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當年老片《桃姐》——用了六十年,才成為一家人

2020-12-18 八零影

電影《桃姐》講述了僕人桃姐(葉德嫻飾)與少爺羅傑(劉德華飾)之間的故事,桃姐一生未嫁,在羅傑家中服務60年,見證家中五代人的成長。突然中風後,桃姐主動要求住進老人院,從照顧人變成了被人照顧,而她與羅傑之間的主僕情也漸漸產生了變化,整個故事非常觸動人心。

這部電影的導演許鞍華,是香港影壇著名導演,作品以平實深刻著稱。她的電影總是從容而細膩,卻能深深地透露出厚重的人文關懷和凝重的社會歷史感。許鞍華的鏡頭一直對準香港最普通的民眾,成為注重傳奇、彩絢爛的香港銀幕上一抹暖暖本真的色調。

該影片據說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於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在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禮上,《桃姐》包攬三項大獎。2012年3月8日,《桃姐》在中國大陸上映。2012年,一舉獲得第31屆香港金像獎5項大獎。

觀此片時,一開始總覺得其他所有人都是桃姐生活的背景,即使是劉德華扮演的Roger,與她生命融合,是她所有的支撐,但看上去卻是一個模糊的背景。

桃姐的生命,始終都是她自己的堅持。起初我確實是這種感覺,說不清為何。然而後來劉德華認真的獨白,讓我發現我錯了。有這些人,桃姐才存在。他們塑造出了這樣一個桃姐。

桃姐生命的最後,他為昏睡的她把襪子上提,撫摸她細瘦孱弱的小腿。他感覺到她生命力的抽離。終於接近生命的歸宿。人一生,最後的光景常常是接近的。

這部影片我最喜歡的地方在於,它似乎不屑於去追究那些惡和冷。鏡頭對那些惡俗可鄙的人一晃而過。懶得給他們時間。

桃姐告別這個世界是淡淡的。影片沒有提到是什麼時候,Roger有沒有返回她身邊見到最後一面,我們只看到預想中的葬禮。好似泉水快要乾涸,到最後理所當然的結局。

桃姐並不特別,她只是一個侍候了李家幾十年終身未嫁的老僕,然而她老了、中風了,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可她始終不願求人幫助。被送去老人院後,她默默地去適應周圍的環境、院友,即使過年別人都離開了,她還是獨自一人留在老人院裡,只為了不要麻煩到別人。

在這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社會裡,桃姐也許是我們的父母、親戚、朋友,也許是未來的你和我。

相關焦點

  • 劉德華《桃姐》:到底是誰的影子?
    不同於《82年的金智英》中表達的職業家庭雙重困境之下的女性訴求,「媽蟲」軀殼之下的痛苦掙扎。《桃姐》展現給大眾的是女性最普通、無私的付出。手腳不方便的她,也不想麻煩任何人幫忙,用嘴來撕衛生紙,轉接到手裡。羅傑想給她裝一副假牙,一向溫和的她一聽要花幾萬馬上就火了。桃姐真的像極了我的奶奶和媽媽,她們永遠不會先吃飯,費勁心思給一家人做飯,家人吃完了,她們再吃,剩的多了多吃一點,剩的少了少吃一點。她們永遠不肯你在她身上多花錢,每天打電話說身體很好,一直到你回家看見抽屜裡各種各樣的藥片。
  • 《桃姐》:一部可以讓人看見命運的電影
    生活最艱難時,遇到Roger的祖母,輾轉之下,被帶至香港,成為他們家的小傭人,當時,她只有13歲。六十年過去,主人幾乎都移民國外了,只剩下少爺Roger還在香港做電影製片人,如今她依然照顧Roger的日常起居。
  • 《桃姐》
    我們在芸芸眾生裡,走一段可能不足一百年的單向行程,於塵埃處,總得有那麼一些時刻,需要按下暫停鍵,用一場電影來安撫自己。     《桃姐》是由劉德華和葉德嫻主演的,關於養老問題的電影。影片中的桃姐是一個在劉德華演的羅傑家的 一個工作了近六十年的保姆。
  • 電影《桃姐》觀後感
    其實電影看著看著才會明白,其實桃姐的畢恭畢敬和這六十年的主僕關係的影響過多,羅傑也早已習慣了那樣的生活。當羅傑說自己想要吃滷牛舌,桃姐答應了他,然而這頓牛舌引出了後續的整個故事。一天,桃姐給羅傑做好牛舌後,中風倒地,羅傑回家後發現後,讓救護車把她送進了醫院。因為中風,不能再為羅傑服務,桃姐想辭職,不想麻煩羅傑一家,而且還提出去養老院的想法。羅傑照辦,為桃姐找了一家朋友開的養老院。
  • 生活的樣子就是最好的電影——《桃姐》
    一個賣蔬菜的鋪位老闆,看到桃姐遠遠走過來,便決定戲耍一下這個摳門的老太太,桃姐照往常一樣,走進店裡買蒜頭,她要戴上眼鏡,進冷庫逐粒去挑,老闆恭恭敬敬將桃姐請進冷庫,不久桃姐在冷庫裡喊:「這裡怎麼這麼凍!」原來,老闆在桃姐進來前,故意調低了冷庫的溫度。    這影片開頭關於飯食的幾筆,老練地描畫了一個老傭人一生積攢下的習慣。
  • 《桃姐》是部噴淚片
    《桃姐》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劉德華飾)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一段觸動人心的名為主僕實為母子之情。在昨日的提前看片中,多處劇情都讓人忍不住淚奔。■讓你笑:有一次,羅傑和桃姐散步的時候碰到一對結婚的新人。
  • 電影|桃姐
    導演 許鞍華主演: 葉德嫻 / 劉德華 / 秦海璐秦沛 / 黃秋生類型:劇情 / 家庭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上映日期:  2012-03-08(中國)劇情介紹:桃姐是侍候了李家數十年的老傭人羅傑從事電影製片人,五十多歲了仍然獨身,而桃姐也繼續照顧羅傑,成為習慣。一日,桃姐如常到街市買菜,回寓所煲湯、做好滿桌的飯菜,在等待從內地出差回家的羅傑,桃姐看著窗外的街景打發時間,不知不覺間卻竟昏迷在地上。桃姐醒來時發現自己身在醫院,桃姐是中風了!一邊手臂不能活動自如,必須利用物理治療儘量恢復活動能力。許鞍華導演的電影,不該用電影的標準來衡量。
  • 你就是我的親人——電影《桃姐》述評
    之後,梁家一些人去世,一些人移民,近十年間只剩下桃姐和梁家少爺羅傑(劉德華 飾)一起生存。羅傑從事電影製片人,五十多歲了仍然獨身,而桃姐也繼續照顧羅傑,成為習慣……一日,桃姐到街市買菜,回寓所煲湯、做好滿桌的飯菜,等待從內地出差回家的羅傑。
  • 《桃姐》:天水圍的情與路
    桃姐(圖片來源:資料圖) 儘管《桃姐》並沒有以「天水圍」起題,但是我們仍舊可以把這部電影看作是「天水圍三部曲」的完結章。《桃姐》的故事極其簡單(所以電影的英文名叫做「簡單生活」),它講述了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Roger(劉德華飾)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主僕情。Roger自幼被桃姐所照顧,在幾個孩子中桃姐也最偏愛他,桃姐年老中風後,Roger一直照顧她到送終。其間沒有大起大落的矛盾,也沒有愛恨情仇的糾葛,它是發生在我們任何一個人身邊的瑣事,吃飯過節、養老送終。
  • 電影《桃姐》 ——平淡的市井生活中孕育著真摯的溫情!
    作者丨鄭陽《桃姐》出自香港著名導演許鞍華之手,一部用大量生活細節描繪市井小人物晚年生活的藝術片。沒有大場面,沒有離奇的情節,更沒有激烈的戲劇衝突,有的只是真實的生活情景,普通而又平淡的情感交流。《桃姐》「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劉德華飾)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一段觸動人心的『特殊母子情』」。片中的主角桃姐,本名鍾春桃,因家裡貧窮,年幼時便被人收養。養父被侵華日軍殺害,養母無力撫養,輾轉將十三歲的桃姐送到梁家當傭人。桃姐在梁家一做就是六十多年,照顧了梁家四代人。後來梁家大部分移民海外,只有第二代的少爺梁羅傑留在香港工作。
  • 《桃姐》——你不在了,就都不在了
    導演:許鞍華主演:葉德嫻,劉德華,王馥荔,秦海璐,黃秋生,秦沛上映時間:2012年3月8日(中國內地)獎項:201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桃姐。」「……」這部當年的現象級文藝片一開始,耳朵裡立刻充斥著關於現實生活的細碎聲響,像無數個細小的觸角切中人們痛感的神經。許多曾經在大陸和香港影視圈叱吒風雲的老面孔也在電影中放下最後的體面,一同來面對所有人最後的課題——死亡。正如電影翻譯成「A Simple Life」,桃姐的一生是簡單的一生,為主人家幾代服務了60年,即將踏上歸途。
  • 《桃姐》60年主僕情 如果一年只能看一部電影,就看這個
    用電影描述故事, 用故事構建生活, 歡迎收看指見影視看著這些老照片 桃姐的記憶已經隨著歲月的流失, 慢慢模糊羅傑第三次過來看她, 她正在幫院友補衣服上的扣子, 可人老了 看不清線頭, 還是羅傑幫著穿進去的
  • 《桃姐》60年主僕情 如果一年只能看一部電影,就看這個
    用電影描述故事, 用故事構建生活富了口袋,癟了真情,當真心實意已稀缺為奢侈品,人們內心深處大多趨於乾涸冰冷、倦怠疲憊。, 彼此之間都存在好奇蔡主任帶桃姐來到屬於她的單人間, 這其實就是一個倉庫用夾板隔開的, 裡面就簡單擺了一張床和一張桌子, 以及一些破舊的電器, 望著眼前的這一切, 桃姐感到有些不太適應
  • 觀看經典電影《桃姐》
    本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劉德華 飾)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葉德嫻 飾)之間所發生的一段溫暖人心的主僕情故事。繼當年《法內情》後,劉德華與葉德嫻這對影壇經典母子檔再次攜手合作!在許鞍華最新溫情作品《桃姐》中,出品方博納影業撮合兩人再度攜手合作演出另一扣人心弦之作,演繹一段真人真事改編的主僕情,以摯誠情懷感動人心。  《桃姐》是以人命名的電影,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Roger(劉德華飾)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
  • 每個人身邊都有一位「桃姐」
    去老人院前一天,李恩霖和桃姐挑選要帶去的衣物。桃姐的房間,是用陽臺改成的。一張狹小的單人床鋪,房間靠牆的上方掛著一排大木櫃,裡面放著縫紉機、保溫飯盒和不再使用的器具,下面鑲嵌著一臺洗衣機,床鋪對面的窗下放著兩個大樟木箱,佔了房間三分之一的空間。箱子是李恩霖母親當年的嫁妝。
  • 嫁給殺手的桃姐
    大夥的笑聲總是在桃姐出現時戛然而止。「么,回家!」放學回來的桃姐一隻手抱著書,一隻手揪住么妹的耳朵,一臉尷尬。自我記事起,我就沒有見桃爸正經幹過活,他整天在村子裡串門,誰家的電視開著他就跑過去蹭;有時候和老頭們下象棋,他就把么妹撂在一邊玩泥巴。1994年冬天,桃爸從巷子裡消失了。桃姐一家對外宣稱桃爸去廣東打工了。
  • 同樣是慈母女傭,你更喜歡《桃姐》還是《羅馬》?
    《桃姐》簡直就是中國版《羅馬》吧,都是拍的女傭的故事,不對,《羅馬》應該是中國版《桃姐》,因為是《桃姐》2012年就上映了,《羅馬》是2018年上映,都是灰暗色調慢節奏的文藝片,兩部電影風格相近,都是拿獎無數,但是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桃姐》。
  • 情節平淡如水的生活片《桃姐》,為何卻屢獲大獎?
    不知道是因為心態隨著疫情變得懶散,還是近期忙於業務感到疲憊,對於爆米花類的視覺衝擊大片實在缺乏興趣,想看一些安靜的片子,於是在網站上查了一下,翻到了一部曾經看過的電影《桃姐》。《桃姐》是許鞍華2011年導演的一部文藝片,由劉德華、葉德嫻主演,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的是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劉德華飾),與照顧家裡幾十年的家傭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
  • 「桃姐」,人世間的溫暖傳承
    桃姐為Roger準備的一餐午餐,湯品周到,魚蟹齊全其實就如同父母照顧我們一般,我們總是會把父母對我們的好當作理所應當。直至他們慢慢老去。對於桃姐來說,她心中的支柱也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她心中對主人家的情義與愛。而你大概不會知道,許多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那份溫暖的情誼與愛。養老院同伴問起問起Roger和桃姐的關係時,Roger說是桃姐乾兒子
  • 《桃姐》背後的故事,家傭的後半生
    方便聯繫桃姐表示自己不會用 浪費 在這裡很好老人們看到羅傑問桃姐是不是兒子桃姐沉默不語羅傑答到 乾兒子她還是沉默心裡卻樂開了花這些東西 經由桃姐才有了意義也構築起了她的人生說起羅傑小時候桃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羅傑別過頭去面若平湖 卻胸中波蕩送桃姐出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