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風暴下,馮鑫的暴風邏輯-虎嗅網

2021-01-07 虎嗅APP

在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盜夢空間》裡,設計了一個「造夢師」的職業,他們可以製造栩栩如生的夢境,提供給盜夢者竊取他人的思想,造夢者的能力越強,被人為製造出來的夢境就越穩定,不會輕易坍塌。

 

在與馮鑫的對話裡,他傳遞出來的最大意圖,就是想要說明他是一個有能力為暴風影音「造夢」的帶路人。

 

這似乎是一個迫切而又難以自證的命題。

 

暴風影音的絕境求生

 

馮鑫是銷售出身,經歷過三株和金山的騰飛輝煌,也當過周鴻禕和雷軍的股肱之臣,最後拿了蔡文勝的天使投資,做了一款名叫酷熱影音的播放器軟體,進而收購了整個行業的前輩暴風影音,成為了它的主人。

 

銷售型人格在馮鑫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口才機靈,反應敏銳,一眼就知道自己對面的人究竟最需要什麼。

 

比如,暴風影音當前的市場重心,自然是它剛剛推出的可穿戴設備「暴風魔鏡」,但是就我而言,可能更加在意暴風影音這個品牌乃至這家公司的勢態,所以繞了半圈彎兒,馮鑫終於忍不住反問我是不是「真的關心暴風影音如何尋找出路」,在得到肯定答覆後,他講了一個略顯苦情的故事。

 

「省」字訣,是暴風影音得以熬過在線視頻行業的版權大戰並一直存活至今的唯一原因,馮鑫扳著手指演示當浪淘沙之後的江湖格局:「BAT」三家各有一枚棋子——愛奇藝/PPS、優酷/土豆、騰訊視頻,中間再有兩支獨立勢力——樂視和搜狐視頻,剩下的就只有暴風影音了,其他的跟著燒錢的,不是被活活拖死(酷六),就是被出售給外行(PPTV),而在這個「321」的剩者陣營當中,暴風影音的成本投入,只有其他五家平均值的十分之一。

 

這種節省,讓暴風影音成為了中國除樂視之外,唯一一個能夠盈利的在線視頻玩家。

 

「暴風的收入結構裡,百分之九十都是廣告,我連遊戲收入都沒有,就可以保證用戶生長」,馮鑫就像一個影視劇裡的作坊掌柜,攏著衣袖盤算當年收成,末了,還不忘損損同行,「我們也不去做主播,這點潔身自好,還是有的。」

 

暴風影音和迅雷,從產品到遭遇上十分相似,它們都是PC時代的「裝機必備」,也一度雄踞工具軟體的榜單先列,甚至連衝擊上市的尷尬都如出一轍:商業模式不夠漂亮,以及版權風險。不同的是,迅雷蟄伏數載之後,仍然堅持向美國資本市場跋涉,而暴風影音則很早就開始著手取消VIE結構,並清退美元基金轉而吸收人民幣,將上市地點定在了創業板。

 

的確,好像只有銷售型人格的CEO,才會如此的能屈能伸,波瀾不驚。

 

工具軟體的進化鏈

 

據說,搜狗的王小川和美團的王興,曾有一場激烈的爭論,前者Evernote如果堅持工具品類,「很難做成真正賺錢的生意」,而後者極不同意。王小川的邏輯,建立於搜狗系列的工具軟體用戶量巨大但產生的商業價值稀薄這一實踐基礎之上,他說「工具」必須要上升到「服務」,才有未來。

 

在另一個場合,魏武揮的總結更加透徹:「工具、渠道、平臺、入口,是一條進化鏈,越到右邊的頂端,它的優勢時間就越長」。這個總結的背景,是在著名音樂播放器軟體WinAmp宣布停止運營的時候,魏武揮認為,工具的沒落,在於它與用戶的關聯過低,想要擺脫被邊緣化的宿命,就必須順著渠道、平臺直到入口這條路徑,爬到無法被輕易取代的位置。

 

擺在暴風影音面前的,似乎是同樣的問題,但是馮鑫並不願意遵循進化的慣常規律——從工具到渠道再到平臺最後抵達入口——他為暴風影音所造的夢,是基因突變,直接越過中間形態躋身入口。

 

著實有點兒像天方夜譚。

 

馮鑫的招數,是軟硬兼施:在軟體上,主抓用戶忠誠度,做聚合和長尾,到了硬體,則搶在所有競爭對手之前,生產他所認為未來必將流行的可穿戴設備,先入為主。

 

「暴風影音在視頻的內容上,只求擁有,堅決不買任何獨家,擁有和獨家的成本差了十倍,我可以忍受比別人晚幾天,但是我把力量都用在留人上。《甄嬛傳》和《我是歌手》,可以為購買了獨家版權的視頻網站帶來巨大的流量,但是這些流量是會跑的,你如果有一天被別人搶了獨家,流量跌幅同樣巨大。」馮鑫認為,在線視頻行業的資本競爭遠遠高過產品競爭,是暴風影音得以從側面殺出一條血路的機會,他在產品功能的開發上做了很多「髒苦累活」——獨立編碼技術、3D支持、高清視效優化等——所以暴風影音可能不會是某些追趕內容潮流的用戶的首選,但是持續沉澱下來的,一定是黏性極高的用戶,「艾瑞的統計數字,我們單平臺的月活好像是第五還是第六,很吃虧,但是我們日活排在第二,這個現象已經說明了我們的策略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暴風做了很多低成本的聚合工作——即「通過平臺合作播放其他視頻網站的內容」——也在三年多的時間內遭到了超過百起版權訴訟,雖然敗訴比例不大,但是仍然隱患重重。

 

類似的,馮鑫的硬體理想,其亮點同樣在「性價比」上。

 

暴風魔鏡想要做什麼

 

暴風魔鏡是一個定位於廉價市場、而又試圖捕獲發燒用戶的頭戴式偽顯示器——與Oculus Rift這種本身就有顯示屏幕的硬體產品不同,暴風魔鏡只有鏡片,必須與智慧型手機配合,通過光學折射來投影內容到用戶的視網膜——售價99元人民幣、每天限量發售1000部等數字,都意味著它絕對不是一個是市場向的產品,而是更加側重於戰略向的產品,佔坑目的顯著。

 

簡單來說,戴上暴風魔鏡,打開智慧型手機上的專用App,即可簡易體驗沉浸式的虛擬實境效果。由於畫面完全來自手機屏幕,所以暴風魔鏡的主要作用,除了通過光學鏡片來實現感官升級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隔絕用戶與現實世界的連接,阻斷幹擾。

 

熱衷於「造夢」的馮鑫甚至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濃縮到了一個點,「人類最普遍的需求,就是想要活在夢裡,我們讀小說、看電影、玩遊戲,其實都是在追求出世。佛家提倡『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它們維繫著人對於世界的真實感,魔鏡做的,就是把這些東西幹掉,然後用虛擬成像來替換,直接刺激用戶的腦補。」

 

暴風魔鏡的App,是一個iTunes的雛形,馮鑫正在推動市場團隊,招攬第三方合作方的入駐,他舉例子,比如一場演唱會,就可以將直播放進來,捕撈那些沉沒用戶,然後依靠低價或者增值服務來盈利。「第一人稱的沉浸式體驗,一定優於第三人稱的旁觀視角,美國色情電話的產業佔比一直很高,因為人在黑暗之中,只用電話去接觸信息的時候,沉浸感是最強的」。

 

馮鑫的暢想,讓人聯想到史泰龍在1993年拍過一部未來題材的科幻片,名為《越空狂龍》,影片本身並不算出色,但其設定卻在後來為人津津樂道:史泰龍飾演的男主角在未來的某一天被喚醒時,他發現整個世界已經被科技改變了,在那個世界裡,男女歡好不需要肉體的接觸,甚至會覺得體液的交換過於「墮落」,而他們的選擇,是各自戴上一個傳感器,體驗虛幻模擬的快感……

 

目前,暴風影音的公司裡單獨劃分了一支獨立團隊來負責魔鏡產品,馮鑫將之視為一個跳板,讓以前處於內容消費最下遊的工具(暴風影音)一躍成為握有生態話語權的上遊入口(暴風魔鏡),與其他的可穿戴設備生產商一起,擠出產業紅利。「我不喜歡用『風口』這個理論,但是如果要這麼講的話,虛擬實境一定是下一個風口,是從0到1的劇烈動蕩,越早進來,越早受益」,馮鑫對自己的判斷十分自信,「而且,我們走的平民化路線,這樣它就不會永遠只是一個小眾的市場,而且同樣的解決方案,我們的價格最低」。

 

大齡文藝青年的謀變

 

馮鑫生於1972年,這也是中國網際網路第一代企業家的集中出生階段,在他們進入社會角色時,正好趕上網際網路窗口的開啟,以及八十年代末期的浪漫主義和自由主義思潮的結束。

 

在對話過程中,馮鑫突然毫無徵兆的插入了一段他的個人回憶:「我很小的時候,家裡每年都會帶我去天文博物館,你們都沒去過嗎,真應該去一趟。人坐在那兒,周圍全是黑的,月亮和星星就在頭頂,我一邊看,一邊吹一隻氣球,但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吹得多大,好像整個世界上就只有宇宙和我」。

 

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是三十多年以前的經歷,決定了馮鑫今天對於虛擬實境押下的賭注。

 

另一方面,馮鑫曾坦言自己的讀書史,讀《尤利西斯》是「純屬裝逼」,讀《聯想為什麼》是入行啟蒙,但是唯有《約翰·克利斯朵夫》才是「真正的聖經」,在這個關於殉道和妥協的史詩故事裡,馮鑫說他明白了自由的靈魂是「趨同於自己認可的事業,並願意為之付出犧牲」。

 

所以回過頭來,馮鑫身上的烙印,其實對比色彩強烈:接近天然的文藝青年本色,加上現實磨礪出來的銷售型人格,如同DNA的雙螺旋結構,相互維持平衡,構成了這樣一個氣質獨特的CEO。

 

馮鑫給了自己一年的時間,來專注的做暴風魔鏡,圍繞著軟體和用戶,他也認為這一方向的業務拓展具有必然性,而在今年夏天以來,創業板上的可穿戴設備概念股也表現搶眼,馮鑫驟然走出沉寂、踏入這個領域,未必輕率。

 

在阿里上市當日,其市值超過2300億美元,馮鑫在微博上不無深意的說:「這個時代,這個行業,感謝」,就像是一個虔誠的網際網路信徒那樣,敬畏奇蹟,卻更相信機遇。

 

作者 闌夕 微信公眾帳號:techread

相關焦點

  • 暴風的風暴:融資問題難解 馮鑫危機中尋轉機
    馮鑫還是那個馮鑫,但暴風卻不再是十年前的暴風。此次此刻的暴風,陷入新一輪的危機中。8月3日,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三個首發股東擬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0.78%的股份。公告顯示,這三個首發股東實際上是暴風集團高管持股的企業,而馮鑫是三家公司唯一執行事務合伙人。公告發出後,有媒體對此解讀,指馮鑫和公司高管選擇減持。
  • 馮鑫被抓,暴風TV潰敗,暴風真的完了
    去年7月,馮鑫說暴風要All for TV。彼時暴風和馮鑫雖然危機四伏,但馮鑫看起來至少是意氣風發的。今年7月,暴風集團發公告稱,馮鑫被採取強制措施,因為刑事犯罪被警方控制起來了。這些年,暴風和馮鑫做VR、做文化影視、做電視、做體育、做區塊鏈……上市以來的暴風集團曾經追對了一切風口。
  • 行走在風暴中的暴風影音,這次能否安全度過?
    1998年,馮鑫進入到金山工作,作為市場渠道的經理,6年後,馮鑫坐上毒霸事業部副總經理的位置。後來,雅虎挖馮鑫做中國個人軟體事業部的總經理。只做了一年的時間,馮鑫就決定創業。當時中國的市場情況是,有關影視的資源非常少,人們想要看視頻都是從網頁上下載到電腦裡,然後再用系統自帶的播放器播放。
  • 暴風影音:從暴風裡生,在暴風中長,隨暴風而去
    當時的網際網路行業正是pc過渡到網際網路的關鍵時期,然而pc端的播放器巨頭暴風並沒有好好的跟上節奏轉型升級,而是在網際網路的風口與泡沫下,暴風科技推出了暴風VR、暴風體育,暴風影業等多項業務。一心多用,在沒有足夠的人力以及市場的支撐下,帶來的後果就是美夢的破碎。
  • 暴風影音遇風暴,罪魁禍首是因為學樂視?
    連續錯過兩次轉型機會 2007年創業之初,創始人馮鑫通過收購暴風影音,並與酷熱影音整合,再與超級解霸技術團隊合併,經過這一系列的合併重組,暴風影音有著良好的視頻格式兼容性,獲得了用戶的喜愛一舉成為當時國內首屈一指的播放軟體,並佔據了近70%的市場份額,同時也成為線下裝機必備的播放器。
  • 暴風集團70後搖滾CEO馮鑫:如歌一樣,不妥協直到變老
    而暴風集團CEO馮鑫在剛剛結束的十周年年會現場獨唱了一首《追夢赤子心》。唐朝、張楚這些搖滾圈的殿堂級人物都來到現場。馮鑫在搖滾樂隊演奏下,開口後迅速引來臺下2000多位暴風集團員工與用戶、商業夥伴等人的合唱。
  • 暴風影音身陷風暴,市值從400億跌落25億
    2估價跌超90%,市值蒸發300多億暴風集團的現任CEO是馮鑫,2007年他從周勝軍手裡以1200萬收購暴風影音後,將其打造成暴風集團的殺手鐧。跟其他播放器相比,暴風影音只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超強解碼功能,不管什麼格式的視頻,在暴風影音這裡都能播放,在版權意識薄弱的2010年前後,這就是一把鋒利的菜刀,解決了所有用戶的痛點。
  • 對話馮鑫:暴風中心的造夢師
    》裡,設計了一個「造夢師」的職業,他們可以製造栩栩如生的夢境,提供給盜夢者竊取他人的思想,造夢者的能力越強,被人為製造出來的夢境就越穩定,不會輕易坍塌。比如,暴風影音當前的市場重心,自然是它剛剛推出的可穿戴設備「暴風魔鏡」,但是就我而言,可能更加在意暴風影音這個品牌乃至這家公司的勢態,所以繞了半圈彎兒,馮鑫終於忍不住反問我是不是「真的關心暴風影音如何尋找出路」,在得到肯定答覆後,他講了一個略顯苦情的故事。
  • 二次創業的暴風影音CEO馮鑫攜「小魔投」亮相北電 邀大學生做電影放映員
    5月10日下午,受北京電影學院校友會的邀請,暴風影音創始人兼CEO馮鑫走進北電,分享創業25年來收穫的人生經驗,暢談當前電影行業在網際網路浪潮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讓人好奇的是,馮鑫此次校園行還帶來了一個顛覆常人想像的創新產品——小魔投。「這款唯一沒有遙控器的投影產品將於5月23日正式發布。」馮鑫透露。
  • 馮鑫:暴風TV對標樂視和小米
    查看最新行情吳清暴風科技牽手海爾集團旗下的日日順,加入了當前激戰正酣的網際網路電視戰局。日前,暴風科技CEO馮鑫正式宣布與海爾旗下物流平臺日日順、奧飛動漫、三諾數碼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打造網際網路電視暴風TV。
  • 從如日中天到身陷囹圄,暴風馮鑫的創業啟示:老闆弱一點就被人欺
    特別是對創業者來說,馮鑫的經驗教訓絕對值得認真了解,銘記在心。馮鑫,暴風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其公司曾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創下37個漲停板的紀錄,市值高達400億。最熱鬧的時候,馮鑫被視為與雷軍、周鴻禕比肩的網際網路大佬,風頭一時無兩。
  • 暴風TV多名員工赴總部向馮鑫討薪 並稱暴風TV已於早前解散
    導讀:暴風TV9名外地員工來到北京暴風集團總部,就「涉及400多名員工的拖欠半年工資」等事宜,向董事長馮鑫和集團索要說法。討薪現場,多位員工向8號樓表示,暴風TV已於早些時候解散。  這些員工多來自暴風TV的線下銷售部門,在維權現場,他們告訴8號樓,暴風集團是暴風TV的第一大股東,馮鑫又是兩家公司的董事長,不管是公司還是馮鑫都應給員工一個交代。他們想就「遣散」一事索要說法,並申請執行賠償協議。
  • 賣的越多虧損越大,馮鑫押寶的暴風TV能撐多久?
    在魔鏡、TV、體育、影視、影音等各大業務板框中,暴風TV是暴風集團董事長馮鑫現在最看重的業務,暴風TV承載著暴風的未來。在馮鑫的眼裡,「暴風重新登上高峰的希望和可能都落在暴風TV身上」。不過從暴風TV眼下的光景及2018年業績和資金情況看,暴風TV恐怕要讓馮鑫失望了。
  • 暴風陷「風暴」 昔日影音霸主窮途末路?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暴風陷「風暴」,昔日影音霸主窮途末路?記者:謝藝觀業績巨虧、實控人馮鑫被捕,高管離職,員工大量流失,主要業務陷入停頓狀態,這兩年,暴風集團演繹了一部悲慘的「滑坡」史。暴風集團到底怎麼了?下一步是否就走到盡頭?圖片來自暴風集團官方微博。
  • 揭秘暴風影音接盤者:十年前擁5000萬用戶,打價格戰成暴風死敵
    百度旗下愛奇藝,騰訊旗下騰訊視頻,阿里旗下優酷網,牢牢地佔據了在線視頻前三強的位置。三巨頭視頻網站通過版權的密集購買,擴充知名度以及口碑。在需要高度密集充值的資本遊戲中,「燒錢」成為視頻網站活下去的唯一方式。由於沒有爆款的版權內容支撐,沒有明確的網站定位和持續的資金支持,風行網在競爭中逐漸敗下陣來。僅僅四年以後,風行網就淪落到與暴風影音和PPTV抱團取暖的地步。
  • 暴風集團垂死掙扎,從誕生100個百萬富翁,到一個「講概念」公司
    截止4月28日,暴風股價跌到不到10元每股,市值只剩下29.49億元了。從昔日百億輝煌,再到如今垂死掙扎,暴風集團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又是什麼讓它從巔峰跌落到谷底?暴風的敗局又能給我們什麼啟示?1十年前的暴風影音,一度是中國70%網民的裝機必備軟體。十年前,暴風影音在馮鑫團隊的技術支持下,在當時可以支持幾乎所有主流視頻格式。
  • 暴風集團:400億轉眼灰飛煙滅 | 2020魔幻系列(2)
    後來,馮鑫用20萬元成立了「酷熱影音」,兩三個月便賺了100萬。 當年,31歲的賈躍亭才剛剛來到北京,創立了樂視網,成為當時市場上第一家專業的視頻播放器。 沒有趕上視頻播放器的風口,馮鑫只能在蔡文勝的助攻之下,2007年憑藉IDG投資的300萬美元,收購了暴風影音,組建成立暴風科技。
  • 暴風分崩離析倒計時
    來源:新芽NewSeed作者 | Charlotte報導 | 新芽NewSeed「從巔峰到如今僅剩十餘員工,暴風集團迷失在暴風中。」一紙公告,再次把遊走在深淵邊上暴風的窘境暴露在聚光燈下。這也意味著,若暴風集團2019年全年淨資產為負,其股票將被暫停上市。生態投資併購崩盤,身陷囹圄2005年,在金山攢下「第一桶金」的馮鑫決定出來創業。創業初期,馮鑫四處找投資。他先找周鴻禕,周鴻禕說你這個方向我不做;後找雷軍,雷軍說要考慮兩周。等待三天後,馮鑫決定自己開幹了。幾經曲折,暴風集團在2015年登陸創業板。
  • 暴風影音老闆被捕 高管全辭職
    但有一個細節是,2015年-2018年的三年時間裡,中金公司一直擔任暴風集團的保薦機構。在浸鑫基金操刀收購MPS同期,上市公司暴風集團籌劃的另一場31.05億元的收購案,獨立財務顧問包括了中金公司,不過,這場收購在證監會的介入下以失敗告終。
  • 暴風押注「酷播雲」:一直在模仿,從未有超越
    經歷過山車般的暴風如今押注播酷雲成立於2007年的暴風,可以說是當年網際網路視頻的領頭羊,在當時無論是怎樣的視頻格式,都能通過暴風影音播放,也正是憑藉著這樣的技術優勢,暴風迅速在視頻軟體當中脫穎而出,積累了強大的護城河,並且依靠持續的技術創新和高效的運營,實現了連年的盈利,於2015年在深圳創業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