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亞於張靈甫的國軍將領,華野五個縱隊都沒打過他一個師,他是誰

2021-01-18 騰訊網

古詩中提到: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從1840年之後,滿清政府已經完全進入了末年狀態。到1911年,歷史又進入民國政府時期。1931年到1945年期間,是我國最為典型的抗日戰爭時期。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從1840年到1949年之間,中國就已經經歷各種動蕩,此階段內中國的歷史發展都顯得非常不容易。

越是動亂的時間段內,戰爭就越容易出現,自然也就容易誕生一些英勇的將士們。提到我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將領,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張靈甫這些國軍優秀代表,其實還有一位將領要比張靈甫來的更加彪悍。粟裕拿出了5個縱隊,想和這名悍將一決高下,沒想到最後這名悍將只派出了一個師,就和粟裕5個縱隊打成了平手,他就是胡璉。

胡璉出生於1907年,是西北人,並不是共軍,而是國軍那邊的傑出代表。最高軍銜達到了一級上將,就相當於是古代的傑出將軍了。胡璉在早期作戰時就已經呈現出了超強的軍事實力,最為典型的就是淞滬會戰。胡璉派出了18軍和日軍對抗,沒想到日軍在胡璉派出來的遊擊隊作戰之後,瞬間損失了十幾艘艦艇。

這在當時算是拋磚引玉的做法,胡璉很快就被一路提升,從旅長做到了師長。1943年時,胡璉接收到上級任務,要去擊潰日軍的主力部隊。一般情況下,能夠和日軍主力部隊所抗衡的一支隊伍,自然會在國軍或共軍這邊,算是最頂尖的一支部隊了。

沒想到在對抗日軍主力部隊所引發的石牌大戰中,胡璉最終還是以11師師長的身份贏得了這次戰鬥的勝利。1945年二戰落下帷幕之後,胡璉再次被組織上重用,成為11師的師長。而且當時還需要重整11師的內部編制,如果去了解國軍的變動歷史,大家會發現11師其實是國軍內部最受信任的一支主力軍。

所使用的裝備都是從外國進口,大部分是來自於美國。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胡璉擔任十一師師長已經受到了蔣先生的信任,而胡璉在各類戰爭中所交出來的成績單,自然也沒有讓蔣先生失望。1945年抗戰雖然結束,內戰拉開了序幕。

當時11師被派上戰場要和粟裕對抗,而兩軍的勢力也大不相同,粟裕這邊拍出來的是縱隊5個,胡璉拍出來的自然是自己的主力部隊11師,可是最後兩軍也只是打出了一個平手。要知道粟裕在抗日戰爭時期可基本上沒吃過多大的虧,在胡璉這邊卻只是打了一個平手,可想而知胡璉的作戰能力不容小覷。

關於1931年之後我國戰爭的歷史,其實有很多都值得拿出來單講。每一場戰爭中其實都沒有過錯方,過錯的基本上都屬於指揮戰鬥的那一決定者。相信在未來美好的生活中,這段歷史依然可以成為國人心中的驕傲,而每一場戰鬥中傑出的代表,都應該被歷史、被後人所銘記。

相關焦點

  • 孟良崮戰役,華野27萬大軍全部出動,參戰的將領比淮海戰役還多
    國民黨整編74師不是一般的部隊,這支部隊不僅僅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還是國軍頭號主力,整編74師和五大主力中的另外四支部隊都不一樣,18軍和第五軍是國軍老牌主力,後面都有很強大的背景,不論是兵員還是武器都是優先補給,新一軍和新六軍二戰時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美軍的強大火力補給,只有74軍,也就是後來的整編74師是靠一場場硬仗打出來的。
  • 華中野戰軍犧牲了一位縱隊司令員是誰,他阻擊張靈甫一個星期
    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最高級別的將領是誰?應該是朱瑞,他是東北野戰軍的炮兵司令員,不幸犧牲在東北戰場。那麼,華東戰場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是誰?應該是謝祥軍。謝祥軍可是華東戰場的第十縱隊司令員啊。謝祥軍16歲參加紅軍,他加入的是紅四方面軍。因為作戰勇猛,謝祥軍從排長,一步一個腳印,最終當上了紅軍的師長,他參加過蘇區的反「圍剿」戰鬥,走過了兩萬五千裡長徵。在艱苦的革命生涯中,謝祥軍差點失去了自己的一條腿。那是在一次戰鬥中,他的腿受傷,因為得不到及時治療,傷口感染了。
  • 張靈甫一語成讖,他的天下第一師在孟良崮被殲滅
    解放戰爭時,國軍74師長張靈甫的預言:「三個月不消滅共黨,將死無葬身之地!」。結果一語成讖,張靈甫的天下第一師在孟良崮一戰中被解放軍殲滅,而張靈甫被當場擊斃,據說屍骨至今還沒找到。1947年,國軍在東北戰場戰局急轉直下,張靈甫有種不祥的預感,他說「三個月不消滅共黨,將死無葬身之地!」他主動向蔣介石請纓過長江北上「剿匪」,重點向山東解放區進攻,尋找解放軍主力「決戰」。
  • 孟良崮戰役張靈甫周圍有幾十萬大軍,為何只有黃百韜願意拼命救他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孟良崮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一場非常著名的戰役,在這次戰役中,華東野戰軍集中重兵激戰三天後,終於將國軍第一主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全部擊斃,張靈甫被擊斃。這場戰役打的十分艱難,但是對解放戰爭雙方的心理影響很大,此戰後,國民黨軍沒有一支部隊敢孤軍深入解放軍腹地。
  • 他被稱為草包司令,如果孟良崮戰役,張靈甫聽他的也許不會丟命!
    其實並不是,如果當時張靈甫肯聽他的,也許就不會丟命。 湯恩伯也是抗日名將,日本的陸軍大將岡村寧次認為他是「最驍勇善戰的將領」,因為太能打,還被日軍當作最可怕的人,他所帶領的部隊被日軍按照戰鬥力排在最高的甲等。而在國內湯恩伯被人稱作草包。 解放戰爭時期,他屢戰屢敗威望蕩然無存。
  • 兩次因整編74師被打殘建制的華野6縱,孟良崮一戰,雪恥的一戰
    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華東戰場,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和解放軍華野6縱,可謂是一對老冤家,兩軍在戰場上數次的交手中,整編74師總體來說是勝多輸少,但是一輸就輸掉了全部,包括悍將師長張靈甫的身家性命;而華野6縱面對整編74師這樣強大的對手,幾番交戰下來的境遇也並不好過,曾因為整編74
  • 張靈甫進攻使我縱隊司令員犧牲,得意忘形合影,不久後葬身孟良崮
    犧牲的最高級將領,便是我十縱司令員謝祥軍,他在漣水保衛戰中血灑疆場,為國捐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縱十五團二連五個班,在英雄排長邢獻良的指揮下,彈藥用盡了,就以槍當棍,與敵人進行肉搏,直至全部壯烈犧牲。身負重傷的邢獻良同志最後拉響了僅剩下的兩枚手榴彈,與衝到陣地上來的敵人同歸於盡。
  • 張靈甫本可以突圍,卻為何偏偏要上孟良崮?揭開真相,令人感嘆!
    這時我軍「戰神」粟裕很快發現了整編74師的這個弱點,這無疑是全殲張靈甫整編74師的絕好機會,於是粟裕立即制定戰略,實際上是調遣了5個縱隊的兵力圍攻張靈甫整編74師。事實證明,張靈甫無計可施,帶領整編74師退到孟良崮,3天後,包括張靈甫在內的整編74師幾乎全部被我軍殲滅。
  • 孟良崮戰役:張靈甫機槍槍管都打紅了,為何還寧死不降?
    1933年的時候張靈甫就已經當上了團長,要知道他當時不過才30歲,也稱得上是青年才俊。並且在這一年他和情投意合的吳海蘭在經人介紹之後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1934年,張靈甫和吳海蘭還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兒。但是誰也沒有料想到這樣一個看上去十分美滿幸福的家庭最後竟然會變得一地雞毛。1936年的時候,張靈甫親手用槍擊殺了自己的妻子。
  • |張靈甫|何鳳山|華東解放戰爭...
    按照國軍將領自殺的習慣,常常是用手槍打太陽穴,可是張靈甫頭上並無槍傷。如果張靈甫對自己心臟開槍,也不可能有兩個槍眼。而且衣服上也沒有火藥痕跡。所以,張靈甫絕不可能是自殺,是被解放軍普通戰士擊斃的。看到盛政權的驗屍結果,陶勇將軍說:「我說他不會自殺的,他想突圍逃命,才落得這個可 悲的下場,該死,他該死!」因此,我軍發表了張靈甫之死的權威說法。
  • 大戰74師,華野縱隊司令戰死!為何野司卻發急電:別開追悼會
    1947年華東野戰軍為了殲滅國民黨軍第一王牌整七十四師,不惜投入五個縱隊15萬重兵,冒著被敵人反包圍的風險猛攻孟良崮3天,除了戰機難得和指揮者高度的軍事自信外,我軍部隊對於整編七十四師的普遍仇恨
  • 粟裕說他,擅作主張導致三面受敵,反而成了堵住張靈甫的一支奇兵
    但當時華東野戰軍在山東的兵力,只有9個步兵縱隊和一個特種兵縱隊,約27萬餘人,國民黨部隊呢,有45萬人,明顯處劣勢。在打完泰安的第72師後,面對國民黨軍隊的步步緊逼,華野部隊,不得不調整部署,將主力後撤一步,尋找機會,再進攻。
  • 魯南戰役,繳獲的坦克大炮太多,華野無奈把一個師全換裝美械裝備
    再加上蔣介石這個運輸大隊長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我軍不勝利都困難!殲滅26師及第一快速縱隊的戰鬥剛結束,粟裕就趕赴現場察看。只見坦克、大炮和汽車漫山遍野、橫七豎八地停在那裡,各種槍枝、彈藥以及通信、工兵器材累積成堆,美國造的生活用具、食品、藥物、被服遍地皆是,華野無奈把一個師全換裝美械裝備。
  • 這個軍閥張宗昌的學生,在國軍雜牌中華麗逆轉,打得粟裕都敬佩
    粟裕,一代戰神,不是他自封的,而是公認的。粟裕一生戰功赫赫鮮有敗績,而和這個國軍將領交手,卻不得不說「一對一,我不是對手」這樣的話,那這個讓粟裕敬佩的國軍將領是誰?什麼黃埔嫡系,跟他一點不沾邊,他就是一個軍閥的傳令兵,後來還成了軍閥張宗昌的學生,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國軍中成雜牌中的王牌將星,堪稱國軍第一悍將。他就是黃百韜。
  • 悍將張靈甫身上的迷
    以重炮為例,抗戰勝利後,國軍有12個重炮團。而共軍有14個重炮團。在那個年代,重炮是戰爭之神。比如,華野陶勇的四縱是三師九團配置。該縱隊擁有重炮13門,山炮,戰防炮近二百門,輕重機槍936挺。四縱一個縱隊的火力比張靈甫的74師還要強大。而且他們的彈藥比國軍還要充裕。因為共軍打仗時支前的民工特別多。傷員也能夠得到及時的轉移,士氣比較高昂。
  • 解放戰爭時期為什麼國軍只打陣地戰,不打遊擊戰、運動戰?
    解放戰爭時期的國軍,幾乎打的都是陣地戰,一但打輸了就是崩潰或投降,把裝備全部扔給對手,蔣介石然後就有了個外號,叫做「運輸大隊長」。無群眾基礎,分出部隊去打遊擊得不到群眾支持】 為什麼共產黨軍隊化整為零散了之後可以打遊擊,每個營每個連都能有組織有紀律堅決執行任務,而國軍散了之後,就真的散了?
  • 孟良崮戰役,74師到底有多強悍?華野五大虎將上陣,仍傷亡慘重!
    再看雙方兵力投入:華野五大虎將齊上陣 華野投入了5個縱隊,約十幾萬人,而且個個都是精兵強將,五大虎將齊上陣。四縱陶勇和九縱許世友負責正面攻擊,一縱葉飛、六縱王必成、九縱王建安負責迂迴側擊。而被困在孟良崮山上的張靈甫只有3.2萬,力量對此懸殊。
  • 孟良崮戰役後,蔣介石聽聞張靈甫戰死沙場,作出了什麼決定
    在24個整編師中,第一兵團的8個整編師是重頭戲,是顧祝同兵團中最精銳的部分,由湯恩伯擔任指揮,其中李天霞的整編83師,張靈甫的整編74師,黃百韜的整編25師形成一個進攻梯隊。 孟良崮戰役之前,華野本來準備對桂系第7軍和48師進行下手,柿子要挑軟的捏,作戰命令都已經下達了。
  • 國軍第一悍將,當上連長就棄原配娶團長妹妹,後升官又娶妻子妹妹
    時間不長,日本天皇即宣布投降,他主要就是打內戰。在解放戰爭中,整編第25師先是在蘇北作戰,連克泰縣、高郵、寶應等地,後來又在膠東作戰,豫東戰役後期,華野集中重兵將黃百韜包圍在了帝丘店,黃百韜親自帶隊對我軍發起了反衝鋒,給我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當然,在淮海戰役中被圍碾莊,最後戰死。
  • 孟良崮戰役後,蔣介石聽聞張靈甫戰死沙場,當即便下令槍決李天霞
    在24個整編師中,第一兵團的8個整編師是重頭戲,是顧祝同兵團中最精銳的部分,由湯恩伯擔任指揮,其中李天霞的整編83師,張靈甫的整編74師,黃百韜的整編25師形成一個進攻梯隊。 孟良崮戰役之前,華野本來準備對桂系第7軍和48師進行下手,柿子要挑軟的捏,作戰命令都已經下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