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行森為什麼一定要勸順治皇帝出家?原因很不簡單

2021-03-04 全球歷史筆記

康熙王朝剛開始的時候,順治皇帝身邊有個和尚叫行森,看上去氣焰十分囂張。好像在他的眼裡,順治皇帝不是他的上司,而是他的下屬。根據電視劇的結果,行森最後成功的勸導順治皇帝出家了。

很多觀眾在這裡有疑問,順治皇帝正是青年,還不到30歲,行森和尚為什麼一應要勸順治皇帝出家?他為何一定相信順治皇帝會出家?

我們來看一下行森的身份,明面上他是五臺山的和尚。但是行森是什麼時候出家的,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出家也沒有人知道,出家了以後,不好好念經,反而主動跑到皇宮裡,勸導皇帝出家,他的動機是什麼,很值得大家來探討。

行森身份猜想

行森勸導順治皇帝出家,得好處的人不少。那麼行森的動機是什麼呢,圖名?還是圖利?還是別的?不同的企圖導致行森的身份可能是合作者,也可能是被脅迫者,或者是間諜還有可能是崇禎皇帝的餘黨……

1合作者

有句話說得好,沙子是垃圾,石子是垃圾,水泥是垃圾,要是把它們用水按適當比例的攪拌晾乾後,就成了混泥土。行森和尚正是這沙子、石子、水泥中的一種。

行森如果是合作者,一個陰謀的合作者。從順治皇帝出家以後,朝廷勢力的變化來看,先不說鰲拜得利最多,他從四大輔臣之末,變成了首輔。就說他能做上四大輔臣,恐怕行森的功勞不小。

作為合作者,鰲拜自然要的是權力,順治皇帝出家以後,小康熙上位,鰲拜的權力漸漸變大。而行森和尚,要的是美名,他想要勸導一位皇帝出家,這是自古以來都沒有的「美事」,成功了自然可以千古留名。

2被脅迫者

有位智者曾經說過,想要讓一個人主動為自己做事,除了用金錢收買之外,最好的辦法就是威脅他。看著行森和尚那麼賣力的勸導順治皇帝,極有可能是受到了威脅。

按說行森作為出家人,本該好好念經禮佛。不該出現在朝堂裡。但是有些人發現順治皇帝平日裡喜歡看佛經,於是用高價到五臺山請行森給順治講經。

行森本來是不同意的,但是脅迫他的陰謀家,以行森的家人和全寺僧眾的性命做威脅,行森沒有辦法,只好趕鴨子上架。但是行森遇到順治皇帝以後,發現順治皇帝真的跟佛有緣,所以由脅迫變主動勸導了。

3崇禎餘黨

大明崇禎皇帝是在煤山上吊自殺的。但是在他執政的17年期間,並不是沒有做一件好事的。崇禎皇帝其實是非常努力的,只是時運不濟,內憂外患,讓他無法招架。

在崇禎皇帝的一生中,也做過不少好事。其中行森和尚年少時,曾經受過崇禎皇帝的大恩。有道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行森也是這種人。

順治皇帝入關進京後,崇禎皇帝就自殺了,行森眼看著,順治皇帝接管了皇宮。想到當年崇禎皇帝的大恩,他決定為崇禎皇帝報仇。雖然殺不了順治,但也要把他從皇位上拉下來。

於是化作順治皇帝經常召見的五臺山和尚,用這種辦法來完成自己天生的使命。

4董鄂妃的情夫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並沒有交代董鄂妃的來歷,有些野史記載,董鄂妃以前名叫董小宛,是江淮名妓。順治皇帝貪戀她的美貌,用強硬手段,把她請進皇帝,封為鄂貴妃。

但是董小宛進宮以前,在江淮,也曾經是有過心愛之人的。只是那位心愛之位權小位卑,沒有辦法和皇權對抗。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心愛的女人被順治皇帝搶去。

但是董鄂妃的那位心愛之人不甘心,自己的情人就這樣皇帝搶去了,他發誓要報仇。於是多方打聽到順治皇帝經常招五臺山的僧人進宮說法。

那位才子知道了這個消息,於是主動到五臺山出家,憑著驚人的才華,兩三年間就做到了主持和尚,得到了順治皇帝的召見,他出了家,佛不讓殺生,所以他不刺殺順治皇帝,只要把順治從皇帝位置上拉下來,就算是報了他的奪妻之恨。

以上這些都是個人的猜測,其實關於行森和尚的身份,還有很多種猜測,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為了辯證什麼或者考證什麼,只是為了發散思維,和大家交流看法。

相關焦點

  • 康熙王朝:順治出家後,孝莊是如何把皇位傳給康熙的?
    第29期話題:順治出家後,孝莊是如何保住皇位,教給康熙的?順治出家,丟下的不僅僅是皇位,還有至高無上的皇權。
  • 順治皇帝到底是出家了,還是得了天花?答案終於解開了!
    就像離咱們最近的大清王朝一樣,一共歷經了十二位帝王,可卻出現了三位超級大情種,他們分別是皇太極、順治以及乾隆。雖說乾隆也是一位超級大情種,但是比起皇太極以及順治那就稍微有點遜色了。這三位皇帝當中,有一位皇帝可以說除了在愛情上面不順心,在朝堂之上也是極其不順心,甚至連死因到至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 柯嵐:賈寶玉與順治出家
    宮廷是最能展示人性陰暗面的黑暗的地方,父子相殘、兄弟相殘、嬪妃們爭寵、皇子們搶繼承權,人倫親情在這樣的地方是最脆弱的,中國古代很多皇帝篤信佛教,應該就是這個原因。梁武帝生當亂世,看夠了徵戰殘殺,他要求宗室一定不要骨肉相殘,只要不造反,什麼罪都不追究,結果他的弟弟、兒子還是想殺了他篡位,受了這樣的打擊,他就徹底看破了。那順治皇帝到底出沒出家呢?順治皇帝福臨六歲即位,十四歲親政。
  • 《康熙王朝》背後:姜文沒空請來陳道明,斯琴高娃越演越害怕
    《康熙王朝》是根據小說改編而成的,由陳道明,斯琴高娃等老藝術家主演,電視劇講述的就是康熙帝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從幼年時期,一直到老年。因此在出演《康熙王朝》的時候,陳道明也是憋著一股勁,覺得自己一定要將這部電視劇演好。
  • 老梁說天下:順治出家還是得天花而死?(圖)
    後來,有一天晚上做夢,董鄂妃給他託夢,說她沒死,而是在五臺山呢!第二天早晨,順治帝醒後,心想:得了,這皇上我也不做了,既然是董鄂妃託夢說她的魂魄在五臺山,我就乾脆到山西五臺山清涼寺出家為僧。順治帝說到做到,還真就拋棄皇位不幹了,跑到五臺山出家了。
  • 《順治皇帝出家詩》娛樂考
    首先,我們隆重地推出下面這首流傳甚廣、引無數人感慨唏噓的《順治皇帝歸山詩》(又叫《順治皇帝出家詩》):天下從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最難。據說,這是順治皇帝失去董鄂妃以後看破紅塵出家為僧時寫的詩,又或者說其實是他的贊僧詩,順治本人並未出家。實在說,詩寫得確實挺動人,怪不得流芳百代。但是,我們首先必須忍痛割愛把順治皇帝浪漫的著作權槍斃掉。為什麼呢?因為,順治當皇帝沒有當十八年。在第十八年頭上,正月初七,順治他老人家歸天去也,如何寫得出「十八年來不自由」的話?
  • 《康熙王朝》孝莊那麼恨董鄂妃,為什麼沒有在董鄂妃死後報復
    《康熙王朝》裡的董鄂妃,恐怕是劇中人緣最差的人了。除了皇帝,基本沒人喜歡她。不只是因為她最得皇帝寵愛,還因為她心術不正。
  • 清世祖順治最後到底是出家還是駕崩了?
    Δ董鄂妃關於董鄂妃來歷的說明,眾說紛紜。有人說董鄂妃是來自漢族民女董小宛,是下面的人進獻給順治。但是無論董鄂妃的身份是什麼,毫無疑問的一點是順治真的喜歡董鄂妃。自打董鄂妃進宮以來,順治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不管順治心情多麼不好,一見到董鄂妃就眉開眼笑。但是不幸的是,沒過幾年董鄂妃的兒子病逝,緊接著董鄂妃仙去,接連打擊讓順治悲痛欲絕。死後為其追封皇后,修建陵墓。董鄂妃死後不到半年,順治皇帝薨。關於順治帝的死亡,有人說是為了掩飾順治帝出家的事實。
  • 《康熙王朝》中,蘇麻為什麼不願意嫁康熙?
    在歷史大劇《康熙王朝》的設定中,蘇麻喇姑年紀上大出康熙約莫兩三歲,正好符合兩人姐弟關係的定位。
  • 順治真在五臺山出家?
    那麼,上述有關順治皇帝五臺山出家的傳說是否可信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清朝皇室與朝廷留下的1000餘萬件歷史檔案,當年秘藏深宮,王公大臣也有終生不得見一字者。檔案館副館長馮伯群先生查閱大量檔案,著文揭秘此事,認為不可能:「皇帝葬禮有極複雜過程,每一步程序都有嚴格規制,都要形成文字記錄。如果順治假病逝真出家,那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檔案與文獻絕不可能不含一絲瑕疵。」
  • 清宮疑雲:董鄂妃身世之迷,順治皇帝真的是因為她而出家嗎?
    本來皇位和他八竿子打不著,奈何他大哥非要裝腔調,在大會上說錯話,被多爾袞把皇位給了他。順治的父親是牛人,自己的兒子同樣也是。兒子康熙不僅牛,還牛成了聖祖,聽著比父皇的諡號都威風。母親孝莊也是名垂史冊,偏偏還裹進來多爾袞,上演了一樁「秘史」傳說。自古出家信道的皇帝不少,偏偏順治出家就成了清朝疑案之一,可見其本身的票房號召力。
  • 深愛著董鄂妃的情種順治,在董鄂妃死後,到底是出家還是病死?
    順治皇帝和董鄂妃。順治皇帝婚後,與新娘的感情平平,與這位伴娘的關係卻極不一般。他們眉來眼去,十分鐘情。之後,這鄂碩女便常常託故進官,與順治皇帝的關係甚是暖昧。遺憾的是,這鄂碩女已經有了人家,丈夫是順治皇帝的弟弟襄親王博穆果爾。因此,二人雖然互相愛憐,卻很少上手。沒有不透風的牆。
  • 順治送心腹太監吳良輔出家,康熙剛登基,為何除之而後快
    順治雖然沒有出家,但順治曾安排一名心腹太監代自己出家為僧,這個太監就是吳良輔,而且,吳良輔出家的日期是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正是順治病重的時候。順治帝在生病時送吳良輔出家,原因可能有三種:第一,順治早有出家之意,只是身為皇帝,出家面臨重重阻礙。
  • 順治死因真相終於被揭開 專家:並非出家,而是被鄭成功炮轟而死
    ,再比如康熙皇帝之死,就涉及到了雍正是否篡位的問題,有人認為康熙被胤禛毒殺,也有人認為康熙是自然死亡,如今我們也不得而知,再比如嘉慶皇帝之死,竟然傳出嘉慶被雷劈死的傳言。可見清朝皇帝之死的謎團重重,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順治皇帝的死因真相。一、順治皇帝死因謎團:出家?患天花?
  • 順治出家與董小宛入宮之謎,有結論了?
    近日,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鄧小軍新著《董小宛入清宮與順治出家考》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通過考察得出結論,認為董小宛入清宮與順治出家確有其事,引起各界關注。金庸小說《鹿鼎記》中寫到順治皇帝在五臺山出家,康熙皇帝暗中派出韋小寶前去伺候。圖為電視劇《鹿鼎記》截圖。
  • 觀劇:康熙王朝
    首先要了解一下歷史知識,大清國的皇帝們依次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愛新覺羅•皇太極,愛新覺羅•福臨(順治),愛新覺羅•玄燁(康熙)……電視劇演繹的兩位皇帝的故事,即順治和康熙,當然主要還是圍繞康熙展開。劇中從康熙的童年一直演到老年,生動形象、細緻入微的刻畫了康熙大帝的一生。
  • 順治真的出家了嗎?
    順治帝複雜的性格童年登基的順治皇帝,雖然尚不諳世事,但在滿族特有的尚武精神的薰陶下,卻有一種好勝的性格和天然的優越感。少年時期的順治胸懷大志富於進取,卻又浮躁易怒、剛愎自用、任性放縱。年輕時的順治皇帝具有強烈的報復心。順治七年,出獵的攝政王多爾袞在喀喇城逝世,使得福臨可以提前親政。
  • 順治皇帝二十三歲就過世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子女?
    在清朝歷史當中,順治皇帝是很特殊的一位皇帝。之所以說他特殊,是因為順治年僅六歲便登基為帝,同年清軍入關。然而作為清軍入關統一天下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又是英年早逝,終年僅二十三歲。而在野史當中,又有著諸多和順治皇帝相關的傳說,有的說順治皇帝出家了,有的說順治皇帝確實去世了,眾說紛紜。
  • 二月河先生,為何對《康熙王朝》「無話可說」?第一集就全是槽點
    從《雍正王朝》的李德全,到《康熙王朝》中的這位近侍太監,甚至是《甄嬛傳》中的蘇培盛幾乎都是劇中點睛的老妖怪,話不多,但卻總能一句話說到問題的根本上。聽見順治皇帝這樣說,鄂貴妃估計要被氣瘋了,但卻仍然要保證姿態、保持風度。
  • 康熙王朝:康熙匿名科考真的中了探花?紅樓夢卻表示否定!
    看過《康熙王朝》電視劇的朋友,一定會記得康熙曾經匿名參加科舉,並且一舉高中,中了探花。話說這一年科舉考試來臨,飽讀詩書的康熙心血來潮,想測試下自己的才能,看看在全國的考試中能考第幾名。百年來,很多紅迷受新紅學的誤導,錯誤地以為賈家的大結局應該是「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而根本就不可能出現什麼「中興」場面。並據此以為《紅樓夢》後四十回是狗尾續貂。而實際上,《紅樓夢》的暗線卻當頭潑了冷水。它告訴我們:賈府其實就是大清皇家,《紅樓夢》寫的是大清皇家之事,它和江寧曹家毫無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