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聚未來:背靠社交巨頭 探路金融服務整體解決方案

2020-12-23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2020年,受到突發疫情影響,金融業務紛紛「轉戰」線上,加強線下業務線上化的布局,金融機構對科技布局轉型再提速。同時,金融科技行業企業憑藉近年積極推動科技賦能及線上化運營能力,在疫情期間有效滿足了廣大客戶的金融需求。

  在此過程中,部分擁有流量和金融科技基因的企業優勢更加凸顯。新浪金融旗下北京微聚未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聚未來」),依託自身金融科技實力以及微博流量優勢,在2020年逆勢上揚,實現了業務規模和運營效率的雙提升。

  在近日由經觀傳媒、經濟觀察報等聯合主辦的「2020第六屆金融年會」上,微聚未來憑藉在2020年的突出表現,獲評「2020年度金融科技領航企業」。

  低利率時代

  從經營風險轉變為經營客戶

  背靠微博5億多日活用戶,自2017年以來,微聚未來一直在實踐和探索如何將海量社交流量與金融服務相結合、更加精準的服務有需求的金融用戶。

  隨著低利率時代的來臨,平臺對於優質用戶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作為「助貸」平臺,微聚認為,需要給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產品選擇和更好的用戶體驗,才能創造更高的效率,實現穩健發展。

  2020年,微聚未來在用戶精細化運營方向持續發力:在上半年生活消費行業受到嚴重衝擊時,在微博內推出面向小微企業主的「幫幫貸」小微貸款業務。該產品在2020年4月正式上線,面向部分小微企業主,疫情期間推出3-6個月特殊免息政策,幫扶小微企業,以緩解這部分人在特殊時期的資金壓力。

  長期起來,微博平臺聚集了一批年輕新銳的網紅餐廳、旅行、運動健身、美妝時尚等生活方式博主以及中小品牌主理人,人群規模超過千萬。這些博主在分享各自領域專業內容的同時,也成功創立了自主品牌並積累了一定的粉絲規模。微博也成為眾多生活消費類服務企業與用戶溝通和交流的重要陣地。在疫情期間「小試牛刀」之後,2021年微聚未來將持續深化對小微企業主人群的金融服務,滿足微博內小微企業主們的金融訴求和發展需要。

  2020年下半年,圍繞微博內優質用戶,微聚未來還推出了新的隨借隨還產品「微博花花金」。對於有需求的借款人而言,隨借隨還類產品是具有活期性質的借款,一次授信,一年內隨借隨還,在降低資金成本的同時使用更加便捷,更適合資信較好的用戶短期周轉。同時,11月底,微博花花金還新增了最高額度10萬、最低利率萬二的低息超大額產品,面向部分微博內優質用戶開放。

  作為內嵌於微博的金融服務產品,微博花花金、幫幫貸等產品都將用戶社交表現納入風控維度,以勾勒用戶的真實畫像,實現風控模式上的創新。用戶的微博帳號註冊時間多久?內容閱讀量以及轉評贊數量如何?粉絲量如何?這些都成為個人信用的加分項。

  截止2020年6月,微博月活躍用戶數為5.23億,較上年同期淨增約3700萬。月活躍用戶數中約94%為移動端用戶。2021年,微聚將會進一步圍繞精細化運營思路,在積極響應監管政策、降低產品利率的同時,依託對用戶的理解,不斷升級產品體驗,給用戶提供更加精準、專業的服務。

  拓展異業合作

  挖掘金融科技服務價值

  金融科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幫助金融機構提高獲客效率,以及幫助平臺提升金融流量的經營效率。作為一家成立5年的金融科技服務企業,微聚未來的商業模式,不僅在類似微博花花金之類的To C產品,更在於以微博為代表的從線上流量到金融機構的To B平臺整體解決方案。

  在這個流量紅利消失的年代,對於平臺來講,比拼的是流量的運營效率和變現能力。基於在微博內的持續深耕,微聚未來目前在金融流量運營、用戶風險管理、資金對接等方面可以為有需求的平臺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系統化服務,目前合作平臺包括美圖、WPS等。

  相對於在微博內的運營,「走出去」的異業合作顯然對微聚未來的金融科技輸出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戰。雖然不同的流量平臺在業務需求方面擁有共性,然而不同的渠道特性,意味著平臺用戶有所不同,相應風險判斷模式和運營方式需要作出對應調整和變化,這對於微聚綜合運營能力是一次不小的考驗。

  相比選定風險偏好和投放渠道的流量投放模式,流量的運營是基於一個渠道全量流量進行整體建模和流量優化,如同盲人摸象,摸到大象不同的身體部位,得到的結論也是不同的。要想真的畫出大象,一定要看到整體。所以對於微聚未來來說,要想在B端幫助合作夥伴提高整體流量運營效率,需要基於全量用戶從整體角度來優化風控模型。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僅就用戶分層這件事,微聚未來用了三年時間。在這三年的時間裡,平臺積累了一套快速搭建通用模型的方式。通過簡單的指標,找到用戶分群,並在此基礎上建模。在不斷進行異業服務拓展的過程中,微聚未來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平臺運營能力和經驗,沉澱了相關平臺運營模型,運營效能不斷提升,已經打造出多個異業合作成功案例。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流量紅利消失,以及利率的下行,消費金融這個賽道競爭將會變得更加激烈。在這場競爭中,只有修煉好內功,做好合規運營,不斷提升效率,才能實現業務的穩定增長和健康發展。面對未來,微聚未來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繼續堅持「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聚焦用戶服務和效率提升,幫助合作夥伴創造更大價值。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dcb

相關焦點

  • 為小微企業全面賦能,上海即富搭建財務生態鏈解決方案
    小微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地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重視,近日,銀保監會、央行、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助力廣大小微企業的成長。在推動小微企業發展方面,上海即富為小微商家提供了財務生態鏈整體解決方案,並帶來多項產品與周到的服務,得到了市場與客戶的充分肯定。
  • 新浪金融·微聚未來2021屆秋季校招啟動
    近日,新浪金融旗下金融科技服務企業微聚未來正式啟動2021屆秋季校園招聘活動。據微聚未來校園招聘團隊介紹,今年秋招崗位相較去年增加了20%,所提供崗位均不限制專業,可投遞多個職位,給應屆畢業大學生多個面試機會,提升入職機率。
  • 騰訊微保副總裁尚教研:「騰訊模式」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居民保與...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周菡怡)12月8日,由北京品牌協會、北京商報社主辦的2020年度(第六屆)北京金融論壇在京召開。騰訊微保副總裁尚教研在論壇上介紹了城市普惠保險業務方面,騰訊微保將惠民保與醫保電子憑證創新結合的「騰訊模式」整體解決方案。
  • 阿里巴巴與微博開啟「U微計劃」,打造社交?消費的全域解決方案
    來源:速途網速途網6月13日消息(報導:李楠)今天下午,阿里巴巴集團和微博在北京共同宣布啟動「U微計劃」,攜手打造社交?消費的全域解決方案。「U微計劃」指的是,以品牌廣告主的需求為核心,阿里巴巴Uni Marketing 全域營銷與微博共同推動社交場景和消費場景的融合,前者旗下的全域廣告工作檯Uni Desk 與微博的廣告產品實現全面對接,同時賦能代理商及微博提高品牌服務能力,幫助品牌更高效觸達消費者,並實現社交營銷對消費者的心智影響可被衡量。
  • 核聚集團於香港暨臺北金融服務據點正式揭牌營運
    北京2014年12月12日電 /美通社/ -- 大中華區專業期權管理服務的先行者「核聚集團 ( The Core Group Holdings Limited )」於2014年邁入嶄新裡程碑,在亞洲金融中心 -- 香港中環打造尊榮貴賓財富管理中心,並於11月19日正式揭牌營運臺灣核聚保險經紀人(股)公司,期望提供兩岸三地華人更多元更貼近的金融服務
  • 微博阿里推U微計劃 共建社交+消費解決方案
    來源:億邦動力網【億邦動力訊】6月14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昨日和微博共同宣布啟動「U微計劃」,攜手打造社交×消費的全域解決方案,共同推動社交場景和消費場景的融合。微博CEO王高飛先生表示,「從某種意義上看,微博並不是單純的廣告營銷平臺,而是連接品牌與粉絲的橋梁。」
  • 微博X阿里巴巴聯合發布「U微計劃」,打造社交×消費的全域解決方案
    導語:6月13日,阿里巴巴集團和微博在北京共同宣布啟動「U微計劃」,攜手打造社交×消費的全域解決方案,共同推動社交場景和消費場景的融合,助力企業打造新時代的營銷裡程碑。
  • 背靠騰訊,供應鏈金融「獨角獸」衝刺IPO,朝陽市場打響爭奪戰?
    作為供應鏈金融行業裡的行業巨頭,聯易融在這樣的朝陽賽道裡,表現如何?AI+大數據解決方案賦能供應鏈金融聯易融於2016年2月在深圳成立,是一家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聚焦於AI、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在供應鏈生態的應用,主要以線上化、場景化、數據化的方式,為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客戶提供高效可靠的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 大數金融深耕數字金融 助力銀行解決小微信貸難題
    在政策、人口及消費市場等紅利的推動下,我國小微企業發展迅猛,對擴大就業、活躍市場、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起著重要的支持作用。然而由於缺信用、缺信息、缺抵押,小微企業長期得不到金融服務的有效覆蓋。這就要求銀行機構必須進行技術創新,但銀行機構由於內部機制等客觀原因,想要從內部完成小微信貸風控技術革新存在著成本高、人才少等諸多障礙。
  • 螞蟻「金服」變「科技」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去金融
    原標題:螞蟻「金服」變「科技」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去金融   「金服」變身「科技」,幾字之差,螞蟻卻已醞釀數年。6月22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了更名一事,其已由「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改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友信金服張適時: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金融科技能做什麼
    在他看來,企業不應該分為民營和國營,只要這個概念還存在,就解決不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問題。其次,改善貨幣傳導機制只能解決金融轉向實體經濟的問題,而不能破除小微金融的困局。  「小微企業在產生外部融資需求時,效率、額度與成本是核心考量,各種傳統融資渠道難以很好的滿足該需求。」張適時認為,要規模化、系統化地解決這個難題,並沒有現成的路可以走,亟需各個層面的創新。  作為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金融科技可以助力金融機構,共同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和有差異的普惠金融體系,進一步提高小微群體的金融可得性,提升服務小微企業的效率。
  • 智慧金融怎麼建?華為和長亮的四大聯合解決方案了解一下
    傳統金融架構加速守正創新,並逐漸轉向開放銀行模式;與網際網路場景的跨界融合也為金融科技帶來了全新影響。面對疫情後的新經濟模式,金融機構如何在營銷、風控、服務和高效運營等方面進行智能化改革?長亮科技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專注以科技創新驅動行業發展,用金融科技賦能金融業務變革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服務商。
  • 新零售-上善科技智慧餐飲整體解決方案
    智慧餐飲的產業格局已經形成,進入餐飲4.0時代,未來的餐飲系統需要將大數據、智能化、行動支付、精準營銷等多種元素 All In,為商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才能適應新時代的餐飲經營需求。未來餐飲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提供更多的主動服務和價值體驗,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實現全新的生活方式生活場景體驗。上善科技為用戶提供智能餐廳的整體解決方案,實現數據統一化、營銷精準化、工作流暢化、用戶體驗最佳化。
  • 一寶一貝:提供一站式商品解決方案、育兒成長服務及社交互動
    近日,一寶一貝(湖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寶一貝)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已經完成轉型升級,致力於全渠道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商品解決方案、育兒成長服務及社交互動。據了解,一寶一貝是一家母嬰新零售平臺,該公司倡導健康、專業的育兒理念,集母嬰社群+社交電商+母嬰實體為中心,以會員定製化服務為基礎,通過「科技力量+人性化服務」,全渠道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商品解決方案、育兒成長服務及社交互動。
  • 運用金融科技實力 度小滿金融服務小微企業主資金需求
    小微是國民經濟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小微企業和小微企業主目前面臨的資金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良好解決,對此,度小滿金融CEO朱光曾經表示:服務小微已成為目前金融行業的一大工作重點,度小滿金融將用科技實力為小微謀發展,滿足當下小微企業主融資需求。受準入門檻低、競爭力弱,財務信息不透明和缺乏擔保手段等因素影響,小微企業貸款風控成本、交易成本高。
  • 2020社會化用工整體解決方案升級發布
    近年來,企業經營正面臨著經濟、行業、人才等方面的壓力。社會化用工整體解決方案可為企業提供諮詢、招募、培訓、結算等方面的服務。在諮詢服務方面,基於數字經濟下的崗位解構,用友薪福社可細化工作任務、形成工作任務市場,促使企業應用外部人力資本成為可能,進而幫助企業設計多元化的用工變革方案,助力企業解決生存與發展問題;在招募服務方面,依託社會化用工招募副業無憂平臺及先進技術,用友薪福社可根據企業需求為其快速制定崗位及人員畫像,也可協助企業搭建人員能力素質模型,進而提高企業招募效率,滿足企業對崗位的專業技能需求。
  • 微眾銀行微業貸彰顯金融服務實力,獲多家媒體小微金融服務獎
    12月23日,微眾銀行微業貸憑藉其對小微普惠金融領域產品及服務的不斷創新和持續優化,獲得由界面頒發的"2020優金融獎·產品服務大獎·年度領先小微金融服務獎"。同一天,微眾銀行微業貸還獲得了由華爾街見聞頒發的"2020年度卓越小微金融服務產品獎"。
  • 聚焦2020百度雲智峰會:百度智能雲發布金融智能風控解決方案
    在下午舉行的智能產業分論壇上,百度副總裁李碩、百度智能雲智慧金融事業部產品負責人常琳登臺演講,並發布了最新的針對金融行業的智能風控決策解決方案。此外,招商銀行、宇信科技、艾融軟體、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太保產險、銀聯商務等眾多百度智能雲合作夥伴也蒞臨現場,共話智慧金融發展趨勢。
  • 商業化可持續:數字小微金融如何破局?
    ,單位風控成本高,這導致金融機構提供小微金融服務的意願長期不足。在7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試行)》,將商業銀行小微企業服務情況與資本補充、金融債發行、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金融機構總部相關負責人考核及提任掛鈎。
  • 雲桌面的下一步是什麼,新華三探路未來工作方式
    事實上,新華三VDI雲桌面解決方案的應用早已不限於此。以強悍的技術實力為基礎,以行業場景化為驅動,新華三VDI雲桌面緊貼行業需求,在很多行業都發揮出了巨大的價值。比如:在稅務領域,新華三集團與佛山市南海區合作,推動雲桌面解決方案部署應用,服務47個窗口、22個稅務管理軟體平臺、15類外設終端,在稅費繳納、代開發票、發票領用等10項業務場景發揮作用,得了到非常不錯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