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部小投資的文藝片《桃姐》在商業大片盛行的電影市場中意外脫穎而出,一舉斬獲國內外多項大獎。演員劉德華更是憑藉此片在金馬獎中再度封帝。
影片《桃姐》講述的是一個簡單故事,它平淡無奇,訴說溫暖與悲傷,顯現人性中的善良光輝,它決不煽情,一切都是在平靜的氣氛中緩緩展現,悄無聲息地打動著你。演員葉德嫻飾演了桃姐這一角色,她對角色的深刻解讀加上她精湛的演技,為桃姐這一人物形象增色不少。
主人公羅傑的原型李恩霖說,「我從嬰兒開始,由《桃姐》照顧,後來換我照顧她,就像人生循環。」在影片中這一點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影片在敘事風格上趨於平淡,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使人物的情感漸趨濃烈。
影片的結尾,羅傑一直在拼命地吃一碗瀨粉,這是桃姐最後想吃的東西,直到再也吃不下了才停下來。他平靜地向醫生交代了陶姐的後事,然後去工作,就算是這樣簡單的幾個畫面,亦可以淋漓盡致地體現出羅傑和桃姐之間的深切情感,觀眾怎能不理解羅傑的悲傷,隔著銀幕都會被他們之間的深情所感染。
這部小投資的文藝影片《桃姐》最終獲得近億的票房,高票房的背後引發人們對老年人這一弱勢群體的關注和關於愛的反思:深情不及久伴厚愛,無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