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合同」餘震不斷之下,影視行業提早進入了多事之秋

2021-02-16 首席傳媒官


文 | 奇奇

每年暑期檔本是娛樂圈的黃金時期,但今年影視行業卻提早進入了多事之秋。

 

先是今年6月份崔永元曝出陰陽合同震動娛樂圈,接著8月又曝出範冰冰遭封殺三年。隨後網傳8月1日起,影視圈稅率從原本最低6.7%左右直接飆升到42%。

緊接著7月底8月初,《天乩之白蛇傳說》《鎮魂》等爆款劇集紛紛遭遇政策管控下架,併網傳「總局新規」古裝劇限價單集不得高於800萬,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製作成本40%,否則禁止發放發行許可證。雖然傳聞沒有得到相關部門正面回應,但這一重磅消息還是引發了行業熱議。

 

一時激起千層浪,這個夏天,整個影視圈集體陷入了恐慌中……

  

 

近日,宋祖德發微博稱,港媒曝範冰冰被捲入逃稅風波,或被封殺3年,不準拍任何電視劇或電影。網友猜測,這與今年6月崔永元爆料範冰冰「陰陽合同」有關。

巧合的是,範冰冰的3部新片被曝連續更換角色,進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原本定於8月17日上映的電影《大轟炸》將檔期調整至了10月26日,官方給出的原因是受到全球同步上映的邀請,故調整檔期。但是細心的觀眾發現,《大轟炸》此前發布新海報時,撤掉了範冰冰的名字,日前,該片最新公布的「炸彈」版海報中,範冰冰的身影也未出現。

範冰冰新作已不是第一次延期了。此前原定7月6日上映的《爵跡2》也突然徹檔,官方宣布是由於特效後期未完成影片將延遲上映。但這陰陽合同的節骨眼上,大家紛紛猜測改檔的原因是不是因為範冰冰。此外,範冰冰的新片《陰陽師》主角也已經換成了周迅,但能否正常開拍仍是未知數。

對範冰冰的各種傳言,官方也是緘默不言,暫時未給出回應,整件事愈發撲朔迷離。

 

 

範冰冰受到震動或許只是「陰陽合同」影響影視圈的冰山一角。

同時,因為崔永元爆料,導致相關部門也開始關註明星稅收問題。據有關媒體爆料,自今年8月1日起,影視圈執行新稅制,稅率從原本最低6.7%左右,直接飆升到42%,包含6%增值稅、0.78%增值附加稅和個人所得稅35%,而且要求按照新稅制一次性補繳6個月的稅款,該消息一經發出再次震動了娛樂圈。

 

據香港《蘋果》報導,由於成本大增,目前最少有70部影視作品停拍。「以1億人民幣聘請大腕明星為例,製作公司因此要多繳3100萬元。」有電影高層透露,明星個人稅比例從之前最低的3%提升到42%,翻了整整14倍。如果新稅制實行,劇組工作人員起碼降薪20~25%,再加上片方繳的稅,才能抵得過原有的製作成本。由此可見,稅收調整後對明星收入的影響之大。

 

此外,註冊工作室以較低的企業賦稅納稅,也是明星常用的避稅手段之一,近幾年,明星工作室可謂遍地開花。但在事件發酵之後,很多地方已經關閉了工作室的註冊通道,據爆料,凡是帶有「影視」二字的工作室,都將徵收35%的個人所得稅。

 

近年來,影視行業明星片酬水漲船高,新稅制的實施一方面可打擊偷稅漏稅,一方面又降低了天價片酬,破除了明星收入高交稅少的現狀,但事實如何,還有待官方回應。

此外,華誼兄弟,華誼嘉信和唐德影視等A股市場的影視股近期全部暴跌,市值蒸發數百億。

 

 

在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娛樂公司的日子也變得愈發難過。廣電總局在今年對文娛產業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內容管控也進一步升級。

 

暑期檔中,《天乩之白蛇傳說》、《鎮魂》等多部爆款網劇也受政策影響被下架處理。愛奇藝官方回應稱,《天乩之白蛇傳說》已獲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因其內容需要調整,7月23日起暫時下線,後續上線時間另行通知。而《鎮魂》也悄然下線,目前,針對「被下架」一說,各方暫無回應。

在古裝劇方面,於正新作《延禧攻略》可謂刷遍朋友圈,大家都在瘋狂安利反套路劇情,但是比《延禧攻略》先拍攝的《如懿傳》、《巴清傳》卻遲遲未能定檔。在東方衛視公布的下半年的重點劇中,備受關注的《如懿傳》《巴清傳》也未出現在片單之上,似乎播出無望。

 

一時間,無論是網絡平臺,還是各大衛視都風聲鶴唳。連動輒幾億的《如懿傳》這種頭部內容的播出檔期也不得不一推再推。同時,範冰冰主演的《巴清傳》也被傳遭退片。

 

 

內憂外患,雪上加霜,整個影視行業進入迷茫期。

 

前不久網傳影視工作室被要求大範圍稅務整改,明星個稅提高還未告一段路。8月6日一則關於「總局近期將發布新規」的消息又傳出,據悉該消息稱新政規定主要包括兩大要點:一方面規定,關於古裝劇限價單集不得到高於800萬,現代劇根據演員製作依次遞減為不得超過單集600萬-400萬-300萬,綜藝節目片酬控制在1000萬以下;另一方面,影視項目在拿發行許可證之前必須上報總局劇組整體預算,附帶給所有演員帳戶的銀行帳單,如果違反總局限酬規定,如演員片酬超過整體預算40%的,將被禁止發放發行許可證。

 

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製作成本40%,這已經不新鮮了,因為此前也提及過兩次。如果新規實施,只是進一步加強管控罷了。但針對頭部劇的版權費限制是第一次被提及。近幾年來,頭部劇版權費的飆漲一直從未停止過,2011年,樂視買下《甄嬛傳》的網絡獨播權僅花費2000萬元,單集27萬元,而到了《如懿傳》時,單集網絡獨播權花費已經達到了900萬元。

 

如果放任自流,頭部劇的版權價格還將繼續瘋狂上漲。今年以來,視頻網站的單集版權費已經突破了千萬,據悉,優酷此前就以1220萬每集的價格拿下了《長安十二時辰》的獨家網播權。

如果說古裝大劇是因為投資成本高,所以版權價格高,那麼都市劇的天價版權費就很難解釋了。去年,慈文傳媒公告顯示《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賣出了11.8億的天價,刷出了電視劇版權費的新高,但是該劇製作成本僅有1.2億,投資回報率約達800%。

 

今年6月崔永元「陰陽合同」事件讓整個娛樂圈發生「地震」,影視行業似乎進人寒冬,人人自危。從明星個稅到演員片酬,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的消息出現,都會引起整個行業的關注。如政策屬實,待官方正式公布後,或引來影視行業的大洗牌。

相關焦點

  • 逃稅幫兇 「陰陽合同」該何去何從?
    崔永元在微博曝光範冰冰和劇組籤署1000萬和5000萬大小兩份合同。雖然後來崔永元回應,微博暗指的女演員不是範冰冰。但是也讓影視圈墨守成規的「陰陽合同」曝光在大家面前。近年來,影視明星的酬勞水漲船高,陰陽合同的出現是否在為明星逃稅保駕護航?
  • 影視公司火線回應演員陰陽合同逃稅傳言:都說合法合規經營
    影視從業人員逃稅傳言重擊之下,影視傳媒股一片哀嚎,多家上市公司火線回應。6月4日,受稅務部門調查影視從業人員「陰陽合同」問題的影響,A股影視傳媒板塊應聲大跌。截至收盤,華誼兄弟(300027)、唐德影視(300426)雙雙跌停。
  • 新聞什麼是陰陽合同?崔永元舉報範冰冰陰陽合同案件始末
    什麼是陰陽合同?【牛站娛樂八卦】早前範冰冰「陰陽合同」案引發網友全體聲討,範冰冰也因為「陰陽合同」偷稅事件形象跌入谷底,同時被國家相關機構重罰8億元人民幣,那麼到底什麼是陰陽合同?範冰冰「陰陽合同」事件始末,今天牛站小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什麼是「陰陽合同」?所謂「陰陽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就同一事項訂立兩份以上的內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對內,稱為「陰合同」一份對外,稱為「陽合同」。其中對外的一份並不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國家稅收等為目的;對內的一份則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
  • 「陰陽合同」波及圈擴大,華誼蒸發20億
    6月3日,國家稅務總局通報,針對近日網上反映有關影視從業人員籤訂「陰陽合同」中的涉稅問題,國家稅務總局高度重視,已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依法開展調查核實。如發現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將嚴格依法處理。無錫地稅局官方微博披露稱,對於大家關注的問題,我們已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和江蘇省地方稅務局的要求依法開展調查核實。如發現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將嚴格依法處理。
  • 崔永元曝明星「陰陽合同」-湖北日報網專題
    2018-06-05 12:02:01 明星「陰陽合同」是對法律的「陰奉陽違」 稅務部門不能「點到為止」地調查某個明星的涉稅問題,而應「由點及面」地對所有明星是否存在陰陽合同問題,進行地毯式摸查…… 2018-06-04 16:44:37 整肅「陰陽合同」,為娛樂圈正本清原 陰陽合同在娛樂圈已成行業潛規則,主管部門應當以此為契機
  • 起底崔永元「手撕」範冰冰的「陰陽合同」
    6月2日,崔永元在微博寫道:「我家鏟屎官說,這就是大小合同。小的是演出200萬,大的是策劃監製748萬加90萬,再拿一麻袋現金.」 「4天6000萬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漏稅等等一系列行業內幕和潛規浮出水面。 目前,無錫市濱湖區地稅局目前已經介入調查取證。
  • 「範冰冰們」的資本騰挪術:陰陽合同只是冰山一角
    · 如何用影視來洗錢?作者 | 深先生從金鎖小丫鬟到霸氣大女主,範冰冰一路走來,沒少經歷腥風血雨。只是這一次錯不該惹了崔永元。5月28日,崔永元微博連發五張合同截屏,其中一張寫有範冰冰名字。第二天,崔永元微博再開炮,曝光「陰陽合同」一事,並稱「演了4天拿了6000萬」。
  • 崔永元捅了娛樂圈「馬蜂窩」 陰陽合同了解一下
    &nbsp&nbsp&nbsp&nbsp最近崔永元和範冰冰互撕霸佔頭條熱搜,咋看之下是老崔對《手機》劇組的復仇,豈料爆出的卻是浮冰之下的滾燙暗流。以往老百姓把娛樂圈的事兒當戲謔談資,大抵道聽途說「貴圈真亂」,如今揭露出業內逃稅洗錢潛規則似有坐實的節奏。
  • 範冰冰馮小剛相關股票跌停,「陰陽合同」內幕驚人
    澎湃新聞記者 陳宇曦6月4日,受稅務部門調查影視從業人員「陰陽合同」問題的影響,A股影視傳媒板塊應聲大跌
  • 從範冰冰偷稅案看「陰陽合同」的合同效力和法律風險
    與此同時,「陰陽合同」也引發了大家的討論。本文將就「陰陽合同」的合同效力和法律風險進行解析。6月27日,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進依法納稅,促進影視業健康發展。可見在影視領域,「陰陽合同」較為常見。
  • 陰陽合同事件致影視股躺槍 多家公司劃清界限
    6月4日,受「陰陽合同」事件影響,影視股在本周第一個交易日慘遭暴跌。截至收盤,華誼兄弟(300027.SZ)和唐德影視(300426.SZ)領跌,最終雙雙跌停,當代明誠(600136.SH)和歡瑞世紀(000892.SZ)跌幅也分別達到9.75%和7.35%,光線傳媒(300251.SZ)、文投控股(600715.SH)、橫店影視(603103.SZ)等,跌幅也均達到5%左右,其他個股也無一上漲。在「合同」事件波及股價後,影視公司也作出回應。
  • 娛樂圈範冰冰曝出陰陽合同,那麼足壇誰第一個公開陰陽合同?
    提到陰陽合同,我們第一個會想到娛樂圈範冰冰那份陰陽合同,這份合同真可謂讓整個娛樂圈沸騰了,導致範冰冰被罰款9億,還有多名明星受到牽連,甚至有很多明星主動到稅務局補繳稅款,那麼除了娛樂圈有陰陽合同之外,足球圈有沒有陰陽合同,誰第一個公開中國足壇陰陽合同?
  • 陰陽合同,起底崔永元
    崔永元爆料陰陽合同的事件已持續發酵十來天,引起社會關注,其中讓人質疑範冰冰,馮小剛等影圈影視圈大咖。廣大吃瓜群眾不斷的猜想,具體這7.5億的夫婦到底是誰?7.5億,目前為止,小編還未曾見過,到底有多少錢現金?
  • 熱議丨崔永元「撕」明星陰陽合同,國家稅務總局發話了
    昨日(6月3日),國家稅務總局已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依法調查有關影視從業人員籤訂「陰陽合同」中的涉稅問題。如何量刑「陰陽合同」是指交易雙方籤訂金額不同的兩份合同,一份金額較小的「陽合同」用於向主管機關備案登記納稅;另一份金額較高的「陰合同」則實際約定雙方交易價格,彼此心照不宣,目的就是逃稅。籤「陰陽合同」規避繳納稅款的行為在法律上是否構成逃稅罪?
  • 陰陽合同又來猛料,崔永元說:範冰冰流淚向我道歉,但6000萬陰陽合同不是她.武漢律師還說了這句話
    但是我希望她沒事,我希望她平安,就像我昨天說的,一個女孩子,有個演員夢,打拼這麼多年,真的不容易……Q:我有一個疑問,您一開始曝的是範冰冰的合同,你後來為什麼會曝另外一個人呢?這個人和劉震雲、馮小剛有什麼關係?A:沒有,就是讀者想看陰陽合同,他們不知道什麼是陰陽合同,我給他們看。
  • 復盤「陰陽合同」事件,範冰冰被罰了,崔永元是對的!
    隨後,範冰冰很快通過微博發表致歉信,就「陰陽合同」問題向大家誠懇道歉。一,範冰冰被處罰近9億,不追究刑事責任範冰冰案是我國稅務部門近年來處理的個人偷逃稅款金額最大的案件。據新華社報導,今年6月初群眾舉報範冰冰「陰陽合同」涉稅問題後,國家稅務總局高度重視,即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依法開展調查核實,目前案件事實已經查清。
  • 起底崔永元「手撕」範冰冰的「陰陽合同」-虎嗅網
    6月2日,崔永元在微博寫道:「我家鏟屎官說,這就是大小合同。小的是演出200萬,大的是策劃監製748萬加90萬,再拿一麻袋現金......」 「4天6000萬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漏稅等等一系列行業內幕和潛規浮出水面。 目前,無錫市濱湖區地稅局目前已經介入調查取證。
  • 崔永元:曝光"陰陽合同"是"公報私仇" 希望範冰冰平安
    他平靜地談起這次曝光「陰陽合同」一事,坦承自己是「公報私仇」,同時曝光了影視圈裡各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潛規則合同。至於自己最開始懟的範冰冰,他說希望她能平安無事。   劇組巧立名目拿走7億多   崔永元首先介紹了相關部門調查「陰陽合同」的最新進展:「無錫的稅務部門已經約了我今天面談,合同見面也給他們,這種材料可不能瞎傳來傳去。」
  • 陰陽合同究竟是怎樣逃稅的
    「陰陽合同」這一名詞由此走向前臺。目前,國家稅務總局以及江蘇、無錫等地稅務機關均對有關影視從業人員「陰陽合同」中的涉稅問題表態,如發現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將嚴格依法處理。不論崔永元曝光的是哪個明星,「陰陽合同」涉嫌偷稅漏稅問題顯然是更值得關注的話題。那麼,什麼是「陰陽合同」,是否能夠藉此實現避稅目的,如何認定其存在偷漏稅行為?
  • 影視工作室迎來「稅改」 行業面臨洗牌
    在浙江東陽的影視工作室「稅改」引發外界關注當口,強勢的明星們順勢將稅收成本轉移給製作公司,直接影響是,行業面臨洗牌。近期,浙江東陽各影視工作室陸續收到稅務局通知,從2018年6月30日後,終止定期定額徵收方式,徵收方式將改為查帳徵收。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行業上下遊多位人士處了解到,上述消息屬實,此外,上海松江也正在採取類似動作,多地政府部門也均處觀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