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飛《吹笛仕女》和早期作品欣賞!感謝分享轉發

2020-12-24 禪心藝境

這裡的陳逸飛早期作品主要是指1980年留美以前的作品,包括文革期間作品以及文革結束後到其出國前的作品。陳逸飛早期油畫作品《吹笛仕女》。作於1979年。尺寸:60×90cm。手機簡單拍照,圖片未經任何藝術處理。

此畫作與1979年,是陳逸飛早期代表作之一。此風格畫作一直延續到80年代的音樂人物形象以及90年代的古典仕女形象。但背景不是單一的純色,且兼有古典仕女和音樂人物系列油畫風格,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唯一一幅。1979年是陳逸飛步入國際畫壇的起點。1980年,陳逸飛赴美國紐約亨特學院攻讀美術碩士學位,並在短時間裡獲得在新英格蘭現代藝術中心、史密斯藝術博物館和布魯克林博物館的展出機會。

▲ 陳逸飛油畫作品《吹笛仕女》

▲ 陳逸飛《吹笛仕女》局部圖

陳逸飛早期作品欣賞

相關焦點

  • 「第四代」陳逸飛、艾軒、羅中立、何多苓、陳丹青、王沂東油畫作品
    之前按照中國油畫劃代的「四代論」發布了前三代的代表作家與作品,今天一起來看「第四代」,第四代出生於二十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成名於七八十年代以後的,如陳逸飛、艾軒、羅中立、何多苓、陳丹青、王沂東等。吹笛少女 陳逸飛陳逸飛 (1946年4月14日-2005年4月10日)生於浙江寧波。著名油畫家,文化實業家,導演。1965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現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進入上海畫院油畫雕塑創作室,曾任油畫組負責人。1980年旅美後,專注於中國題材油畫的研究與創作。陳逸飛以「大美術」的理念,在電影、服飾、環境設計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創造性成就,成為文化名流。
  • 陳逸飛本身就是神話 ——憶對陳逸飛的最後採訪
    且不說他在30歲左右的作品早就奠定了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是一個時代的代表,作為世界上最權威的現代藝術畫廊瑪勃洛畫廊的籤約畫家,在亞洲,陳逸飛也是第一位。瑪勃洛斥巨資從世界16個地區的收藏家手中借得陳逸飛從14歲至當時各種不同風格、題材的作品,舉辦他的個人作品回顧展。繼1997年在上海、北京展出後,1998年去倫敦、威尼斯、巴黎、馬賽、馬德裡等地展出,1999年又到紐約參加瑪勃洛畫廊的跨世紀展。
  • 中國著名油畫家:陳逸飛先生
    陳逸飛簡介:      陳逸飛, 1946年生,浙江鎮海人,1965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學院,同年進本院從事油畫創作陳逸飛已與當今世界最具權威的瑪勃洛MARLBOROUGH畫廊藝術公司籤約,成為該公司歷史上第一位與之籤約的亞洲畫家。        1993年,陳逸飛涉足影壇,完成了自傳性質的藝術影片《海上舊夢-陳逸飛個人隨想錄》。1995年,完成了反映三十年代上海的故事片《人約黃昏》,入選法國嘎納電影節,參加影展,深受矚目。1999年完成電影藝術片《逃往上海》和電視紀實片《上海方舟》。
  • 說說陳逸飛和與他年齡相差30歲的妻子宋美英
    電影《理髮師》是陳逸飛的絕唱之作,也是遺作,遺腹之作。這部耗時5年的電影於5月7日殺青,而早在此前一個月的4月10日,陳逸飛辭世。身為導演的他,既未看到此片的最後合成,也未跟著見證殺青,算作是「遺腹之作」。況且,中途又遇有「停拍」之風波的糾纏。在陳逸飛逝世4天之後,好友吳思遠導演接過導筒繼續完成《理髮師》遺留的拍攝任務和後期工作。
  • 四組詞:謝後吹笛人忽老
    四組詞:謝後吹笛人忽老《笛》已踏吹笛多沈醉,不軟壓竹。斜月歌捉捕,呵手初發非問訊。風傳江路池丹井,不解堪摘移渡口。暫寄爭白,化作心神醒。遙指照屋琴曲罷。新春未苦歌金縷,謝後吹笛人忽老。元是江娥,吹送音聲亮。有玉未拆離鶴背。孤山疏影關猶暗。《別》似妒舊約三更月,飄香菸雨黃昏。粉勻能勸共紛泊,孤潔都已往,丹壁柳垂條。綠萼娟娟金縷縷。
  • 陳逸飛為什麼失敗倒下了
    (導讀:畫家陳逸飛,賣畫賺大錢後,全面進入電影、模特、服裝、圖書等他不熟悉的領域。最終陳逸飛投資的所有產業全面失敗,鬱鬱而終。
  • 樂高作品欣賞(342)
    公眾號內容主要是搬運國外大神的作品,給大家提供探討、學習、欣賞的同時,嚴禁對本公眾號所轉發的內容進行商業行為。
  • 陳逸飛一些油畫,是啞巴助手代畫的
    圖文推廣合作,聯繫微信號:330300000陳逸飛一些油畫,是啞巴助手代畫的著名收藏家郭慶祥最近向媒體爆料稱,陳逸飛的部分作品是啞巴助手代畫的。郭慶祥:1997年我有事去他的工作室,他有一張畫剛剛勾好線條,內容是三個女人和兩個鳥籠。
  • 放大欣賞歷朝歷代超高清仕女畫
    一個叫敬君的畫工因思念妻子,便將妻子的形貌畫下來欣賞,這是目前關於仕女人物畫最早的文字記載。 迄今發現最早畫在絹上的婦女形象,當推戰國長沙楚墓出土的《女子夔鳳帛畫》,此像據考是位女神,為豐隆、鸞鳥迎宓妃的故事,並不屬真正含義上的仕女畫。
  • 中國早期油畫家:顏文樑油畫作品欣賞
    顏文樑(1893-1988)出生於蘇洲的一個美術世家,八歲開始學畫,少年時代留學日本,是中國著名油畫和美術教育家。他在1922年創辦了蘇州專科學校,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美術學府之一。他於1927年留學法國,1928年到1931年就讀於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是早期留學歐洲的油畫先驅者之一。顏文樑的作品,極為細緻嚴謹,多年留學的經歷,令他在色彩、光影、透視等手法的運用上駕輕就熟。他很好地將中國山水景致,以古典寫實風景畫的形式,表現在畫布之上,同時受印象派的影響,在他的畫面中光與影的表現格外突出。
  • 兩朝帝師翁同龢,顏體大楷書法作品欣賞,網友:字體和顏真卿無二
    客體一定客體是專指怪石、樹根等 而不是泛指書法、仕女畫等。 書法面前人人平等, 與人主觀嘴說無關!兩朝帝師翁同龢,顏體大楷書法作品欣賞:書者介紹: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號松禪, 別署均齋、瓶笙、瓶廬居士、並眉居士等,別號天放閒人,晚號瓶庵居士,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
  • 從「渡海三家」看中國仕女圖的線條美
    其實不同畫家所畫出來的仕女,其容貌各有千秋。中國傳統繪畫,能分為花鳥、人物與山水畫三種,但在受到西方繪畫風格與審美的影響下,人們往往覺得中國傳統繪畫十分雷同,找不到欣賞的入門磚。日前臺北故宮舉行「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其中展示從唐代到近代以來,歷代畫家筆下姿態各異的仕女們。那麼問題來了,在人物畫中佔有相當比例的仕女圖,要如何欣賞呢?
  • 最經典的國畫《仕女圖》,色彩淡雅造型準確,充滿古典美學味
    仕女繪畫其實我們見過不少,而且這一個主題很多名家都有畫過。每一個人的繪畫方式不一樣,筆下的風格自然就會不一樣。張大千畫過這一類的仕女圖,但多數風格都是有著敦煌飛天仙女的風格,因為他在敦煌認真學習和研究過,所以他的繪畫風格就是這一類。
  • 民間故事:撿來奇石如仕女,能給快樂能唱歌
    這一年,錢生和同窗好友乘船遊覽洞庭湖,見這裡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湖水碧綠,清澈見底,於是流連忘返,一連住了三天,也沒覺得厭煩。錢生有個嗜好,喜歡收集稀奇玩意的石頭。他發現洞庭湖某處遍布各種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鵝卵石。
  • 姜文諷刺陳丹青是因為與陳逸飛有個人'恩怨'。
    姜文諷刺陳丹青是因為與陳逸飛有個人&39;有關。8月下旬,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先生寫篇文章,批評已故文化名人木心先生。視木心為恩師的陳丹青頗為不平,撰文反懟,結果引得郭的朋友姜文寫詩助戰,引發網友一片熱議場面。姜文的七絕:陳木可觀不可雕,勤能補陋難補騷。東施代有東施效,秋泯夏蟲子莫號。有網友說姜文是演員,和畫家、音樂家不搭檔。
  • 為啥明清時期仕女畫中的女孩子都顯得弱不禁風
    (明 唐寅 孟蜀宮伎圖)明代仕女畫風格總體上趨向於清淡典雅和精妍富麗兩種風格,體現了文人的審美要求,以唐寅、仇英仕女畫為代表。唐寅《孟蜀宮伎圖》中的女子形象,臉部刻畫細緻,櫻桃小口、柳葉眉、丹鳳眼、溜肩細腰、身材高挑,賦色也是清淡典雅。
  • 臺灣早期現代藝術的重要畫家之韓湘寧作品欣賞
    韓湘寧韓湘寧,1939年出生於重慶,1961年自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系畢業,同年加入「五月畫會」,為臺灣早期現代藝術的重要畫家之一;早期作品多著重於造型與空間的抽象繪畫,同時也愛好影像實驗創作,1966年以超8mm
  • 精美孫小頭,值得欣賞,感謝分享
    精美孫小頭,值得欣賞,感謝分享 結合曆代的文獻資料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找出一些可循的、可借鑑的理論依據,從而歸納總結出古錢鑑定中的一般性規律。 4,孫小頭收藏,困擾藏友最多的是坑口的辨識。也是辨識真偽的基本功,從目前來說,國內做假作偽的水平不斷提高,更新。還有就是南北坑口,也各有不同。北方氣候乾燥,雨水少,南方雨水多,所有這一切,都使我們很難把握真偽。
  • 楊可作品欣賞,轉發本微信即有機會獲籤名檯曆
    轉發本條微信,您即有機會免費獲得畫家楊可籤名的精美2017年檯曆:第1步,關注微信公眾號「天津書畫名家網」第2步,將本條微信轉發到您的朋友圈,然後將截圖發給我們,並留言「楊可畫冊」活動截止時間:12月17日00:00,我們將從參加活動的朋友中抽取15位朋友,中獎名單近期公布,敬請關注!
  • 樂高作品欣賞(28)
    目前公眾號的推送規則為,固定內容為每周一、三、五,樂高美圖欣賞(人仔)。每周二、四、六,樂高作品欣賞(M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