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功成萬骨枯,盤點二戰最傑出的軍事將領,你認識幾個?

2020-11-18 騰訊網

在漫漫的歲月長河中,戰爭從未間斷,而戰爭的時勢總能造就出一批通過戰爭改寫人類歷史的卓越軍事統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戰爭,其間更是將星璀璨,讓我們一起領略這些軍事統帥卓爾不群的作戰才能和充滿智慧的軍事戰略思想。

蘇聯元帥: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朱可夫在從士兵到元帥的漫長軍旅生涯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獲得過四次蘇聯英雄稱號,這在蘇聯歷史上僅有兩人(另一人是對勳章有執著狂的勃列日涅夫)。同時也是獲得兩次勝利勳章的三個人之一(其他兩人是史達林和華西列夫斯基。除此之外,還獲得列寧勳章6枚,十月革命勳章1枚,紅旗勳章3枚,一級蘇沃洛夫勳章2枚,圖瓦人民共和國「共和國」勳章1枚,中蘇友誼勳章2枚,蒙古人民共和國英雄(1969),榮譽武器1件,獎章及外國勳章多枚。別稱為「史達林的救火隊員」,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朱可夫。

德軍元帥: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坦因

他是納粹德國國防軍中最負盛名的指揮官之一,儘管他從未成為納粹黨的一員,他卻被授予了陸軍元帥軍銜。馮·曼施坦因的構想最終成為制訂徵服法國的「鐮刀收割」計劃的依據。在東線,他先後指揮了位於克裡米亞和列寧格勒的軍隊,並隨後擔任南方集團軍的司令官。在此崗位上,曼施坦因取得了現代戰爭史上最偉大的勝利,面對於人數和裝備都佔據優勢的蘇聯,他成功地阻止了蘇軍自史達林格勒勝利之後的攻勢,並成功地發動反擊,奪取了哈爾科夫。儘管他從不質疑希特勒對於德國軍隊的絕對指揮權,但是卻以敢於在許多問題上當眾反駁希特勒而聞名。在通常情況下這將導致丟官罷職,但曼施坦因卻可以在希特勒面前用事實證明自己。最終,因為和希特勒在戰略上的分歧導致了他在1944年被解職。曼施坦因與隆美爾和古德裡安,並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帝國之鷹」。

美軍五星上將: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

美國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外交家、陸軍五星上將,曾在二戰期間提拔多位將領。他於1901年畢業於維吉尼亞軍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4年夏到1927年春末,在美軍駐天津第15步兵團任主任參謀,學習了漢語。1939年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幫助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謀劃策,堅持先進攻納粹德國再攻日本的戰略方針,為美國在二戰的勝利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5年退役。

美軍五星上將:切斯特·威廉·尼米茲

他是一位海軍將領,早期以研究潛艇為主,而後成為美軍中柴油引擎技術的專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尼米茲擔任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等職務,主導對日作戰,指揮了海軍多次重要戰役,為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海空軍事歷史學家艾德溫·帕爾瑪·霍利因而評論:「哈爾西能在一場海戰中取勝,斯普魯恩斯能在一場戰役中取勝,而尼米茲能在一場戰爭中取勝。」戰後,尼米茲擔任海軍作戰部長,一直至1947年退役為止。

德軍元帥:阿爾貝特·凱塞林

凱塞林是德國空軍元帥,在橫跨兩次世界大戰的軍事生涯中,凱塞林成為了納粹德國最具指揮能力的將領之一,並躋身僅有27人的鑽石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獲得者之列。凱塞林是二次大戰德軍將領中最受歡迎的一位,其對手盟軍也給他取了個「微笑的阿爾貝特」的綽號。

蘇聯元帥: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他是蘇聯陸軍統帥,曾以頭腦冷靜沉穩及處亂不驚而聞名,二戰時與朱可夫、科涅夫並稱為蘇聯陸軍的「三駕馬車」。他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組織指揮不少重大戰役,主要包括:斯摩稜斯克戰役、莫斯科會戰、史達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會戰、白俄羅斯戰役、東普魯士戰役、東波美拉尼亞戰役及柏林戰役等,是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指揮過方面軍最多的將領。被譽為「常勝元帥」及「逆境英雄」。

德軍大將: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

德國「陸軍大將」,軍事家、理論家、戰術家,是「閃擊戰」的創始人,也是「裝甲戰」、「坦克戰」的倡導者,被稱為「德軍裝甲兵之父」。他的肖像至今還掛在德國軍營裡。曼施坦因、隆美爾、古德裡安,被後人並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帝國之鷹」。

美軍四星上將:喬治·巴頓

他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先後指揮美國陸軍第7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而聞名。1942年,巴頓帶領美軍官兵在北非戰場通過入侵卡薩布蘭卡進入地中海戰場,並在這裡迅速恢復了第2軍受挫的士氣,從而建立了身為一位有效率指揮官的名聲。西西里島戰役期間他指揮第7集團軍,搶在英國將軍伯納德·蒙哥馬利之前攻下墨西拿,但也在這裡因打了手下兩名士兵耳光而捲入爭議,並被暫時解除指揮權。1944年,巴頓回到戰場,在諾曼第戰役中指揮第3集團軍成功地實施了一場快速穿越法國的行動。突出部之役期間,他帶領第3集團軍解救了被圍困在巴斯通的美軍,並在戰爭結束前率先帶領自己的部隊進入德國本土。

德軍元帥:埃爾溫·約翰內斯·尤根·隆美爾

納粹德國的陸軍元帥,著名的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英國戰時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對隆美爾評價:「我們面對的是一位大膽與熟練的對手,一位偉大的將軍。」戰爭後期,隆美爾被捲入了推翻希特勒的行動中。由於他廣泛的知名度,希特勒讓其選擇可享有榮譽的私下自殺進而保護家人,或受軍法審判、全家送至集中營,隆美爾選擇前者後服毒身亡,希特勒為其舉辦國葬。

德軍元帥:卡爾·鄧尼茲

鄧尼茲在一戰中就擔任潛艇艦長,而後在兩場大戰的戰爭期間建設與訓練海軍潛艇部隊,更以自己的經驗加以改良,搭配戰略規劃、通訊與協調攻擊衍生出潛艇戰術——「狼群戰術」,在橫亙大戰全期的大西洋海戰中指揮潛艇艦隊,為德國海軍立下赫赫戰功。與海軍水面艦隊表現不佳的情況相對的是潛艇的活躍,因此在注重前者的海軍總司令埃裡希·雷德爾請辭後,希特勒任命鄧尼茲繼任其職。由於長久共事所取得的信任以及戰爭末期納粹領導階層的背叛,希特勒在遺囑中任命鄧尼茲為其繼承人,身兼總統與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鄧尼茲擔任其職位約20多天,指揮德軍向同盟國投降。戰後於紐倫堡審判判決十年有期徒刑,於1956年釋放。

美軍五星上將:小威廉·弗雷德裡克·哈爾西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太平洋地區指揮多次戰役並獲得勝利。因作風勇猛而獲綽號「蠻牛」,因為人隨和而又被稱為「水兵的海軍上將」。是二戰中美軍人氣最高的將領之一,深受部下愛戴。1941年12月7日,當日本對美國發動珍珠港事件的時候,哈爾西和他的旗艦企業號正執行向威克島運送飛機的任務。在知悉日本發動突襲後,據說哈爾西曾評論:「戰爭完結後,日語將只會在地獄通用。」

德軍元帥:奧託·莫裡茨·瓦爾特·莫德爾

德國陸軍元帥,因為防禦能力出色,被稱為「防守大師」、「希特勒的救火隊員」。1941年莫德爾指揮第3坦克師閃擊蘇聯,10月升任第41裝甲軍軍長。翌年升任第九集團軍司令。1944年獲元帥銜,先後出任東線的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和中央集團軍群司令,以焦土作戰抵抗蘇軍的戰略進攻。1944年8月調往西線,任B集團軍群司令,組織對盟軍的防禦。1945年4月,在魯爾戰役潰敗後自殺。

德軍元帥:卡爾·魯道夫·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

許多西方軍事研究者認為倫德施泰特非但稱不上偉大,甚至並不是一流的指揮官。在其負責集團軍群司令期間甚至有疏忽職責的做法——經常性的將指揮與策劃權交給自己的下屬,甚至許多披閱的文件並沒有仔細看過。但一些軍事研究者認為倫德施泰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並且有著普魯士軍官的典型風範——並不過多的幹涉下屬的指揮。正是因為這樣的行事作風才得以出現入侵法國時的曼施坦因計劃。英國戰略家李德哈特認為,能讓手下的優秀人才發揮出潛力正是一名高級指揮官的價值體現。

美軍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於1944年被授予陸軍五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戰後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聯合國軍」總司令等職。他因在菲律賓戰役中的表現獲頒榮譽勳章,他和父親阿瑟·麥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對同時獲得榮譽勳章的父子。麥克阿瑟是美國陸海空三軍中獲得勳章最多的將軍,也是美國將軍中唯一一個參加過一戰、二戰和韓戰的人。

蘇聯元帥: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帶領蘇聯紅軍縱橫「東戰場」,解放了許多東歐國家,使之脫離軸心國佔領,並攻佔納粹德國首都柏林,虜獲希特勒的屍體;戰後他又擔任蘇聯華沙公約組織司令員。二戰中和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並稱為蘇聯陸軍的「三駕馬車」。

蘇聯元帥: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

蘇聯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蘇聯元帥(1943),兩次蘇聯英雄獎章(1944.7.29,1945.9.8)。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軍總參謀長,史達林格勒反攻作戰的指導者,克裡米亞的收復者和加裡寧格勒的毀滅者,蘇聯陸軍三駕馬車外最具有才華的將領。

英軍元帥:哈羅德·亞歷山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歷任師長、軍長、中東戰區總司令、北非戰區盟軍最高副司令兼第18集團軍群司令、地中海戰區盟軍最高副司令兼第15集團軍群司令和地中海戰區盟軍最高司令。因指揮突尼西亞戰役獲勝而被封為「突尼西亞的亞歷山大勳爵」。

英軍元帥: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英國陸軍元帥、軍事家,是二戰時盟軍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以成功掩護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聞名於世,由他所指揮過著名的阿拉曼戰役、西西里登陸、諾曼第登陸,為其軍事生涯的三大傑作。在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蒙哥馬利得第88名。領軍戰鬥最著名的經典戰役就是擊倒「沙漠之狐」隆美爾,在阿拉曼戰役時與之對壘超過百日,並以海、空軍封鎖西西里海峽,致使隆美爾彈盡援絕而撤軍。

蘇聯主帥: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諾維科夫

他是二戰蘇聯空軍主帥,被譽為「引導紅色空軍度過最黑暗日子的男人」、「空中戰術大師」,他曾兩度獲得「蘇聯英雄」頭銜。他幾乎參與了二戰全部的蘇聯空軍作戰,並在前線位置進行指揮管制和發展蘇軍的空戰戰法。

美軍五星上將:德懷特·戴維·艾森豪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擔任盟軍在歐洲的最高指揮官。1944年至1945年,他負責計劃和執行監督進攻維希法國和納粹德國的行動。艾森豪在具體戰役指揮上可能不如巴頓、蒙哥馬利,但在協調各方面關係上極具才能。他以堅定、鎮靜而又平等待人的態度贏得了廣泛的信賴和支持。他還善於發現人才,所以蒙哥馬利、巴頓、範佛裡特等一大批名將,都能為他所用。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今天的每日一句,為朋友們推薦唐代晚期詩人曹松《己亥歲》中的名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們都知道,安史之亂是李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之後,大唐王朝江河日下,唐末又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 一將功成萬骨枯,是我聽過最悲傷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曉雨,你喜歡詩詞,就來找我。你我都是詩詞美文愛好者,我可以為你賦詩填詞!作者:曉雨,情感文章原創作者期待您的交流!兵臨城下,千萬士兵不過是一掃而過的壯闊背景,將軍和城主才是深沉的刻畫,頃刻間血流成河的悲戚裡,卻難以去看清每一張流血犧牲的臉。也許,犧牲並不是為了被銘記,但所有人的付出換來一個人的平步青雲,就是公平嗎?有什麼好值得慶幸的呢?
  • 《羋月傳》狼孩白起:戰神or殺神,70餘戰詮釋「一將功成萬骨枯」
    同時魏冉也是白起的伯樂,因為是魏冉發掘了白起的軍事才能。白起只受羋月控制,在白起被羋月救下來之後,白起就一直追隨著羋月,然而白起的桀驁不馴和嗜血好殺,卻也帶來嚴重的政治後患,令得羋月棄之不舍,用之難掌。真實歷史上,和影視劇還是有出入的,至少從史書上找不到白起和宣太后有什麼聯繫。但白起的確是魏冉提拔起來的將領。
  •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這個領域的人深知「一將功成萬骨枯」會讓你花成千上萬甚至數萬去買一個吹號手的工作、說角色應該更為貼切吧吹號手想要封神成為大師 想要大把大把的收鈔票就必須大力的吹響號角除了會給芸芸眾生賣夢想打激情以外據說、就連喝酒都會把它包裝設計成課程收個1888....教你如何喝更多的酒、如何千杯不醉!電視劇裡那些偶像派商業大咖應酬時、解決不了的難題都包裝成課程教給你了、好不好?
  • 特斯拉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將功成萬骨枯,未來的汽車市場,會有很多車企被淘汰,然後消逝。1、馬斯克跨越失敗?在全球財富排行榜單的前列,微軟比爾·蓋茨、亞馬遜貝佐斯、股神巴菲特都已經逐漸老去,冉冉升起的馬斯克是目前最具故事性和話題性的那一個。但是閃光的背後,他其實也經歷了很多的失敗。
  • 十月新番:一將功成萬骨枯,一部在龍傲天時代「水土不服」的作品
    其實俺就是這樣想的,畢竟前三集故事,兩女一男,這不就是後宮嗎。看完漫畫後我才知道,後宮個屁啊,紅顏白髮,千裡孤墳,看過原作的應該知道我說的是什麼意思。拋開男主感情線不談,說一下題目「我立於百萬生命之上」用中國一句合適的話來說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們不知道一周目和二周目的具體情況,所以從男主加入冒險的三周目開始盤點男主一行人在作為勇者的路上留下了多少「枯骨」。
  • 韓琛|師傅說我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無間道》系列電影裡的韓琛。也許曾志偉個頭不高,其貌不揚,我看過他的早期作品後甚至一度以為他只能當個丑角。但是上天總是如此寬容,隨著年歲的增長,白髮鬍鬚的增生,反而多了一份慈祥親民,儼然大佬形象。《無間道》系列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213。2是前傳,1是正傳,3是後傳。
  •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胡佛》一將功成萬骨枯
    1935年,胡佛獲得當時總統羅斯福的重用,將該機構擴大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也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FBI掌權生涯,直到1972年以77歲老齡去世。但是他曾利用不法手段收集對手罪證,以及同性戀和異裝癖的傳聞,使得他成為了一位毀譽參半的傳奇人物。大多數的【名人傳記】總是習慣隱惡揚善,對於敏感問題也語多保留,甚至是加以粉飾,如果是自傳形式的還不免流於自我吹噓。
  • 風口上的「虛擬偶像戰場」:一將功成萬骨枯
    媒體報導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葉修分別為麥當勞、伊利、中國銀行等9個品牌跨界代言,橫跨食品、快消品、金融等領域。部分虛擬偶像盤點運用現有IP,創造全新的虛擬形象,並打造偶像路線成為一種趨勢,而本就與二次元關係緊密的遊戲和動漫也成為了最直接的切入點。
  • 世界最偉大的4大元帥:麥克阿瑟上榜,亞洲唯一一位是中國人
    雖然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帶兵打仗的將軍和普通士兵一樣,都是平等的生命。但也必須承認,人和人也是有差距的,在戰爭時期,一些頗具軍事謀略的人有了發揮自身才能的地方,而那些軍事天才常常對一場戰爭的結局起著決定性作用。對此,有美媒此前曾評選出了他們眼中最厲害的四大元帥,亞洲只有1人上榜而且是中國人。
  • 一將功成萬骨枯,白起長平一戰坑殺四十餘萬人!
    中國古代不愧是名將輩出,除了最為人熟知的三國名將外,其實戰國時代也有不少赫赫有名引領時代割據的名將,這其中之一就要說到白起。白起也可以說是戰國'猛男'第一人了,人生數時間的沙場幾乎沒有敗績,傳聞說戰國時代戰死者有兩百萬人之多,其中有一半的死都或多或少和白起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 一將功成萬骨枯:如何評價只奪得過一次影帝的他們?
    一將功成萬骨枯,能站在最高領獎臺上的人,常常經歷過無數風暴和滄桑的人們。不管是金子,馬和金子,或者金球獎奧斯卡,所有的電影獎項都是為了促進電影事業的發展而設計的。獎項本身可能不是絕對公平的,但這種競爭性的選擇確實促進了電影業的發展。
  • 一將功成萬骨枯,白起長平一戰坑殺四十餘萬人
    白起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當代我們都習慣性稱白起為'殺神',他真的是嗜殺成性嗎?今天咱們就以長平之戰初探白起。    當時領兵的趙括見此情況值得給大家不斷打雞血,將整軍拆分為四隊,每日都嘗試突圍。  但趙國士兵在地形上不佔優勢,加上餓了太久,軍心渙散,突圍笨笨就是奢望,最後趙括只得視死如歸,集結精銳發動自殺式衝擊,但戰場相見只有友軍和敵人,秦國軍隊用早已饑渴的弩箭將趙括一干人等射成了篩子。
  • 二戰時德軍著名將領曼施坦因,戰功赫赫為什麼還會被撤職?
    二戰時德軍著名將領曼施坦因元帥,在戰爭初期建立了赫赫戰功,為什麼在戰爭後期還會被希特勒撤職?   曼斯坦因是二戰時期最優秀的軍事家之一,他的指揮藝術高超,在蘇德戰場上多次以少勝多,將德國軍隊從潰敗的邊緣上解救回來。曼斯坦因擅長指揮大兵團作戰,他經常能夠準確預測敵人的動向,並且善於在對手出錯的時候果斷髮起攻擊。
  •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己亥歲二首》其一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按「己亥」為廣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幹支。       安史之亂後,戰爭先在河北,後來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唐王朝進行窮兇極惡的鎮壓,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戰場。這就是所謂「澤國江山入戰圖」。詩句不直說戰亂殃及江漢流域,而只說這一片河山都已繪入戰圖,表達委婉曲折,讓讀者通過一幅「戰圖」,想像到兵荒馬亂、鐵和血的現實,這是詩人運用形象思維的一個成功例子。
  • HBO經典二戰寫實電影,一將功成萬骨枯!豆瓣評分7.8
    在整排的袍澤被敵人殲滅後,唯一倖存的二等兵大衛曼寧被升為士官,由於承受不了帶領新兵的壓力,曼寧以精神不適任的理由申請退役,然而曼寧的指揮官卻向他提出條件只要帶兵攻下一座德軍的哨站,他就將曼寧的退役申請呈報上去。
  • 盤點二戰日本軍銜,為什麼跟他國不同?大佐權利到底有多大
    雖然現在有很多的抗日影視作品都不嚴謹,但是我們還是能夠從其中了解到日軍二戰時期的軍銜制度,或許我們能夠注意到,日本的軍銜制度和其他國家都不太一樣,仿佛是自成體系一般。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二戰日本軍銜,為何與他國不同?
  • 英國在二戰中的著名將領蒙哥馬利以及他的中國情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無論是同盟國還是軸心國都湧現出了一大批卓越的軍事將領,比如麥克阿瑟、馬歇爾、艾森豪、曼施坦因、隆美爾、朱可夫、山本五十六、蒙哥馬利等。今天,在這些將星閃耀的名單中,我們一起走近英國的陸軍元帥蒙哥馬利,簡單了解一下這位傳奇將領的不平凡人生。
  • 不亞於張靈甫的國軍將領,華野五個縱隊都沒打過他一個師,他是誰
    提到我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將領,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張靈甫這些國軍優秀代表,其實還有一位將領要比張靈甫來的更加彪悍。粟裕拿出了5個縱隊,想和這名悍將一決高下,沒想到最後這名悍將只派出了一個師,就和粟裕5個縱隊打成了平手,他就是胡璉。 胡璉出生於1907年,是西北人,並不是共軍,而是國軍那邊的傑出代表。最高軍銜達到了一級上將,就相當於是古代的傑出將軍了。
  • 二戰時,「沙漠之狐」隆美爾和「英國重劍」蒙哥馬利,誰更勝一籌
    兩位都是二戰戰場上的著名軍事指揮官,可以說是一代名將,分別擁有「沙漠之狐」和「英國重劍」的稱號,人們始終對二人的軍事能力存在質疑,有人覺得隆美爾更勝一籌,有人覺得蒙哥馬利的技高一籌,那這二人究竟誰更出色?我覺得,隆美爾可能更強大。讓我們先談談蒙哥馬利。蒙哥馬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並以成功掩蓋敦刻爾克撤退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