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宣德年間,河南有個書生名叫張天華,這年趕上大考之年,便一個人踏上了進京趕考之路。
行至河北地界,張天華在一間客棧落了腳,正在他吃飯期間,門外進來一個人,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同鄉李思福。
這李思福和張天華的年齡差不多,都是二十來歲,只不過他從小不喜讀書,早早地踏入社會做起了生意,這次正好要去京城進一批貨。
兩人在異鄉相見都十分高興,於是坐在一起喝起來酒,相約明日結伴而行。
喝著喝著,兩人都喝多了,此刻已至深夜,兩人卻毫無睡意,便走出客棧,準備去外邊吹吹風。
兩人邊走邊聊,不知不覺行至一僻靜之所,走著走著,張天華突然感覺踢到了一個物體,像是一本書。
作為書生,對書本之類的東西是很愛惜的,張天華便彎身尋找,果然從地上撿起一本冊子,借著月光,他看到冊子封面有三個血紅色的字體:生死簿!
兩人見狀大吃一驚,正要翻開看的時候,前方急匆匆趕來一個帶著高帽的「人」,他邊走邊找,像是丟了什麼東西。
張天華急忙攔住他,問道:「大哥,你是丟了什麼東西了嗎?」
那人急促地說道:「丟了一本冊子!」
張天華從身後拿出那生死簿,問道:「是不是這一本?」
那人眼前一亮,一把奪過生死簿,說道:「就是這個!差點釀成大禍,謝謝你了兄弟!」說完就要走。
張天華書讀得多,知道只有陰間的判官才會持有生死簿,他好奇心大起,問道:「您是陰司的判官吧?」
那人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剛才去城隍廟辦事,不小心將這生死簿遺落了,多虧了兄弟你啊!」
張天華問道:「判官大人,能不能幫我兄弟二人查一查壽命?」
判官沉思了片刻,說道:「這事本來是有違天條的,念在你幫我忙的份上,就替你們看一看吧,無論結果如何,你們千萬要保密!」說完,問了張天華和李思福的姓名和生辰,然後慢慢翻開了生死簿。
張天華和李思福都緊張不已,畢竟是生命攸關的大事。
片刻之後,判官查完了,他搖搖頭對張天華說道:「不知道上輩子造了什麼孽,你的陽壽快盡了,過了今年的八月十五,你將會死去!正好還有半年的時間!」
張天華聽後一下子癱坐在地下,久久回不過神。
李思福急切地問道:「判官大人,我的陽壽如何呢?」
判官說道:「你的陽壽還長,能活到九十九歲,希望你在人間多做些善事吧!」說完,便走了。
李思福拉起地上的張天華,一路安慰著他回到了客棧。
第二天一早,李思福發現張天華不見了。是啊,得知自己還有半年壽命,他哪還有心思趕考呢?他落魄地往家走去,不知道這半年時間還能幹些什麼。
再說這李思福,得知自己能活九十九歲,心中自然是欣喜萬分,來到京城後,生意也不好好做了,整天吃喝玩樂、尋花問柳,享受生活,還染上了賭博的惡習,沒過幾天就把進貨的錢揮霍一空了。
可是,他一點都不心慌,心想自己如今才二十歲,以後的日子還長,翻身的機會多得是,日後幹幾筆大買賣什麼都有了,年輕就是資本啊!
就這樣,李思福在京城放縱了幾天,然後回到了河南老家,他將家底拿出去,想著去幹幾筆大買賣,錢賺夠後,就好好享受這一生。
誰知,幾筆買賣做下來,李思福不僅沒有掙到錢,還把家底賠了個精光,再加上他賭博的毛病,在外邊還欠下不少債務,在外邊賭博期間,他和一個陌生人起了爭執,失手將其殺害了!儘管如此,他也沒有過多擔心,因為自己的壽命還很長!只是,原本家境殷實的他如今卻成了一個破落戶。
臨近中秋節,來家裡討債的人越來越多,李思福實在拿不出錢,便懇求他們寬限幾天,討債的人將他家裡能搬的都搬走了,看著別人家歡聲笑語,共度中秋佳節,再看看自己,李思福和老婆心酸極了。
說到中秋節,李思福一下子想起了張天華,張天華孑然一身,家中還有一些積蓄,何不趁他去世的時候將那錢財佔為己有呢?
想到這裡,李思福一下子有了主意,他將妻子叫過來,和她商量了一個計謀……
李思福知道張天華有個錢匣子終日放在他床頭的位置,銀票全部放在錢匣子裡面,他就想著在張天華死的時候,將那錢匣子佔為己有。
於是,李思福趁著夜色跳進了張天華的院子,然後找了地方隱藏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有人開始敲他的院門。
張天華想著自己馬上要死了,就不想著再接客了,他從屋裡喊了一句:「誰啊?有什麼事明天再來吧!」
門外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張大哥,是我!過節了,四福讓我過來看看你,給你送些瓜果!」
一聽是李思福的媳婦,張天華倒是有些感動了,他心想:李思福知道我今天晚上要死了,竟然還不忘來探視我,這個兄弟真沒白交。
於是,他答應了一聲,便從床上下來,出去開門。
這正是李思福和媳婦商量的計謀,他讓妻子將張天華引出去,然後在外面給他說話,拖住他,自己則進屋拿他的銀子,只要子時一到,張天華便會死去,那麼也就沒人懷疑自己了!
李思福進到張天華的房間後,果然在床頭發現一個錢匣子,他急忙過去找銀子,可是這個錢匣子卻空空如也,一文錢也沒有,難道他把錢藏到別處了?
於是,他將身子趴在床上,向床裡面摸去。正在此時,李思福突然腦袋一歪,沒了聲息。
原來,索命的小鬼提前了半個時辰來到了張天華的家,看到趴在床上的李思福,以為他就是張天華,便將他的魂魄勾走了。
其實,張天華家已經沒有什麼銀子了,他得知自己快要死的時候,就將家裡的積蓄拿了出來,為鄉親們辦了善事,所以張天華才沒有找到。
來到陰府,判官一看來的竟然是李思福,便問他是怎麼回事?
李思福自知自己做了虧心事,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
判官便拿出生死簿來查他的生平,發現最近這半年,他一直在幹壞事,身上還背著一條人命!又查看了張天華的生平,發現他最近半年一直在做善事。
判官拿出筆,面無表情的在生死簿上改了兩個名字,將張天華和李思福的名字對換了一下。
李思福不服氣,威脅判官要找閻王去告狀。
判官冷冰冰地說道:「你可以隨便告,我這裡記載著你的罪行,看閻王爺會不會饒了你!送給你一句話:一個人的命運掌握在他自己手裡,好事做多了就有好運,壞事做多了,好運也會變成壞運,是你自己親手毀了自己的命運!」聽了這個,李思福終於低下了頭。而張天華一直活到九十九歲才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