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會最新專家建議:這樣的飲食和生活,預防骨質疏鬆

2020-12-27 澎湃新聞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

老不以筋骨為能!

一、10個老人4個都有骨質疏鬆

老年人,不但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也是骨質疏鬆的主要人群。

截止2016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骨質疏鬆患病率為36%,也就是說平均每10人中就有將近4例骨質疏鬆症患者,其中男性發病率為23%,女性發病率為49%。

發生骨質疏鬆後,老人會出現容易疲勞,無法負重、腰背部疼痛,脊柱變形、牽連到腹部臟器,出現便秘、腹脹等。

更容易發生脆性骨折,在輕微外傷或日常活動時容易出現骨折,好發於胸腰椎,其次為髖部、前臂遠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蹠骨、骨盆等部位,骨折發生後,再次骨折的機率明顯提升。

近日,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分會及中國營養學會骨營養與健康分會,發布老年人的飲食和運動建議,以預防和降低老年骨質疏鬆的風險。

二、如何飲食

1、低油低鹽低糖的大原則不變

全民都建議減鹽減油減糖,因為我們的現在的油、鹽、糖都超標,尤其鹽和油超標。低鹽低油低糖,不但利於預防骨質疏鬆,更是預防三高,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

我們成人每日食鹽不超過6 g,而老年人不超5 g,要求更嚴格,所以我們老人儘可能減鹽低鹽飲食;同時少油,不要過多肥肉及油炸食品,每日烹調油25~30 g,食物要煮熟煮透;糖控制在每天每人不超過25g。

2、蛋白質必不可少,雞蛋每天一個,蛋黃可以吃

建議適當增加魚肉和禽類肉這些肉類,這些肉類蛋白質含量較高,建議每人每周攝入魚280~525 g,畜禽肉280~525 g。可以經常吃豆製品,比如豆腐、豆漿;適量吃堅果,以樹生堅果為主,每天不超過25g;保證奶及奶製品攝入,一天一袋奶為宜。

每日1顆雞蛋,蛋黃是可以吃的,每天一個雞蛋的蛋黃,不會增加高脂血症風險,也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3、食物多樣化更關鍵

經常有人會問,到底吃什麼好,其實沒有什麼具體的食物,吃完能長命百歲,健康的飲食是食物多樣化,主食減少精細糧,逐漸增加一點粗糧雜糧,增加水果蔬菜。

每天谷薯類食物250~400 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 g,薯類50~100 g;蔬菜300~500 g,深色蔬菜應佔1/2;新鮮水果200~350 g。

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其中以穀類為主。

有人肯定抬槓,說我們哪能每天吃12種食物呢?

其實這只是個概數,簡單理解,就是要多種多樣,不要單一,患者花樣吃,而並不是一定要12種食物。其實12種食物,相對來說,也不是很難,比如一天1-2種水果,1種堅果,1個雞蛋、1杯牛奶、1種豆製品、1種魚肉或雞肉、豬牛羊肉的1種、米或面1種、豆類或薯類等雜糧1-2種、蔬菜3-4種。這不是就很容易12種,所以,不要較真,較起真來,我更認真,我們都能每天吃到12種食物。

4、其他注意事項

戒菸限酒,煙肯定不要抽了,酒根據具體情況,能不喝不喝,要喝一定要少喝;同時注意每天喝水,以白水或可以清淡的茶水,每天1500ml,儘量少喝含糖飲料或碳酸飲料。

儘量不要吃燻製品或醃製品,如果要吃,一定要控制量,且不要總吃。

三、適當運動、曬太陽

老年人,如果能活動,儘可能活動,就算有骨質疏鬆,如果沒有疼痛,也建議活動。活動不但利於骨質疏鬆的預防和控制,還利於心肺功能及心血管的保健。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300 min的中等強度運動,比如跑步、騎車、跳操、遊泳、爬山等等。每天2次肌肉訓練,就像鍾南山院士那樣舉舉啞鈴,鍛鍊肌肉。

同時,補鈣,需要獲得維生素D,所以要曬太陽,每天曬5-10分鐘,如果不方便曬太陽,就需要補充維生素D。

曬太陽獲得維生素D,10:00~14:00間曬5~10 min,每周2~3次較適宜。老年人和皮膚顏色深者,需更長時間曬太陽。

總之,預防老年骨質疏鬆的飲食和運動,基本上和預防和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飲食和運動不謀而合。所以說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樣的,不但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還能預防骨質疾病。

【心血管王醫生版權】

原標題:《中華醫學會最新專家建議:這樣的飲食和生活,預防骨質疏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雲飛雜記】說說骨折和骨質疏鬆,補鈣和運動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2020年10月28-31日,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主辦的「中華醫學會第十一次全國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學術會議」在杭州召開。會議宗旨是促進我國醫學工作者和國際學者的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國骨質疏鬆症和骨礦鹽疾病的基礎研究、臨床診斷、治療和預防的水平。同時,為使公眾了解和重視骨質疏鬆症的防控,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聯合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共同發布了《「強健骨骼,遠離骨折」聯合提示》。健客:骨質疏鬆就是缺鈣嘛。補鈣就是了。
  • 「學會抗疫風採錄」中華口腔醫學會:同心戰疫情,聚力克時艱
    中華口腔醫學會了解到這些情況後,一方面,委託口腔黏膜病專委會撰寫《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復發性口腔潰瘍口腔黏膜病防治及護理的專家建議》,有針對性地進行口腔健康知識的普及;另一方面,發起組織「關愛援鄂醫生口腔健康」活動,積極組織相關醫藥企業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捐贈口腔潰瘍等口腔黏膜病相關藥品。
  • 郝保乾院長當選河北省預防醫學會健康科普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會議由河北省預防醫學會主辦、中國醫學著作網等協辦嗎,旨在更好地服務「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河北健康事業,更好地服務於廣大社會民眾的身心健康,更好地促進健康科普事業的快速發展,社會各界、醫療機構以及社會民眾亟需積極向上、客觀準確、實用權威的健康科普知識,從而為廣大民眾疾病預防、康復保健、合理飲食和鍛鍊提供正確有效的指導與幫助。
  • 更年期總是腰腿疼痛,骨質疏鬆是禍首,如何預防治療?請看此文
    預防和改善更年期預防骨質疏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不管是正在經歷更年期的女性朋友,還是絕經後的女性朋友,都應該對骨質疏鬆的風險多加注意,而對於預防和調理骨質疏鬆問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就是很重要的方面,在這方面,主要想強調兩點:營養的均衡攝入和堅持運動鍛鍊。
  • JCH:B型肝炎患者骨質疏鬆的發生機制及臨床防治
    、藥物對骨質疏鬆的影響、B型肝炎患者骨折風險評估、預防和骨質疏鬆藥物治療方面綜述如下。對於危險因素的預防和控制應當更多地聚焦於可糾正的因素,特別是營養狀態、BMI、生活習慣等因素,同時在骨質疏鬆和骨折發生高危患者的治療中應避免使用替諾福韋(TDF)。
  • 專家:加強骨質疏鬆症識別和管理
    專家近日在北京受訪時強調,骨質疏鬆症被稱為「靜悄悄的流行病」,在疾病開始階段一般沒有明顯症狀,然而其後果嚴重,加強骨質疏鬆症的識別和管理至關重要。數據顯示,中國65歲以上人群中骨質疏鬆症患者已達到32%;絕經後女性是骨質疏鬆症的高發群體,超過半數的65歲以上女性患病。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骨質疏鬆症及其引起的脆性骨折所帶來的公共健康威脅正日益嚴峻。
  • 吉大一院孫景輝教授獲中華醫學會授予的終身成就獎
    【消息來源:小兒心血管科】10月25日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五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在杭州舉行,吉大一院小兒心血管科孫景輝教授榮獲兒科終身成就獎和優秀組織獎。兒科終身成就獎是中華醫學會批准,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設立的兒科行業最高獎項,表彰,獎勵做出突出貢獻的兒科醫師。孫景輝教授獲此殊榮,表明吉大一院兒科專業發展成就受到廣泛認可。孫景輝,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原吉林省兒科研究所所長、教研室主任、黨總支書記、小兒心血管科主任。
  • 預防結直腸癌,這些生活習慣要改掉……
    博斯曼的家人表示,他是一名真正的鬥士,很多後期作品,都是在無數手術和化療期間完成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防範?來看看專家的建議。↓ ↓ ↓生活方式是關鍵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高脂、高肉食、低纖維飲食及低體力活動與結直腸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與性別、年齡、遺傳等因素不同,飲食和生活方式是可以通過人為努力去改變。
  • 世界骨質疏鬆日|如何應對趔趄一下就骨折?
    世界骨質疏鬆日|如何應對趔趄一下就骨折?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北京協和醫院和鳳凰大健康聯合出品的
  • 我還年輕,怎麼會骨質疏鬆?
    由於生活節奏的變快,不規律不健康的飲食、熬夜、缺乏運動等原因,導致骨質疏鬆症逐漸年輕化。骨質疏鬆怎麼發生?專家稱,人體中存在著兩種細胞,一種是成骨細胞,一種是破骨細胞。一旦發生了骨折,在治療和護理上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造成沉重的家庭、社會和經濟負擔。如何預防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的防治關鍵在於要做到早診斷、早預防、早治療,從而延緩或阻止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減少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風險,將危害降至最低。
  • 篩查方法和建議全在這裡
    作者:武漢市第三醫院藥學部中心實驗室 吳思燃 大腸癌也叫做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根據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報告,2015年結直腸癌的發病情況高達全國第3。
  • 專家:過去40年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增幅在10倍以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周迎生13日在北京透露了這樣一組數字。專家強調,目前,國內糖尿病年輕化趨勢十分明顯,在門診中甚至有中學生發病的情況出現,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11月14日「聯合國糖尿病日」來臨前夕,在中華預防醫學會的指導下,中華預防醫學會糖尿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聯合保健時報,發起了「糖尿病防控有我」系列直播,並於13日在北京舉辦啟動儀式。
  • 「醫訊」東大附中醫院專家,6月 6日到大儀中心衛生院為民義診
    金暉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臨床營養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糖尿病教育與管理學組 副組長,中國女醫師協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學與老年醫學學會糖尿病分會常委,江蘇省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糖尿病教育與血糖監測學組組長,江蘇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委員,江蘇省老年學會骨質疏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骨質疏鬆症患者實踐指南頒布,哪些關鍵內容要了解?醫生幫您解讀
    如此大量的人群很有可能面臨骨質疏鬆症的困擾,但是這個疾病卻沒有得到很多人的重視,很多人仍存在著骨質疏鬆是不可對抗的,或者說是吃一點鈣就能對抗骨質疏鬆這樣的錯誤理念,作為科普醫生來講,完全有必要給大家多做一些這方面的科普宣傳,正好2020年12月,中華內科雜誌頒布了《骨質疏鬆症患者實踐指南
  • 預防癌症 美國癌症協會推薦「彩虹飲食」
    核心提示:近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而與我國相比,美國最新癌症年報數據卻顯示,美國癌症發病率呈下降趨勢。為何兩國之間出現差異?專家分析,這與美國越來越重視生活方式有關。   近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而與我國相比,美國最新癌症年報數據卻顯示,美國癌症發病率呈下降趨勢。
  • 預防「心血管病」的11個飲食建議,心臟最愛的食物都安排上了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結合澳大利亞最新發布的《預防心血管疾病飲食指南》,為你總結一份適合國人的飲食建議。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健康體檢中心心內二科主任醫師 胡榮 河北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劉慧卿 11條保護血管的飲食建議 近日,澳大利亞學者綜合現有的證據
  • 長期喝茶會骨質疏鬆,醫生:別被騙了,喝茶還能預防腎結石!
    有證據顯示,喝茶更有利於減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還具有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某些癌症和腎結石的功效。對中國人來說,喝茶還是一種文明的標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茶文化」。更重要的,茶葉幾乎不含任何熱量,相比任何一種含糖飲料來說,喝茶可以避免「喝口水就長肉」的尷尬。喝茶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喝茶的「壞處」也同樣如此。
  • 50歲以後,腿腳不利索,遠離3種常見食物,預防骨質疏鬆找麻煩
    而有些人剛過五十歲就面臨骨質疏鬆的問題,這並不常見,可能是因為飲食上太過馬虎!一般情況下,人的骨骼在55歲之後老化速度會加快,若骨質疏鬆提前到來,說明你該調整一下飲食習慣了。50歲以後,腿腳不利索,遠離3種常見食物,預防骨質疏鬆找麻煩鹹鴨蛋相信很多朋友都離不開鹹鴨蛋,早餐的時候配著粥吃,確實能增強人的食慾,但是你知道嗎?
  • 腦積水診治高峰論壇暨河南預防醫學會兒童腦積水防治專委年會召開
    東東點讚:(通訊員:王軍民)2020年12月12日,腦積水診治高峰論壇暨小兒外科疾病培訓班、河南省預防醫學會兒童腦積水防治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年會在鄭州圓滿召開。本次大會由河南省預防醫學會主辦,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