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對地球的內部的結構到底有多少了解

2021-01-08 無極限的小宇宙

地球是我們最為熟知的一個天體,但是我們對它任然知之甚少。地球的內部結構為一同心狀圈層構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為地核(core)、地幔(mantle)、地殼(crust)。地球地核、地幔和地殼的分界面,主要依據地震波傳播速度的急劇變化推測確定。那麼接下來本文就來大概的介紹一下地殼,地幔,和地核。

什麼是地殼(qiao)?

地殼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體外殼,地殼的厚度是不均勻的,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大陸部分平均厚度約33千米,高山、平原地區(如青藏高原)地殼厚度可達60~70千米;海洋地殼較薄,平均厚度約6千米。地殼厚度的變化規律是:地球大範圍固體表面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地殼的物質組成除了沉積巖外,基本上是花崗巖、玄武巖等。

什麼是地幔?

地幔是介於地表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厚度將近2900千米。主要由緻密的造巖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它的物質組成具有過渡性。靠近地殼部分,主要是矽酸鹽類的物質;靠近地核部分,則同地核的組成物質比較接近,主要是鐵、鎳金屬氧化物。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下地幔頂界面距地表1000公裡,密度為4.7克/立方釐米,上地幔頂界面距地表33公裡,密度3.4克/立方釐米,因為它主要由橄欖巖組成,故也稱橄欖巖圈。一般認為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是放射性物質集中的地方,由於放射性物質分裂的結果,整個地幔的溫度都很高,大致在1000℃到2000℃或3000℃之間,這樣高的溫度足可以使巖石熔化,也是巖漿的發源地。

什麼是地核?地核又稱鐵鎳核心,其物質組成以鐵、鎳為主,又分為內核和外核。內核的頂界面距地表約5100公裡,約佔地核直徑的1/3,可能是固態的,其密度為10.5—15.5克/立方釐米。外核的頂界面距地表2900公裡,可能是液態的,其密度為9—11克/立方釐米。推測外地核可能由液態鐵組成,內核被認為是由剛性很高的,在極高壓下結晶的固體鐵鎳合金組成。而地核的溫度是非常非常的高。而科學家們得出結論認為地球的磁場就是由地核的鐵鎳核心所產生的。

地殼,地幔,地心這樣的地球內部的這樣的結構只是研究地球的科學家們根據對地震與火山的常年觀測的數據而推算出地球的內部的結構,具體這個說法與地球真實的結構是否一樣,者還得以後的科學家們不斷地努力的探索才可以知道。我們人類現在的技術對地球的研究還是相當的吃力的,在前蘇聯時期於1970年在科拉半島附近的挪威國界內進行一項科學鑽探。其中的一個鑽孔在1989年底鑽孔深度達到了12,262米的深度,到目前為止這是人類垂直往地心方向所打的最深的一個鑽孔了,那麼如果要打更深的鑽孔的話那麼就得先要解決很多的科技問題。

雖然我們生活在地球之上,但是我們對地球的了解還是你九牛一毛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探索地球內部的結構問題還得需要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各位看官朋友們如果誰對地球的內部構成結構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評論區裡留言和討論哦

相關焦點

  • 病毒到底是不是生命?地球上有多少種?科學家的答案,讓人沉默
    病毒到底是不是生命?地球上有多少種?科學家的答案,讓人沉默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很多的國家依舊面臨著病毒的困擾。那麼病毒到底是不是一種生命呢?地球上如今的病毒到底有多少種呢?科學家的回答讓人沉默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地球存在無底洞嗎?幾萬噸水神秘消失,難道地球內部也有黑洞?
    人類在對黑洞的研究時卻有意外發現,原來地球上有很多地方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難道在地球內部也存在著黑洞嗎? 很多探險家和科學家就曾對地球的整體環境進行過深入研究,他們發現原來在地球的內部藏著很多的神秘空間,這些空間大多都會吸引一些水和物質,並且迄今為止,這些水的最終流向我們無從得知
  • 科學家把細胞放大3000倍後,發現其內部結構非常像一個微型宇宙!
    所謂宏觀世界就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世界,比如人類、地球、宇宙這些事物就屬於宏觀世界;微觀世界就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世界,必須藉助一定的儀器(比如顯微鏡、遙感器)才能看得見或者感受得到的物質世界,比如原子、粒子和引力波等,科學家一直以為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是兩個相對獨立的世界,要了解世界就必須全面了解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只有把這兩個世界弄清楚了才能揭開宇宙的真相。
  • 地下2800米沒有氧氣,卻有生物存活,地殼內部到底有多少生物?
    因為深層地下是人類沒有去過的地方堪稱「黑暗世界」,地殼把地球包裹的很嚴密,讓我們人類無從下手,探索地球內部——地殼是極其困難的事情,那麼有人不禁會問道:「地殼深處,是否又會存在生命呢?」自從地球上有了人類的誕生,探索地球一直都是人類前進的目標。地球表面能夠孕育出不計其數的生命,那麼在地球深處,也就是地殼中,是否也會孕育出生命呢?在歷史中,關於探索這個問題,前蘇聯還指定了「挖地心」計劃,希望通過某些機械工具挖到地球深處,探索內部是否會有生命的存在,然而這個計劃在進行到一半時,就被迫終止。
  • 木星到底有何特別?對於地球而言,它的存在意味著什麼?
    木星到底有何特別?對於地球而言,它的存在意味著什麼?從科技水平提高之後,科研人員就一直對外太空的星體進行研究。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人們對不少的星體,有了更詳細的了解。如果問誰是太陽系中的「胖哥」?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木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這是一個十分龐大數字。
  • 木星大紅斑是外星人建造的結構?科學家:想像力豐富
    想像一下一場比地球還大的風暴,在一個氣態巨行星的大氣層中肆虐。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這樣的大氣擾動實際上存在於木星上。它被稱為大紅斑,行星科學家認為至少從17世紀中期開始,它就一直在木星的雲層中旋轉。許多陰謀論者認為木星上的大紅斑是外星人建造的巨大結構,但是科學家對此進行了批評:想像力豐富。從1830年起,人們就開始用望遠鏡和宇宙飛船近距離觀測。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在繞木星軌道飛行時非常接近木星,並傳回了一些有關木星及其風暴的高解析度圖像。這讓科學家對太陽系中已知的最古老的風暴有了全新的認識。
  • 地球上有多少種病毒?科學家的答案讓人沉默
    不過,目前科學界主流的觀點仍然將病毒劃分在微生物的陣營之中,它們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至今有35億年的歷史,人類科技發展到今天,雖然在很多方面,我們已經感覺自己很厲害了,但是我們對於病毒的研究,一切仍然是剛剛起步。什麼是病毒?病毒的結構非常的單一,它只含有一種核酸,或者是RNA,或者是DNA。
  • 地球正在向內部吞噬數萬億噸的水,這是真的嗎?
    海洋佔了地球表面積的71%,而世界上又有97.5%的水集中在海洋。科學家對馬裡亞納海溝附近進行了研究,發現有大量的水正在流入地球內部。 地球的結構 地球主要有核心、地幔和地殼組成。地殼和上地幔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巖石圈。
  • 科學家:章魚是外來星球的產物,身體上的這些特殊結構出賣了它!
    科學家:章魚是外來星球的產物,身體上的這些特殊結構出賣了它!對此有些科學家認為,寒武紀時期所發生的生物大爆發事件,很有可能是被外星文明操控,而當時所出現的一些特殊生物,和外星文明也有一定的關係,科學家:章魚是外來星球的產物,身體上的這些特殊結構出賣了它!其中章魚則成為了最典型的案例,很有可能章魚來自於外太空。
  • 你知道地球內部構造是如何揭秘的嗎?
    這些物質又因為自身引力互相吸引,最終在某一時刻,形成了一個球,地球。地球從最開始的小球逐漸變大,在今天已經成長為了直徑一萬三千公裡的大球。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最外部薄薄的地殼好比蛋殼;位於中心部位的地核就是蛋黃;像裹著蛋黃的蛋白一樣包圍著地核的,那就是地幔了。
  • 地球上3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關乎人類生存,科學家也無解!
    人類誕生至今已有了200萬年的歷史,逐漸成為地球上的主人,人類自認為對地球了解甚多,自真正走出地球之後,才深知自己了解的只是皮毛地球。在這浩瀚的宇宙中,如同滄海一粟,人類更不值得一提。從小老師就教導我們知識改變命運,直到長大之後才知道知識並不是唯一的途徑,可以通過其他的方法來改變命運。
  •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有超1000萬億噸鑽石,為什麼沒人敢開採?
    麻省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等大學和知名研究所,在使用地震設備來測量穿過地殼的聲波速度時,發現地球內部可能含有超過1000萬億噸的鑽石,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站在鑽石之上,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其實,地球內部含有大量的鑽石這個新聞已經不是最近的消息了,很多人認為之所以不發掘這些鑽石,是因為商家為了多賺錢故意不開採,但其實你誤會了,之所以沒人敢開採這裡的鑽石,是因為真的無法開採啊。
  • 來自火星的古老鋯石礦物揭示了這顆紅色星球難以捉摸的內部結構
    對一顆來自火星的古老隕石的分析表明,在這顆紅色星球的表面可能有豐富的鋯石礦物。 通過確定鋯石的年齡和鉿同位素組成,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表明,這些晶體中的一部分來自火星的內部深處。
  • 「7號冰」到底有多可怕?科學家研究發現,只需幾天便能凍住地球
    通過不斷學習和開拓眼界,人們常常會發現,就算是對於身邊所熟知的事物,人們依然了解的太少。01例如一提起冰這種物質,眾所周知,冰是在水的溫度低於0℃以下後結晶而形成。但實際上冰有很多種形態,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了18種冰的形態,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冰只是其中之一。
  • 地球內部是空心的?《山海經》裡早有暗示,專家:有可能是真的
    地球空心論早在多年前就有人提出過,這個猜想最初被提出時,被認定是譁眾取寵的偽科學。而且現代的科學家們也得到了一些信息,證明地球是空心的。原因是現在隨著研究發現,地球的質量只有6兆噸的百萬倍,遠比我們想的要輕,如果地球是實心的,質量應遠不止於此。
  • 地球之外真的沒有「新地球」嗎?科學家們在月食中尋找出新生命!
    我是海憶,今天我們來聊的話題是:地球之外還有新的「地球」嗎?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確定了太陽系以外的4000多顆行星,其中少數是小型的,有的地方是有巖石的,可能像地球一樣。如果它們的大氣層與我們的相似,那麼通過下一代太空望遠鏡,科學家將能夠真正地研究這些大氣層,並發現「新地球」。
  • 宇宙到底有多大?把最小結構與最大結構對比,你會發現人類很渺小
    在古代由於技術落後,古人的視野受限,因此出現很多讓人不可思議的理論,比如著名的地平說、地心說和日心說,那時候的人們以為地面是平的,以為地球和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可是後來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才發現地面是彎曲的,地球和太陽都不是宇宙的中心,不過因此也產生了一個更大的困擾人類的謎團,那就是宇宙真正的中心到底在哪裡
  • 地核深處的大量巖漿有何作用?科學家:它們是地球的「守護神」!
    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正是這個神奇殘酷的世界,保護著我們的地球。在地心中央,那裡存在著地球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它就是地核。科學檢測結果顯示,地球的半徑為6371千米,而地核的半徑約為3470千米,這樣我們可以算出地核的體積僅僅只有地球的16.2%,但是其質量卻佔地球總質量的31.5%。
  • 水有重力且無孔不入,為什麼沒有滲入地球內部,僅在地表循環?
    馬裡亞納海溝的海水科學家發現馬裡亞納海溝每年都有上千噸的海水被吞噬到更深的地底下,很可能從地殼滲透到了地幔,但是我們卻也沒有見到地球上的水被吞噬完,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實際上,確實可能有很多的水順著馬裡亞納海溝的裂縫滲透到了地底下,但是水可能以其他的方式被補充了。
  • 地球內部是否隱藏著另一個世界?假如打穿地球,會發生什麼?
    ——霍金從古至今對於地球的探索,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從過去對地表的探索,發現了地球是圓的,了解到大自然的風光,隨後開始探索天空與海底,了解到讓人驚嘆的海底世界與深空的風光,而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在地球表面的探索已經無法滿足人類對地球的好奇心,地球內部是否隱藏著另一個世界?假如打穿地球,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