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郎歸 | 王寶釧稱呼老公為郎,你呢?

2021-03-03 允中也

曾盟約百年相守,

曾盟約兩情綢繆。

十八載寒窯苦等候,

十八載守望再從頭。

——黃梅戲小劇場《薛郎歸》落幕曲(演唱:夏圓圓)


不知道王寶釧痴等的十八年裡,是怎麼過的七夕?
王寶釧等的人叫薛郎,織女掛念的人叫牛郎,都是「郎」,人生軌跡咋差別這麼大呢。



「薛郎」,是王寶釧稱呼夫君的方式。
你是咋稱呼家裡那位的?親愛的?孩他爸?老公?
還是……喂,那誰?
今兒應個景,小允帶你古今一刻遊,看看夫妻間的稱呼是怎麼變身的。


《孟子·離婁下》裡有個妻子說:「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
「良人」一詞,份量甸甸,為女子願終身所託附者。
早在詩經時代,「良人」就會用來稱呼丈夫。比如《詩經·秦風·小戎》:「厭厭良人,秩秩德音」。這句是誇丈夫溫文有德行。
聖經有一卷愛情之書《雅歌》用到「良人」之處就更多了:
我以我的良人為一袋沒藥,常在我懷中。
我以我的良人為一棵鳳仙花,在隱基底葡萄園中。
我的良人在男子中,如同蘋果樹在樹木中。
……
不過古時候,「良人」並不單指丈夫。同樣在詩經中,就有「維此良人,作為式榖」(指代君王)等其它的表述。


「郎」,本指年輕男子,後也用來指代「丈夫」之意。
牛郎、薛郎、郎君……
讀來朗朗,明亮動聽,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一直延用至今。

      比如「老郎」,不是比「老公」更動聽?

熟悉《新白娘子傳奇》的朋友們都知道「官人」。

     
在宋代,女性會尊稱丈夫為「官人」。
至今,民間仍會將新婚男子稱為「新郎官」。在外風光,在家繼續作官。真是寵的!


外子,聽起來陌生,但一說與它相對應的「內人」,就恍然大悟了吧。
在宋代,除了「官人」,也有妻子稱丈夫「外人」的,文雅著說,就是「外子」。
丈夫稱呼妻子,除了「娘子」,則稱「內人」。有時,還對外瞎謙遜,稱呼妻子為「賤內」。
別小看「賤內」,這可是有文化的官家人會用的,平民百姓一般乾脆就叫「屋裡的」。


相信大家對這個稱呼也是不陌生的。在一些古裝戲裡,經常會聽到細細的嗓音,長長的尾音:「相~公~~」
相比「官人」,可有什麼發現?
當然是男人的地位持續上升啊!
你看,先是「良」,再是「郎」,接著做了「官」,進而成了「相」。


「愛人」這一稱謂最早見於新文學作品之中。比如,上世紀20年代初郭沫若寫的詩劇《湘纍》:我的愛人喲,你什麼時候回來喲。
在中國大陸,「愛人」是專指婚姻關係中的雙方,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是丈夫。但在其它華語地區,「愛人」也會用來稱呼情人。(小夥子,說話小心點。)


「丈夫」這個稱呼就比較正式了。
據說,在某些比較原始的地區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夫婿,主要看身高,一般以一丈為標準,一丈為七尺(七尺男兒)。
有身高,才擋得住人搶。所以稱之「丈夫」。


「老公」,語出《三國志·魏志·鄧艾傳》:「七十老公,反欲何求!」。當然了,這裡不是老公的意思。
古代,老公用來稱呼「太監」。
咦,從此以後叫喚「老公」,是不是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了呢。


「老公」和「老婆」,此處還有傳說。
有一對老夫妻,相濡以沫幾十年之後,妻子容顏衰殘,丈夫心有嫌棄。於是,丈夫寫一副上聯放在案頭,道:「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妻子心裡明白,對了副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丈夫看了,不覺被妻子的才思和智慧所打動,便打消了納妾的念頭。妻子見狀,提筆再寫:「老公十分公道。」丈夫對曰:「老婆一片婆心。」
當然了,只是個傳說。現在的丈夫若是心生二意,都不興寫對聯了,直接行動,斬了也不奏。

好了,怎麼稱呼家裡那誰,隨你心意,今兒七夕,由你任性。
除了「老公」,多了很多選擇——比如「老郎(狼)」,是不是很開心!

(本文劇照:尹雪峰)

相關焦點

  • 將王寶釧的故事寫出新意,杭州編劇屈曌潔又拿下一個獎
    作為浙江允中也文化傳媒出品的第一個小劇場戲曲,屈曌潔擔任編劇的黃梅戲《薛郎歸》,講述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王寶釧和薛平貴的故事。  雖然是老故事,屈曌潔卻有著全新的審視。王寶釧等了十八年,最後等來了什麼?真的是傳統故事裡的大團圓結局麼?夢醒之時,卻是夢碎之時,王寶釧用十八剪剪去了自己所有的愛情幻想。從某種意義上說,屈曌潔用獨特的視角講述了一個適合現代人去看的老故事。
  • 你的老闆是女性,若遇到老闆的老公,你會為怎麼稱呼她老公犯愁嗎
    老闆是女性,老闆的老公的稱呼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稱呼。①可以稱呼職務或職位可以稱呼職務或職位的情況也有兩種。第1種情況:公司雖然是女老闆,但是老闆的老公也是在公司任職的,一般這種情況下老闆的老公也屬於公司的管理層,這個時候可以直接稱呼職務「X總」。或者老闆的老公,如果是管生產或者搞技術的話,也可以稱呼職位,比如「X部長」,「X工」。
  • 古代女子對丈夫的稱呼是什麼?老公的含義又是什麼?你大概猜不到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女子對丈夫的稱呼,現在比較常見的稱呼是「老公」,但其實在古代老公是另一種意思,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第一種,良人。這是一種比較通用的稱呼,是夫妻之間互相都可以用的稱呼,妻子可以叫丈夫為良人,丈夫也可以叫妻子是良人,但常見的情況是女子稱呼丈夫。
  • 男同胞們注意了:在古代,被喊「老公」你就悲劇了
    你的妻子喊你「老公」嗎?現在,妻子稱丈夫為「老公」,我們已經習以為常。有時,輕聲地在你耳邊喊你「老公」,還略顯親暱和甜蜜。可尷尬的是,「老公」在古代可不是對丈夫的稱呼。那麼,當時誰被稱為「老公」呢?答案是悲劇的。自古以來,妻子又是怎麼稱呼自己的丈夫呢?
  • 「老公」最初指的是太監!你確定?
    影視劇裡面都是稱呼太監「公公」,剛開始的時候是稱呼「老公」,但是太監這個職業,從一開始的沒人幹,到後來越來越吃香,很多年輕男子也爭相做起了太監,再叫「老公」就不怎麼合適了,慢慢就演化成了「公公」。 有的就問了,隱隱約約覺得「老公」用來稱呼丈夫實在不甚雅觀,那到底是誰出了這麼個「餿主意」的呢?
  • 《薛平貴與王寶釧》王寶釧:不聽父母良言,吃虧的還是女人
    實際上,王寶釧的結局真的算得上圓滿嗎?她苦守寒窯十八年,換來了什麼?除了十八天皇后之位,她什麼也沒有得到。薛平貴的心裡對她只有愧疚,愛情卻屬於代戰。她去世之後,留給父母的是痛苦,留給薛平貴的卻是解脫。王寶釧,是一個為愛奮不顧身、可以拋下一切的女子。
  • 《薛平貴與王寶釧》開機 陳浩民宣萱新劇做夫妻
    《薛平貴與王寶釧》開機現場  北京晨報9月18日報導 9月16日,36集古裝劇《薛平貴與王寶釧》在橫店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暨媒體探班活動。該劇改編自經典民間傳說《薛平貴與王寶釧》,講述的是流落民間的太子薛平貴與相國三千金王寶釧歷經磨難、不畏強權、不怕貧窮的真愛故事。該劇匯集了陳浩民(微博)、宣萱、馨子、陳為民、夏臺鳳、張亮等兩岸三地的明星傾力出演。  發布會當天,演員們紛紛以戲中華麗的服裝亮相。
  • 王寶釧不顧一切嫁給薛平貴,最終成為皇后,可為何只活了18天呢?
    《薛平貴與王寶釧》這部電視劇我相信大家也都看過,而大家對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愛情大家應該也都清楚,王寶釧本來是丞相府的三小姐,身份無比尊貴,上門提親的人都能排好幾條街了,而且王寶釧不僅身份尊貴,人還長得非常的好看,但是這位富家小姐就偏偏看上了窮乞丐薛平貴,而且為了薛平貴不惜跟自己的父親鬧翻,而且還願意捨棄他的大小姐身份
  • 王寶釧苦守寒窯的悲劇
    愛情的最初往往總是這樣感人,一個富家小姐愛上貧家子,幾乎為他傾其所有,甚至私奔,最後他得了勢,卻未必還要你。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父母為子女所顧慮一切也許是對的,因為他們經歷的滄桑一定比你多。  廣東潮劇院一團《紅鬃烈馬》中《別窯》一段後臺歌「久蓄眼淚閘門開,聽徵騎遠去,悲從中來,漫漫歲月何時了,滿途荊棘,獨自受來獨自挨」。
  • 你是怎麼稱呼你的另一半的?還在老公老婆的叫?改改吧!
    夫妻之間應該怎麼稱呼?現在幾乎全中國人都在老公老婆的叫。老公老婆源自於老太公老太婆,明清時期是稱呼太監用的名字。到現在已經成了夫妻之間的暱稱,習以為常。我經常納悶,年紀輕輕的為什麼要叫老婆呢?而且也沒有內容可言。
  • 相國三千金王寶釧
    王寶釧的眼光不錯,她能從家中的奴僕中慧眼爍金挑出一個薛平貴,不惜拋繡球招親,一心想嫁給他為妻子,不畏權勢地位、不畏平窮病苦,王寶釧的愛太單純,就是這樣無下限的她又最沒有眼光,薛平貴終還是成了一個負心漢,從軍一去十八年。
  • 老闆是女的,老闆的老公怎麼稱呼好?
    至於老闆的老公怎麼稱呼為好,問題看似簡單,其實,這可是能體現一個人在職場中的情商高低的;情商高的員工,遇到這種事會不卑不亢,既能照顧到老闆的情緒,也能給足老闆老公的面子,通俗來講,就是有禮有面;而如果處理得不得體,不得當,也可能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 《薛平貴與王寶釧》——請允我讀懂你的傷
    據了解,相府小姐王寶釧遇見薛同學時,他還只是潑皮無賴、街頭混混而已。他能遇見她是天大的恩賜,幾生修得的緣分。且不提他當時有何英明神武的地方吸引了王寶釧,單是王為其與親爹三擊掌斷絕父女情,我就不得不佩服王的執著和勇敢。
  • 還記得《薛平貴與王寶釧》裡的王寶釧嗎?她現在卻長成了這樣
    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故事,曾經一度讓人驚羨不已,有多少觀眾因為王寶釧的痴心感動不已,又有多少觀眾因為她的忠貞而唏噓不已,很多觀眾在對薛平貴的渣男行徑憤恨不已的時候,看看王寶釧,其實也不是非常正面的角色。,王寶釧不僅容貌出眾,而且性格溫柔。
  • 小滿、苦菜、王寶釧
    ——《小滿》長卿今日小滿,古時候我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 三候麥秋至。」這是說小滿節氣後, 苦菜已經枝葉繁茂;之後, 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在小滿的最後一個時段,麥子開始成熟。
  • 王寶釧苦等寒窯18年,是否值得?
    很多人都看過電視劇《薛平貴與王寶釧》,都被王寶釧的痴情和堅守感情感動得淚哭,你認為王寶釧的結局是好還是不好呢?我想起了為薛平貴苦守寒窯18年的王寶釧,他們的婚姻就是門不當戶不對。王寶釧的父親是當朝宰相,她的兩個姐姐都找到了門當戶對的富家公子。作為小女兒,比兩個姐姐還要得寵,她父母想在眾多富家公子中找到一個好女婿。可是,王寶釧很有主見,她認為那些富家子弟都是遊手好閒的人,不值得依靠。她不想接受傳統思想,讓父母包辦婚姻。薛平貴出身及其貧寒,以窯洞為家。
  • 唐朝人稱呼父親為「哥」?這些稱呼你能分清嗎?
    接下來這種稱呼最讓我們詫異,因為唐朝人還管父親叫「哥」。顧炎武《日知錄》中記述:唐時人稱父為「哥」。 你一定會問:「那唐朝人管哥哥叫啥?」唐朝人稱呼哥哥為「阿兄」,有時候也叫「哥」……所以,這稱呼的學問真是深奧呢~ 姓氏+排行的稱呼你應該很熟悉 在唐朝,還有一種稱呼我們應該很熟悉,就是姓名加在家裡的排行,比如白居易稱呼元稹為「元九」,還有我們熟悉的《送元二使安西》《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都在姓氏後邊跟了這個人在家中的排行。
  • 趙麗穎為馮紹峰慶生,稱呼不是「老公」卻意外甜蜜,粉絲操作很迷
    可是她還是在微博上公開送上對馮紹峰的祝福,只不過她並沒有稱呼「老公」,而是直接叫了「二叔,生日快樂」,顯得意外的甜蜜。「二叔」是趙麗穎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對馮紹峰在劇中扮演的老公的稱呼,這樣看來她們兩人看待這部作品對兩人的生活影響是非常大的吧,不知道私下裡兩人是不是也是這樣稱呼的呢?
  • 還記得《薛平貴與王寶釧》裡的王寶釧嗎?她現在長這樣,凍齡女神
    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故事,曾經一度讓人驚羨不已,有多少觀眾因為王寶釧的痴心感動不已,又有多少觀眾因為她的忠貞而唏噓不已,很多觀眾在對薛平貴的渣男行徑憤恨不已的時候,看看王寶釧,其實也不是非常正面的角色。《薛平貴與王寶釧》是由陳浩民和宣萱主演的,這部劇是在2012年上映的,當時上映的時候可能觀眾覺得沒什麼,其實這部劇的服化道都用力過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