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 三招樹立「不怒而威」的領導力

2021-01-15 智慧雲董事會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至尊者至剛」。看一個人意志的強弱、膽略的大小,並非僅僅看其外在的表現形式,而常常要看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們常常說談虎色變,令人聞風喪膽,虎靠的就是萬獸之王的威懾力。敬而生畏,需要實力;威而不怒,需要實力;攝服於心,需要的還是實力。

在單位組織裡,有的領導很柔和,有的很霸道,有的很獨裁,有的卻很民主,那麼到底是做善良的羊呢還是做殘暴的狼?都不對,要做仁慈的「獅子」,它能吃人,但它更能威懾。單位組織當中也是如此,我們會發現,領導越大,越是和顏悅色,越是有權利的人就越是特別的和藹,和藹的讓員工敬畏。這個「畏」就是不怒自威,因為他能夠決定員工的命運。這種威懾不僅僅來源於他的職位,更源於他牢牢的控制著這個單位組織的實力。目前,中國很多單位組織依然是業餘的領導人去領導著職業化的團隊、職業水準的專家、職業水準的工程師們,並沒有一種領導者的「權威」。權威是一種力量,是權力力量和人格力量的聚合;它是一種威勢,是威望、威信的總和。上級組織只能給你權力,但不能給你權威。權威與權力雖相伴一生,但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權威既不是自己喊來,也不是自己要來的。喊的越多,只能證明其人無權威越甚。如果只一味地喊下去,不僅喊不來威望,恐怕連手中的權力也終將被「喊掉」。實踐出真知、出權威、出英雄。如果我們將團隊的成員比作數字,「00,000」,當前面沒有一個大於「零」的數字時,這一串「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前面加上「1」,它就變成10萬,最前一位越大,「零」越多,這個數字價值越大;一個群體也是如此,如果沒有「領導」它沒有意義,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由此可見,團隊的水平一定體現在最前面的領導水平,後面的水平再高即便是9,也不如最前面的1,但是如果下屬水平不停地提高進步,都變成9,領導就要不斷提升自己,也要不停進位,否則後面該進位而進不了位的時候就會出現人才流失,只有解決了最高領導人的問題才能解決單位組織的根本問題,只有領導的能量不斷放大,團隊組織的競爭力才能整體提升。一個領導者要善於從「剪不斷,理還亂,忙不贏」的被動狀態中解脫出來,一個成功的領導者還就必須審時度勢地對個人品質中影響魄力發揮的諸多因素有個清醒的認識,並自覺地去適應時代的要求,尤其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1、不魯莽;與魯莽對應的是謹慎,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諸葛亮輔佐劉備三分天下,在建功立業的開拓進取中,無不同其「惟謹慎」密切相關。可見,謹慎,並非優柔寡斷的代名,而使深思熟慮使然,「惟謹慎」對「成大事」至關重要。2、不武斷;剛愎自用,會使人在自以為是的迷霧中喪失理智,作出錯誤的決斷,給事業帶來慘重損失。魄力,並非是逞一時之勇,並非是表面上的轟轟烈烈,而應是深謀遠慮、百折不撓的不斷壯大的內力。3、不霸道;魄力的產生不是憑「形於色」的張力,並非要鋒芒畢露,咄咄逼人。而要靠精華內蘊的「底氣」與綿裡藏針的「靈機」。魄力是智慧和堅毅的結合。4、不狂傲;無論是什麼人,若自居其功,自恃其才,往往會在自以為是的感覺之中步步陷於主觀臆斷的泥潭,「井底之蛙,斷言無小」,是目光短淺的愚見。真正有魄力的人,愈到緊要關頭,愈是沉著冷靜,不露聲色地靜觀默察,剛柔相濟,化解壓力於無形,取得勝利於最後。贏取尊重威信靠「實力」。如果想做一位大家敬佩、擁戴有威信、且怒而不威的領導,必須具備「實力」。一個智慧的領導者絕不會把自己的管理建立在員工的忠誠、良心、公正、純潔、神聖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自己實力的基礎上。實力,就是能夠對他人施以利害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才能影響人、吸引人、控制人、領導人。1、功過分明,瑕不掩瑜,瑜不避瑕;培養員工的獨立工作能力,揚長避短,化短為長,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用人所長,人盡其材,並且主動承擔下屬或員工因客觀原因出現的過失。2、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強將手下無弱兵,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發現員工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優劣互補,沒有完美的個人,但會有完美的團隊,因為領導者在一定意義上代表的是單位組織。3、領導應該是單位組織利益平衡者,能夠為上下級排憂解難。平時要和藹,但處理事情要嚴肅、公正,一切都需規範管理,考慮制度是否健全、合理,而不可以今天這樣,明天那樣。4、說話辦事言簡意賅,清除垃圾發言談話和會議,節省大家的時間。對於員工的進言,虛心傾聽,細緻調查和甄別,區分就事論事和就事論人,現在的人靠發火不再能解決問題,而且效果很差。無論任何結果,都要將信息反饋給進諫者,表示尊重,更是表明你的嚴謹。當領導者對所有的人都不能施以利害的時候,就是你該退出人生舞臺的時候。不怨他人無情,只怨自己無能無實力,無法贏得「威信與尊重」。

領導者樹立起真正的威力,除了必須恰當地運用職位權力這一強制性的影響力之外,更多地應在非權力性影響力上下功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努力:


一是要以德取威,用優良的品德感染人。德是為人之本,為官者如果品德高尚,正氣浩然,就必然在員工中產生人格力量,威望就不言自高。二是要以學取威。用廣博的學識折服人。廣博的學識是領導幹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是領導幹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領導幹部樹立威信的重要途徑。三是要以才取威,用超群的才幹帶動人。「才」對於領導者來說就是領導能力,它包括預測能力、決策能力、指揮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等。一個才幹超群的領導者,能夠使人產生一種依賴感和安全感,即使遇到艱難險阻,員工也會在其感召下同心同德地跟著幹。四是要以信取威,用誠實的態度取信人。信就是要講信用,說話辦事要有威信,凡是成功的領導者,一定是「言必信,行必果」的領導者,任何情況下都不失於民,因而享有崇高的威望。五是要以情取威,用真摯的感情凝聚人。一名稱職的領導者,只有將單位組織和員工的利益作為最高利益,才能與員工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感情,才能形成鐵的凝聚力。也只有這樣的領導,才能獲得人們的依賴,形成自己的領導權威。魅力,是領導者對公眾所產生的一種強烈而帶有某些神秘色彩的吸引力,能激發公眾的愉悅,敬慕心理,也是公眾對領導者素質、行為、形象等因素的價值褒貶、藝術審美和情感好惡的評價。領導者是角色化的人,是其事業的化身,應有符合其職責要求的獨特的風範與品質,也即領導氣質。領導氣質因領導的先天、後天和職責等條件不同而各具特點,但其實質必須體現出領導者作為一個團體的代表應具有的尊嚴、氣魄和影響力,充溢著一種正氣、剛氣和大氣,是領導者的能力、韜略、志向、經驗、意志等因素在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上的自然流露,這種氣質表現得越強烈,就越讓人感到「領導就是領導,水平、氣勢就是不一般」,並因此而體味出其中的獨特魅力。領導氣質不是做出來的一種派頭,而是誠於內而形於外的特殊品質。具有出眾的領導氣質的領導往往不怒自威、不言自重,產生令親者懷、疏者慕、仇者敬的神奇魅力。領導魅力具有許多微妙而又難以把握的心理和情感因素,但又是可以體味和培養的,每一位領導者都應該依據自身的素質基礎和職責特點堅持不懈地進行魅力修養。所謂「公生明,廉生威」,康熙皇帝所說的「不怒自威,親而難犯」其實是一個組織和或團體領導者的至高境界。



智慧雲董事會,定位於「高成長企業的外部董事會」,為高成長企業的企業家和高管提升領導力,並用群策群力的方法解決戰略問題,核心產品是為企業家定製的私人董事會,以及為企業高管定製的群策群力工作坊,致力於提升企業家領導力,助力企業高速成長。



相關焦點

  • 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
    「二話沒說」、立即執行在我黨我軍是一種習慣、一種常態,對國民黨統帥的命令不執行、打折扣在其軍隊裡也是家常便飯。軍令的背後是政治領導力。歷史雄辯證明,中國共產黨強大的政治領導力是我軍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首要條件。 政治屬性是政黨第一位的屬性,在馬克思主義政黨執政活動中,凡屬根本的、重大的、原則的、方向的、大局的問題,都是政治。
  • 領導力與權力無關,領導力是經營人心,領導力是使人追隨的影響力
    真正的領導力不可能通過獎賞、指定和指派而獲取。領導力只能來源於影響力,不可能由外人授予」。領導力的核心是你能夠影響多少人,而不是你的權力有多大。提升影響力,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堅持公正有位哲人說過:「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一定能使自己崇高。」或者,你不一定能使自己崇高,但請一定使自己公正。不公正的領導會導致員工彼此之間的妒忌,員工對組織的埋怨,甚至是消極怠工、惡意破壞等極端行為。
  • 重新定義領導力
    沙因的《組織文化與領導力》和《企業文化生存與變革指南》是研究組織文化和領導力的必讀經典,而在這本書中,沙因指出,沒有謙遜領導力,一個組織和團隊就不能真正實現創新和綻放。  關於這本書,我有三點特別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第一,重新定義領導力。
  • 沒有領導力,你拿什麼帶團隊!領導力4維度、10原則、12手段
    領導力做人的藝術,而不是做事的藝術。 領導力是一種人格魅力,而不是權力。有權力的領導者≠領導力。 三、八種能力 學習力,代表領導者超速的成長能力。
  • 領導力與大國崛起
    概而言之,本書將西方主流國際關係理論與中國傳統的外交實踐相結合,將考察視野擴及人、國家、體系三個層面,並指出崛起國家的政治領導力將決定該國在這三個層面上能否走向成功。更為形象地說,這是一位深耕國際關係理論本土化的刺蝟型學者的多年思索與理念建構。這種解讀自然是簡略和單向度的,是建立在忽略學者生命歷程後做出的事實判斷。
  • 電影《卡特教練》當中的領導力體現
    劉瀾老師和我說,他有一門課程,通過和學生看一部電影,來教大家領導力。這部電影就是-《卡特教練》。我還沒有機會上這門課,但特別好奇,於是昨晚做了預習-重看《卡特教練》,試圖找到電影當中的領導力要素。有幾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喚起了我所學到的領導力知識。
  • 龐湘華:領導權不等於領導力
    領導力則是一系列行為的組合,其中有思想道德、業務追求、黨性修養等亮點引人追隨,而不是簡單的服從,這樣才能激勵人們跟隨領導去要去的地方。   筆者曾多次參與調研一些基層幹部的履職情況,發現履職較好的幹部有一個共同特點:能夠以自身的領導力影響單位的決策向較好的方向發展。這些同志能夠時刻保持對自身能力水平的危機感,以務實的工作作風、勤勉的工作幹勁謀事幹事。
  • 從史詩劇《羋月傳》見領導力與談判力
    前幾天,我用一些時間看完了史詩大劇《羋月傳》,羋月的傳奇人生是她領導力不斷成型與發展的過程。雖為女子,但是羋月對於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等規劃以及領導毫不遜色於男子。她可敬可畏的領導力以及在國家大事上展現出來的談判力令我折服。
  • 語音提摩太後書的領導力—義的器皿
    但要遠避世俗的虛談,因為這等人必進到更不敬虔的地步。他們的話如同毒瘡,越爛越大。其中有許米乃和腓理徒,他們偏離了真道,說復活的事已過,就敗壞好些人的信心。然而,神堅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這印記說:「主認識誰是他的人」,又說:「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
  • 教授觀點 | 北大國發院管理學教授宮玉振:中國傳統領導力哲學
    儒家所強調的是,內在品格的養成是領導力成長的前提。從自我反省和人格養成入手,孔子把領導力的展開分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三個階段,「修己」才能「安人」,才能「安百姓」。換言之,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儒家看來,領導力形成的過程,就是自我的修養、境界的提升的過程。
  • 沈東軍:「傻瓜化」領導力,離不開這四項修煉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一個人,即便你不需要管人,但也依然需要有領導力,也就是說,領導力是今天所有人的標配,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要求。 我作為一個企業家,看了那麼多的書,聽了那麼多老師的說法,我在思考有沒有一個辦法把一把手的領導力、TMT的領導力傻瓜化、結構化,用最簡單的方式把不需要的東西去掉,留下領導力中間的內核。
  • 川普就死在領導力不行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川普敗就敗在一個「輕佻」,hold不住場面。領導力是合格政治家的先決條件。川普失敗的根本原因用一句話就能概括。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下面我們挨個解讀。
  • 領導力很強的3星座,能讓別人服從安排,辦事又快又好
    不過,想要領導別人的時候,很多人又不一定會服從你的安排。或許別人仗著自己的資歷高,或許仗著你的性格軟弱,或許仗著你的實力不濟,總之有的人就是不想給你好臉色看,辦事也是拖拖拉拉,可能讓器重你的人大失所望。想要讓自己的團隊能辦好事情,身為團隊的中心,領導力就要表現得強。像這3星座領導力很強,能讓別人服從安排,辦事又快又好,我們就來看看吧!
  • 看《乘風破浪的姐姐》,跟著學領導力
    能影響別人的人天然具備領導力。寧靜在眾多姐姐中是當之無愧的leader人選,大多數人都會追隨這樣的人。在第三期做鬱可唯、鄭希怡的隊長時,寧靜的訓練時間不是很充足,沒有多少時間和團員在一起練習,而鬱可唯和鄭希怡都是實力很強的隊員,業務能力沒有問題,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和督促。反而是在很多方面,隊員需要照顧到寧靜的時間和體力。勝在寧靜肯吃苦肯努力,扛住了壓力。
  • 領導力和執行力的區別在哪裡?大多數的人都還分不清楚
    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領導力不強,確實難以協調好這中間的關係,如果大家都不願意聽你的,那執行力更是水中月、霧中花。 那麼,領導力和執行力又有什麼不同呢?常常會有人區分不清並引起熱議。
  • 領導力法則:追隨這些法則,成功就會追隨你
    而有些領導無論怎麼努力工作總是做不出成效?其實這些都和領導力有一定的關係。在《領導力法則》一書中就提到:組織和個人的興衰成敗都來自領導力。領導力不是我們生下來就擁有的,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來掌握並提升的一種思維模式。當我們擁有了領導力,就能幫助我們自己成為想成為的人、做好想做好的事,追隨這些領導力法則,成功就會追隨你。
  • 《當責領導力》版權課在中國內的部分案例
    學員見證:理事長:不愧是是國際版權課,和以往所有的課程都不一樣,培訓那麼多,終於看到了價值。常經理: 短短兩天把大家思路打開了,沒想到一些看起來不可能搞定的問題,都想到了很好的辦法。03案例三6 月 21-22 日,《當責領導力》亮劍福建,圓滿交付某大型食品集團。
  • 如何提升課程領導力?楊浦區創新推動課堂文化轉型
    楊浦區副區長王浩對楊浦區課程領導力項目的實踐成效表示肯定,他表示,該項目貫徹落實了國家課程政策,探索了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推動了學生素養培育的實踐落地。他提出了三點期待:一是期待教育局有機融合課程領導力項目與高中「雙新」建設工作,發揮課程領導力項目的引領示範作用;二是期待教育學院繼續發揮改革引擎功能,更好服務區域教育發展;三是期待學校聚焦課程領導力提升的重難點問題,不斷攻堅克難。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行動研究項目,其目標在於推動課堂文化轉型,根本任務在於實現育人方式的轉變。
  • 【EMBA論壇】宮玉振:逆境中成吉思汗的領導力特質
    如果沒有強大的領導力,鐵木真何以在眾叛親離的創業早期,成功擴展自己的部眾,並打敗塔塔爾部、蔑兒乞部、克烈部、乃蠻部等蒙古各部,進而稱霸整個漠北草原,成為「成吉思汗」?如果沒有強大的領導力,成吉思汗何以戰勝中世紀「伊斯蘭世界最偉大的君主」,在穆罕穆德自己的領地上對他窮追猛打?
  • 百年大黨的危機領導力——訪著名黨史專家邵維正少將
    邵維正:領導科學的核心問題是領導力。堅強的領導力,是保證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前進的最基本的力量。危機領導力是應對和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困局與危機的領導能力。這是我們黨的一個成功法寶,也是我們黨的一大優勢。中國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當中都曾遇到過危機,從根本上講,它是由中國特定的歷史和獨特的國情所決定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這是中國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性質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