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製造一個大壞蛋,首先要給他超高的智慧,強大的肉體,絕頂的戰鬥技能,對了,還有無限寶石 DC: 給他一個糟糕的人生吧
這不是一部好的「小丑」電影,因為它背離了小丑這個角色混亂且無法預知的本質,給了小丑一個悲劇性但可追根溯源的原因。但這並不妨礙本片成為一部好電影,這是一部脫離了超級英雄般超現實主義的犯罪電影,無時無刻不在對觀眾進行mind fuck,直到最後集體高潮。傑昆·菲尼克斯獨特的表演賦予了這個小丑充滿矛盾與痛苦的悲劇性的藝術人格,我已經可以預見他橫掃頒獎季的場面了。正如犯罪經典《出租車司機》一樣,《小丑》是這個時代不二的選擇。
#2019威尼斯第六場#看的世界首映,真的太愛了,超出期待。沒看過DC漫畫,電影是從小丑角度講社會底層邊緣人和貧富階層差距的故事,從節奏到配樂到劇情臺詞深度,都非常流暢,質感一流。愛了愛了。傑昆演技再次炸裂,瘦骨嶙峋,但是爆發力不減,目測已經拿下明年奧提,期待拿下威尼斯影帝。
完全不是超英片,就是一個以普通底層小市民為主角的犯罪片,大概也是這些年漫威DC所有電影裡人性剖析最深刻的一部。影片對哥譚市有著出色的氛圍營造,陰暗潮溼的道路,滿目垃圾的街頭,一觸即發的暴動氣息,這樣的環境,再加上悲慘的身世、糟糕的一天,足以把一個老實的可憐人逼向深淵,從理性善良一點點變得麻木和瘋癲,每一步轉變都真實可信。傑昆·菲尼克斯瘦骨嶙峋的樣子讓人心疼,毫無疑問,影帝級的表演,「希斯·萊傑後再無小丑」的話可以收回了。
有些電影能定義一個演員的職業生涯巔峰,很多好演員一生都未必能有代表角色作品。Heath Ledger重新定義了Joker這個角色,把他推向了無法觸及的巔峰,十一年後,Joaquin再次重新定義了這個角色,披上了更黑暗扭曲的大衣,並列在了那以為再也無人能觸及的峰頂,登峰造極,將成不朽。
#威尼斯#當小丑逐層黑化,惡之念開始爆裂成花。人們總會愛看loser的悲劇,他不是超級英雄,而是徹頭徹尾的寄生蟲。被迫害以及cult施虐,貫徹薩德美學,拉斯馮提爾式人性本惡,黑暗中的舞者,只有人制定的規則框架出虛假的「善」。最後暴亂直射如今的集體宣洩反政府主義。傑昆·菲尼克斯演技內外兼修,讓人揪心頭皮發麻。現實魔幻,清醒的人被當作不可捉摸的魔鬼,旁人偽善的舉動比惡人本身更是一種傷害。
在全球街頭運動風起雲湧的時日,這部有著黑暗騎士伏筆的漫改超英電影就顯得極為應景。人物演繹堪稱完滿,營造的歌譚氛圍雖顯微弱,但現實境況恰好可代入,因而類似電影的大爆或許只是這個病入膏肓時代的最新註腳。就像無盡的汽油燃燒瓶,小丑才剛投擲。
戲劇張力大到爆炸,不僅限於貧與富,強與弱的對比,貧者欺貧,弱者凌弱,世界已然是一片殘酷的黑暗叢林。而在底層的最底層,一個與社會格格不入的「怪胎」,在被千萬人踐踏的過程中,一步步走向瘋狂,變成點燃群體暴力狂歡的Joker。小丑不是一個臉譜化的反派,他控制不住的笑聲與內心的悲傷至極是能讓你顫抖的,讓你感受到壓抑到極點的痛苦會極其自然地轉化為破壞的力量,而每個人在同樣的環境下都有這樣癲狂的可能性。(寫於處於崩潰邊緣的威尼斯)更新:金獅!!王炸!!從此改變對DC漫改的認知!!!
菲尼克斯值得一座奧斯卡,表演太帶情緒了,以無法抑制的狂笑表達痛苦,竟然笑到讓人難過。影片與之前大部分超級英雄電影截然不同,沒有特效、沒有奇觀、甚至沒太多動作場面。而是以略復古的方式,講小丑為什麼會成為那個小丑。其實是挺嚴肅的一部片子,包括去關注社會問題。片子還挺邪惡的,會讓你有些同情這個小丑。另外,這片應該是無法續集和衍生,因為還是太實了,如果這個角色重新漫畫化,也就不再是他了。
只需要糟糕的一天,最理性的人也能成為瘋子,何況這裡是民風淳樸的哥譚市,它能讓你的每一天都很糟糕。 這座城市孕育出了一個怪胎——小丑。瘋狂、混亂、恐怖、滑稽……自1940年《蝙蝠俠》問世以來的幾十年裡,他的形象便屢次被搬上大銀幕,也被賦予了各式各樣的標籤。 一代代的創作者們,在他們對邪惡本源的探索中,不斷描繪小丑的混沌與邪惡,但從未有過任何作品妄圖解釋,小丑為何是小丑。 他是誰?他從哪兒來?一個瘋瘋癲癲的反派可能並不需要那麼多因果來歷,但對於這位角色來說恰恰相反:創作者不敢輕易給他一個起源,直到今天。 從傑克尼科爾森的滑稽奸詐,到希斯·萊傑的純粹邪惡。這次,接力棒傳到了菲尼克斯手中。 像極了《黑暗騎士》的結局,《小丑》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打敗了大批超英漫改片。片片預感,它將為超英電影加上新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