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韓熙載夜宴圖》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韓熙載夜宴圖》郵票斬獲1990年最佳郵票獎,不過,提起《韓熙載夜宴圖》郵票的這六個真相,恐怕99%的人都會驚訝地說「不知道」。
真相一:郵票臨摹的不是故宮的原畫,而是榮寶齋的木版水印
《韓熙載夜宴圖》的設計者、榮獲"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的郵票設計大師王虎鳴解釋說:「不採用故宮現存的原畫,主要是考慮古畫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顏色變化較大,線條也不十分清楚,直接照相印刷困難較大,而榮寶齋的木版水印畫對原畫已作了處理,更能突出郵票的藝術效果,使其清晰、明朗。」
真相二:榮寶齋的木版水印並不是複印那麼簡單,而是非遺的頂級工藝
榮寶齋木版水印2006 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通過勾、刻、印三道工序的完美結合,才成就一幅水印畫。
上世紀五十年代,為複製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國寶級書畫《韓熙載夜宴圖》,榮寶齋從1959 年開始籌劃,到1979 年完成,前後長達20年之久,其中勾描、刻版共1667 套,複製僅35幅!每幅需印刷8000餘次,共計印刷近30萬次。這些作品印製完成之後,直接被故宮博物院定為「次真品」。
真相三:「中國人民郵政」中「郵」字的右耳不是連著的,而是斷開的
「中國人民郵政」中「郵」字的右耳拐彎處,故意採用了斷線的方式做了暗記。目的嗎?只有一個,那就是防偽。由於名畫題材的郵票一直是市場追逐和熱捧的焦點,隨著名畫郵票的大幅升值,造假者便可利用高科技製版偽造出足以以假亂真的偽品。不過,這一小小的細節設計卻讓那些偽品原形畢露、無處遁形。
真相四:郵票的設計不是原封照搬,而是進行了裁剪和修版
設計古畫題材的郵票,看似簡單,因為有現存畫作可參照,但是實際上卻有許多困難,難就難在既要保持原作品的特色,又要適合郵票藝術,適合印刷要求。於是,在設計《韓熙載夜宴圖》郵票時,王虎鳴進行了大膽的裁剪。「
比如,聽樂這枚票,裁剪了右邊一塊,以確保畫中彈琴女子形象完整,因為雖說她不是此畫主要人物,但卻是畫中聽樂人的視線所在。試想,去掉這個彈琴人,那就無法交代那群人究竟在看什麼,聽樂這一故事就無從談起。」
真相五:邊飾和廠銘不是黑色的,而是深駝灰色
深駝灰色素有「高級灰」、「復古灰」的美譽,是古畫界當之無愧的經典色。以深駝灰色為邊飾,更能襯託出郵票的暈染細膩、設色豔麗,用王虎鳴的話來說,就是「極好地表現出線條的工細靈動、精確流暢,設色的工整細膩、豐富和諧」。
真相六:最佳郵票評選的得票票數
《韓熙載夜宴圖》榮獲1990年最佳郵票獎,而當年這場由中國郵票總公司、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共收到有效選票41萬張,王虎鳴設計的《韓熙載夜宴圖》以超過37萬選票的絕對優勢力壓群雄、獨領風騷。
將名畫設計成郵票,實際上是一種再創作。設計者帶給廣大收藏者和投資者的不僅僅是一枚小小的郵票,而是一份珍貴的藝術品。
文章來源:網際網路
想每天關注郵票金銀幣或紀念幣等最新價格
想了解最新的藏品訊息請關註上海小林錢幣社↓↓↓
想了解更多關於郵票或者收藏方面資訊請聯繫↓↓↓
更多行業資訊請關注風跡網
一站式郵幣卡資訊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