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叫停「三通」自以為得計 臺灣鳳梨伯卻叫苦不迭

2020-12-23 中國臺灣網

疫情爆發後臺灣鳳梨產地收購價瞬間暴跌。(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網)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臺當局藉機宣布兩岸航空直航、海運交通及小「三通」10日起全面暫停,造成兩岸人貨不通,據香港中評網19日報導,臺灣高雄一位84歲的「鳳梨伯」林益接受採訪表示,今年臺灣鳳梨市場又要敗市。林益說,疫情爆發後臺灣鳳梨產地收購價瞬間暴跌,去年每臺斤,也就是1.2斤能賣新臺幣17到18元,目前只能賣4至6元新臺幣,未來恐怕還要再降,今年恐怕要血本無歸。

根據臺灣農業主管部門統計,臺灣鳳梨種植面積約有8100多公頃,去年鳳梨外銷5.1萬噸,有9成7都銷往大陸。但今年受兩岸關係及疫情影響,人貨已無往來。失去大陸市場支持,評估鳳梨今年最終產地收購價恐怕將暴跌。

其實,在蔡當局為兩岸「關門」政策之下,受損的又何止一位種鳳梨的老伯呢?臺灣當局近日將今年GDP增長率預測下修0.35個百分點,改至2.37%。而據臺灣一些專家所言,疫情當下的經濟損失並非最嚴重,兩岸交流全面倒退、臺海局勢持續緊繃,才是臺灣經濟面臨的真正風險。

現在很多臺灣農業產品外銷量很大,疫情影響之下,臺當局把兩岸交流的「大門」關上,考驗的是臺灣自己的應對能力,紓困措施只能挽救少部分,尤其現在肥料價格居高不下,失去大陸市場對臺灣農民是最直接的傷害。

臺灣知名媒體人賴嶽謙也在「中時電子報」發評論指出,在全球共同防疫之際,不少國家和地區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無不對中國大陸伸出援手,提供口罩、防護衣等物資。臺灣卻如隔岸觀火般,冷眼仇視著現在大陸所發生的一切。蔡當局以「仇中」、「反中」來操弄兩岸關係,例如禁口罩出口、阻撓臺商返鄉、叫停兩岸「三通」等事件,均蓄意製造兩岸民眾的仇恨與對立。

蔡當局無法放下成見的所作所為,引發大陸民眾怒火中燒,在網絡更掀起部分過激言論,而這些反擊再讓有心人士藉機操縱「仇中」情緒。

疫情總有一天會控制下來,受傷的心卻難以撫平。倘若臺灣繼續受短視的政客操弄,不僅傷及兩岸民眾情感,恐怕也會危及臺灣民眾未來的福祉。

雖說經貿往來是互惠的,但臺灣長期從中獲利更大,兩岸都很清楚。蔡當局借疫情操作政治,關上兩岸大門,其實對大陸沒有太大影響。但首當其衝受影響的會是誰呢?不能返鄉的臺商、陸配子女深受其害,也苦了觀光、餐飲、農業等與兩岸往來關聯密切行業的臺灣老百姓。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獨」性不改 臺灣民眾雪上加霜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新年講話中表示,要用「最謙卑的心情」,請求民眾體諒「萊豬」開放。但蔡英文沒有等來民眾的體諒,卻引來了島內豬肉市場的一片混亂。開放「萊豬」進口的第二天,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福記便當店就貼出漲價告示,明確告知顧客因使用「臺灣豬」,相關食品從5元新臺幣漲價到10元新臺幣。一時間,島內本地豬肉價格大漲,各種「臺灣豬」的標識更是五花八門,連羊肉攤也掛上「臺灣豬」的標識。
  • 「小三通」20周年,新黨呼籲建立兩岸「防疫泡泡」,恢復「小三通...
    ,恢復停班的「小三通」航線。 吳成典指出,去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小三通」被迫停航,但疫情稍緩後,兩岸航空班機已經復飛,沒有理由再停駛兩岸船班,加上福建疫情控制不錯,金門地方空曠且沒有確診病例,恢復「小三通」是可行的,因此在今年即將要過農曆年,有許多臺商、臺生、臺胞想回家過年的前夕,新黨提倡「人道小三通」,並提出以下兩點呼籲: 首先,請蔡當局先以人道立場
  • 「小三通」20周年,新黨呼籲建兩岸「防疫泡泡」,恢復「小三通」
    2021年是「小三通」20周年,新黨在黨主席吳成典率領下於今日舉辦記者會,除暢談促成「小三通」的過程,更指出新年即將到來,呼籲基於返鄉人道立場,應協商建立兩岸「防疫泡泡」,以金門為據點,恢復停班的「小三通」航線。
  • 臺灣《聯合報》:賣萌、撒錢與卡關是蔡當局的續命仙丹?
    自高雄敗選後,「邁邁」靠著愛貓「陳小米」博得不少網絡贊聲,喝咖啡與吃火鍋橋段更博得「暖男」美名。不少部門主管都群起效法,只是點閱率欠佳,徒讓人有東施效顰之感。然而,臺灣已不再是像港澳那樣「錢淹腳目」,許多政策經費都捉襟見肘,臺當局債務也很驚人。
  • 一個菠蘿鳳梨就把臺灣輿論炸了!
    中國大陸宣布3月1日起暫停從臺灣進口鳳梨(菠蘿),禁一個菠蘿鳳梨,區區小事,臺灣輿論就炸了!臺灣所有綠色政客、立委、議員、名嘴、網軍、媒體…,吵成一團,很壯觀😂。臺灣那少數不仇視大陸的正常人(也不一定藍營)也在嘲笑他們。陸委會:「不解!遺憾!
  • 臺灣鳳梨外銷中國大陸受阻,果農怒「懟」臺獨勢力:「管好嘴巴,別扯後腿!」
    金鑽鳳梨,是臺灣三大名果之一,因其出色的口感及品質,深得消費市場喜愛。近來正值臺灣鳳梨熱銷上市時節,中國大陸市場的火爆令當地果農樂開了花。
  • 蔡當局自我感覺良好
    真實的情形是,這些臺商只是「掛號」說要回臺灣投資啦,最終是否真正落實投資都還是未定之數。      講白了,第2季資本支出能有6.04%的成長,就是臺積電這家民間公司再加速5納米量產的成績單;做為佐證,今年上半年臺灣自日本進口生產半導體用之機械設備,以致於今年前六個月從日本進口機械產品成長二成,也是從日本進口貨品中唯一正成長的。
  • 一顆鳳梨看盡兩岸關係,臺灣無黨籍鎮長勸民進黨先顧肚子
    無黨籍嘉義縣大林鎮長簡志偉接受訪問表示,蔡當局防疫期間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使得兩岸關係日益緊張,大陸為臺灣水果最大出口地,「執政黨」應該負起最大責任,不要光談「主權」和理想,把臺灣搞得民不聊生。簡志偉為臺灣南華大學企管系碩士。
  • 思鄉月·手信坊鳳梨酥——品出來自臺灣在地的好味道!
    臨近中秋,中國郵政傾情推出「思鄉月·手信坊鳳梨酥」優惠購活動。明月寄相思,千裡送真情,選擇思鄉月·手信坊鳳梨酥,讓您品出來自臺灣在地的好味道,為您千裡寄遞相思,寄遞情誼。即日起,零售訂購188元/盒,「自郵一族」會員優惠訂購價僅需158元/盒,如需包郵,另加10元。 數量有限,欲購從速!
  • 媒體:大陸菠蘿已滯銷 為什麼還要採購臺灣鳳梨?
    品質受到影響加上海南、臺灣等地的菠蘿同樣扎堆上市,導致兩岸菠蘿的價格都集體跳水。因此,滯銷並非是徐聞一個地方的問題,兩岸都遇到了這個問題。那麼,徐聞的滯銷問題解決得如何了?所幸的是徐聞政府方面在積極解決問題,儘可能減少農民損失。在吸取了2016年的滯銷教訓之後,徐聞縣政府就開始舉辦「徐聞菠蘿旅遊文化節」來打造文化品牌,而今年已經是第三屆。
  • 「假新聞」充斥臺灣 蔡當局為何無動於衷?
    於是也就出現了,老百姓轉了一條朋友發的批評蔡當局的訊息,立馬遭到警察約談、裁罰,搞得人人自危。最奇葩的是,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宏達在「臉書」發文表示,他2018年11月在「臉書」批評民進黨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的政策,時過了一年後(2019年12月9日)卻遭警察登門「查水錶」。這就是蔡當局打擊所謂「假新聞」,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 蔡當局的「毛毛雨」解不了臺灣經濟的「渴」
    有鑑於此,蔡當局沿用上次「夜市券」的方法,將推出20億元新臺幣的「振興抵用券」,拉抬餐飲、商圈、夜市及藝文的營業狀況。其實,疫情對臺灣經濟的影響,並不光是內需的服務型產業,由於中國大陸是全球供應鏈的關鍵一環,兩岸經貿往來又很密切,目前一些企業尚未完全復工,許多原材料、器材、零件等,都無法如常供應,臺灣外銷的各類產業自是受創嚴重。
  • 臺灣蝨目魚的「池魚之殃」 蔡當局從中作梗島內「漁」不聊生
    而捕上來的魚鄭成功從沒見過,於是用閩南語問這是「什麼魚」,旁邊的人以為這是魚的名字,於是就把它叫做「蝨目魚」(閩南語「什麼魚」的諧音)。因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人們也將它譽為「狀元魚」。怎麼樣,是不是被中二仔淵博的學識震撼到了呢?有這麼好的海產品,中二仔相信島上的漁民們一定「攜起手來奔小康」了吧,然而事實卻再次印證了那句話:打敗你們的不是天真,是無邪……
  • 蔡當局報復來了?黃智賢節目《夜問打權》將被停播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 蔡當局報復還是來了? 日前,臺灣知名作家、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因為在海峽論壇上發表支持兩岸統一的演講,遭到「臺獨」分子的圍剿。臺陸委會也放出狠話,說將「收集資訊,依法處分」。 此外,島內「獨」派人士又發起所謂「反紅色媒體」遊行,第二天,黃智賢主持的政論節目——《夜問打權》被停播。
  • 好吃的臺灣水果——鳳梨
    而「來」又與閩南語「梨」同音,於是就叫成「鳳梨」了。鳳是吉祥鳥,象徵富貴。鳳梨與閩來語的「旺來」同音,所以鳳梨也便有了這層含義。祭儀或公司行號開張,臺灣人都會擺上鳳梨或懸掛鳳梨造形的彩飾,以祈求平安順利、生意興旺。在臺灣選舉文化也向祈福模式靠攏的今天,送鳳梨以求高票當選也是屢見不鮮的畫面。總之在臺灣,如果你要送水果,選鳳梨總不會出錯。
  • 臺灣鳳梨大陸年銷13億 售價貴5倍仍供不應求 果農盼兩岸關係穩定
    臺灣包袱鋪,鳳梨銷量新熱度。愛吃臺灣水果的撩叔來咯~自從蔡英文「女皇登基」之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幾乎接近冰點。不過在這層冰面之下,臺灣競爭力最強的鳳梨鮮果銷售,不僅銷量未消退,反而更加暢旺。臺媒直呼兩岸「民間熱得發燙」。
  • 陸配家屬能否回臺灣,蔡當局政策一夕數變
    臺灣「大華網絡報」14日發表評論說,對於陸配及其家屬是否能搭加班機回臺,蔡當局政策一夕數變,轉彎轉得又快又急,讓人見識到了蔡當局的決策風格。臺灣方面陸委會本來認為「基於家庭團聚、共同生活倫理、及人道考量」,準予陸配及其子女入境標準,從「未成年」、「親人無能力照顧」、「父母皆在臺灣」、「專案審查準駁」,到最後被「衛福部陳時中部長」一句話變成全部不準,真是冷血無情。此一政策之所以一變再變,完全是因為蔡當局只是跟著網絡走,根本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
  • 隨著大陸20個城市「小三通」的恢復,臺灣的外島真的值得去嗎?
    臺灣外島有沒有真正值得利用"小三通"去臺灣外島的地方?中國東南沿海多個省份出入境管理部門發布公告,自2019年9月20日起恢復受理金門、馬祖、澎湖"小三通"個人旅遊籤證申請。但這些開放的臺灣離島有什麼好,真的值得利用現在的"小三通"去旅遊?
  • 「臺獨」發動「反紅媒」遊行,蔡當局趁機關她節目
    蔡當局報復還是來了?日前,臺灣知名作家、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因為在海峽論壇上發表支持兩岸統一的演講,遭到「臺Du」分子的圍剿。臺陸委會也放出狠話,說將「收集資訊,依法處分」。27日上午,黃智賢向觀察者網證實了此事,並同時通過微博和臉書回應,稱節目被關停是因為蔡當局「講不過我的證據,道理和勇氣」,而自己會「越炸越強」,繼續迎頭痛擊「臺Du」分子。「蔡英文以為把節目關了,就可以舒心了?繼續做夢吧!」
  • 臺灣時政:羅智強:蔡當局在「仇中」前沿,全臺都喊打喊殺/新聞
    羅智強對此表示,他真的很想跟蔡當局及「1450」網軍講,他屢屢針對兩岸相關議題率先發聲,真的不是在找蔡英文的麻煩,也非如「1450」網軍所指「防疫當頭為何要談這些事情?」  他強調,誰都知道臺灣在當下防疫非常重要,但是臺灣接下來要面對的挑戰不是只有防疫這一項而已,防疫只是開頭,接下來政治、經濟乃至於軍事,臺灣都面臨未來可能遭遇的挑戰與風險, 所以大家應回頭靜心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