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孵好中國音樂劇這隻「蛋」

2021-01-18 中國經濟網

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中國內地音樂劇市場正迅速擴張,2018年至2019年,市場規模從4.48億元增加到7.21億元,這得益於《貓》《西區故事》《搖滾莫扎特》等西方原版音樂劇的接踵而至。

狹路相逢,起步較晚的國產音樂劇很難在競爭中突出重圍。隨著綜藝節目將阿雲嘎、鄭雲龍等音樂劇演員捧為明星,他們主演的中文版音樂劇一度溢價10倍。然而熱鬧之餘,中國音樂劇似乎仍缺一部立得住的代表作。表面繁榮的背後,有許多被掩蓋的困境。

如今,引進音樂劇正處在市場空窗期,看似市場贈予了國產作品一個莫大的機會。由此,對中國音樂劇的孵化和成長的渴望,愈發迫切。但究竟怎樣的溫度、溼度,才能孵好本土音樂劇這隻「蛋」?

明星是把「雙刃劍」

「中國音樂劇應該再來20個鄭雲龍,50個阿雲嘎。」音樂劇導演、作曲樊衝說。

隨著綜藝節目《聲入人心》將阿雲嘎、鄭雲龍等音樂劇演員捧為明星,他們主演的中文版音樂劇一度溢價10倍。音樂劇市場「興奮」了,有製作方認為:只要手握明星這張王牌,中國音樂劇再撞上引進大戲時,不一定敗下陣來。

與此同時,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等學校音樂劇表演專業報名人數持續創新高。不少人認為,這是個好兆頭,說明人才儲備更紮實了。明星效應,似乎讓音樂劇迎來了「春天」。

事實果真如此嗎?冷靜下來,不難發現一個問題——即便有20個音樂劇明星,我們能拿得出20部中國音樂劇來提供他們發散「星光」的舞臺嗎?就好比僅有蛋黃,沒有足夠質量與容量的蛋清,怎能誕生一顆好蛋?

2013年,鄭雲龍從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專業畢業後,有4年的時間一直在原創音樂劇的舞臺上摸爬滾打。《愛上鄧麗君》巡演120場,鄭雲龍在舞臺上逐漸積累起一個音樂劇演員的信念感。但真算一算,市場上這樣「長齡」的原創音樂劇並不多。原創風險高,即使在百老匯,能盈利的作品也不足30%,何況我們這個市場還非常稚嫩。一部中國原創音樂劇出爐,同樣走不出行業規律,製作周期長,投資風險高,精品概率小,實際上,就算鄭雲龍這樣的「大牌」,也已經好幾年沒演過原創音樂劇了。

有明星,但一時找不到那麼多中國音樂劇怎麼辦?製作國外音樂劇的中文版,成為一個討巧方式。引進劇目本身的故事和音樂都相對成熟,此前已經歷過別人的市場檢驗,又有知名度,變成中文版,製作周期短,投資回報高,顯然更受製作方青睞。

比如近期,鄭雲龍在上海演出的中文版音樂劇《小說》,版權來自韓國,開票首日票房超300萬元。音樂劇明星劉令飛主演的中文版音樂劇《危險遊戲》,版權來自外百老匯,也在開票首日突破100萬元票房。

2018年底,在綜藝節目《聲入人心》火起來的同時,中文原創音樂劇《白夜行》在上海首演,成為當年上海音樂劇票房冠軍。迄今,《白夜行》已演三輪六十多場,票房口碑不俗。主演之一、影視明星出身的韓雪認為,明星可能是吸引觀眾進入劇場的一大因素,但一定要靠整體製作水平的提升,從劇本、音樂、舞美到演員,都不能有短板,中國音樂劇才能走得更遠。「音樂劇只把票房寄托在明星效應上,太危險了。」她說。

來自豆瓣上的評價,佐證了這個觀點。大部分觀劇網友以「衝著《白夜行》小說」「為東野圭吾來的」「看明星」作為開場白,緊跟其後的是評價演員表演、舞臺布景、劇情呈現,甚至有人挑剔「歌詞寫得太俗」,也有人表揚一些配角唱段「印象深刻」,還有人刷了幾版,感嘆不同版本之間的差異。顯然,儘管許多人衝著明星「噱頭」進了劇場,但看完後,觀眾更在意的是音樂劇品質「值不值回票價」,以此決定是否「二刷」「三刷」。有些第一次進劇場的網友,也由此決定要不要從此「入坑」音樂劇。

同樣,本是衝著阿雲嘎買的票,但月初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看完原創音樂劇《在遠方》後,觀眾趙涵感嘆,劇本身「好看」,才讓他感到中國原創音樂劇有了希望。

有人擔心,一部劇沒有明星,票房號召力如何?急功近利依賴明星紅利,會不會炮製出一堆快餐式的作品?還會有更多影視明星或流行歌手出現在音樂劇舞臺上嗎?從現實因素來看,演音樂劇的收入和拍影視劇、上綜藝相比就是個零頭,但凡年輕人外形好、業務能力不錯,做影視明星才是首選。「國內音樂劇市場體量仍然不夠大。」韓雪說,只有把蛋糕做得更大,有10個乃至更多《白夜行》可供選擇的時候,市場才算真正的繁榮,類似的擔憂或討論才有空間。沒有一定數量,一部劇的成功可能只是「偶然」,一個明星的閃亮或許只是他(她)離開本行去娛樂市場發展的前奏。缺了一定數量且能長線演出的優質本土音樂劇產品,市場饑渴下的哄抬,必然只是喧囂一時。

從《聲入人心》走出來的音樂劇明星,面臨的是綜藝、晚會、影視劇等更「誘人」的選擇,想把他們繼續留在音樂劇舞臺上,首先得有更多優秀的音樂劇。「如果音樂劇行業的發展長期滯後於影視行業,明星也可能會離開,觀眾也可能會流失。」韓雪說。

明星流量短時間或許會帶來新的行業契機,但長遠看,好作品仍然是市場繁榮的根本,是真正舞臺劇明星的核心支撐力,放眼國際,莫不如此。

金曲能否單獨「活」下來

原創音樂劇《在遠方》上海站末場,在觀眾的熱情呼喊中,返場持續了20分鐘,除了劇中曲目《兄弟》,演員們還演唱了《鋼的琴》《歡迎光臨》《納斯爾丁·阿凡提》中的曲目。這些原創音樂劇都曾在全國巡演,但劇中曲目的大眾知曉度和傳唱度依然不高。

音樂劇,以音樂為靈魂。提起《貓》,人們腦子裡會自動播放《Memory》(回憶)的旋律,提起《悲慘世界》,許多人都能哼兩句《I Dreamed a Dream》(我有一個夢想)。去年《巴黎聖母院》在上海演出,返場時甚至出現觀眾們用法語合唱《大教堂時代》的場景。

一首膾炙人口的音樂劇金曲如何誕生?看來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樊衝最有名的一首歌是為話劇《驢得水》所作的主題曲《我要你》。但這首歌真正被傳唱,是作為電影《驢得水》推廣曲,被老狼、任素汐演唱之後。一時間,全國各地的酒吧歌手都在唱這首歌。

「寫戲劇音樂其實是有技巧的,《我要你》在劇本之外、人物之中,它好像跟劇情毫無關係,但聽完,觀眾可以想像任素汐扮演的張一曼曾經的生活。」樊衝解釋,為音樂劇作曲,有點像是戴著鐐銬跳舞,需要完成敘事、塑造人物、抒發情感。但他意識到,劇場的影響力是有天花板的,電影和電視才是更有效的大眾媒介。如果《驢得水》只有話劇,《我要你》不一定能被傳唱。與之類似的還有樊衝作曲的音樂劇《我AI你》中的《如果遇見你》《寂靜無聲》,也是因為李健和老狼的演唱才有了知名度。

在打造金曲上,法語音樂劇很有一套。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介紹,法語音樂劇上演前一般會先出唱片,為音樂劇造勢。上世紀90年代末,音樂劇《巴黎聖母院》首演前,概念碟就已經發行,單曲《美人》一炮而紅。同名原聲唱片銷售達3000萬張、DVD銷售近1000萬張,創造了法語音樂劇銷售紀錄。《搖滾莫扎特》的原聲專輯也十分成功,在發布5周之內成為全法銷量冠軍,劇中單曲《紋我》在2009年法國流行音樂排行榜位居第一。

三年前,《法語音樂劇明星集錦音樂會》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舉行,曾一票難求。5位法語音樂劇明星將《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羅密歐與朱麗葉》《星幻》《唐璜》《搖滾摸扎特》等十幾部法語音樂劇中的精選曲目唱了個遍。

發唱片、開演唱會都是中國原創音樂劇可借鑑的「讓音樂傳開」模式。在《聲入人心》的舞臺上,阿雲嘎、鄭雲龍們也曾演唱《愛上鄧麗君》《金沙》《蝶》等中國原創音樂劇中的曲目,對於這些作品的經典化有所裨益。去年,文化廣場戶外舞臺演出季,成功策劃了「小而美」的音樂劇雙人演出和音樂劇版音樂會。

但僅作如此理解,就夠了嗎?如果缺失了優質音樂劇這個「大本營」,那些所謂的金曲,是否真能走得遠、紅得久?或者說,如果多年後作品沒有在一代代觀眾中留下記憶,這樣曾經傳唱的一首「金曲」是不是會遭遇換代觀眾的認知困惑?畢竟,你是「選曲」,還只是一首歌曲,你是音樂劇舞臺上的一隻蛋,還是寄生在其他平臺上的一曲「網紅」,觀眾還是會對「金曲」問一下出處。

值得一提的是,《金沙》《蝶》作為三寶多年前的原創音樂劇,當時影響不可謂不小,也曾讓三寶獲得「中國音樂劇教父」的稱號,其中的曲目一度「出圈」,舉辦過類似的金曲集錦演唱會。不過多年以後,觀眾心中,《金沙》能記否?劇中金曲重新演繹時,一些年輕觀眾對原生的音樂劇名字一臉茫然,此情此景頗讓人生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之遺憾。

我們早已亦步亦趨地嘗試過類似的金曲推廣方式,但我們恐怕忽略了一個市場「原則」——這類金曲的誕生,首先仍然源自音樂劇的成功。《巴黎聖母院》《劇院魅影》《貓》中的金曲旋律一響起,許多觀眾都能跟著哼幾句,他們可能連英文曲名都想不起來,跟隨熟悉的旋律,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音樂劇本身,是那些舞臺上鮮活的人物和情節。

這也是音樂劇金曲與單獨歌曲之間的區別。好的劇中金曲,首先得「活」在一部成功的音樂劇裡,不然它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核心還是故事

近期在上海熱演的原創音樂劇《在遠方》《白夜行》《靈魂擺渡》,都改編自小說、電視劇IP。《白夜行》雖是新創作品,但因為劇本改編自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同名推理小說,音樂也找了日本作曲家千住明創作,究竟算不算原創,一度存在爭議。

喜歡韓國音樂劇的觀眾林璐說,許多韓國音樂劇,都來自外國故事。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製作的兩部中文版韓國音樂劇《遺願清單》和《拉赫瑪尼諾夫》,前一個故事來自同名美國電影,後者來自俄國作曲家的故事,但沒有人否認這是韓國音樂劇。「我並不太在意一部原創音樂劇『血統』是不是純正,甚至不在意『原創』的標籤。對我來說,好看最重要。故事的藍本可以來自世界各地,更重要的是你如何講述這個故事。」林璐說。

如何講好故事?在迪士尼工作的導演胡曉慶說,迪士尼出品的音樂劇《獅子王》《美女與野獸》《冰雪奇緣》等,都改編自已有IP,故事早就有了,改編看似簡單,實則不易。「他們對於細節充滿執念,小到一句臺詞怎麼說,可能都要經過反覆探討,甚至要基於市場調研。正是這種匠心,讓迪士尼故事風靡全球。」

《獅子王》累計全球總票房已超過90億美元,不僅超過了所有音樂劇作品,甚至超越了歷史上所有的電影、電視劇、演藝等其他指標性娛樂表演。不少經典作品的改編都無法跳出自我重複的窠臼,但《獅子王》音樂劇從電影本身的成功中跳出來,發揮想像力,用屬於舞臺的語言為觀眾製造驚奇。

胡曉慶說:「迪士尼縱然有雄厚的資本和工業化的製作流程,但《獅子王》的成功,我覺得核心還是故事。迪士尼的音樂劇和它的電影一樣,都是合家歡的,老少鹹宜。它的故事格局大,可以跨越時代,引起全球觀眾的共鳴。中國原創音樂劇要走向世界,也需要一個可以通行世界的好故事。」

但不是所有百老匯音樂劇都能在中國火起來,不少在海外票房口碑雙豐收的作品,引進中國後慘遭票房滑鐵盧。劇中的「梗」觀眾接不住,價值觀有隔閡,缺失文化記憶和情感共鳴,種種因素相加,導致不少雄心勃勃的演出商吃了虧。「許多人並沒意識到,這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僅僅靠資本推動的繁榮是不可持續的,一哄而上沒能立刻賺到錢,可能就一鬨而散了,這是值得擔憂的。」費元洪說。

阿雲嘎相信,在文化基因上,原創音樂劇自有優勢,就看你如何利用這種優勢。之所以選擇在《在遠方》中出演快遞小哥,他看中的是「情感共鳴」。「海外引進音樂劇有很多好的文本、好的音樂,但總覺得少了一點共鳴。我渴望講述身邊人的故事,表達中國人的情感,我也相信這樣的故事可以打動中國觀眾。」

有了點錢,有了些人,但要孵好中國音樂劇這隻「蛋」,還是有點難。可是,總有人要往前走。《在遠方》導演肖傑說:「我們一直在學習國外的音樂劇,目的就是有一天可以不用再學,可以創作出哪怕不完美,但有中國基因、中國風格、符合中國人審美的音樂劇。」

專家對話

時間可能是唯一的答案

解放周一:原創音樂劇孵了很久的「蛋」,為什麼還是缺少真正叫得響的代表作?

金培達(資深音樂劇作曲家):我一直很怕別人說,為什麼弄不出一部經典?經典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花時間、要有耐心。2017年美國託尼獎的最大贏家《致埃文·漢森》前後創作時間長達10年,歌早就寫好了,為了找合適的編劇,又等了整整4年。藝術創作是神秘的,沒有辦法速成,急不來。都說現在中國音樂劇發展很快,但我覺得不能高興太早。數量是多了,但質量還不夠好,總能被觀眾找到瑕疵,這裡扣一分,那裡扣一分,總分就拉低了。

我們很多創作都來自一個任務、追趕一個節點,有時候自己也知道有問題,但騎虎難下,就這麼上演了。或者就是自我要求比較低,以為觀眾看不出好壞。還是要把目標放高一點,再多一點耐心。寫歌寫劇都一樣,真正投入進去,到最後,劇會告訴你怎麼寫,歌會告訴你怎麼寫。

所以這個問題我也沒有答案,時間可能是唯一的答案。

解放周一:中國原創音樂劇的創作過程和百老匯好像有點不一樣,一個是導演中心制,一個是作曲中心制,哪一種更好?

金培達:百老匯音樂劇的主創團隊,包括作曲、作詞、編劇,導演是跟他們平等的,雙方常常會因為意見不同爭起來。可能詞曲作者有了一個最初的想法,大家都覺得好,但在開發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劇本、資金、演員,方方面面到位才能繼續。有個詞叫Development-hell(開發地獄),就是說投入進去就遙遙無期了,不知道哪年會開發出來。但中國音樂劇很多時候是先有了製作方和導演,有了錢,再去找人來寫劇本、寫歌。

這兩種方式沒有孰對孰錯,但我希望能多一點創作者自發的項目。作為作曲家,我不願只被動接受指示,更願意在劇本創作之初就投入進去。

解放周一:百老匯也有音樂劇明星,但他們如何做到戲大於人?

金培達:外國也有音樂劇明星,《日落大道》由葛倫·克洛絲演出的場次,票房可觀,但換了別人來演,也能演下去,這說明觀眾的注意力不僅僅在明星上。可是中國的音樂劇明星很多都是所謂流量明星,有時火到一時無兩的地步。戲還沒有經過舞臺考驗票就賣光了,投資人當然開心,但觀眾的注意力容易被明星魅力和秒殺的票房成績蓋過,導致對劇本身好壞的評論和判斷容易失衡,而粉絲的熱情也未必能轉換成音樂劇的新觀眾。這對於音樂劇的健康發展來說,絕對是一把雙刃劍。

明星秒殺票房現象本身絕不是壞事,怕就怕習以為常後,投資方和製作方過分注重誰來演而不自覺地降低對劇本身的整體藝術追求。明星有可能掩蓋戲的種種問題,但他不可能永遠幫你演下去。沒了明星,這部戲還能持續得到好評嗎?所以到最後,還是要看戲本身夠不夠紮實。

解放周一:從IP改編而來的原創音樂劇,怎麼才算改得好?

金培達:國外也經常這樣做,即音樂劇喜歡改電影、電視劇、小說。起碼故事結構有一定程度的完整性,觀眾也更願意花錢來看一個著名的故事。但挑戰是,你不能原封不動搬過來,你怎麼找到一個不一樣的視角,生發一個戲裡原本沒有講過的主題。好萊塢有部電影叫《窈窕淑男》,是一個男扮女裝的喜劇,後來改成音樂劇就和社會熱點結合在一起。所以如果你有足夠的觸覺和能力,就要改出新意,改出和當下的關聯。

解放周一:《漢密爾頓》這樣的百老匯新經典,離不開林-曼努爾·米蘭達,既是編劇,又是作曲和主演,這樣的音樂劇全才是如何橫空出世的?

金培達:林-曼努爾·米蘭達是個例外,他是天才,通過《身在高地》一炮而紅。一部《漢密爾頓》不僅僅是用了嘻哈這麼簡單,它包羅萬象,一層套一層,解讀不完。從他的成功來看,眼界開闊非常重要,比如學古典的,也要了解搖滾、爵士、嘻哈,你要看到音樂更大的可能性。

我不太了解專業院校如何培養音樂劇人才,僅從作曲的角度來說,我覺得一定要有更多戲劇訓練。課程要包括劇本分析,甚至讓他們自己動手寫劇本,他們才知道音樂究竟應該如何布局。如果故事情感線和情節線合理了,寫歌會事半功倍。(記者 吳桐)

來源: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如何孵好中國音樂劇這隻「蛋」 時間可能是唯一的答案
    然而熱鬧之餘,中國音樂劇似乎仍缺一部立得住的代表作。表面繁榮的背後,有許多被掩蓋的困境。如今,引進音樂劇正處在市場空窗期,看似市場贈予了國產作品一個莫大的機會。由此,對中國音樂劇的孵化和成長的渴望,愈發迫切。但究竟怎樣的溫度、溼度,才能孵好本土音樂劇這隻「蛋」?
  • 僅僅靠資本推動不可持續,如何孵好中國音樂劇這隻「蛋」?
    由此,對中國音樂劇的孵化和成長的渴望,愈發迫切。但究竟怎樣的溫度、溼度,才能孵好本土音樂劇這隻「蛋」?「中國音樂劇應該再來20個鄭雲龍,50個阿雲嘎。」音樂劇導演、作曲樊衝說。隨著綜藝節目《聲入人心》將阿雲嘎、鄭雲龍等音樂劇演員捧為明星,他們主演的中文版音樂劇一度溢價10倍。
  • 睡前小故事:母雞格子孵怪蛋
    睡前小故事:母雞格子孵怪蛋2014-10-09 09:45:0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母雞格子終於下蛋了。第一個蛋是透明的,主人很好奇,沒有把它煎成荷包蛋;第二個蛋竟然是綠色的,主人害怕裡面有怪物,也沒有吃掉;第三個蛋該正常吧,可是主人怎麼也磕(kē)不破,因為這是一個「硬殼蛋」。接下來,格子下的蛋都很怪,主人拿她實在沒辦法。  「格子,你究竟想幹什麼?我養你可是為了吃雞蛋。」主人說。格子回答:「尊敬的主人,我只想當13隻小雞的母親!只要你答應,以後你吃掉我都可以。」
  • 8噸重的霸王龍孵幾十斤的蛋,太難了!
    前言:多多是個非常有冒險精神的小男孩,昨天晚上他偷偷把一隻雞蛋放在了自己的被窩裡,準備模仿母雞孵小雞,可是第二天早上醒來,卻發現蛋碎了一地,他發現孵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於是去請教Recur老師。 多多:Recur老師,我孵蛋總是失敗,是不是我太重了?
  • 看看農村人是怎麼孵小雞的
    然後把箱子放好,要防止老鼠爬進去,有時候在孵小雞的時候,老鼠還會偷吃雞蛋。第二:選雞蛋農村人在孵小雞的時候,都會從別人家找一些新鮮的雞蛋,這一步最關鍵。首先必須要找家裡有公雞也有母雞在一起混養產下的雞蛋,只有這種雞蛋才能孵出小雞。這種雞蛋就叫做受精蛋,如果只有母雞產下的雞蛋是孵不出小雞的。
  • 24歲碼農在家用CPU孵鴕鳥 引百萬「雲爸媽」圍觀
    但沒過多久,這隻鴯鶓就死掉了。△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鵪鶉" 我熱衷於孵蛋是因為我喜歡鳥類,看到自己孵的鳥破殼而出的時候,會很有成就感。" 謝濤自小很喜歡鳥類動物,小時候每到春天,就會跟著家人到集市上買小鴨子養," 後來條件不允許沒能繼續養,現在有條件了就想多試試。"
  • 今天,馬東東孵了一個蛋……
    誰能治好這個病呢?這和馬東東孵蛋有什麼關係呢?呃,這要先從一個神秘的地方說起。你知道嗎?有一個世界最有趣的地方,在這裡,藏著治好「無聊癌」的方法。這個地方多有趣呢?所以,聰明狡詐的馬東東,在「世界最有趣的地方」,除了敲敲地面、吸吸空氣以外,還偷偷帶回了一顆藍色的蛋。這藍色是那麼深邃,那麼憂鬱,讓他覺得,拯救華語地區的「無聊癌」有希望了。捧著藍蛋,他開心地笑了。
  • Diy自己動手孵小雞
    記得那次回老家的時候,老舅奶奶家養了一大群雞,大公雞、老母雞還有很多小雞仔,幾個孩子就一直追著它們跑,臨走的時候,舅奶奶說送我們一些自家雞生的蛋,我們就欣然接受啦!丫頭這一句話讓我若有所思,一下子調集了腦中所有智慧,打算實戰一回! 回到家立刻手機百度、抖音、小紅書,查閱了一些資料,女兒就幫忙記錄,了解孵小雞需要的溫度和溼度,還有怎樣判斷是不是所有雞蛋都能孵出小雞來,孵化的時候還有哪些注意事項,最終我們決定買一臺全自動孵化器,安全可靠點!
  • 原創音樂劇:以歌舞演好中國故事
    雖然本質上屬於大眾文化的音樂劇,在中國還比較小眾,在創作過程中仍存在太多市場之外的因素,但我們仍需要明確:創作出「好聽、好看、感人」的作品,在審美和情感上贏得觀眾的心,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此類音樂劇創作上的一個難點。  第二類是在民族特有的傳統歌舞敘事語言的基礎上,充分進行「音樂劇化」打造。
  • 24歲碼農在家孵鴕鳥 百萬「雲爸媽」圍觀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但沒過多久,這隻鴯鶓就死掉了。 「我熱衷於孵蛋是因為我喜歡鳥類,看到自己孵的鳥破殼而出的時候,會很有成就感。」謝濤自小很喜歡鳥類動物,小時候每到春天,就會跟著家人到集市上買小鴨子養,「後來條件不允許沒能繼續養,現在有條件了就想多試試」。 5個月8個蛋 他終於孵出一隻小鴕鳥 漸漸地,這些小型鳥類已經不能滿足謝濤了,他開始想當「鴕鳥爸爸」。
  • 【成長故事】葉子姐姐:《孵不出來的小雞》
    要擅長利用周圍的環境解決問題孵不出來的小雞(英)加比·戈爾德薩克/著   (英)史蒂夫·斯莫爾曼/繪  柳漾/譯長江出版傳媒長江少年兒出版社「母雞海蒂剛孵出了十二隻很漂亮的小雞,」珍妮氣喘籲籲地說,「現在只剩下最後一個蛋裡的小雞沒出來了。」「汪汪,汪汪!」帕奇歡呼著。弗瑞德馬上穿好靴子準備出門,這時帕奇已經跑到雞媽媽海蒂的家門口,他也想看看最後一個蛋裡的小雞有沒有孵出來。雞舍裡,十二隻漂亮的小雞依偎在媽媽身邊,而雞媽媽海蒂還蹲在一隻雞蛋上,耐心地等待第十三隻小雞出生。「她在幹嗎?」
  • 盤點小智得到的那些神奇寶貝蛋,冰六尾的蛋真的是又稀有又好看!
    看了這麼久的神奇寶貝,小智與其同伴們可是得到過不少的神奇寶貝蛋,孵出來的東西也是各種各樣!孵出來的神奇寶貝也能給大家各種各樣的驚喜!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吧!第一顆,藍色的神奇寶貝蛋!是小智在即便是首次競速賽,小智也獲得冠軍得到的,後來有人就送給了小智一顆藍色的蛋,最後孵出來的就是一隻可愛小小象!第二顆,綠色的神奇寶貝蛋,小智從博士那裡得到了一隻綠色的神奇寶貝蛋,後來孵出來了一隻超可愛的由基拉!這隻由基拉十分喜歡小智了,後來小智將它放生!第三顆,波克比神奇寶貝蛋!
  • 《寶可夢劍盾》怎麼快速刷閃蛋 快速刷閃蛋教程一覽
    快速刷閃蛋教程一覽: 在寶可夢劍盾中,玩家們可以通過孵蛋可以培養屬性優良的寶可夢,並且有機率孵... 寶可夢劍盾閃蛋怎麼快速刷?有哪些技巧?但是不少玩家都不知道這個速刷技巧,下面就跟著九遊小編來看看吧!
  • 孵雞蛋也算是藝術?這位法國藝術家做到了!
    這哥們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Abraham Poincheval   亞伯拉罕.伯安什瓦爾這哥們從今年3月29日開始把自己關在巴黎美術館東京館裡的一個小櫥窗裡,直播孵雞蛋,法國媒體爭相報導,是的,他就弄個像便盆一樣的椅子,把蛋放在底下,屁股坐在上面,像一個老母雞一樣的,孵蛋!!!看看櫥窗外參觀者的眼神...
  • 小小故事屋——《奇奇畫蛋》
    story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寧寧姐姐。首先我們要感謝新華書店對本節目的大力資助。從今天開始,《小小故事屋》將在播出內容上進行調整,主要講一些3到6歲的小朋友喜歡聽的小故事。小朋友們可以根據故事結尾提出的問題來進行回答,只要連續打卡30天,就有機會和自己喜歡的主持人一起講故事。今天呀,寧寧姐姐要給大家講的故事是:繪本故事《奇奇畫蛋》好了,接下來就進入我們的故事時間吧!
  • 2017,中國第一次音樂劇大戰
    而如此多音樂劇搶灘市場的情況下,到了年底到底這些作品的市場表現如何,相信各家演出公司冷暖自知。2017年之前,很少有人會將演出市場細分到音樂劇市場,大部分時候音樂劇都屬於戲劇這一門類被並在了一起,或者和歌劇莫名其妙地合併為同一類,但是今年出現了如此之多,完全可以單獨拿出來做一個大類,並且進行一些討論。
  • 竊蛋龍重達1.8噸 為什麼孵卵時壓不壞蛋?
    圖註:研究人員在中國發現了竊蛋龍的化石巢穴,該巢穴顯示這類恐龍會將許多恐龍蛋以環形排列,而且還會留下個豁口,這樣,該恐龍就能將自身的大部分重量放置在中空的環形內,被孵化的恐龍蛋就不必承受多大的重量了。這一發現就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生物學快報》(Biology Letters)上,這篇研究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罕見的視角,即當今鳥類築巢行為的早期版本——恐龍祖先如何築巢孵蛋。「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坐在巢穴上孵蛋這一行為最早可能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該研究合著者、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古生物學家達拉·澤勒尼茨基說道。
  • 2017中國音樂劇為什麼這麼厲害
    ,資深音樂劇專家許鋒帶你全覽2017中國音樂劇的發展……2017年,對於中國的音樂劇市場來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年」,國外原版音樂劇的引進、國外原版音樂劇的本土化、中文原創音樂劇,齊頭並進。 作為中國最成熟、規範的演出市場,上海在2017年的中國音樂劇演出市場上可謂風騷獨領。演出商、出品方紛紛把上海作為首演城市。其中,上海文化廣場又當仁不讓地成為中國最大的音樂劇演出綜合體。用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陶辛教授的話來說:「過去六年,文化廣場見證並推動了音樂劇行業從浮躁到沉靜的過程。」不僅演出搞得紅紅火火,上海在音樂劇製作方面也做得風生水起。以往,北京是全國音樂劇製作的主要基地。
  • 諾亞舟嘉興慶安小哈佛幼兒園中五班班級故事——孵小雞體驗記
    【班級故事】諾亞舟嘉興慶安小哈佛幼兒園中五班班級故事--孵小雞體驗記孵小雞體驗記——中五班一、引孵化興趣在《動物樂園》主題開展過程中,一節科學課《農場裡的蛋寶寶》引發了中五班小朋友對孵化的興趣,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二、爭論不休的孵化對象茜茜: 老師,我喜歡小烏龜,我們來孵小烏龜吧!
  • 護蛋行動(一)
    蛋寶寶第一次來我們教室,一定很高興很好奇吧!我帶蛋寶寶去看看我們的教室,認識我的好朋友們吧!寶貝:蛋寶寶,你看這是我們的餐桌。 砰~~~~~~~~~~~~~~~~~~~~~寶貝:老師,蛋寶寶碎了。精靈班,你們的蛋寶寶怎麼還沒孵出來呢?拿給我幫你們孵,明天就孵出來。誰要我幫忙。                        蔡婆收穫滿滿離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