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年深圳重啟證券私募工商註冊 來看「準入」門檻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券商中國

時隔近5年,深圳終於重啟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工商註冊登記。

12月25日,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秘書長莊志雲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從12月初開始,深圳地區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工商註冊登記已恢復正常。此時距離2016年深圳全面收緊證券類機構工商註冊登記,已過去近5年時間。

據介紹,相關培訓和宣講工作正在開展,已有機構開始向深圳金融局遞交註冊申請或者變更資料。與此同時,為推動優秀的私募機構落戶深圳,深圳各區都針對租金返還、稅收返還、人才補貼等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扶持政策。

深圳重啟證券類私募工商註冊

此前自2016年起,全國多個城市相繼宣布全面暫停證券類私募註冊。2018年8月,廣州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全面暫停證券類私募的工商註冊登記,至此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寧波等在內多個私募聚集城市幾乎全部「淪陷」。

彼時,國內證券類私募機構數量暴增,風險逐漸爆出,濫用登記備案信息非法增信、非法集資特徵突出、違法機構集團化經營等問題尤為突出。監管和市場各方普遍認為,證券類私募可能蘊含較大風險,需要暫停新機構註冊。

但經過近幾年的監管治理,上述風險逐步得到有效釋放,國內私募行業生態也在改善。莊志雲告訴券商中國記者,經過近幾年的監管實踐,深圳證監局通過監測系統發現了200多家涉眾涉穩的風險公司,並移交深圳經偵40多家,深圳證券類私募管理人風險已經相對可控。「除了個別走極端的違法違規甚至犯罪的案例外,絕大多數證券類私募託管、交易的安全性還是相對可靠的。」

與此同時,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於今年8月成立後,通過下發問卷等方式廣泛調研及傾聽20餘家私募證券機構意見,結合行業調研情況,形成關於深圳開放私募證券投資企業商事登記調研報告。10月底,深圳金融局會同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證監局等部門召開了聯合會商會議,審定啟動深圳私募證券投資企業商事登記事項。

據悉,目前相關培訓和宣講工作正在開展,已有機構已經開始向深圳金融局遞交註冊申請或者變更資料。「深圳各區都針對租金返還、稅收返還、人才補貼等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扶持政策,旨在積極推動優秀機構落戶深圳。」莊志雲稱。

新設證券類私募門檻不低

近年來由於政策限制,不少投資大佬試圖在深圳註冊成立新的證券類私募機構,但均宣告失敗。也正因如此,行業內私募殼的買賣一直存在市場。但考慮到潛在風險以及名聲問題,不少私募人士不得不借道其他政策更加寬鬆的區域進行工商註冊。

例如2017年3月,前南方基金數量化投資部總監劉治平與幾位合伙人一起成立珠海南山領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進軍私募行業。但他曾在接受證券時報採訪時表示,自己本想將公司註冊在深圳,然而深圳早在2016年就基本上停止註冊備案,最後只好改道政策較好的珠海註冊,辦公地點設在深圳。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如今深圳重新啟動深圳私募證券投資企業商事登記事項,但要想註冊一家新機構也不是一件易事。按坊間流傳的註冊條件,要在深圳註冊證券投資企業,需要滿足註冊資本不低於1000萬元,1年內完成實繳出資,擬任高管應具有5年以上從業經驗等等多項嚴格條件。

券商中國獲得的一份《證券投資企業申請信息表-2020版1108》文件顯示,新設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註冊資本應不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首期實繳不低於註冊資本的50%,1年內完成註冊資本實繳出資;出資方式限於貨幣形式;且實繳完成後需提交驗資報告。

在股東背景方面,當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為法人時,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從事證券投資、資產管理、企業併購或者其他金融資產管理等相關業務;

(2)經認定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中央企業、地方國資企業、持牌金融機構等組織;近3年淨利潤累計不低於2000萬元,稅收不低於600萬元的民營企業、上市公司;管理資金規模(實繳)不低於2億元人民幣的國內外投資機構;

(3)在稅務、工商,以及金融監管、自律管理、商業銀行等機構無不良記錄。

若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為自然人,則:

(1)應當具有8年以上基金、證券、銀行等金融相關領域或與所投行業領域相關的工作經驗;

(2)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之外的其他自然人股東具有5年以上基金、證券、銀行等金融相關領域或與所投行業領域相關的工作經驗;

(3)自然人股東需承諾3年內不對其股權結構進行商事信息變更。

而對於擬任法人代表/執行事務合伙人(委派代表)、總經理、副總經理、合規或風控負責人等高管,則要求最近5年沒有因重大刑事違法行為受到刑事處罰或受到證券、銀行、工商和稅務等行政管理部門的重大行政處罰;具有5年以上基金、證券、銀行等金融相關領域的工作經歷及與擬任職務相適應的管理經歷;取得基金從業資格;以及籤署至少履職3年以上承諾書。

重啟註冊助推深圳私募更快發展

最近幾年,金融監管越來越鼓勵建立司法、行政和自律三位一體治理格局,深圳證監局及其主管行業自律協會不斷加強對私募行業的扶優限劣,在私募分類監管方面進行了多種嘗試。例如國內首家開發建設深圳私募基金信息服務平臺,探索「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監管+自律+服務」模式,2020年更是重拳出擊打擊私募違規行為,進一步規範深圳地區私募管理人的日常經營運作。

目前,深圳私募管理人數量已從高峰期的5000多家下降至如今的4500家左右,管理規模反而上升至1.9萬億元,表明深圳私募行業已經經歷一輪優勝劣汰。其中,深圳轄區1951家證券類私募機構管理規模約4200多億元,且2020年管理規模增幅喜人,高達50%以上。

但不容忽視的是,深圳私募行業仍存在機構「多而不大、多而不強」的問題。據統計,深圳轄區私募證券機構產品規模超過100億元的僅9家,絕大多數產品規模在1億元以下。莊志雲認為,未來在深圳地區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工商註冊登記恢復正常的利好帶動下,深圳轄區私募證券行業必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也將努力推動轄區私募行業專業、穩健發展。

中基協會長何豔春日前也曾指出,深圳應抓住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的契機,積極發揮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及時反映轄區市場機構的需求和聲音,共同推動規範化、標準化、透明化的登記備案辦法出臺,促進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業務領域的整改要求;深圳12月份起接收證券類私募基金註冊申請
    對於欺詐發行,修正案將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並將對個人的罰金由非法募集資金的1%-5%修改為「並處罰金」,取消5%上限限制。對於信披造假,修正案將相關責任人員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罰金數額由2萬-20萬修改為「並處罰金」,取消20萬元的上限限制。
  • 保險中介準入門檻提高 註冊資本金最低5000萬
    本報訊(記者 梁齡 實習生 陳誠)保險中介市場的準入門檻悄然提高。昨日記者了解到,保監會《關於進一步規範保險中介市場準入的通知》(下稱《通知》)已下發至各地保監局。按照通知要求,保險中介設立的最低註冊資本金從1000萬元提升到5000萬元;保險中介發起股東限定於汽車相關企業、銀行郵政企業、保險公司這三大類(保險中介服務集團除外)。
  • 2020年世紀證券·麗海弘金量化私募論壇暨前海金帆獎量化私募大賽...
    來源:證券時報網12月29日下午,2020年世紀證券·麗海弘金量化私募論壇暨前海金帆獎量化私募大賽首度榜單發布會在深圳南山麗雅查爾頓酒店隆重舉辦。本次活動由世紀證券主辦,麗海弘金聯合主辦,私募排排網、前海深港基金小鎮協辦,五十多家知名私募及參賽私募機構同臺出席、共同分享探討量化投資,共同見證榮耀頒獎時刻。
  • 品今系私募理財被曝逾期無法兌付:上月工商失聯 關聯耳東影業
    金融虎訊 12月15日消息,據央廣網報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記者近日從多個信源獲悉,品今(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品今(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涉嫌以私募之名違規募集資金,侵佔、挪用基金財產,導致巨額資金去向不明,大量理財產品逾期無法兌付。
  • 私募八月報:證券類私募進入增量時代,漢和資本突破百億,百億私募...
    主要原因包括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新冠疫苗臨床效果較好,央行重啟14天期逆回購等因素,8月微漲0.87%表現靠後。商品市場第二季度以來的趨勢進入尾聲,各品種表現分化。因美國颶風的因素,部分化工品明顯走強。整體來看,除化工和金屬板塊有所上漲,其餘部分品種進入盤整震蕩期,期貨市場成交量也有所回落,較不利於CTA策略發揮,程序化期貨策略收益位於末尾。
  • 銀保監會提高保險中介準入門檻!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經紀機構註冊...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6月,銀保監會就向保險中介機構下發《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及備案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將保險代理、保險經紀、保險公估三個主體準入規定進行了統一整合,並以負面清單形式提高高管準入門檻。
  • 售電公司註冊條件及要求不符合準入標準怎麼辦
    售電公司註冊條件及要求一、註冊首先進行工商註冊,成立獨立法人公司,法人機構要有良好的企業信譽,更不能有違法違紀記錄!這一點要謹記。第二步,進行市場註冊。售電公司完成工商註冊,具備開展售電業務需要的固定和流動資產、從業人員、經營場所等條件後,並根據自身經營需要、結合各地改革試點開展情況,確定經營範圍後,可選擇到有關電力交易中心進行市場註冊。那麼,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申請市場註冊?(一)符合《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中的準入條件。
  • 私募總規模接近16萬億 百億私募大爆發
    同時,存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46萬家,較去年底增加140家;管理基金數量9.47萬隻,較去年底猛增1.3萬隻。得益於A股市場火爆,2020年證券類私募表現突出,截至11月末,管理規模從去年底的2.45萬億元增至今年11月底的3.74萬億元,增長1.29萬億元;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有8908家,管理基金5.26萬隻。
  • 私募年度成績單浮現:冠軍已豪賺738%,榜單前十門檻接近300%!
    前十收益率門檻接近300%第三方機構統計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7885隻股票策略私募產品中,26隻年內實現了超過200%的收益率,收益率超過100%的產品數量則達到176隻。而今年國內股票私募產品前十名榜單的收益率門檻高達290.72%。前三名年內收益率分別高達738.33%、522.42%和473.49%。
  • 網下打新門檻持續提升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燕青)進入2017年,網下打新市值門檻持續提升。本批7隻網下配售的新股中,滬市發行的5隻新股全部採用6000萬的資金門檻,深市發行的2隻新股則採用5000萬門檻。業內預計,後續打新門檻不排除還會提高。 記者注意到,去年下半年以來,網下門檻在逐步提高。去年八月底開啟申購的一批新股,均提高了網下打新的門檻。
  • 5隻私募踩雷殺豬盤:宏泰恆信受傷 奇信股份提醒薦股詐騙陷阱
    2020年7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新餘投控子公司新餘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註冊發行9億元城市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用於新餘市中心城區智慧停車場建設。  奇信股份成立於1995年,註冊資本2.25億元,2015年於A股上市。主營建築裝飾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業務,其實際控制人為新餘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漢和資本羅曉春管理規模首破百億,第28家外資私募剛剛落地珠海!
    第28家外資私募註冊在珠海,外資私募已發行83隻中國私募基金8月17日,邁德瑞投資管理(珠海橫琴)有限公司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成為第28家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也是今年第5家外資私募。
  • 深圳放大招,扶持股權投資機構發展,業內人士紛紛點讚
    六大措施三大看點根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此前,深圳對股權投資行業的支持主要是依據2018年市政府印發的《深圳市扶持金融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促進創業投資行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一、優化市場準入和治理機制方面:完善市場監管、金融監管等部門私募基金登記註冊信息互聯互通機制,建立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級分類及信息披露機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深圳證監局建立全市私募投資企業監管和信息服務平臺,採取「舉手」機制指導轄區各類私募投資機構接入平臺,對轄區私募基金風險監測分析、實施「名單制」分類監管,並提供募、投、管、退一體化綜合服務
  • 深圳、浙江兩地各掀私募監管風暴,警示函曝光私募多個行業「常見病...
    浙江證監局要求杭州常裕集團在2020年7月31日前提交書面整改報告,杜絕今後再次發生此類違規行為。根據杭州常裕集團官網的信息,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3月,是浙江省內首家國企背景、混合所有制金融控股集團。天眼查顯示,該公司目前管理7隻私募基金。此外,杭州浪淘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法定代表人姜壽成亦被出具了警示函。
  • ...最牛私募」出爐!趙軍、林利軍、王亞偉、胡建平2000億大佬們入股
    而其執行事務合伙人是原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徐剛,去年底他剛辭去中信建投證券董事職務,如今「奔私募」創業,未來將發行二級市場證券私募基金。集合多位資管圈大佬股東北京明晟東誠投資完成備案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示,北京明晟東誠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成立於2020年11月20日,註冊資本5005萬元人民幣,辦公地在北京市東城區。
  • 中金固收:債券準入門檻降低V信披和投保制度完善
    來源:金融界債券事件2020年2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貫徹實施修訂後的證券法有關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20〕5號)(下稱實施通知)。隨後,上海和深圳交易所分別發布《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實施註冊制相關業務安排的通知》(上證發〔2020〕13號)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實施註冊制相關業務安排的通知》(深證上〔2020〕129號)。
  • 譽德控股子公司2宗違規遭責令改正 私募承諾最低收益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6日訊 中國證監會深圳證監局近日公布的關於對深圳市譽德財富管理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顯示,經查,深圳市譽德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在私募基金產品募集與管理過程中,存在私募基金產品募集完成後未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辦理備案手續
  • 買大也買小,上市公司豪擲3億買量化私募基金!
    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12月份以來,已經有多家上市公告認購證券私募基金,單筆購買私募金額更是達到3億元,獲得上市公司大手筆買入的私募管理人正是來自上海的純達基金。從上市公司購買私募的偏好來看,既有量化私募「中籤」,亦有股票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