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與權力無關,領導力是經營人心,領導力是使人追隨的影響力

2020-12-19 企業老闆研習社

真正的領導力不可能通過獎賞、指定和指派而獲取。領導力只能來源於影響力,不可能由外人授予」。

領導力的核心是你能夠影響多少人,而不是你的權力有多大。

提升影響力,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注重細節

中國人習慣從細節來看人,尤其是基層的員工。由於與領導者的直接接觸極少,所以基層員工會從看到和聽到的一些言行細節中,感知和判斷一個領導。

出色的領導人正是在小節上彰顯本色,脫穎而出。 同樣,致命的錯誤,往往也始於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有時候,說什麼,做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說,如何做。

員工往往通過觀察他們的領導,決定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制定工作計劃,如何自我管理以及如何面對壓力。

堅持公正

有位哲人說過:「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一定能使自己崇高。」或者,你不一定能使自己崇高,但請一定使自己公正。

不公正的領導會導致員工彼此之間的妒忌,員工對組織的埋怨,甚至是消極怠工、惡意破壞等極端行為。

明代思想家朱熹曾說過:「官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若公時,做得來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風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來做去,也只得個沒下稍。」

增加價值

領導者應不斷進步,自我增值。麥克斯威爾博士指出,成功的領導者從內心深處感到學習的重要性。他們永不滿足,永不懈怠,終身學習,不斷進取。

領導者還應為員工增加價值。一個好的領導者,一定會主動幫助下屬,提升下屬,全方位地影響下屬。他有一種讓下屬迅速成長進步的熱情和渴望,並使其具備這樣的能力和魄力。

如果一個領導者僅僅是因為權力和職位去「領導」,其影響力不可能有效,更不可能持久。

真正的領導者是能夠影響別人,使別人追隨自己的人。

相關焦點

  • 沒有領導力,你拿什麼帶團隊!領導力4維度、10原則、12手段
    領導力做人的藝術,而不是做事的藝術。 領導力是一種人格魅力,而不是權力。有權力的領導者≠領導力。 激勵人心;通過激勵把人心激活。
  • 領導力法則:追隨這些法則,成功就會追隨你
    其實這些都和領導力有一定的關係。在《領導力法則》一書中就提到:組織和個人的興衰成敗都來自領導力。領導力不是我們生下來就擁有的,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來掌握並提升的一種思維模式。當我們擁有了領導力,就能幫助我們自己成為想成為的人、做好想做好的事,追隨這些領導力法則,成功就會追隨你。
  • 龐湘華:領導權不等於領導力
    解剖「領導」這個詞,「領」表示引領和帶動,旨在率領一群人去實現目標;「導」則意指通過各種技巧去影響大家,圍繞目標增進協力。領導權則是具有某種地位或素質而獲得的一種力量。領導力則是一系列行為的組合,其中有思想道德、業務追求、黨性修養等亮點引人追隨,而不是簡單的服從,這樣才能激勵人們跟隨領導去要去的地方。
  • 重新定義領導力
    沙因的《組織文化與領導力》和《企業文化生存與變革指南》是研究組織文化和領導力的必讀經典,而在這本書中,沙因指出,沒有謙遜領導力,一個組織和團隊就不能真正實現創新和綻放。  關於這本書,我有三點特別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第一,重新定義領導力。
  • 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
    原標題: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 最近,習主席為第五批全國幹部學習培訓教材作序,再次強調要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政治領導力在黨的執政能力中居於首要位置,必須把提高政治領導力作為黨的建設的頭等大事,切實抓緊抓好。
  • 從史詩劇《羋月傳》見領導力與談判力
    ,這是一位領導人對於將士們的希冀,羋月所說的話不僅展現了她心懷國家的情懷,同時我們也能夠看出她卓越的領導才能,不僅會鼓舞人心,同時增加士氣。領導力詞語本身的含義來說,它是一種一系列的行為,並且這些行為是會激勵著人們跟隨領導去該去的地方,實現給實現的目標。就像羋月一樣,她不僅從精神上鼓勵大家,同時用物質上鼓勵到大家,跟隨她,共同歷史的篇章。
  • 領導力與大國崛起
    概而言之,本書將西方主流國際關係理論與中國傳統的外交實踐相結合,將考察視野擴及人、國家、體系三個層面,並指出崛起國家的政治領導力將決定該國在這三個層面上能否走向成功。更為形象地說,這是一位深耕國際關係理論本土化的刺蝟型學者的多年思索與理念建構。這種解讀自然是簡略和單向度的,是建立在忽略學者生命歷程後做出的事實判斷。
  • 看《乘風破浪的姐姐》,跟著學領導力
    喵姐看到的是影響力,領導力,有領導力的人永遠能掌控著局面,化被動為主動,即使拿到不利的牌也能打得出色。第一期自選成團時,姐姐們爭做leader,可能只是出於直覺,覺得做leader能夠讓自己獲取更多的關注度,有更多的掌控感,更多的主角光環和優勢,大多數姐姐並沒有意識到領導意味著什麼,甚至有的姐姐對領導還是0概念。
  • 電影《卡特教練》當中的領導力體現
    劉瀾老師和我說,他有一門課程,通過和學生看一部電影,來教大家領導力。這部電影就是-《卡特教練》。我還沒有機會上這門課,但特別好奇,於是昨晚做了預習-重看《卡特教練》,試圖找到電影當中的領導力要素。有幾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喚起了我所學到的領導力知識。
  • 價值觀的共鳴是領導力最核心的層面
    所謂領導力,簡單來說就是別人願意信你,願意跟著你做事,而且還要有態度、有擔當、有方法、有謀略、有胸懷。說著不難,但到底什麼是領導力?具體怎麼做才能讓別人願意追隨你幹?成為領導又要經歷什麼樣的成長過程?刨根究底下來,可能答案是五花八門的,有人說,領導力其實是一種魅力,或是一種人格,一種影響力,一種信用等等,說法不一而足。國內、國外對於領導力的定義的確非常之多,非常的不一樣。領導力是已經被研究的非常久的一個話題。有一些諮詢公司,或者一些名人,或者企業優秀的領導者嘗試著對領導力下定義。我們來看看大家都是怎麼看的,怎麼說的。
  • 最具領導力的星座,總是能一呼百應,人格魅力出眾,追隨者很多
    摩羯座本身就出在這個位置,所以說摩羯座特質很強的人,對於權力本身就有很很強的欲望,也有很強的進取心和上進心。太陽是一個人的本我,太陽摩羯會讓一個人有著頑強的,不屈的意志。越是年齡增長,日升摩羯的人會逐漸認清自己的優劣勢,更能夠去抵抗外界的壓力,中年的日升摩羯能夠充分地表現出自己的領導能力。月亮獅子+太陽火象獅子座是一個非常具有領導力和領導特質的星座,可以說獅子座本身就是對權力有嚮往,對未來有野心的星座。
  • 學不會橫向領導力,姐姐們也難以乘風破浪
    當遇到組隊環節時,有些姐姐,好像天生就有領導範兒,總是第一個站出來,所有人都忍不住聽她發號指令。而有些姐姐,雖然能力很強,但面對同等級的隊友們,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優秀,不知道怎麼跟隊友溝通,完全沒辦法擔任隊長的角色,時不時就心態崩了。其實,選秀組團就跟職場一樣,也是考驗大家有沒有「橫向領導力」的地方。你聽說過橫向領導力嗎?這可不是一種小巴自創的名詞。
  • 領導力 三招樹立「不怒而威」的領導力
    權威是一種力量,是權力力量和人格力量的聚合;它是一種威勢,是威望、威信的總和。上級組織只能給你權力,但不能給你權威。權威與權力雖相伴一生,但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權威既不是自己喊來,也不是自己要來的。喊的越多,只能證明其人無權威越甚。如果只一味地喊下去,不僅喊不來威望,恐怕連手中的權力也終將被「喊掉」。實踐出真知、出權威、出英雄。
  • 沈東軍:「傻瓜化」領導力,離不開這四項修煉
    即便讀過MBA、EMBA,自己也看了非常多的書,但是關於領導力這門課程,總感覺很多專家都把領導力說得很懸乎,一直沒有找到訣竅。 例如,有人說領導是一門藝術,有人說領導者需要性格是內向的,也有人說領導者一定是謙虛的,還有人說領導一定要有激情。
  • 真正的領導力就是通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人際交往能力、情緒管控...
    說起領導力,很多父母的認知或許還停留在「當領導」的層面上。其實,領導力不是一種權力,而是一種關鍵能力。 Facebook公司營運長謝麗爾·桑德伯格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畢業典禮的演講時,引用了哈佛商學院弗朗西斯·福雷教授的話: 領導力表現在,因為你的存在能使他人變得更好,而且當你不在的時候你的影響力還能一直持續。
  • 語音提摩太後書的領導力—義的器皿
    但要遠避世俗的虛談,因為這等人必進到更不敬虔的地步。他們的話如同毒瘡,越爛越大。其中有許米乃和腓理徒,他們偏離了真道,說復活的事已過,就敗壞好些人的信心。然而,神堅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這印記說:「主認識誰是他的人」,又說:「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
  • 教授觀點 | 北大國發院管理學教授宮玉振:中國傳統領導力哲學
    儒家的重心,強調的是「修己安人」「內聖外王」「有體有用」。在儒家看來,領導者必須具備「聖」「王」的雙層資格:有「聖」人修己之體,然後才能為「王」者治人之用。儒家所強調的是,內在品格的養成是領導力成長的前提。從自我反省和人格養成入手,孔子把領導力的展開分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三個階段,「修己」才能「安人」,才能「安百姓」。
  • 薦書#《橫向領導力》,作者:艾倫 夏普
    橫向領導力,不是leader,一樣能引導團隊往前衝,比較適用現在網際網路公司扁平化管理方式。不過打鐵還需自身硬,橫向領導力需要個體擁有某方面突出能力,在團隊中有一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然後按照目標、思考、學習、專注、反饋五步走,凝聚團隊快步衝向目標。
  • 彼得·聖吉:領導力的修練——學習與問題共存
    不過,他仍是用內隱知識和外顯知識這套核心理念來看待學習型組織。 外顯知識是指我們從書中學習得來的東西。我們可以將這類知識吸收、思考、轉換成各種具體的概念,然後用來做為經營企業的策略或者做為開發產品的理論基礎。 啟發野中先生的博蘭尼,他實際上是位數學家兼哲學家。
  • 《當責領導力》版權課在中國內的部分案例
    為方便大家更深入了解《當責領導力》市場反饋, 我們為您精心準備了中國案例集。歡迎走進當責世界,共同見證精彩。精選最佳方案在當月投入項目試行,初見成效,各工廠經營完成率有效提高,成功降低了客戶投訴率。學員見證:謝處長:(1)啟發我深思,責任有縫隙,這種灰色地帶如何改善和規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