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是什麼意思?

2021-02-19 學海易之梅

古代年齡稱謂小集 
襁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幹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幹支,因而稱作「六十幹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男女統稱:男稱鬚眉、女稱巾幗。 
夫妻五方去世稱:喪偶。 
老師稱:恩師、夫子。 
學生稱:門生、受業。

聖人孔子還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總結來說就是:年少時要立大志,看遠,戒在色;中年時要戒焦躁,看寬,戒在鬥;晚年時不要貪小便宜,戒在得。

但關於人生的闡述,孔子最經典語錄還是下面這段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其中,「三十而立」,到底是該「立」什麼呢?下面我來一起看一看!

這裡所說的「立身」不是指安身立命,而是指自我道德修養。為什麼不是立德呢?因為立德是「三不朽」之一,是聖人的標準,我們普通人還是處於立德的初級階段——立身。立身的另一種理解就是有一定的修養,古人常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的修身就好比這裡所說的「立身」。三十歲了,一個立身的人不僅在自我方面,有了比較固定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而且在與外界聯繫方面,有自己的人脈和朋友,有一定的口碑。這種」立身「相當於我們的無形資產,也是我們日後事業騰飛的基礎,所以一定要打牢!古往今來都是一樣,三十的男人已經過了寒窗苦讀的年齡,都是步入社會,有了自己的工作,且都工作了多年。立業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我們可以心懷」詩和遠方「,但是現實的」麵包「一定要有。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希望我們能夠填補家用,但如果一個人30歲了,還沒有穩定工作和收入來源,甚至是啃老,那就是大不孝!對於人生來說,三十歲立業,就是事業方向固定下來,還小有所成,這也為以後成就一番大事業打下了良好基礎。

★第三:立家

古代社會講究」成家立業「,但是現代社會大多是立業後成家,這是人們思想的轉變,也是現實壓迫所致。三十歲成家不早也不晚,正是合適,更何況此時的父母都年老,渴望抱孫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嘛!其次,三十歲的男人有了自己的修養和事業後,也該組建一個溫馨的家庭,找一個賢惠的妻子。家庭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部分,太早了不好,太晚了也不好,三十歲正好。三十歲的男人有賢妻相助,人生事業更會風生水起!

     孔子說:「三十而立」,主要就是立這三樣東西——立身、立業、立家,立好後,我們的人生會順暢,事業也會風生水起。

識別二維碼,關注作者,閱讀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孔聖人曾經說過「三十而立」,立是什麼意思?是成家?是事業?
    在孔子的《論語》中有一句非常出名的成語「三十而立」,如今大部分的90後已經30多歲了,那在如今的社會當中,如何正確理解「三十而立」呢?先來看一下孔子是如何理解「三十而立」的,在孔子那個年代,孔子認為:「在他這個年齡的時候,就應該做任何事情要合於禮節,說話要謹慎,合理,讓人聽起來很舒服。」。那麼,現在已經30歲的、快到30歲的、已經過30歲的。如何看待「三十而立」呢?
  •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麼意思?
    在古文中,分別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二十弱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歲算成年,行「加冠之禮"以示成人。漢劉向《說苑·修文》::"冠者,所以別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禮,加冠以厲其心。"後因以"加冠"指滿二十歲。
  • 「三十而立」,原來是這個意思
    大家現在一說到三十而立,幾乎都會解讀為成家立業,事業有成,有房有車。但其實,三十而立中的「立」並不是指成家立業,而是指一種自我人格獨立的意識。 1想起跨年那天,我們幾個好友聚在一起吃飯,七嘴八舌地聊到過去的一年時,馮新很感慨:同齡人都有房有車,而已步入而立之年的自己卻還在苦哈哈得埋頭工作。
  • 孔子說「三十而立」,真正「立」的是什麼
    事後我又在反思,孔老夫子說的那句「三十而立」到底是什麼意思?三十歲的我們都擁有了什麼?孔子說「三十而立」,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三十歲擁有了什麼」。我不知道電視劇的三十而立具體說了什麼,但是可以想像,它的主題應該也是和這個年紀的成長和擔當相關。三十歲啊,在中國傳統意識形態中,尤其是父母這一代人的觀念裡,這個年紀的男女已經完成成家的任務,有個一男二女,貼上為人父母的標籤;至於立業,如果你三十歲前小有成就,就算比較成功了,過了三十歲的坎若是仍平淡無奇,不出意外的話那大多已經被打上了「一輩子也就如此」的標籤。
  • 三十而立,立的到底是什麼
    可人生對錯要怎麼論,你說是對的,也許是錯的,你說是錯的,掙扎的意義又是什麼。我只知道,無論對錯,我們都要走下去,沒有走過,對錯要從何而論?  有時去走,似乎毫無意義,但就是因為走過,而在我們的生命中,鮮活。  有時就是想走,想看看,想體驗,它獨特的樣子。因為這樣不一樣的體驗,充斥著我們的人生,才顯得自己有著獨一無二的魅力。我有的,你沒有,我享受過的,你無法竊取。
  • 三十而立,立什麼
    三十而立原意是指人在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做事做人的原則,如孔子三十立於禮。現代則多指有所成就。三十而立,到底立什麼?
  • 古時孔子講「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現代人的成家立業並非此意
    等等問題,會在什麼時間段出現,應該在什麼年紀做出合適的決斷。而從這一系列的電視劇名字看起來,串聯在一起,不就是孔子曾經所說過的話嗎?我們小時候都學過的《論語》裡面就有與這相類似的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們經常念叨的這些古話,真的明白其中的含義嗎?
  • 《三十而立》
    在這裡我們看到,他指出的三十而立。這「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然而,孔子講的「三十而立」的「立」,難道僅僅如此嗎?我看未必就是如此。這有點象向人頭上噴了點霧水,雖有涼意,但達不到夠爽的程度。如果從讓大眾都能夠接受和認可的角度來看,這種解釋顯然還不夠通俗化。我以為,如果能讓孔子的這一思想更貼近群眾的話,我們是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揣摩和理解「三十而立」這句話的含義。 其一,以幹事業而言,一個 人到了30歲時,應當有所成就了。
  • 男人「三十而立,立什麼?四十不惑,惑什麼?」
    我們常說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有人只知道這句話,但對這句話中的含義卻不是太知道。男人三十而立,立什麼?四十不惑,惑什麼?我想應該和大家探討一下。男人三十而立,立什麼?男人一生中,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幹,三十而立,就是要立好這三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打好基礎,那麼男人的一生必將前途無量。四十而不惑,惑什麼?惑什麼就是你對什麼還疑惑,或者說你懂得了什麼?明白了什麼?我想男人到了四十歲,也應該明白三方面道理。
  • 瘋狂猜成語:從《三十而已》談「三十而立」
    而瘋狂猜成語裡看圖猜的第762關就有「三十而立」這個成語。【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說文解字》中,「立」就是不動的意思,所謂的三十而立,大概就是明白一生所求,坦然地面對一切。
  • 三十而立,現代社會的焦慮與壓迫|白日夢觀察所
    在春節那段時間裡,最恐怖的詞,莫過於「三十而立」了,各種遠親近親在餐桌上的靈魂拷問:「你啊,都快三十歲的人了,一定要加把勁工作了,又沒車又沒房,甚至連個男/女朋友都沒有,我看啊你先把婚結了,把家給立好了,兩口子再慢慢賺錢。」「那個誰誰誰家的孩子,跟你同齡的,現在年薪百萬,有車又有房,你現在年薪多少啊?真不知道你讀的書有什麼用。」
  • 三十而立,歌詞分享
    三十而立,歌詞分享 Ya know my man 學著別再生悶氣 遇事別想逃避或放棄 Ya know my man 學會有話好好說 承受住大起大落 My man 喜歡什麼還得做
  • 三十而立,迎難而上
    百億影帝吳京與業界標杆紅豆的攜手是實力的碰撞,從內在精神到外形氣質,全方位詮釋著「三十而立,穿紅豆男裝」的獨特魅力,讓更多人看到了中國男人「三十而立」的成熟擔當。三十歲,意氣風發,鬥志昂揚,但「三十而立」的警鐘已悄然敲響。
  •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
  • 「而立之年」的來源,如何正確解讀「三十而立」?
    在這本書中,句句是孔子教導弟子的精闢言論,在書中孔子也對自己的一生進行總結,其中便有「三十而立」一詞,為眾人廣泛採用。現如今,倘若有人問到你年歲幾何,而你正好30歲,直接說數字會顯得俗氣,於是便文縐縐的借鑑孔老先生的總結,「三十而立」表達自己的年歲。以而立一詞表達,不僅可以化解年歲不再的惋惜,還可彰顯自己儒雅的文化氣質。久而久之,這個代替用法已為廣大受眾所採納。
  • 「三十而立」立什麼?最重要的三條是:立身、立業、立家
    對於人生各個階段要義的最好注釋,早在2500年前,中國儒家思想創始人孔子就給出了答案,其中「三十而立」是最重要的一條。這裡的「三十而立」,孔子解釋說,三十歲的時候懂得了禮義,言行都很得當,有獨立的見解和意見,不會人云亦云,能獨立、周全做事。一般來說,三十歲之前,是人生學習知識、豐富閱歷、接攢能量的階段,而六十歲以後,卻是人生逐漸落幕、安享晚年的階段。可以說三十歲到六十歲是人生的黃金階段,也是人生最重要的節點。這個節點把握好了,一輩子幸福;這個節點出了問題,整個人生就不那麼完美了。
  • 三十而立什麼、四十不惑什麼、五十而知什麼?
    文 | 佚名來源 | 網絡點擊上方綠標收聽主播冰凌朗讀音頻結尾曲:  陳珂宇 - 老去後的我們三十而立,立什麼?四十不惑,惑什麼?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麼?六十耳順,看透了什麼?七十從心所欲,應該怎樣去做?這是關於人生感悟的最好解讀!01三十立什麼?立身就是確立自己的品格和修養,它應包括:思想的修養,道德的涵養,能力的培養三個方面。
  • 算命常說的大運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影響?
    1、算命中的大運,流年是什麼意思?2、大運與流年對命局有什麼影響?很多朋友來向易火求測時,常常對大運與流年是什麼感到疑惑,今天易火給大家普及一下概念,不涉及大運流年的推導方式,因為沒必要,也太專業。本文只是想給大家一種大體的概念,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防礙理解即可!
  • 三十而立,所立者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十歲是而立之年。很多人將「三十而立」理解為:三十歲時應該有所立的事業,即立業。但這種解釋並不符合孔子原意,孔子所要立的其實是德。
  • 三十而立,看「二十不惑」
    或許你像梁爽一樣,有出色的外表和社交能力,在外人看來混得風生水起,但在愛情、工作、生活的現實面前,你還是被傷得遍體鱗傷,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經歷了什麼。又或許你像姜小果一樣,很普通的一個女孩,沒有優渥的家庭條件、沒有漂亮的臉蛋,是那麼得不特別以致一般不會有人記得自己。所以時常覺得自卑、時常羨慕別人,又經常埋怨自己的出身、埋怨沒有人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