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水的原型意象
之三
梁晶曄
水——女性的化身
把水作為女子的化身
最著名的是中國古典名著
《紅樓夢》
在《紅樓夢》的神話體系中,女子直接由水而來,包孕日月精華和天地甘霖。如林黛玉,是一株絳珠草承接甘露灌溉和雨露滋養而修成。賈寶玉看似瘋瘋顛顛,話語卻微言大義,如「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現實經驗中,水的純潔清爽,極似大觀園中那些女子,故有賈寶玉最愛女人是水這一譬喻。同時,整部作品,水置換為淚,眼淚作為一種女性的隱喻不斷重複出現。尤其林黛玉,淚水可為她的化身,詩文的字裡行間浸潤著水意、飄灑著淚痕,「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淚眼觀花淚易幹,淚乾春盡花憔悴」。
弗萊在《作為原型的象》中曾說:「像海洋和森林這樣的自然物質的普遍形象反覆出現在大量詩作中並不能看成是『巧合』」。水作為一個貫穿《紅樓夢》整部作品的原型,其女性象徵並非即興譬喻,而是一種人類自遠古時期世代遺傳下來的深層心理經驗,反映著人類遠古的深層集體無意識。
水怎麼成為女性的代名詞?
人類學的資料表明,這與人類最古老的大母神崇拜有關。考古學家證實,在歐亞大陸的女神石像背後,有一種盛行了兩萬多年的女神宗教,其崇拜中心是大母神,其最高形態是女神創世觀念。母神作為一切生物乃至無機物之母,創生了天地萬物和人類。這樣的女神創世觀念也可見於蘇美爾、巴比倫、埃及、澳大利亞等地。原始人向大自然索食的過程中,發現大地生長穀物,於是自然地把大地與女人生育連結,產生早期「地母」觀念。洞穴一般位於寂靜神秘之處,且形態像子宮,原始人直觀地認為,洞穴是大地地靈所在的天然祭壇,也是人類大地之母的女陰。從洞穴中湧出的水,便成了人類與自然界的一種神聖的交往,被認為是大地之母對她子民的恩賜。特定的洞窟或聖井或河流的水,也因此升華為具有神奇功效的淨泉。原始思維中,物與人可以互滲,水於是成為地母的象徵,進而成為女性的象徵。
女媧是中國最早的大母神,遠古時期,「水浩洋而不息」,女媧補蒼天止淫水,她是神話中最早的一個治理洪水的英雄。問題是,這個最早的治水英雄為何不是男性神,而是女性神?這反映了原始文化中,水與女性某種神秘的關聯,透出遠古女神崇拜的遺音。
水與女性的原始姻緣,在中國歷代詩詞中得到很好的體現,水,成為一個與女性共存共現的重要意象。「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中國眾多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也佐證了水的女性原型意象,《白蛇傳》漫溢金山的大水、《牛郎織女》阻隔摯愛情侶的天河之水、《梁祝》十八裡相送途中的井水、《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裡的淚水……人類與大自然的共生中,無數次的際遇、感知、體驗,早已把情感情緒向大自然延伸和滲透,實現「自然的人化」。因此自然物象本身的性態對於人們從中感悟出某種精神內涵有一定的歸約作用。
水的女性原型意象,也源自水的自然性。中國古典文學中女性與水的血緣情結,是作者直覺陰柔之美。《周易•坤卦》最早構建了陰柔之美:「三偶為陰,其卦為坤,其象為地。陰之成形。莫大乎地,地勢卑順,故名為坤。」《易傳•繫辭上》上說:「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廣雅•釋親》解說:「女,如也,言如男子之教,人之陽曰男,陰曰女。」自古以來,中國傳統女性被賦予著坤卦的柔和、寧靜的陰柔之美,而水的自然性屬陰,順勢而流,形態多變,寒冷清冽,「積陰之寒氣為水,水氣之精者為月」「水者陰也」,這是上古先民生活經驗的積澱,故老子說:
「天下莫柔弱於水」。
▼
淺析水的原型意象
之一
點擊查看
▼
淺析水的原型意象
之二
點擊查看
網站:http://www.sh-dingxin.com/index.phpQQ:208973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