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你不在了,就都不在了

2020-08-29 誰知西去路


電影:《桃姐》

類型:文藝

導演:許鞍華

主演:葉德嫻,劉德華,王馥荔,秦海璐,黃秋生,秦沛

上映時間:2012年3月8日(中國內地)

獎項:201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


悲傷平緩的背景音樂響起了,勾起人們關於過往某些事某些人的回憶,不斷提醒著時光流逝,不再往返,我知道這是一部赤裸裸傷感的電影,有點緊張。

「桃姐。」

「……」

這部當年的現象級文藝片一開始,耳朵裡立刻充斥著關於現實生活的細碎聲響,像無數個細小的觸角切中人們痛感的神經。許多曾經在大陸和香港影視圈叱吒風雲的老面孔也在電影中放下最後的體面,一同來面對所有人最後的課題——死亡。

正如電影翻譯成「A Simple Life」,桃姐的一生是簡單的一生,為主人家幾代服務了60年,即將踏上歸途。如此簡單的人生,仍然被編織到主人家的關係網中,桃姐自來處來便失去了根,她不屬於這張網的任何一個結點,歸途上沒有至親之人,顯得比常人可憐。但是,桃姐的主人家一直把她當做「家人」,愛護著她,她又顯得很幸運。

桃姐中風之後住到老人院,看到了各種形態的老人,痴呆的,坐輪椅的,佝僂蹣跚的,總之,很少有正常的自理老人。這些人不管有沒有過家庭,老了都一樣,無兒女的看似可憐,有兒女的不可避免地因為贍養問題發生家庭矛盾,總之,最後埋單的都是老人。

老人院,是社會萬象的縮影,是探測人心的寶鑑,從這個的視角開掘桃姐的故事,以小見大,有的放矢。在死亡面前,無人例外,這是一個無人能改變的終極歸宿,只需要用冷靜客觀的紀錄片鏡頭展示給人看就足矣。

每當桃姐和主人羅傑共同出現在鏡頭中,她是個順從到木訥的傭人,一直用飄忽不定的眼神揣度著小主人的意思,小心翼翼地掂量著他的照顧和好意,熟悉而客氣。當鏡頭中只剩下她自己時,她是鮮活的講究的,嫌棄老人院的衛生環境,呵護著獨身的尊嚴。她這輩子就在兩種角色切換自如,恐怕是連她自己都意識不到的宿命吧?

羅傑多次因為穿著打扮被誤認為計程車司機、空調修理工,其實他是電影監製,留過學,抬抬手就是幾十上百萬美金的合同。這樣的反差亦如他在桃姐倒下之後,自然而然地開始學習照顧桃姐,從她陪伴他到他陪伴她,不是親兒子卻比親兒子做得更多。羅傑陪她散步吃飯,收拾東西,回憶過去,桃姐幫他挑選新的工人,卻發現再也難找到一個人延續已經浸入骨髓的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無私奉獻——你不在了,就都不在了。

老人,都是歸途上的預言家。人,一旦老了,「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最怕歸去的路上空氣突然安靜,說到底還是為了一點體面。生活真若如桃姐的離去一樣平靜無痕,像秋夜微風搖動樹葉,不覺寒意入骨悄悄飄落,亦此生之幸事。

很有趣的一點是客串演員們不但實名出演還在電影中互相打趣,他們這些人可是撐得起半個影視圈。然而,整部電影籠罩著死亡的陰影,有些單刀直入的悲情色彩,也如流水划過頑石,任它曾經奇峰利角。

想起我奶奶,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她在大連是有小汽車接送看戲的二小姐,剛強了一輩子,忌諱賺人厭棄。暮年時有一段時間住在我家,無論我們怎麼要求,她都拒絕和我們同桌吃飯,「這個年紀的老模樣不利索,就不要拿到人前了。」

人不用像貓狗一樣頭拱地去吃東西,這是做人的唯一一點體面。

相關焦點

  • 《桃姐》
    《桃姐》是由劉德華和葉德嫻主演的,關於養老問題的電影。影片中的桃姐是一個在劉德華演的羅傑家的 一個工作了近六十年的保姆。羅傑家的兩代人都受到過保姆桃姐的照顧,他們一家都非常感激桃姐。影片的主要故事從桃姐生病開始說起。羅傑是一個電影監製,工作很忙,經常出差,不怎麼在家。
  • 《桃姐》:「劉德華」這次你真行
    桃姐雖然沒有嫁人,沒有兒女,晚年後同樣住到養老院。她的晚年生活,有了羅傑(劉德華飾)的照顧,仿佛冬天裡出現的太陽,暖洋洋的。她和羅傑的是主僕關係,但兩人的感情,情同母子,讓人感動。桃姐沒生病之前,羅傑過得是大少爺的生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連簡單的洗衣機都不會用。桃姐生病後,羅傑的生活一團糟,更能體會到桃姐對他的好。
  • 每個人身邊都有一位「桃姐」
    2003年,桃姐突然中風,半身不遂,無法繼續做家務。從醫院回來後,她向李恩霖提出,要搬到老人院去住。考慮自己因為拍電影,經常不在香港,無法照顧桃姐,李恩霖把她送到了老人院。「桃姐對家務的要求極高,如果我找工人照顧她,是達不到她的要求的。我也不懂得怎麼照顧她,即使給她洗衣做飯,她也不會接受,她性格要強,也不習慣給別人服侍,她會覺得自己沒用,心裡不舒服。」
  • 電影|桃姐
    羅傑從事電影製片人,五十多歲了仍然獨身,而桃姐也繼續照顧羅傑,成為習慣。一日,桃姐如常到街市買菜,回寓所煲湯、做好滿桌的飯菜,在等待從內地出差回家的羅傑,桃姐看著窗外的街景打發時間,不知不覺間卻竟昏迷在地上。桃姐醒來時發現自己身在醫院,桃姐是中風了!一邊手臂不能活動自如,必須利用物理治療儘量恢復活動能力。許鞍華導演的電影,不該用電影的標準來衡量。
  • 你就是我的親人——電影《桃姐》述評
    【郭老師點評】當你老了……「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估計很多年輕人聽這首歌,應該幾乎沒什麼感覺。如果你老了,身邊卻連一個親人都沒有,沒有人陪伴,沒有人照顧,那種徹骨的悲涼才是最可怕的!還好,桃姐是幸運的。如果用世俗的觀點來看,桃姐其實是不幸的。從工作上講,她一生都是在給別人當傭人;從生活上講,她一生孤單一輩子,沒有遇到一位知心愛人,沒有自己的孩子。但她又是幸運的,因為梁家人並未把她當僕人看待,而是當做自己的親人。
  • 嫁給殺手的桃姐
    她一副嘻嘻哈哈的天真模樣,但舉手投足間,卻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符的老到。劇照 | 《孔雀》她有4個妹妹,么妹是個傻子。村裡的人都說,么妹之所以痴傻,是因為受了詛咒。桃媽懷老么時,因為一點瑣事與廖老奶產生了齟齬,對罵中,桃媽譏笑對方生了個見人就喊爸媽的傻子,廖老奶回:「你笑我,二天從你肚子裡屙出來的也一樣是個傻子。」
  • 《桃姐》這是電影,劉德華的傑作,我真的很想看,但我不忍心看
    劉德華播放了大量的商業電影電影,比如樸素有內涵但不吵鬧,真正能賣出去的電影作品很少,《桃姐》可以說是劉德華自拍以來以一部電影為榮。這位電影劉德華不僅是一位主角,也是一位主要投資者。如果沒有太多的射擊技巧和太多的電影語言,你很容易就會心碎流淚,因為故事已經足夠感動了。
  • 《桃姐》:每一個心靈,都藏著一份的港灣
    你害怕老去嗎,你害怕某一天剩下你一人嗎,你害怕未來的路嗎? 倦鳥歸林,落葉歸根,這都是對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尋的一種歸宿,在許鞍華執導的《桃姐》中,將「年近黃昏」的桃姐和羅傑從生澀的主僕到親如母子的情感描摹出來,他們是對方彼此停靠的港灣,像一杯清茶,無滋無味,卻不枯淡。
  • 《桃姐》——很想看下去卻又不忍心看完的電影,劉德華巔峰之作
    劉德華出演過大量的商業化電影,像這樣樸素有內涵而不鬧騰的文藝片參演的不多,而且真正拿得出手的電影作品也很少,《桃姐》可以說是劉德華從影以來足以自豪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劉德華不但是主演,而且是主要投資人。沒有太多拍攝技巧,也不用太多電影語言,就可以輕易擊潰你的內心而淚崩,因為故事足夠讓人感動。
  • 電影《桃姐》觀後感
    當羅傑說自己想要吃滷牛舌,桃姐答應了他,然而這頓牛舌引出了後續的整個故事。一天,桃姐給羅傑做好牛舌後,中風倒地,羅傑回家後發現後,讓救護車把她送進了醫院。因為中風,不能再為羅傑服務,桃姐想辭職,不想麻煩羅傑一家,而且還提出去養老院的想法。羅傑照辦,為桃姐找了一家朋友開的養老院。桃姐不喜歡麻煩人,也不需要他們幫忙,這給養老院的工作人員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 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需要關心的「桃姐」
    《桃姐》亦是如此。老齡化嚴重,新移民熱潮,住房資源緊張,電影業萎靡,到處都是香港這座浮城所面臨的問題。許鞍華這位已過耳順之年的女導演依舊用鏡頭靜靜記錄下柴米油鹽方方面面,不動聲色地旁觀真實生活,正如影片英文名「A Simple Life」所預示的那樣,一切都很簡單。
  • 桃姐: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小編今天為大家推薦《桃姐》這部影片,電影中紮實的劇情,可以幫助您更好的領悟和經營自己的僱傭人生。片中情節正是演繹著僱傭版的「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桃姐是侍候了李家數十年的老傭人,把第二代的少爺羅傑撫養成人。羅傑從事電影製片人,五十多歲了仍然獨身,而桃姐也繼續照顧羅傑,成為習慣……
  • 劉德華《桃姐》:到底是誰的影子?
    桃姐真的像極了我的奶奶和媽媽,她們永遠不會先吃飯,費勁心思給一家人做飯,家人吃完了,她們再吃,剩的多了多吃一點,剩的少了少吃一點。她們永遠不肯你在她身上多花錢,每天打電話說身體很好,一直到你回家看見抽屜裡各種各樣的藥片。怕影響你工作,多想你也不說出來,你回來了她們就特別開心。
  • 桃姐 人間真情常在
    羅傑便在百忙之中四處打聽,想要為孤苦伶仃的桃姐尋找到合適的養老院。養老院的收費項目五花八門,羅傑擔憂能不能有良好的居住條件,恰巧老闆是羅傑的老朋友,這才安心地決定下來。桃姐獨自乘車來到養老院,羅傑為她準備了最好的單間。到了這裡,陌生的環境,桃姐依然對看護的照顧感覺不習慣,自己整理打掃房間。
  • 桃姐 真情源於生活
    到了這裡,陌生的環境,桃姐依然對看護的照顧感覺不習慣,自己整理打掃房間。養老院裡住的多是年事已高患有病症的老人,還有年紀不大卻因病無法自理的人;有些老人舉止怪異,也有些老人們互相幫忙。在餐桌上,有人議論新來的桃姐,來的時候孤身一人,而且也沒人來看望。桃姐連忙訴說自己的家人都在美國,當有人說自己就是名傭人,桃姐就會氣憤不堪。每當談論起偶爾來看望的羅傑,桃姐都會有著說不出的自豪感。
  • 《桃姐》經典臺詞
  • 《桃姐》:天水圍的情與路
    《桃姐》的故事極其簡單(所以電影的英文名叫做「簡單生活」),它講述了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Roger(劉德華飾)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主僕情。Roger自幼被桃姐所照顧,在幾個孩子中桃姐也最偏愛他,桃姐年老中風後,Roger一直照顧她到送終。其間沒有大起大落的矛盾,也沒有愛恨情仇的糾葛,它是發生在我們任何一個人身邊的瑣事,吃飯過節、養老送終。
  • 《桃姐》很想看下去卻又不忍心看完的電影,劉德華巔峰之作
    ,很窮,估計這輩子都不能去看你的演唱會了。下輩子,你能不能不要改名,還叫劉德華,我一定攢夠錢,去看你的演唱會。劉德華不希望自己的歌迷要等到下輩子,所以就去呼和浩特,圓他一個夢!這自是許鞍華的功力所在,不刻意、不用力、不煽情,簡簡單單地把一個老傭人最後的時光真實地表現出來。恰是這種簡單的真實,最能擊中你內心那一片柔軟的地方。《桃姐》裡,神父說:《聖經》上說了,天下萬物都有定時,哭有時,笑有時,生有時,死有時。神父還說:人生最甜蜜的歡樂,都是憂傷的果實,人生最純美的東西,都是從苦難中得來的。我們要親身經歷艱難,然後才懂得怎樣去安慰別人。
  • 《桃姐》:我想用盡一生去愛你
    可流年似水般匆匆而過,倘若不加珍惜,留下的只有無盡的悔恨。電影《桃姐》就講述了一位步入暮年的老婦人因中風住進養老院,最終走向生命盡頭的故事,影片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足以令人潸然淚下。父母的嘮叨是一種幸福桃姐是一位年過七十的老傭人,她侍候李家將近六十年,而羅傑更是她一手帶大,雖無血緣關係,但她對他的愛護早已與親生無異。隨著時間的遷移,一家人都搬到了國外定居,而羅傑卻因工作經常往返香港,這給了桃姐能夠繼續照顧他的機會。
  • 「桃姐」,人世間的溫暖傳承
    這次小編要為你們推薦一部暖心電影——《桃姐》。電影講述了照顧主家六十餘載的桃姐,直至一天突然中風,生活由照顧人變為被人照顧,最終主僕情轉化為親情的動人故事。影片的敘事手法平實而自然,如似水流年般地再現了現實生活和人類真情的一面。也如同英文片名「A Simple Life」一樣,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簡單的生活,只是其中的細節與滋味各不相同,讓人值得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