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錦衣衛有多厲害?倆人就把日本摸了個遍|百家故事

2020-12-23 不易君子

題/兩個人就將日本摸個門兒清,明朝的間諜有多厲害

文/有疾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簡介:1590年左右,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然後他就將自己的目光鎖定到了亞洲全境,首先的目標自然是朝鮮和明朝。在1591年,豐臣秀吉派遣使臣致書朝鮮國王:「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

(豐臣秀吉雕塑)

其實不只是明朝和朝鮮,他還曾派遣使臣前往琉球、呂宋、莫臥兒帝國等地區,要求他們俯首稱臣並向明朝宣戰。但是當時候的明朝可不是薩爾滸之戰以後的明朝,自身的實力和對於周邊地區的影響力還在,這些地區自然就婉拒了豐臣秀吉的要求。

在次年,豐臣秀吉依舊是調集14萬軍隊,渡海侵入朝鮮,兵鋒直指明朝。

這也是最近熱播韓劇《李屍朝鮮》的背景。在劇中世子李蒼的老師安炫用500人平定倭寇入侵即影射這一段歷史。但與真實歷史不同的是,並沒有那種起死回生的藥草,而是靠著兩國無數仁人志士的鮮血才換來和平。

在戰場上拼刺刀的是英雄,但是,也有一些暗中活動與明朝和日本兩國間的英雄卻湮沒在了歷史典籍之中。

就在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的前夜,有一封日本準備侵犯明朝的情報書抵達了福建,由此拉開了明朝對日本的一場間諜戰。

(《李屍朝鮮》安炫角色海報)

01後方

送出這封情報書的人名叫許儀後,是當時日本大名島津義久手下的醫師。這封情報書到達福建之後,迅速得到重視,但是由於當時的交通條件等客觀因素,這封情報書到達之後距離日本侵朝只剩一個半月的時間。

這給了明朝寶貴的反應時間。戰爭爆發之後,明朝著手應戰,為了贏得戰爭的主動權,還順著許儀後的思路想到了間諜戰。

時任兵部尚書的石星多方面派出間諜,向朝鮮派出了大忽悠沈惟敬,去前線擾亂日軍;又派遣了兩名錦衣衛到福建巡撫許孚遠的帳下,直撲日本老家,讓他們與遠在日本的許儀後接頭。

(島津義久的勢力範圍在日本的最南端)

派出的這兩名錦衣衛,一個叫史世用,一個叫沈秉懿。能被朝廷派來的自然也都不是泛泛之輩,但是許孚遠還是經過了一番嚴格的篩選。

他在給朝廷匯報的奏摺中說:「臣看得沈秉懿,老而黠,不可使……其史世用,貌頗魁梧,才亦倜儻……選海商許豫船隻……扮作商人同往日本薩摩州」。所以就選了史世用去承擔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

然後史世用就成了一名專業的諜報人員,在豐臣秀吉兩次侵略朝鮮的戰爭中都能發現他的身影。

(錦衣衛的影視劇形象)

02行動

史世用有才華,人長得也帥,最重要的是腦子還活泛。

在戰爭開始後一年,史世用就化妝成海商踏上了去日本的間諜之旅。經過了一個月的海上航行,七月的時候史世用到達了日本,在內浦港下船。

但是由於人生地不熟,下船之後一打聽才發現自己來錯地方了。本來他要去薩摩州和許儀後接頭,但是這裡距離薩摩州還有一段距離。

但是史世用並沒有慌張,而是就地打聽島津義久和許儀後的所在地,以免自己到薩摩州之後撲個空。這一打聽就打聽到了這倆人已經離開薩摩州,到了名護屋。

又一打聽名護屋是個什麼地方,這才知道原來名護屋是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的發船港口。這個地方的情報意義就很大了,於是史世用二話沒說孤身一人直奔名護屋而去。

(名護屋城)

而且史世用還大膽地兵分三路,讓正經海商身份的許豫在內浦港潛伏下來,同時讓同行的張一學等人潛入豐臣秀吉所在的大阪,打聽與豐臣秀吉有關的消息以及記錄下沿途的山川地理。

到了名護屋之後,史世用的諜報能力一下子就顯露出來,沒有費多大力氣就聯絡上了給明朝送出情報的許儀後。因為豐臣秀吉與一幹大臣都在名護屋,許儀後怕在這裡發生變故,兩人就一道回到內浦港,去會見潛伏下來的許豫。

三人一番商議之後,讓史世用充當海商許豫的副手,去密會島津義久的重臣伊集院忠棟。

(錦衣衛插畫形象)

03變故

但是事情並沒有那麼一帆風順。伊集院忠棟一見許儀後帶來的這兩個海商,直接就說:「此恐非商販之人」。許儀後就連忙打圓場:「亦是大明一武士也」。

然後伊集院忠棟也沒多問,順手就送了許豫一副鎧甲。在一旁的史世用就這麼被他們一起忽略了。

其實島津家和豐臣秀吉本來就不怎麼對付。在豐臣秀吉攻打朝鮮之前遭到過島津家的嚴厲反對,而豐臣秀吉則讓島津家將反對聲音最大的島津歲久(義久的弟弟)的首級交出來。島津義久無奈之下只能讓島津歲久自殺。

所以伊集院忠棟對許豫、史世用一行的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巴不得豐臣秀吉失敗呢。

但是有人卻將這個秘密洩露了出去,一個名叫玄龍的日本大和尚到了內浦港,一見到許豫就問:你怕不是來刺探我們情報的密探吧?

許豫也不含糊,當場就承認說:「是,不過最近聽說遊擊將軍(即沈惟敬,這個時候沈惟敬已經在朝鮮半島忽悠起來了)來和解,我們福建聽了不知道虛實,就派我先過來看看。」

(攪動風雲的沈惟敬-劇照)

這一套說辭也可以說是天衣無縫,許豫也不愧是被許孚遠選出來協助史世用的海商,不但遇事不慌,許豫回國之後還將日本的情報進行了詳細的匯總,基本上將豐臣秀吉的情況和當時的日本國內局勢摸了個門兒清。

就這能力,走遍天下都餓不著。

史世用見情報收集的差不多了,就先許豫一步回國。許豫還要用商人的身份和薩摩州的高層們進行交談,所以後出發。

但是,史世用的運氣實在是背到了極點,剛出海沒多久就遇上了風暴,全船僅他和鄭士元存活,漂流到不知道是薩摩的哪個地方。

因為他身無分文,沒有辦法去尋找許豫和許儀後,只能流落街頭,過著乞丐一般的生活。到了十個月之後,琉球的使者前往薩摩,遇到兩個蓬頭跣足的乞丐攔住他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是指揮史世用、承差鄭士元。

琉球方面見史世用衣衫襤褸,但是氣度不凡,在後來給明朝上書的時候曾說:「看得本員奚是中朝使臣,審遇難到此,理當轉送」。然後史世用二人就乘著琉球使臣的船踏上了歸國的路途。

但是,史世用可能是和海洋八字不合,在快到福建的時候又遇到了風暴,史世用二次漂流,這次漂流到了福建泉州府。

(明朝疆域圖)

04二人的後續

史世用回來之後也沒有閒著,在匯報完之後,又把自己從日本帶來的海量情報編成了《倭情備覽》一書。

在1596年,豐臣秀吉第二次入侵朝鮮之時,史世用又受命前往朝鮮參戰,受到了當時朝鮮國王李昖的接見,專門問到了史世用和他的書:「但予專不知此人(史世用),欲見其刊行之書。未知此人商賈乎,浙江人乎?蓋觀其人,奇特人也」。

三天之後又會見了史世用,對史世用又是一頓猛吹:「此人甚奇偉,其文亦奇。先見若鬼神,容貌又卓葷,天下之奇士也」。

(豐臣秀吉插畫形象)

《倭情備覽》一書對於明朝和朝鮮,關於日本方面的認識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朝鮮戰場上,明朝與朝鮮官員的對話中時不時就會提到這部書。

而一同與史世用立下大功的許豫,後來也被嘗到甜頭的福建巡撫許孚遠二次派往薩摩州,目的就是忽悠島津家與豐臣秀吉火拼,想在日本的家裡燒一把火,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但是很可惜,當間諜和島津義久的軍師一同回來,準備商談各種細節的時候,許孚遠已經被調離。繼任的福建巡撫對這件事情沒有一點興趣。所以前功盡棄。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內容請參見:

寧可出家也不當日本的鷹犬,孫傳芳無愧中華好兒郎|百家故事

戰死後被泡在酒桶裡的英雄卻引發了朗姆酒和白蘭地之爭|百家故事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另眼再看秦漢兩朝的對外擴張|百家故事

朱允炆之敗要「怪」朱元璋,朱棣之勝要「謝」朱元璋|百家故事

相關焦點

  • 明朝最厲害的錦衣衛竟然是他
    明朝最厲害的錦衣衛竟然是他...錦衣衛,眾人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那些電視劇或影戲內部的那些穿戴統一的服裝,腰佩刀劍,飛簷走壁武藝高強的人。在明朝,提到錦衣衛,朝中的大臣簡直聞風喪膽。那你知道在明朝最厲害的錦衣衛是誰嗎?
  • 錦衣衛到底有多厲害?終於明白,明朝為什麼會滅亡
    錦衣衛,明朝著名的特務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 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 明朝有個比錦衣衛、東西兩廠還厲害的特務機構,僅存在五年但危害最大
    在明朝電影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廠衛這個詞。也經常能夠看到錦衣衛和東西兩廠不經過三法司直接逮捕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頭百姓的事情。對於生活在明朝的人來說,廠衛就是恐怖的代名詞。可能有人要問了,錦衣衛、東西兩廠是什麼東西呢?誰的權力更大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讓人聞風喪膽的明朝廠衛機構。
  • 明朝的官員為何怕錦衣衛?看看錦衣衛的手段就知道他們有多恐怖了
    有關明朝的影視劇中,往往少不了錦衣衛的身影。錦衣衛處在暗處,十分神秘,他們是皇帝最信任的耳目,明朝官吏大抵不敢隨便發牢騷,更不敢妄議朝政。因為他們深知那無所不在的「竊聽門」,會隨時記錄你的一言一行。錦衣衛進行著監視大臣的任務,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宋濂的故事了。宋濂是開國元勳、朝廷重臣,他出身貧寒,性格非常質樸,朱元璋問他的事情他都如實回答,即使是家事也從不隱瞞。他曾經對別人說:「君猶父也,天也,其可欺耶?」有一天,朱元璋問他:「昨天飲酒沒飲酒,客人是誰,上的些什麼好菜?」
  • 明朝的東廠、西廠、內行廠、錦衣衛、六扇門,哪個最厲害?
    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其實還有個內行廠,受文學和影視作品的影響,這些無疑是明朝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幾個衙門,那麼這些個衙門都是幹什麼的,他們中又是哪個最為厲害呢?這個則要分兩方面來說,權力最大者無疑是存在最短的內行廠,而為禍時間最長的則毫無疑問是東廠,我們分別來說。
  • 明朝令人毛骨悚然的特務——錦衣衛
    錦衣衛形象飛魚服是錦衣衛的標配。錦衣衛在影視作品中穿的夜行服,一身黑破破爛爛戴個破帽子,這也是不對的。錦衣衛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錦衣」,錦衣衛的服飾是非常亮麗的叫做飛魚服。飛魚服非常漂亮上面刺有飛龍的圖案叫做飛魚文補,在古代服飾講究上是一等一的厲害了。除了飛魚服以外還有兩種服飾在歷史上有過記載叫做蟒服和鬥牛服,這就和錦衣衛的官職有關聯了。
  • 明朝的錦衣衛,竟然敢自稱是萬歲?到底有多放肆?
    明朝的錦衣衛,竟然敢自稱是萬歲?到底有多放肆?古代的皇帝上位後都會恐慌自己的位置會丟掉,於是他們總是想盡各種辦法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比如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想讓眾群臣擁立自己,想壓制官員維護自己的權力,於是就創辦了錦衣衛,那麼什麼是錦衣衛呢?它的作用又是什麼呢?
  • 明朝最讓人生畏的東廠、西廠和錦衣衛到底有多神秘?
    在許多影響政局、關乎朝野的重大事件中,都能夠看到東、西廠和錦衣衛的身影,那麼到底這些機構是何時建立?在這些機構的發展和壯大的過程中又有哪些鮮為人知又精彩紛呈的故事呢?下面按照時間順序對這幾個機構做簡要介紹!
  • 明朝最厲害錦衣衛,連皇帝朱棣的女人都敢霸佔,他最後結局如何?
    他是明朝最厲害的錦衣衛,連明成祖朱棣這位鐵血皇帝的女人都敢霸佔。這還都不是事,他還學著秦朝的趙高上演了一場指鹿為馬的大戲,最後還想意圖謀反。那麼,這位明朝最厲害錦衣衛到底是誰,他為何連明成祖朱棣的女人都敢霸佔,他最後的結局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錦衣之下》中展示出的明朝錦衣衛制度
    在現代影視劇中,「錦衣衛」是一個熱度很高的話題,其特殊的地位和神秘屬性能夠為編劇的創作帶來足夠的發揮空間,創作出吸引觀眾眼球的故事,因此,「錦衣衛」成為現代影視劇的寵兒。例如電視劇《大明錦衣衛》、電影《繡春刀》系列和《錦衣衛》等,都是以「錦衣衛」為主題進行的影視劇創作。
  • 明朝特務機構之可怕錦衣衛以及詔獄
    錦衣衛「一把手」是指揮使,皇帝心腹之人。指揮使下設十七個所,有千戶、百戶總旗等職位,他們死後家裡人可以繼承位置,如果沒有子嗣的,就再選新的民戶替代。錦衣衛最下屬執行任務的人被稱為「緹騎」,在朱元璋時期,緹騎只有500人,到了朱厚熜時期,緹騎人數達到6萬人之多,並且錦衣衛的稽查風格與東廠相似,收買流氓作為準特務,加上這些流氓準特務的話,明朝直接間接養了十五六萬特務。這麼龐大的特務群體,罪行肯定不計其數。
  • 明朝錦衣衛發明的「彈琵琶」,到底有多可怕?犯人撐不過1分鐘
    朱元璋是家裡的第八個兒子,為了一口飯吃,便選擇出家當了和尚。後來跟隨郭子威參加了農民起義,並得到了重用。在1368年的時候,朱元璋佔領南京以後,決定建立明朝,很快就鎮壓了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重新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但是由於童年的悲慘經歷,朱元璋不信任身邊的任何人,殺死了建立赫赫戰功的將軍將領。
  • 清朝入關後,曾令人聞風喪膽的明朝錦衣衛,到底去了哪裡?
    很多人在看完《錦衣之下》以後,都開始四處找資料,想要對明朝真實的歷史事實進行簡要了解,想知道明朝時期的錦衣衛,是否真的令人聞風喪膽,清朝入關以後,錦衣衛這一群體,又到底何去何從?最恐怖的特種組織在明朝,只要提起錦衣衛這三個字,無論男女老少,臉色都會為之驚變。因為在當時,錦衣衛是個非常恐怖的特種組織。
  • 明朝後期,崇禎手裡還有十幾萬錦衣衛可派遣,可他為什麼不用呢?
    錦衣衛從明朝建立到滅亡的這三百年裡,錦衣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就是皇上在朝堂和民間的一雙眼,任何對皇家不利的言行都逃不過他們的法眼。並且錦武功高強,個個身懷絕技。而這麼厲害的部門,為什麼在李自成攻入皇宮時卻起不到一點作用呢?反而讓崇禎上吊自殺,絕望而死。
  • 「飛魚服」和「繡春刀」真是明朝錦衣衛的標配?別被影視劇給騙了
    說起明朝的「錦衣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而大部分人眼中的錦衣衛,則是身穿華麗的「飛魚服」,腰間掛著「繡春刀」,看上去十分英武帥氣!可我們也知道,這樣穿戴的錦衣衛基本上都是出現在影視劇中的,真實歷史上的錦衣衛是不是也是如此裝扮呢?
  • 《王國》世子李蒼在歷史上有原型嗎?是誰呢?|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在看完之後,腦海裡不禁就在想一個問題——劇中的世子李蒼有原型嗎?如果有的話那會是朝鮮歷史上的哪一位呢?(《王國》海報)其實李蒼的原型並不難尋找。根據劇中所暗示的三年前進行過「壬辰倭戰」這一背景,順著這個大時間點就會發現,「壬辰倭戰」時在位的朝鮮國王名叫李昖,這個李昖有個兒子名叫李琿,封號為「光海君」。
  • 明朝滅亡時,為什麼沒看到錦衣衛的身影?
    明朝末期,以戰力最強著稱的錦衣衛究竟做了什麼?錦衣衛這個在明朝所誕生,而且是明朝獨有的機構,可以說貫穿了整個明朝歷史發展的始終,到明朝滅亡之時,為何錦衣衛沒能夠為國而戰?錦衣衛雖是由朱元璋親自設置的,但在五年之後,也就是洪武20年的時候,朱元璋突然下令焚毀錦衣衛的全部刑具,鎮撫司內所關押的囚犯的全部都轉交刑部審理,之後便宣布將錦衣衛徹底廢除了,朱元璋之所以會突然廢除錦衣衛,主要是在明朝初年的四大案中都有錦衣衛的身影,後世稱「明初四大案」,四大案牽連被殺的人數達十多萬。
  • 明朝滅亡後,錦衣衛都去哪裡了?
    錦衣衛在明朝時,讓朝臣聞風喪膽,手握廷杖和詔獄兩大法寶,手下血債纍纍。但是,明朝滅亡之後,錦衣衛的結局令人唏噓。當李自成的大軍猛攻北京城時,已經年屆七旬的錦衣衛南堂指揮同知李若璉,死守崇文門。他率領忠於崇禎皇帝的錦衣衛,與大順軍的精銳們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一時間,崇文門口屍枕狼藉,血流成河。但錦衣衛兵力太少,而且並不是專業的作戰部隊,最終無法抵擋源源不斷湧進來的大順軍,無奈失了城門,李若璉等忠於明朝的錦衣衛自殺殉國。
  • 明朝最厲害的特務是東廠還是錦衣衛?
    很快,紀綱就被弄死了。但也暴露了,錦衣衛因為有調查抓捕大臣的權力,很容易形成大臣只知有錦衣衛,不知道有皇帝的局面。影視劇裡有一個說法,叫你們東廠不敢抓的人,我們西廠抓,你們東廠不敢殺的人,我們西廠殺!雖然有些誇張,但也說出了事實。西廠成為了明朝最頂尖的特務機構。可是,這個最厲害的西廠最終卻被東廠搞下去了。太監尚銘出手了。尚銘是東廠廠督,原本比汪直輩份高、資歷老,但無奈汪直半路殺出,另開了一個西廠,生生搶走他的市場份額。
  • 明朝恐怖的錦衣衛:將犯人油煎(圖)
    他不僅要求大臣們當面對他畢恭畢敬,言聽計從,忠貞不貳,就是出朝回府之後的言行也要在他的監視與掌握之中。為此,朱元璋煞費苦心,派出密探四處巡視,保證以最快的速度向他匯報各位大臣的動向。   於是,聰明絕頂的朱元璋決定以錦衣衛來為自己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