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抵制日貨到要求日本藝人回國:韓國人在抵制日本問題上人心不齊

2021-01-10 騰訊網

隨著日本向韓國發起經濟報復措施,韓國國內再次掀起抵制日貨運動。與以往單純的抵制日本商品不同,這次又涵蓋了「不去日本旅遊」,甚至要求目前在韓國國內活動的日本籍藝人回國的運動。

與此同時,與過去的「萬眾一心」相比,這次的抵制運動卻出現了「人心不齊」的現象。在大多數網友要求大家同仇敵愾抵制日本的同時,很多韓國人卻提出,抵制不抵制要根據個人觀點和自由。

目前在韓國個人社交媒體上,「日本右翼團體的日常工作是歪曲歷史教科書、主張獨島主權、否定慰安婦歷史事實等。以下企業是支援這些右翼團體的企業名單」的帖子被不少人轉發。

對這個大家都在轉發的帖子,有網友表示,這個名單不太準確。那些正常的日本企業、和右翼團體沒有牽連的公司不能納入到這個名單。

在很多網友提出「不去日本就是愛國」、「為什麼去一個反對韓國的國家」等觀點的同時,有人卻表示「事先計劃了很長時間,罵現在去日本的人本身很可笑」、「去日本是個人自由」等觀點。

目前在韓國國內活動的女團Twice的成員湊崎紗夏(Sana)、平井桃(Momo)、名井南(Mina)、IZ*ONE的矢吹奈子、本田仁美等藝人均成為了這次抵制日貨運動的主要攻擊目標,韓國網友紛紛要求這些藝人回國。

此外,在青瓦臺國民請願板出現了名為「要求(韓國)政府報復日本的經濟制裁」的請願帖,目前已經超過1萬人參與了這個請願。

該請願表示,(韓國)國民應該率先走在抵制日貨的最前方,政府應該採取關稅報復、禁止觀光、限制出口等措施。現在的大韓民國是5000年歷史中最強盛的時期。要讓日本明白,現在的韓國可以用強大的力量抵制日本。

韓國政府目前考慮向WTO投訴日本的經濟報復措施,但這同樣遭到了不少韓國人的反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砸日本車、斷指,2500萬韓國人上街抵制日貨,但這次怕又要失敗
    2013年,日韓再次因領土問題爆發衝突,韓國80多個職能團體、數十個市民團體和有600萬會員的個體商戶團體,共同發起抵制日貨活動。當時,抵制運動組織者宣稱「參加抵制運動的人員將達到1000萬左右」。8月2日,日本直接把韓國從出口「白名單」上移除,也就是拉入「黑名單」。消息一出,韓國國內群情激憤。抵制日貨就又搞了起來。韓國數據顯示,7月份,日系車銷量同比減少17.2%;8月,大減56.9%;9月,降幅擴大至59.8%……更極端的是,一個78歲的韓國男子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前縱火燒車,全身被燒傷,當天下午不治身亡。這次的參與人群是歷史最多。
  • 韓國抵制日本貨運動,越抵制買的越多
    去年日本對韓國限制半導體材料出口,韓國網民發起抵制日貨運動反擊。日本製造?不買;日本菜?不吃;日本旅遊?不去。一年過去,有民調指75%受訪韓國人表示仍然」No Japan「,愛國情操之高,似乎無庸置疑。但是韓國」中央日報「發現,部分日本品牌在韓國銷售收入,卻越來越大。
  • 圖解|受到日本制裁後,抵制日貨的韓國人在急什麼?
    圖解|受到日本制裁後,抵制日貨的韓國人在急什麼?由於日本政府對韓國採取「經濟報復」措施,限制向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近期,韓國國內「抵制日貨」的聲音加大,且有發酵之勢。韓國民眾在青瓦臺官網上請願要求政府採取反制措施。早在今年4月初,韓國前駐日本大使申珏秀表示,「韓日關係,正經歷自兩國建交5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裂痕」。
  • CEO發表貶低韓國人言論 日本化妝品公司DHC被抵制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侯雅齡】據法新社16日消息,日本大型化妝品公司DHC的CEO吉田嘉明因發表貶低韓國人的言論,並吹噓自己的公司是「純粹的日本企業」,引發網友對該公司的抵制。「不知道什麼原因,三得利的廣告模特幾乎全是韓裔日本人,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網上被嘲笑為『Chontory』(的原因)」。吉田嘉明這樣寫道。法新社解釋稱,「Chon」是對在日韓國人的貶稱,被廣泛認為具有歧視性意味。
  • 半個國家抵制日貨 韓國人這次動真格的了嗎?
    新華社首爾7月20日電(記者耿學鵬 田明)在韓國,一場因韓日貿易摩擦而引發的「抵制日貨」活動正愈演愈烈。韓國民調機構「真實測量儀」18日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54.6%的韓國人正參與抵制日貨行動,與一周前民調結果相比增加了6.6個百分點。另外,「今後有意參與」的人佔到將近三分之二。7月18日,韓國全州市一家超市張貼了「不銷售日本商品」的海報。
  • CEO發表貶低韓國人言論,日本化妝品公司DHC被抵制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侯雅齡】據法新社16日消息,日本大型化妝品公司DHC的CEO吉田嘉明因發表貶低韓國人的言論,並吹噓自己的公司是「純粹的日本企業」,引發網友對該公司的抵制。「不知道什麼原因,三得利的廣告模特幾乎全是韓裔日本人,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網上被嘲笑為『Chontory』(的原因)」。吉田嘉明這樣寫道。法新社解釋稱,「Chon」是對在日韓國人的貶稱,被廣泛認為具有歧視性意味。
  • 日本化妝品公司DHC被抵制
    據法新社16日消息,日本大型化妝品公司DHC的CEO吉田嘉明因發表貶低韓國人的言論,並吹噓自己的公司是「純粹的日本企業」,引發網友對該公司的抵制。綜合法新社和韓聯社消息,吉田嘉明以CEO名義在公司官網發表的文章中,攻擊了競爭對手三得利(Suntory),後者是在保健品領域與DHC競爭的大型飲料製造商。
  • 日本掀起「排韓」風潮 在日韓國藝人不願公開身份
    據「記錄日本」網站11月9日報導,近日,日本演員巖城滉一在其新代言的廣告發布會上出言不遜,說了許多有辱日本國家足球隊的粗語,比如「長得像猴子或猩猩」等,巖城滉一的惡劣言語隨即引發了日本諸多網友的不滿,尤其是關於巖城滉一是在日韓國人的問題遭到了網友的強烈攻擊,比如「巖城是在日罪犯」、「不是日本人沒有資格說這種話」、「滾回韓國去」等等。
  • 日本美妝集團DHC或遭抵制
    據法新社16日消息,日本大型化妝品公司DHC的CEO吉田嘉明因發表貶低韓國人的言論,並吹噓自己的公司是「純粹的日本企業」,引發網友對該公司的抵制。綜合法新社和韓聯社消息,吉田嘉明以CEO名義在公司官網發表的文章中,攻擊了競爭對手三得利(Suntory),後者是一家飲料製造商,但在保健品領域與DHC存在競爭關係。
  • 抵制泡菜就是最大的愛國
    抵制泡菜,手撕歐巴 抵制韓流,除了韓劇、歐巴,首先要抵制泡菜。泡菜是中國發明的食品,卻被韓國人據為己有。更過分的是,他們醃製的泡菜反倒出口中國,喜歡吃泡菜的國人還不在少數!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抵制泡菜就是最大的愛國,要知道你買一包泡菜說不定就給韓國工業製造了一個螺絲釘。
  • 韓國遊客抵制赴日旅遊,在日韓國人也遭殃:生意蕭條,普通人受苦
    據《朝日新聞》報導,隨日本加強對韓出口管控引發兩國矛盾升級後,來自韓國的遊客消費直線下降,這對日本的旅遊以及零售產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博田大丸株式會社位於福岡的Tenjin直銷店店內退稅櫃檯營業員接待的韓國客戶寥寥無幾。日本企業也正在忙著應對韓國「抵制日貨」行動。
  • 韓國抵制日貨已瘋狂:砸日系車,倒日本酒、KTV也不播日本歌了
    越來越多的韓國民眾自發投入到「抵制日貨」的運動中。圖為當地時間7月25日,韓國民眾釜山舉行抵制日貨活動,他們手「抗日」舉標,還將日本優衣庫的衣服泡入水中。圖為7月20日,韓國首爾的一個超市內擺出現了抵制日貨的橫幅廣告,橫幅上寫著「我們不賣日貨」。
  • 韓國掀起「抵制日貨」浪潮 日媒嘲諷:對「日本的依賴」反而增加
    【南方+10月16日訊】據日本媒體報導,一直以來,日本與韓國存在著許多矛盾。近年來日韓兩國因二戰勞工問題長期陷入緊張的局面,再加上近日發生的象徵日軍強徵慰安婦的少女像在德國柏林設立事件,使得日韓關係進一步惡化。這些矛盾成了激發韓國民眾不滿的導火索,最終導致一系列 「抵制日貨」的抗議活動發生。
  • 被抵制的韓國「樂天」,其實是日企
    最近因為韓國「樂天」為韓軍提供部署薩德用地的事,在國內被大規模抵制。
  • 韓國抵制日貨一周年:大獲全勝,還是兩敗俱傷?
    去年7月1日,韓國半導體材料被日本斷供,韓國由此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抵制日貨運動。1年過去了,韓國是大獲全勝,還是兩敗俱傷?對中國又有什麼啟示?這裡,再介紹一下,韓國抵制日貨的大背景。去年7月1日,日本突然宣布,對出口至韓國的半導體材料進行管制,並將韓國從安全保障上值得信賴的「白色國家」清單中刪除。
  • 韓網抵制日貨運動持續發酵 TWICE日籍成員遭攻擊要求退團
    本月3日,在韓國主要網絡社區上出現了題目為「讓我們一起參與抵制日本企業產品運動」、「抵制日貨從根本做起」、「不要去日本旅行」的文章接連出現。「抵制日貨品牌清單」也迅速被共享。清單分為6大類,包括:「戰犯企業」、電子、相機、汽車、摩託車和自行車。
  • 網友抵制辱華男團後,韓國網友反擊:公開請願抵制張藝興宋茜等人
    前段時間,防彈少年團隊長金南俊在領獎時發表不當言論引發熱議,導致整個團隊遭到抵制,粉絲組織、品牌代言、國內官方都給予了明確的回應,26日,有網友爆出此抵制行為觸及韓國人的市場利益,於是韓國民眾發出全國請願書抵制包括張藝興、宋茜等韓國公司旗下藝人。
  • 韓飯集體抵制秋元康?防彈少年團日本新歌作詞家引爭議
    最近忙於世巡的防彈少年團,即將發布第9張日本單曲專輯。這次的日本新歌將由日本AKB48的總製作人秋元康親自作詞,預計會在日本引發熱烈的反響。然而,和秋元康合作的消息一傳出來,就引發了韓國國內粉絲的震蕩。
  • 因為這廣告 NIKE在日本被抵制了!日本網友氣炸了!
    ▲ NIKE發布新廣告在日本引爭議「NIKE」近日在日本發布一則新廣告,廣告劇情內容影射了日本人從小到大排外、種族歧視問題
  • 中國人身份證日本造 有什麼底氣抵制日貨
    蔡成平    編者按:中日民間矛盾因釣魚島主權紛爭而升級,中國國內的反日情緒也漸漸高漲了起來,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抵制日貨」運動再次風生水起。    財經評論員蔡成平在8月19日「抵制日貨」最盛的那天,在微博上寫道,「抵制日貨者的『愛國』之情或可理解,但忽視了中日經濟是『相互依存』,而非單向依存。日本需依賴中國的市場和勞動力,中國也高度依賴日本的技術和資本,今後20年內,中國最關鍵的就是要實現產業升級轉型,對奉行『產業立國』路線的日本的依賴程度只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