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piration 插畫 | 我們欠鄭問一個故事

2021-02-07 藝界藝術教育

Conquer your own Style

with ArtScope.



讓鄭問在單頁畫出千軍萬馬,他會-

△ 《刺客列傳》之豫讓 © 鄭問

什麼是單槍匹馬 VS 千軍萬馬?讓鄭問來畫就是以上狀態——幾片紅布、一個將軍——布間隱約可見逼近的敵軍,惡鬥一觸即發。鄭問的《刺客列傳》把我們熟悉的刺客們請上舞臺。一些常被忽略的歷史細節,他也不放過。比如荊軻刺秦王裡…

△ 秦王看到匕首逃逸後,荊軻梁上追擊之細節

•   •   •

零 -About 鄭問

臺灣漫畫大師鄭問,本名鄭進文,1984年以「戰士黑豹」開啟漫畫創作生涯,並以《史記》中〈刺客列傳〉為題材改編成漫畫,完成第一部華人彩色水墨手繪漫畫,接著以〈阿鼻劍〉展現獨特水墨技法,將武俠漫畫帶入新的層次。日本媒體讚嘆他是「亞洲至寶」。鄭問於2017年3月26日因心肌梗塞過世,享年58歲。2018年6月臺灣故宮將舉行鄭問畫展,使他成第一位踏進故宮的漫畫家

 • 

鍾孟舜與10 幅畫的秘密

外行感受整體,內行感受細節。細說鄭問畫中的辛秘,沒有誰比鄭問的入門弟子&畫展策展人鍾孟舜更有資格。malt 採訪不到。但臺灣媒體「鏡周刊」不單約到了他,還請他選了 10 幅鄭問的代表作,通過放大截取,揭開活在畫裡的鄭問。10 幅圖聽起來很多,但相信你會和我一樣,覺得時間過得飛快。


•   •   •

壹 -阿鼻劍:高難度透視畫法

鄭問於1989年與編劇馬利合作《阿鼻劍》,融合毛筆噴墨沾水筆素描,畫出漫畫迷心中的武林新經典。

這張圖是《阿鼻劍》第二集封面,鄭問不到30歲時所畫,他畫這張圖時完全沒有打草稿,後方的金剛力士鎧甲變成一個圓形的弧度,轉移到何勿生身上,這是相當高難度的透視畫法,一般必須先3D建模,不然沒辦法轉成一個圓。鄭問花最多時間的是在「想」,畫圖反而不是問題,最難的是如何用一張圖傳達出深奧的意涵。

1)圓形鎧甲

金剛力士鎧甲轉移到何勿生身上,代表何勿生代替金剛力士降妖除魔,而圓形的鎧甲也暗示佛教的最終目的是「圓滿」,表現出鄭問對佛教的想法。

2)洗亮技巧

鄭問用水彩先打一層土黃色的底,再用筆沾水洗亮,讓圖的層次與立體感跑出來。這技巧許多人都在用,卻沒辦法洗到跟鄭問一樣亮,這是因為軟的筆沒辦法洗起來,鄭問會去買硬到像鋼刷一樣的筆,可以把整個紙洗起來。

3)暗藏對比色

鄭問在協調的顏色底下,一定會藏對比色,不然顏色會很死。這張圖主色調是土黃色,所以他在一些小地方加上淡藍色,如果沒有這些對比色,整個圖會沈掉。將色彩控制鮮豔卻不俗氣。

 • 

貳 -東周英雄傳:介子推揹母

《東周英雄傳》是鄭問在日本講談社連載的作品,也讓他在1991年獲得日本漫畫家協會的「優秀賞」,成為第一位獲獎的非日籍漫畫家。此時期鄭問在工具使用及畫法上都持續創新,《東周英雄傳》被認為是藝術性極高的一部作品。這張圖是介子推的刊頭頁,描繪孝順的介子推揹著母親隱居入山,最後卻被燒死在山上,此畫也是鄭問招牌的寫實+抽象技法。

1)拓印藝術

鄭問把油漆灑在水上面,油漆不溶於水,會浮在水上,再用宣紙覆蓋拓印而來。缺點是不能控制它變成什麼樣子,所以鄭問通常是試了很多張後,覺得這個東西像什麼才來畫,不是先想好才畫,但鄭問仍能恰如其分呈現畫作氛圍。油漆流動的痕跡,宛如介子推揹著母親走在烈焰的沙漠,事母至孝的情境空間都出來了。

塗黑修亮

水墨是鄭問開創的領域。若看原稿可發現,介子推是整個人被塗黑後,白才慢慢修出來,因此鄭問的水墨人物會比一般來得厚重,這其實是西洋古典繪畫技巧,而鄭問把它運用在水墨裡。一般來說宣紙沒辦法承受一層層去疊,去修亮,否則會爛掉。鄭問究竟如何辦到的,至今仍神秘無解

 • 

叄 -東周英雄傳:貪名的要離

這張圖是《東周英雄傳》第一回第一集的刊頭頁,歷史上的要離不惜斷手、犧牲自己的老婆,也要成名,這張圖完美地表達他的人生觀:微笑著上吊,為了名都要死。鄭問用圖寫一首諷刺的詩,運用符號,藏了故事在畫裡。

金箔宣紙

這張圖是畫在用來包裝的金箔宣紙上,上面有很多金片,是鄭問去逛美術社時買的,卻被他當成滿天的金色花瓣,營造出悽美的氛圍;「金色」也符合要離的心境,象徵為了名利,不惜犧牲一切的人。

 • 

肆 -鄭問三國志:三國鼎立

《鄭問三國志》是日本首創先例以臺灣作家命名的遊戲。鄭問將中西畫風合璧至極致,在此開創全新畫派。這張是鄭問三國志裡相當重要的一張圖,魏蜀吳都有,後方中間為曹操,左為孫權,右為劉備,中前方為周瑜,下方為三英(關羽、張飛、劉備)戰呂布。

1)火的暗喻

鄭問喜歡藏符號,周瑜拿一把箭,上面有火,應該就是暗示赤壁之戰火燒曹軍,背景也整個都是火。

2)曹操皇冠

鄭問喜歡不經意的效果以及拓印的痕跡。如果看原稿,可以發現曹操的頭冠其實是後來黏上去的,他用一張卡紙沾顏料對摺後打開,出現這個花紋,再把它黏上去,所以兩邊的紋路其實一模一樣。另外鄭問從年輕就開始用放大鏡畫圖,因此冠上面髮髻的花紋也刻很細。

3)光滑的臉

後面這三個人的皮膚很光滑,有點均勻過度,比較朦朧一些,但其實亮面部份是用毛巾去壓的,因為毛巾有粗糙顆粒,慢慢壓出一些粗糙顆粒再修細,鄭問喜歡這樣的表現方式。

△ 周瑜的槍上面有超細的花紋,必須貼近才看得到。

 • 

伍 -鄭問三國志:俯瞰洛陽城

這張圖是鄭問極罕見純建築物的圖,呈現三國時代的洛陽城,裡面是皇宮,外圍是民房,在20幾年前還沒有空拍機的時代,鄭問已經用心中的空拍機俯瞰洛陽城,而且建築物完稿度極高。鄭問強烈的空間感跟他曾做過室內設計有關,因為室內設計就是虛擬畫圖,房子還沒蓋就得把它畫出來。

△ 皇宮柱子地下有影子,非常精細寫實

△ 鄭問用放大鏡,細畫出朝聖的文武百官

 • 

陸 -鄭問三國志:趙雲救阿鬥

這張是三國有名的「長坂坡趙雲救阿鬥」,曹操派了大軍追殺劉備等人,趙雲單槍匹馬搶救麋夫人與阿鬥,但麋夫人將阿鬥交託給趙雲後便自殺,趙雲懷抱阿鬥殺出重圍。

1)紅色翅膀  

這裡的披風就像一對紅色的翅膀,暗示趙雲跟阿鬥能夠逃出去,也符合史實,是鄭問暗喻的功力。

2)肌肉賁張

馬前腿的肌肉青筋賁張,暗示緊張的情勢與壓力。後腿也有相同的情形。

3)精細倒影皮

甲上有韁繩的倒影,下方也有也有弓弦的倒影,兩者影子遠近不同,是因為韁繩的高度較高,展現鄭問的寫實功力。

 • 

柒 -鄭問三國志:三家歸晉

這張圖是三家歸晉,西晉滅東吳後,結束三國時代。仰頭的司馬炎,用肢體展現王者態勢,有點像十字架的感覺;下方的將軍向他敬酒,後方是宦官,背景也可看到皇座,是一個橫向三角形的構圖。

1)指畫龍柱

龍柱是鄭問很典型的一個特徵,先用手指畫,然後再刻小細節,把細部浮出來,這是他很常用的一個技巧。

2)手速有別

皇帝下面白色部分也明顯是手指畫的。手指畫也有速度的分別,龍柱的地方是中速,這邊要快速,才會讓衣服有飛起來的感覺,像風吹一般。

3)水洗布旗

這個布旗也是鄭問的招牌,先打一層水彩底,然後用硬筆洗亮,跟阿鼻劍那張圖一樣。但這張圖是用壓克力畫的,壓克力幹了以後是洗不動的,所以可看出布旗左邊洗得很亮。

但後來到司馬炎這邊就洗不動了,底下出現痕跡,但這部份剛好退到司馬炎的背後,慢慢虛掉,其實恰如其分。這是鄭問對工具天生的掌控力。

 • 

捌 -鄭問三國志:🍍盔甲

鄭問的畫技影響很多人,但其實影響最長遠的是他的設計,這張呂布的盔甲即為一例。鄭問在美學上的發明,不斷創造從未見過的盔甲,卻沒有人知道他的依據從何而來。以前軒轅劍的遊戲人物盔甲,就是因為受到鄭問的影響而來。

1)鳳梨盔甲

鄭問的創作信手拈來,這個盔甲是他有一天早上吃鳳梨,從鳳梨改出來的。而且鳳梨有立體感,可以移植過來。這也是為什麼他的畫作超寫實,是因為從很多東西轉化而來。

2)獅頭鬃毛

在盔甲的設計上,新舊間的拿捏相當不容易,要夠炫也要有中國味。因此鄭問在嶄新的鳳梨盔甲外,用了一個中國符號「獅頭」來統合,這裡是一個倒過來的獅頭,底下還有綠色鬃毛。

3)鄭問的手

鄭問畫圖不看資料,唯一看資料的就是他自己的手,呂布的手很明顯就是鄭問的手。

4)鼻翼反光

呂布的臉非常小,但仔細看,每顆牙齒都相當清楚,這是因為鄭問是用放大鏡在畫圖。包括鼻翼下的反光,都相當精密。

 • 

玖 -鄭問三國志:暴風雨前的寧靜

這張是描述赤壁之戰前,暴風雨前的寧靜。大戰前應該是很緊張的時刻,但周瑜的表情卻是異常的祥和寧靜,還面露微笑,兩手張開,宛如王者降臨。如果仔細看,鄭問其實在畫作中藏了許多符號,表現戰爭一觸即發的緊繃氛圍。

1)水兵肅殺

水兵肅殺的表情可以跟祥和的周瑜做對比,氣氛詭譎。

2)抽象指紋

這張圖上也有非常多鄭問的指紋,這裡就是用指紋表現白煙,他喜歡不受控的抽象感。

 • 

拾 -始皇:秦始皇氣吞山河

在漫畫《始皇》的開場,如何呈現這位霸王君主的氣勢是相當大的學問。一般「氣勢」會用複雜的畫面或誇張的動作來呈現,但在這張秦始皇的宮殿,不見大殿、臣子、宦官,只見山與水,這是因為古代把山河當作全中國,象徵秦始皇擁有全中國,這是鄭問的巧思,用空間表達氣勢,平靜中感受到磅礴的震撼感。

1)龍的暗喻

整個宮殿,只有右邊的柱子有一條龍,一般宮殿龍的數量應該不只如此,這是因為真命天子只有一個,而龍爪指向秦始皇,乃因他就是天子,龍不能再有第二隻了,這是鄭問的暗喻。

2)毫雕將軍

將軍面對著遠方的秦始皇,這名將軍雖然只比拇指大一點,但該有的細節也有,是鄭問毫雕功夫的展現。

3)海鷗飛舞

飛舞的海鷗,襯託宮殿的宏偉,也是表達氣勢的一種方式。10 張圖的故事到此結束,但最後,malt 想說說鄭問自己的故事。

•   •   •

鄭問筆下的人物中,誰最像他?

雖然鄭問本人從未解答,但周圍熟悉他的人一致認為——其作品《深邃美麗的亞細亞》中的幾位王者中,「潰爛王」最像他的個性——「很內斂,不懂得表達,但他是很溫柔的」 鄭問的妻子回憶道。

△ 鄭問為「潰爛王」畫的肖像

鄭問,以首位非日本人的身份獲得「日本漫畫協會優秀賞」時,當時的協會長石之森章太郎老師(《蒙面超人》的作者)說:「這所以把獎頒給鄭問,原一是他的畫是日本人喜愛的;二是,他畫的是日本人做不到的。」

他的漫畫裡充滿了禪機,就像「潰爛王」躺在爛泥中隨波逐流的場景,他說:「我從劫難來,那麼我就從劫難過(離世)。」

.

.

.

△ 「潰爛王」離世之場景

感謝鄭問,

從永恆中重新釋放那些疾如閃電的劍光、

不動如山的身影、滿座衣冠似雪的場面、

雷霆萬鈞的時刻。 

—— 馬利 .《阿鼻劍》編劇

△ 鄭問生平快閃

INFO:

鄭問:千年一問 大展-

展覽期間: 2018/06/16-09/17 

展覽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

-

鄭問的兩部作品《阿鼻劍》與《深邃-

美麗的亞細亞》,值得一閱。

CREDIT:

鄭問 10 幅畫的圖文轉載自:《鏡周刊》

https://projects.mirrormedia.mg/project/chenuen/

Images by 鄭問工作室

編輯:Malt


藝界ArtScope聯合全球數十家知名藝術機構所推出的藝界超級工作室,旨在學員通過與業內翹楚接觸的同時,讓作品集更有深度,同時得到最頂級藝術導師的指導和推薦,可參與並落地設計項目。

對於申請的背景提升,行業的資源對接,思維方式以及設計經驗養成都具有重大意義。

☆更多導師資訊www.yjarts.com

🎉

上海工作室成立啦

地址:徐匯區永平裡 衡山路199號

建築景觀工作室:導師畢業於哈佛GSD,MIT,耶魯,哥大,賓大,羅德島,UCL,米蘭理工,代爾夫特等等。

室內空間工作室:導師畢業於羅德島,pratt,中央聖馬丁,皇藝,切爾西等等。

平面插畫工作室:導師畢業於SVA,中央聖馬丁,Pratt,倫敦藝術學院,馬裡蘭藝術,芝加哥藝術等等。

交互工業工作室:導師畢業於羅德島,ACCD,卡內基梅隆,中央聖馬丁,紐約大學等等。

藝術/時尚管理工作室:導師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倫敦藝術大學,Parsons,中央聖馬丁,倫敦時裝學院等等。



相關焦點

  • 插畫| 我們欠鄭問一個故事
    讓鄭問在單頁畫出千軍萬馬,他會什麼是單槍匹馬 VS 千軍萬馬?讓鄭問來畫就是以上狀態幾片紅布、一個將軍布間隱約可見逼近的敵軍,惡鬥一觸即發。鄭問的《刺客列傳》把我們熟悉的刺客們請上舞臺。一些常被忽略的歷史細節,他也不放過。
  • 我們欠鄭問一個故事
    鄭問的《刺客列傳》把我們熟悉的刺客們請上舞臺。一些常被忽略的歷史細節,他也不放過。比如荊軻刺秦王裡…這張圖是《阿鼻劍》第二集封面,鄭問不到30歲時所畫,他畫這張圖時完全沒有打草稿,後方的金剛力士鎧甲變成一個圓形的弧度,轉移到何勿生身上,這是相當高難度的透視畫法,一般必須先3D建模,不然沒辦法轉成一個圓。鄭問花最多時間的是在「想」,畫圖反而不是問題,最難的是如何用一張圖傳達出深奧的意涵。
  • 臺灣一代漫畫大師 鄭問 突發心肌梗塞病逝 享年58歲
    10 年間相 繼發表了《鬥神》、《刺客列傳》、《阿鼻劍》等多部成功的作品,不但奠基了他在臺灣漫畫界的地位,而且也使臺灣漫畫的總體水平登上一個新的臺階。1991 年,鄭問的《東周英雄傳》在日本講談社的《早晨》周刊上連載,受到熱烈歡迎。講談社稱他是亞洲的至寶、巨星。《朝日新聞》稱他為 20 年中無人超過他的鬼才、天才、異才。日本漫畫家協會向他頒發了優秀獎。
  • 臺灣漫畫《阿鼻劍》再版 重溫鄭問水墨技法
    以漫畫體現佛法以《馬裡》筆名與鄭問合作的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表示,過去接任時報出版總經理時,創立《星期漫畫》雜誌,因著迷於鄭問在《刺客列傳》中展現的精湛技法、說故事能力,秉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心情,向鄭問提出合作邀約,成為《阿鼻劍》連載契機。
  • 新書上架:國漫宗師鄭問代表作重磅上市!
    △ 『之所以把獎頒給鄭問,原因一是他的畫是日本人喜愛的;二是,他畫的是日本人做不到的。』時任日本漫畫家協會會長石之森章太郎(《假面超人》)如此評價到進入 21 世紀,繼續創作漫畫之外,鄭問受世嘉遊戲的委託,跨界為電子遊戲大作《鄭問之三國志》繪製了一百多幅三國人物的肖像以及場景插畫。《鄭問之三國志》成為日本第一款以中國漫畫家命名的電子遊戲。
  • 鄭問與《阿鼻劍》:如何運用中國傳統水墨技法畫漫畫?
    第一冊幾乎完全在鋪陳背景故事,交代上一代的悲劇與錯事如何影響故事開始時只是個孩子的男主(勿生)的一生。故事一開始我們看到一位父親(江湖名門正派仁風幫的幫主於景)及其私生子(勿生)。孩子是於景和他兄弟(史飛虹)之妻偷情的結果。史飛虹在孩子出生後發現事有蹊蹺;嬰兒前額上的胎記與其生父特徵一模一樣,暴露了秘密。史飛虹經此變故,失手殺妻,大悲之下允許於景帶走孩子。
  • 觸樂夜話:獨步千古的畫工,未能匹配的團隊——鄭問紀念畫展感想
    圖/小羅鄭問是一個令人惋惜的巨匠。作為藝術家,他有著極為紮實的基本功、求新求變的創意、全神貫注的魄力;作為漫畫家與美工,他有著一個職員最寶貴的自律性;作為一個人,他有著忠直、仁愛、俠義這些令人稱道的傳統美德。
  • 獨步千古的畫工,未能匹配的團隊——鄭問紀念畫展感想丨觸樂夜話
    鄭問是一個令人惋惜的巨匠。作為藝術家,他有著極為紮實的基本功、求新求變的創意、全神貫注的魄力;作為漫畫家與美工,他有著一個職員最寶貴的自律性;作為一個人,他有著忠直、仁愛、俠義這些令人稱道的傳統美德。然而現實是那些遊戲的壽命並沒有比鄭問的漫畫長,而網遊這種體裁,可想而知,也不能發揮鄭問在藝術上的表現力。即便插畫好看,若遊戲不好玩、劇情不精彩,那也白搭。這場展覽特別為《鄭問之三國志》闢了一個專區,完整展出鄭問所畫的100多張插畫與肖像,其中一些大幅作品,如趙子龍單騎救主的《長坂坡》,的確是劇力驚人。
  • 『漫畫宗師』鄭問紀錄片《千年一問》入圍臺灣金馬獎!
    『一個人創造一個江湖,鄭問的作品,讓我們跟千古英雄有了共同的呼吸。』鄭問為風靡全亞洲之漫畫巨擘,其融合水墨藝術與西方繪畫技巧之美學獨樹一幟,加以對創作媒材、技法不拘一格的靈活運用,迄今尚無人能超越。他對歷史、社會、人性的觀察與思考,亦透過其畫技與構圖的掌控力,鎔鑄成獨樹一幟的鄭問美學。 鄭問,本名鄭進文,1958 年出生於臺灣地區桃園縣,早年曾任職於室內設計公司。1983 年,年僅 25 歲的鄭問發表了第一部作品《戰士黑豹》,漫畫生涯就此開啟。
  • 「漫畫宗師」鄭問代表作重磅上市!周星馳、阿信都是他的迷弟
    時任日本漫畫家協會會長石之森章太郎(《假面超人》)如此評價到進入 21 世紀,繼續創作漫畫之外,鄭問受世嘉遊戲的委託,跨界為電子遊戲大作《鄭問之三國志》繪製了一百多幅三國人物的肖像以及場景插畫。《鄭問之三國志》成為日本第一款以中國漫畫家命名的電子遊戲。
  • 鄭問「現身說法」,談《阿鼻劍》創作歷程
    不僅從畫面上看頁頁張力十足,也讓《阿鼻劍》成為了鄭問老師的代表作。那麼接下來鄭問老師也將「現身說法」,精確到步驟與讀者分享《阿鼻劍》的創作過程。以下內容來自《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蹤跡》,文字與圖片均獲得了臺灣大辣出版社的授權與支持。
  • 大師鄭問
    自從1972年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的電影《教父》上映之後,很多行業的翹楚都被冠以「教父」之名,港臺地區也不例外,比如「音樂教父」羅大佑,「武俠教父」金庸,而說到漫畫方面,當之無愧的就是鄭問
  • 「漫畫宗師」鄭問代表作重磅上市!周星馳、劉偉強、阿信都是他的...
    俯首筆墨畫紙間三十餘年,鄭問始終耕耘在自己的一番漫畫天地: 1986 年,鄭問前所未有地將傳統國畫中的水墨技法融入漫畫中,以司馬遷《史記》同名篇章為藍本,創作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水墨漫畫《刺客列傳》。由此,鄭問的宗師之路就此啟程。
  • 『漫畫宗師』鄭問代表作重磅上市!周星馳、劉偉強、阿信都是他的狂熱迷弟
    △ 『之所以把獎頒給鄭問,原因一是他的畫是日本人喜愛的;二是,他畫的是日本人做不到的。』時任日本漫畫家協會會長石之森章太郎(《假面超人》)如此評價到進入 21 世紀,繼續創作漫畫之外,鄭問受世嘉遊戲的委託,跨界為電子遊戲大作《鄭問之三國志》繪製了一百多幅三國人物的肖像以及場景插畫。《鄭問之三國志》成為日本第一款以中國漫畫家命名的電子遊戲。
  • 鄭問老師「現身說法」,談《阿鼻劍》創作過程
    不僅從畫面上看頁頁張力十足,也讓《阿鼻劍》成為了鄭問老師的代表作。那麼接下來鄭問老師也將「現身說法」,精確到步驟與讀者分享《阿鼻劍》的創作過程。以下內容來自《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蹤跡》,文字與圖片均獲得了臺灣大辣出版社的授權與支持。
  • 英雄應有夢,江湖無終期 | 臺北故宮首次漫畫展,走進鄭問的寫意江湖
    除了完整呈現鄭問全方位的驚人成就,也希望解答:鄭問養成的秘密-為什麼鄭問這樣的人物能產生在臺灣? 藉由橫跨三十年間的原稿,重新還原鄭問老師一生光輝無比的創作旅程。展覽將展出漫畫原稿 | 插畫原稿 | 角色設定手稿 | 劇本手稿 | 手捏原型 | 雕像 | 技法紀錄片,共分為5個展區,讓觀眾可以更好地走進鄭問,走進大師創作的寫意江湖。
  • 亞洲漫畫的至寶—鄭問
    10 年間相繼發表了《鬥神》、《刺客列傳》、《阿鼻劍》等多部成功的作品,不但奠基了他在臺灣漫畫界的地位,而且也使臺灣漫畫的總體水平登上一個新的臺階。1991 年,鄭問的《東周英雄傳》在日本講談社的《早晨》周刊上連載,受到熱烈歡迎。講談社稱他是亞洲的至寶、巨星。《朝日新聞》稱他為 20 年中無人超越的鬼才。日本漫畫家協會向他頒發了優秀獎。
  • 鄭問—華人漫畫界的鬼才「亞洲至寶」
    於是將消息告訴了一個常看漫畫的朋友:」鄭問大師走了「,他卻問我:」鄭問是誰?好像聽過「。。驚詫之餘,我覺得特別有必要也有義務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漫畫界的鬼才。現今華人漫畫家中,還無人能出其右。在我看來,他的作品已經超出漫畫的界限,和我國一些混跡美院,藝術村,畫廊的所謂藝術家相比。。唉,用他們跟大師比,真的有辱大師了。        大師一生熱衷繪畫,不斷創新,突破自己。
  • 紙上談兵丨國漫宗師鄭問水墨秘技大公開
    幾乎每一個漫畫家,在創作的路上都經過一番摸索,然後才找到自己的路,發揮自己的獨特風格,鄭問也是一樣。從黑白到彩色,再由彩色中找尋到民族色彩洋溢的彩墨,鄭問由中探索、試驗並獲得豐富的心得,對有興趣畫漫畫的朋友,他的漫畫製作方式,頗有值得借鑑之處。△ 鄭問老師 25 歲創作的第一部作品《戰士黑豹》中,明顯地借鑑了電影《星球大戰》中的形象。
  • 亞洲漫畫鬼才鄭問逝世, 英雄夢,終有別期
    鄭問大師離去,戰士黑豹再不復來,東周英雄已成神話。淚已縱橫,唯在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鄭問大師的寫意傳奇,再次感受「亞洲至寶」的至尊境界。故事,從一句疑問開始。千年一問:昔日帝子今何在?這句話有兩個意思,一是指這本書,《始皇》一是指書的作者,鄭問。一般評書都先介紹作者再說內容,這一次請允許我們反過來。讓我們先走進《始皇》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