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綜藝真人秀成為另外一種明星與觀眾的見面方式,這兩年更是受到越來越多藝人的喜歡,連國際影星章子怡也開始接一些真人秀,甚至頂著粉絲脫粉的威脅,也樂此不疲。
錄真人秀的好處不用多說,時間短,來錢快,熱度高,不用背臺詞,也不需要扮演他人,觀眾就愛看你在節目裡真實的一面。
真人秀就像一面鏡子,可以把你真實的性格公之於眾,一旦暴露性格上的缺陷,很可能人設崩塌。
當然,如果你性格溫柔,綜藝感強,甚至還有一個有趣的靈魂,那麼,上綜藝真人秀,一定會讓你賺得缽滿盆滿。
明星想擴大知名度,可以上真人秀展示自己,如果想宣傳新歌新劇,真人秀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媒介模式。但前提是,他們的本職還是演員或者歌手。
不過近年來,很多演員歌手,開始不拍戲不唱歌,只上綜藝節目,要是綜藝感強一點,可以姑且稱為「綜藝咖」!要是不那麼有趣,總感覺為了賺錢來上綜藝。
就拿最近芒果臺熱播的《新生日記2》來說,又有大家熟悉的「春採」夫婦,從知名度上來說,四對夫妻裡,確實是最高的,但是很多觀眾一看到這夫妻倆,也直言審美有些疲勞。
應採兒這兩年都不拍戲了,陳小春唱歌本來就一般,索性也開始專注綜藝,三四年時間裡,已經陸陸續續上了十來個綜藝,有親子真人秀,有夫妻真人秀,應採兒懷二胎,馬上又接到《新生日記》的邀約。
有時候不得不懷疑,她是不是為了上這個節目才要了這個孩子。
節目組為了熱度,通常會找些熱度較高的藝人來參加,但卻沒有照顧觀眾的感受,一而再,再而三看到他們,恩愛秀了幾百回了,教育方式也展現過了,很難不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而且明星的生活是普通人遙不可及的,他們錄一個節目可以換好幾套房子,他們生孩子,有保姆司機,有育兒專家,有錢可以隨便任性,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那些只是理想,卻缺少了點菸火氣。
看過《新生日記》第一季的觀眾都知道,像馬劍越這樣的半素人,相比於藝人,反而更接近老百姓的生活,也更接地氣,他們雖然知名度不高,但和很多年輕夫妻一樣,買不起高房價的房子,住不起月子中心,甚至連吃頓大餐也要前思後想,這更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
再看看這一季的寧桓宇夫婦,女方是全素人,男方是快男出道,事業一直不溫不火,他們的生活也很接地氣,穿40塊錢的T恤,會在地攤上買東西,對半砍價,寧桓宇一個月零花錢只有500元。
《新生日記》中「蜜孕」的呈現,是教科書般的存在,具有現實參照意義。畢竟,要實現「蜜孕」,不僅僅取決於孕婦本人,還有夫妻關係、婆媳關係等的處理等。
希望節目組多找些半素人明星,不要天天看那幾對夫妻了,真的疲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