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配家屬能否回臺灣,蔡當局政策一夕數變

2020-12-22 中國臺灣網

臺灣「大華網絡報」14日發表評論說,對於陸配及其家屬是否能搭加班機回臺,蔡當局政策一夕數變,轉彎轉得又快又急,讓人見識到了蔡當局的決策風格。

臺灣方面陸委會本來認為「基於家庭團聚、共同生活倫理、及人道考量」,準予陸配及其子女入境標準,從「未成年」、「親人無能力照顧」、「父母皆在臺灣」、「專案審查準駁」,到最後被「衛福部陳時中部長」一句話變成全部不準,真是冷血無情。

此一政策之所以一變再變,完全是因為蔡當局只是跟著網絡走,根本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這樣的決策,不禁讓人懷疑,難道現在是網民治理嗎?老實說,蔡當局自己利用網絡,最後也會被網絡綁架,所謂玩火自焚,「菜蟲菜下死」,就是這個道理。當第一架武漢春節加班機回臺時,蔡當局幾乎沒有什麼參與感,感到沒有顏面,於是對外放話,指其中有大陸人夾在其中,於是引起網絡一片撻伐之聲。然而事實上,如果不具入境資格者,又怎麼可能夾帶入境。

臺灣網絡上的「仇中」氛圍,是民進黨自己在選舉時一路培養、鼓勵而形成。「反中」氛圍民進黨根本就是始作傭者。選舉可以靠網絡,但治理不能只靠網絡,兩岸關係更不能隨著網絡風向起舞。民進黨當局也應該了解,兩岸關係是臺灣生死存亡的重大因素,因此,蔡當局的政策應該以緩和兩岸關係為主,而不是隨著網民來激化彼此的對抗。

民進黨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情緒性民族主義的大旗之下製造反中氛圍,而這種氛圍一旦形成,就很難扭轉,最後連民進黨都被其綁架,並把臺灣帶向與大陸對撞的不歸路。

文章表示,陸配及其家屬來臺灣與否,根本是一個假議題。首先,這些人的人數有限,而且只要不是染病之人,根本不會用去多少資源。其次,如果蔡當局能夠接回所有的人,也就沒有哪些人不能上的問題。由此可知,蔡當局根本是利用假議題來加深「反中」情緒,不只是不智,甚至於是心存惡念。現在蔡當局選擇冷漠以對,但你如何對待他人,他人也終將如此回報,只是等那一天來到時,臺灣能承受嗎?

相關焦點

  • 「臺灣小明」返鄉變的路迢迢水長長 我太難了
    滯留湖北的臺灣民眾及大陸配偶的家屬紛紛前往臺灣陸委會陳情,呼籲陸委會及蔡當局不要推卸責任,不要煽動偏見和歧視,儘快讓滯留湖北的臺灣同胞及家屬回家。「小明返臺曲折的故事」一時成了臺灣街頭巷尾談論的熱點和媒體關注的焦點,大家紛紛同情滯留在湖北疫區卻無法返回的臺胞「小明們」。而就在此時,對於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臺胞,且有一名臺胞確診新冠肺炎病人,蔡當局全數接回他們。
  • 臺當局禁止陸配子女入臺,馬英九:有歧視之嫌
    針對臺灣限制陸配子女入臺的政策,27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批評「外僑還是可以回來,可陸配子女卻不行,這明顯的不公平」。本月12日,臺當局在24小時內經歷4次修改後,公布了針對陸配子女防疫期間的入臺政策:由原本的「準許陸配子女入臺,只要居家隔離14天」到最終版本的「禁止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不具備臺灣籍的陸配子女入臺。」政策一變再變,引發島內輿論批評。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辯解稱,撤回該決定是為了島內防疫優先。
  • 武漢臺胞竟被蔡當局當籌碼威脅大陸!返臺臺商也被冷血開嗆......
    2月3日,首批247名臺胞順利返回臺灣。次日,臺當局對此次運送表示肯定。但是這兩天卻突然改變了態度,原本後續5日和6日還有臺胞春節加班機回臺,但由於首批撤回臺灣的臺胞中有一人確診新型肺炎,臺灣方面陸委會於是表示「5日和6日不會有春節加班機」。換言之,臺當局拒絕接收從湖北回臺的數百名臺灣民眾。
  • 陸配子女是「病毒」?臺當局說法1天4變只為不讓他們進入臺灣!
    自2月3日第一批滯留湖北疫區的臺胞返臺後,第二批返臺加班機就遲遲沒有起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臺當局認為第一批回臺的人員中竟然有50名左右的臺胞配偶(下文稱「陸配」)及其子女。於是臺當局要求大陸方面只能按照他們給出的名單送臺胞回臺,不然就不予接收,而其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臺灣防疫能力有限,不能讓「不相干」的人回臺灣!一邊是滯鄂臺胞急著要回家,一邊卻是臺當局挑三揀四,只允許拖家帶口的臺胞要拋下妻子兒女隻身返臺,讓兩岸都一片罵聲。
  • 蔡當局叫停「三通」自以為得計 臺灣鳳梨伯卻叫苦不迭
    其實,在蔡當局為兩岸「關門」政策之下,受損的又何止一位種鳳梨的老伯呢?臺灣當局近日將今年GDP增長率預測下修0.35個百分點,改至2.37%。而據臺灣一些專家所言,疫情當下的經濟損失並非最嚴重,兩岸交流全面倒退、臺海局勢持續緊繃,才是臺灣經濟面臨的真正風險。
  • 仍有約2000名陸配和650名「小明」無法返臺
    民進黨當局已陸續開放陸籍學生、部分陸配子女以及持有依親證、專案居留證的陸配返臺,但目前仍有約2000名等待申辦團聚證的陸配、以及約650名沒有臺灣學籍的陸籍子女無法入境。臺商徐正文25日再次偕同陸配家庭舉行記者會,呼籲民進黨當局開放陸配與陸籍子女返臺與家人團圓。
  • 蔡當局的「毛毛雨」解不了臺灣經濟的「渴」
    有鑑於此,蔡當局沿用上次「夜市券」的方法,將推出20億元新臺幣的「振興抵用券」,拉抬餐飲、商圈、夜市及藝文的營業狀況。臺灣資深媒體人司馬正翔29日在臺灣「大華網絡報」發表評論指出,按照臺灣地區經濟主管部門的規劃,「振興抵用券」以結合當地民眾旅遊發放,適用對象以受疫情衝擊的服務型產業為主,包括餐飲約14萬家、商圈業者約28萬家、夜市攤商約1萬家、文藝活動與場所約1700家,若扣除重複計算的業者,全臺約35萬家適用。
  • 蔡英文遲來的陸配「返臺」政策
    利用這個特殊的時期,臺灣當局出臺可恥的「臺獨」政策,毫不遮掩地破壞大陸人士的權益。整個疫情期間,不允許任何大陸人士返回臺灣,而大批外國人則可以在疫情期間重回臺灣。縱觀整個疫情時期,臺灣當局的政策引起了兩岸民眾的怨恨,尤其是臺灣民眾的大陸配偶也無法重新返回臺灣這一政策完全是對於人道主義的輕視,流露出來的是對於大陸的敵義,可恥的是,臺灣當局將「政治操弄」安插到臺灣大陸民眾身上,造成了兩岸配偶無法團聚的悲慘場景。
  • 蔡當局邀請臺商回臺投資難遂其願
    同日,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出席大陸臺商中秋聯誼活動時也喊話稱,臺灣經濟正走向正向發展的道路上,臺商應該把握契機回臺進行大投資、大建設,為此海外資金匯回、申報納稅等問題都在加速解決。  蔡當局邀請臺商回臺投資,主要意圖有:首先,呼應美國挑起跟中國大陸打貿易戰和圍堵的策略,爭取美國對其施政乃至選戰的更多、更大、更深的支持。
  • 陸配身份證取得「六改四」符合法律衡平原則
    兩岸通婚數在2018年創下最少記錄,從2003年15年來兩岸通婚數銳減8成,出現大退潮趨勢。截至2019年6月底,臺灣外籍配偶人數達54.9萬人,若按地區或國籍別比較,仍以大陸配偶34.5萬人、佔62.8%最多,越南籍10.7萬人、佔19.5%居次,二者合計佔82.3%。儘管以陸籍配偶最多,但佔比已趨於減少,從近年結婚對數來看,佔比也被東南亞籍外配超越。
  • 被國民黨提名 她成為臺灣第一位參選議員的陸配
    由中國國民黨提名,參選南投縣議員的陸配史雪燕,6月30日應邀出席第二屆兩岸婚姻議題研討會,上臺分享作為全臺首位參選陸配的心路歷程。
  • 讓陸配、臺農在兩岸社會融合發展中起到積極作用
    另大陸赴臺人數僅佔總人口數的極微小比例,大陸民眾對臺灣的認識,也是以官方媒體報導為主,也無法如實了解臺灣、理解臺灣人的真實想法,但「在陸臺農」(Taiwan peasants in China Mainland)是一個特殊群體,臺農(個體戶、受僱者及少部分由臺流轉行者)帶著少許資金,找到適地、適種、適養的沃土後落戶,且深入大陸各省市的基層農村,他們賺取微薄利潤以養活臺灣的家人,他們熟悉兩岸社會環境又深入民間
  • 「假新聞」充斥臺灣 蔡當局為何無動於衷?
    於是也就出現了,老百姓轉了一條朋友發的批評蔡當局的訊息,立馬遭到警察約談、裁罰,搞得人人自危。最奇葩的是,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宏達在「臉書」發文表示,他2018年11月在「臉書」批評民進黨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的政策,時過了一年後(2019年12月9日)卻遭警察登門「查水錶」。這就是蔡當局打擊所謂「假新聞」,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 臺灣健保納保對象調整 大陸配偶抱怨:感覺被針對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讓在臺陸配眷屬是否可享有臺灣健保議題,掀起討論。臺灣新移民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梁金妮表示,健保調整應秉持公正、客觀原則,但在民進黨當局的引導下,健保議題似乎對陸配具有針對性,連帶引起部分臺胞對陸配的誤解、對立,增加在陸配的生活壓力,呼籲蔡當局應創造社會和諧,而非反其道而行。
  • 英系「立委」提案刪「國家統一」,蔡當局兩岸政策「穩健」?
    近期各界高度關注幷議論蔡英文520連任就職演講會怎麼表述第二任期的兩岸政策方向。臺灣媒體5月10日晚報導稱,蔡520的演說內容,在兩岸政策上仍將採取穩健一致的態度,維持過去所提出「堅持原則但不冒進」概念及基調。
  • 韓國瑜對蔡當局政策提出質疑,炮轟民進黨騙選票
    國民黨與民進黨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戰延伸到政策領域,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17日針對蔡英文當局的「高鐵南延」提出質疑。
  • 蔡當局自我感覺良好
    第一,蔡英文當局說,第2季經濟成長大好,是因為大陸臺商爭相回臺投資了,迄今表態要回臺灣投資的金額已逾5000億元(新臺幣,下同)。但真的是如此嗎?相應的土地、水電都準備好了嗎?廠房、機器設備都就定位了嗎?
  • 綠營政客竟稱:臺灣2300萬人交的健保,不能讓14億人用
    綠營一些人趁機建議,修改陸配及其子女、親屬取得健保的相關規定,臺灣「基進黨」民意代表陳柏惟更以煽動的口吻說,「如果2300萬人繳交的保費,要讓14億人使用,這無法接受」。他並質疑,為何臺灣學生在外留學要買商業醫療保險,而大陸學生在臺灣卻可以使用健保,未來將與民進黨合作解決相關問題。
  • 蔡當局或面臨大陸終止ECFA
    [新聞頁-臺海網] 臺灣《旺報》5日發表社評文章稱,蔡英文突然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美牛進口,雖承諾會嚴格把關食品安全,並將設立百億元(新臺幣,下同)養豬產業基金,確保養豬戶收益不受影響,但民進黨一夕突變,受到各方強烈的質疑與批評。民進黨為何甘冒不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