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佐世保海軍基地概況
佐世保海軍基地位於日本西部九州島長崎縣佐世保市佐世保灣內,坐標33°9′46″N、129°42′41″E。該基地是日本西部美日合用的重要海軍基地,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避風港和深水港之一,通過其西部的航道可直達東海海域,距朝鮮半島直線距離約200公裡,距濟州島直線距離約280公裡,距上海直線距離約800公裡。
美海軍在該基地的主要設施包括港口設施、倉庫、3處油庫(赤崎、庵崎、橫瀨)、2處彈藥庫(前畑、針尾島)以及營區等。
佐世保海軍基地衛星影像圖
港口設施:美海軍主要使用立神港池和平瀨碼頭。立神港池位於佐世保市立神町內,港區佔地總面積約13.5萬平方米,包括1-9號岸壁式碼頭;平瀨碼頭為大型岸壁式碼頭,全長約500米,位於佐世保市平瀨町南部。
港口設施
赤崎油庫:位於佐世保港區北部西岸,主要由美海軍使用。有地上油罐7座,地下油罐5座,總儲量約1.8億升;有大型醫療倉庫1處,岸壁式碼頭1處,供兩棲攻擊艦裝載醫療物資;潛艇碼頭,可為美現役核潛艇提供支援保障。
赤崎油庫
庵崎油庫:位於佐世保港區南部西岸,主要由美海軍使用,日本海上自衛隊也可使用部分設施。地下油罐區和3座地上油罐的總儲量約2.1億升;有燃油補給碼頭1處。
庵崎油庫
橫瀨油庫:位於長崎縣西海市西海町橫瀨鄉,佐世保港航道南側,主要由美海軍使用。有地下油罐8座、地上油罐2座,總儲量約4.3億升;有燃油補給碼頭1處。東側有大型LCAC氣墊登陸艇碼頭1處。
橫瀨油庫
前畑彈藥庫:位於佐世保港區中部東岸,主要由美海軍使用。包括地上庫房及山體坑道式庫房30餘處,彈藥補給碼頭1處。
前畑彈藥庫
針尾島彈藥庫:位於佐世保市針尾北町、有福町和江上町,佐世保港東南,主要由美海軍使用,日本海上自衛隊也可使用部分設施。沿海邊道路分布有彈藥庫房40餘處;有彈藥補給碼頭1處。
針尾島彈藥庫
日本海上自衛隊在佐世保海軍基地主要位於平瀨、倉島和崎邊營區,重要設施包括:平瀨棧橋碼頭2座、倉島岸壁碼頭、太田油庫、崎邊彈藥庫以及辦公樓等。崎邊營區南部原為美海軍LCAC氣墊登陸艇碼頭,後美在橫瀨油庫東側新建LCAC氣墊登陸艇碼頭後,將其歸還日自衛隊,2017年9月衛星影像顯示該區域正在施工建設中,2019年12月13日衛星影像顯示該區域已建成建築物10餘棟。
日本海上自衛隊平瀨、倉島營區
日本海上自衛隊崎邊營區
崎邊營區衛星影像
二、「美國」號兩棲攻擊艦
美海軍第7艦隊的大型兩棲艦船前置部署在佐世保海軍基地,目前主要包括「美國」號兩棲攻擊艦(LHA-6)、「紐奧良」號兩棲運輸艦(LPD-18)、「綠灣」號兩棲運輸艦(LPD-20)、「日耳曼城」號船塢登陸艦(LSD-42)和「阿什蘭德」號船塢登陸艦(LSD-48)。其中「美國」號兩棲攻擊艦2019年12月剛剛取代「黃蜂」號,成為美海軍第7艦隊前沿部署的兩棲攻擊艦,也是美海軍現役最先進的兩棲攻擊艦。
佐世保海軍基地衛星影像
「美國」號艦長257.3米,艦船寬32.3米,排水量約為4.5萬噸,採用直通甲板,島式上層結構設在右舷。動力系統採用2臺LM-2500燃氣渦輪發動機(共7萬馬力),另外還有2臺5000馬力的發動機輔助系統,航速在20節以上(大約每小時41千米)。配備有AN/SPQ-9B搜索和火控雷達、AN/SPS-48E(V)103D空中搜索雷達、AN/SPS49(V)12D空中搜索雷達和AN/SPM-43C空中交通管制雷達。裝備12套近防武器系統,包括2套RIM-116「海拉姆」近防飛彈發射器、2門「密集陣」20毫米近防炮以及7挺雙聯裝重機槍。
「美國」號兩棲攻擊艦
與之前的兩棲攻擊艦相比,其最大的特點是進一步加強了航空作戰能力。該艦取消了塢艙,不再搭載氣墊登陸艇,騰出的空間用於擴大機庫和搭載更多的航空燃料,因此擁有比「黃蜂」級更大的機庫以及雙倍的燃油。典型艦載機配置一般包括12架MV-22運輸機、6架F-35B隱身戰鬥機、7架AH-1Z武裝直升機、4架CH-53K重型運輸直升機。在執行制海任務時,最多能搭載20架F-35B隱身戰鬥機和2架MH-60S搜救直升機。與「黃蜂」級的航空作戰能力相比較,F-35B要優於AV-8B,具有更強的隱蔽突襲能力。登陸作戰任務主要由MV-22「魚鷹」運輸機來完成。MV-22既能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降,也能像固定翼飛機一樣高速飛行,最大平飛速度可達520公裡/時,最大作戰半徑可達600公裡,可在短時間內由海向陸投送更多兵力。可見,「美國」號的綜合作戰能力更強,但由於缺少預警機,獨立作戰的能力有限,需要編隊配合。
三、簡要分析
現階段,美海軍在西太地區採用兩棲攻擊艦客串航母的使用方式,其主要原因在於:
首先,「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前兩艘,即「美國」號和「黎波裡」號取消了塢艙,擴大了機庫,增強了維修設施和油彈的搭載能力,航空作戰能力得到重點強化。通過搭載海軍陸戰隊的F-35B戰鬥機,其功能已不僅僅是搶灘登陸的兩棲攻擊艦,具備了作為航空母艦的潛在作戰能力,與中型航空母艦已沒有太大區別。
其次,美海軍現役大型航母維修費用高、周期長,「福特」號航母自交付以來又問題不斷,難以形成有效戰鬥力,投入使用的時間節點不斷推後。因此大型航母的使用陷入捉襟見肘的尷尬境地,導致前任防長蓋茨提出的「神出鬼沒」計劃似乎也已經偃旗息鼓了。近年來,過多的軍事行動讓美海軍不堪重負。面對航母千瘡百孔的部署空缺,美海軍以兩棲攻擊艦搭載戰鬥機來客串航母執行海外巡邏任務,從而避免其在熱點地區因缺席而管不了閒事的無奈。
第三,目前世界範圍內大多是中小程度的局部衝突,部署以航空母艦為核心航母打擊大隊,費用高、影響大,更容易成為打擊目標。部署以兩棲攻擊艦為核心的遠徵打擊大隊,性價比更高,在滿足戰鬥力需要的同時,政治影響更小,還省錢,何樂而不為。
美海軍將「美國」號兩棲攻擊艦與F-35B戰鬥機結合起來作為中型航母使用,並正在西太海域進行實踐,其「與時俱進」的作戰理念是否有效,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