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奇奇
每年暑期檔本是娛樂圈的黃金時期,但今年影視行業卻提早進入了多事之秋。
先是今年6月份崔永元曝出陰陽合同震動娛樂圈,接著8月又曝出範冰冰遭封殺三年。隨後網傳8月1日起,影視圈稅率從原本最低6.7%左右直接飆升到42%。
緊接著7月底8月初,《天乩之白蛇傳說》《鎮魂》等爆款劇集紛紛遭遇政策管控下架,併網傳「總局新規」古裝劇限價單集不得高於800萬,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製作成本40%,否則禁止發放發行許可證。雖然傳聞沒有得到相關部門正面回應,但這一重磅消息還是引發了行業熱議。
一時激起千層浪,這個夏天,整個影視圈集體陷入了恐慌中……
近日,宋祖德發微博稱,港媒曝範冰冰被捲入逃稅風波,或被封殺3年,不準拍任何電視劇或電影。網友猜測,這與今年6月崔永元爆料範冰冰「陰陽合同」有關。
巧合的是,範冰冰的3部新片被曝連續更換角色,進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原本定於8月17日上映的電影《大轟炸》將檔期調整至了10月26日,官方給出的原因是受到全球同步上映的邀請,故調整檔期。但是細心的觀眾發現,《大轟炸》此前發布新海報時,撤掉了範冰冰的名字,日前,該片最新公布的「炸彈」版海報中,範冰冰的身影也未出現。
範冰冰新作已不是第一次延期了。此前原定7月6日上映的《爵跡2》也突然徹檔,官方宣布是由於特效後期未完成影片將延遲上映。但這陰陽合同的節骨眼上,大家紛紛猜測改檔的原因是不是因為範冰冰。此外,範冰冰的新片《陰陽師》主角也已經換成了周迅,但能否正常開拍仍是未知數。
對範冰冰的各種傳言,官方也是緘默不言,暫時未給出回應,整件事愈發撲朔迷離。
範冰冰受到震動或許只是「陰陽合同」影響影視圈的冰山一角。
同時,因為崔永元爆料,導致相關部門也開始關註明星稅收問題。據有關媒體爆料,自今年8月1日起,影視圈執行新稅制,稅率從原本最低6.7%左右,直接飆升到42%,包含6%增值稅、0.78%增值附加稅和個人所得稅35%,而且要求按照新稅制一次性補繳6個月的稅款,該消息一經發出再次震動了娛樂圈。
據香港《蘋果》報導,由於成本大增,目前最少有70部影視作品停拍。「以1億人民幣聘請大腕明星為例,製作公司因此要多繳3100萬元。」有電影高層透露,明星個人稅比例從之前最低的3%提升到42%,翻了整整14倍。如果新稅制實行,劇組工作人員起碼降薪20~25%,再加上片方繳的稅,才能抵得過原有的製作成本。由此可見,稅收調整後對明星收入的影響之大。
此外,註冊工作室以較低的企業賦稅納稅,也是明星常用的避稅手段之一,近幾年,明星工作室可謂遍地開花。但在事件發酵之後,很多地方已經關閉了工作室的註冊通道,據爆料,凡是帶有「影視」二字的工作室,都將徵收35%的個人所得稅。
近年來,影視行業明星片酬水漲船高,新稅制的實施一方面可打擊偷稅漏稅,一方面又降低了天價片酬,破除了明星收入高交稅少的現狀,但事實如何,還有待官方回應。
此外,華誼兄弟,華誼嘉信和唐德影視等A股市場的影視股近期全部暴跌,市值蒸發數百億。
在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娛樂公司的日子也變得愈發難過。廣電總局在今年對文娛產業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內容管控也進一步升級。
暑期檔中,《天乩之白蛇傳說》、《鎮魂》等多部爆款網劇也受政策影響被下架處理。愛奇藝官方回應稱,《天乩之白蛇傳說》已獲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因其內容需要調整,7月23日起暫時下線,後續上線時間另行通知。而《鎮魂》也悄然下線,目前,針對「被下架」一說,各方暫無回應。
在古裝劇方面,於正新作《延禧攻略》可謂刷遍朋友圈,大家都在瘋狂安利反套路劇情,但是比《延禧攻略》先拍攝的《如懿傳》、《巴清傳》卻遲遲未能定檔。在東方衛視公布的下半年的重點劇中,備受關注的《如懿傳》《巴清傳》也未出現在片單之上,似乎播出無望。
一時間,無論是網絡平臺,還是各大衛視都風聲鶴唳。連動輒幾億的《如懿傳》這種頭部內容的播出檔期也不得不一推再推。同時,範冰冰主演的《巴清傳》也被傳遭退片。
內憂外患,雪上加霜,整個影視行業進入迷茫期。
前不久網傳影視工作室被要求大範圍稅務整改,明星個稅提高還未告一段路。8月6日一則關於「總局近期將發布新規」的消息又傳出,據悉該消息稱新政規定主要包括兩大要點:一方面規定,關於古裝劇限價單集不得到高於800萬,現代劇根據演員製作依次遞減為不得超過單集600萬-400萬-300萬,綜藝節目片酬控制在1000萬以下;另一方面,影視項目在拿發行許可證之前必須上報總局劇組整體預算,附帶給所有演員帳戶的銀行帳單,如果違反總局限酬規定,如演員片酬超過整體預算40%的,將被禁止發放發行許可證。
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製作成本40%,這已經不新鮮了,因為此前也提及過兩次。如果新規實施,只是進一步加強管控罷了。但針對頭部劇的版權費限制是第一次被提及。近幾年來,頭部劇版權費的飆漲一直從未停止過,2011年,樂視買下《甄嬛傳》的網絡獨播權僅花費2000萬元,單集27萬元,而到了《如懿傳》時,單集網絡獨播權花費已經達到了900萬元。
如果放任自流,頭部劇的版權價格還將繼續瘋狂上漲。今年以來,視頻網站的單集版權費已經突破了千萬,據悉,優酷此前就以1220萬每集的價格拿下了《長安十二時辰》的獨家網播權。
如果說古裝大劇是因為投資成本高,所以版權價格高,那麼都市劇的天價版權費就很難解釋了。去年,慈文傳媒公告顯示《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賣出了11.8億的天價,刷出了電視劇版權費的新高,但是該劇製作成本僅有1.2億,投資回報率約達800%。
今年6月崔永元「陰陽合同」事件讓整個娛樂圈發生「地震」,影視行業似乎進人寒冬,人人自危。從明星個稅到演員片酬,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的消息出現,都會引起整個行業的關注。如政策屬實,待官方正式公布後,或引來影視行業的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