歷史原型介紹
    《八佰》電影講述什麼故事?《八佰》講述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中日雙方幾十萬大軍拼死搏鬥兩個多月,到10月底,國軍撤離上海,僅留下一支堅持最後抵抗的部隊。
  • 《八佰》,希望這樣的電影能更多一些
    中國電影院重新開放後首部上映的新片《八佰》在這個暑期激發了觀眾深厚愛國熱情。影片上映只短短三天,片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真實所在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也迎來了參觀人數的驟增,達到了平日的兩倍多。《八佰》是7月20日中國電影復工以來新上映的第一部大片,主要講述1937年淞滬抗戰期間,謝晉元將軍率領「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抵抗日本侵略的故事。今年也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這樣一部熱血大片,也極大激發了觀眾的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