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立的到底是什麼

2021-02-06 短文學

  三十歲之前,我們有諸多惶恐,比如婚姻,工作,和愛情;三十歲之後,將會對人生多些從容,我們終將會活成自己。

  作為三十歲之前的我,一個碌碌無為的我,感覺自己,雖然活著,依然掙扎著,卻不知自己要怎麼走過去。

  怎麼去想,怎麼去做,怎麼去計劃,怎麼去改變。我一無所知,不知對與錯。可人生對錯要怎麼論,你說是對的,也許是錯的,你說是錯的,掙扎的意義又是什麼。我只知道,無論對錯,我們都要走下去,沒有走過,對錯要從何而論?

  有時去走,似乎毫無意義,但就是因為走過,而在我們的生命中,鮮活。

  有時就是想走,想看看,想體驗,它獨特的樣子。因為這樣不一樣的體驗,充斥著我們的人生,才顯得自己有著獨一無二的魅力。我有的,你沒有,我享受過的,你無法竊取。獨一無二,不可替代。所以我才是我。所以我活成自己的樣子。

  時間不會因為誰而留戀,只會隨著年輪而消散。一天天,日升月落,我們終將向前。

  將近三十,一事無成,感覺全世界都在否定我。呵,哪有什麼全世界,你只有你自己,是你在自我否定。三十而立否?我們用什麼來判定?

  除了金錢,大概還有能力和心態吧。除了金錢,大概我能力和心態還好吧。經歷過金錢的磨難,經歷過愛情的挫傷,經歷過工作的跌傷,和對婚姻的抉擇和彷徨,我還依然堅強,大概我還好吧。

  為什麼把三十歲,看得這麼重要,其實是對自己的一個激勵和要求。三十歲快到了,我在做些什麼,我要做些什麼,我能做成什麼。

  窗外樹枝亂晃,油紙翻滾,黑黑的天空壓低,好像疾風暴雨要來臨。

  三十而立的目標也要到臨,我能否扛得住?這世間的一切,怕什麼,闖就是了。

  天終將會亮,我還是我,是我就不會錯。

  三十而立,我想從容而過,不知可否?

  三十而立,一切終將至,有什麼,我曾何懼?

  三十而立,走過,路過,不會錯過!

筆名:小時不識月,喜歡探索未知的一切。認為文字就像甜點一樣可以治癒一個人。

-更多熱門美文 -

相關焦點

  • 三十而立,立什麼
    三十而立原意是指人在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做事做人的原則,如孔子三十立於禮。現代則多指有所成就。三十而立,到底立什麼?立家成家立業.立家主要是立下正確積極向上的家風,組成和睦友愛溫暖的家庭.立好小家,人生之路才有保障.家風正,後代正,後代正,源頭正,源頭正,國家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立業人生在世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應當利用好時間,積極進取,創造價值,成就一番事業.立業是實現精神追求,實現自我價值的現實寄託.
  • 孔子說「三十而立」,真正「立」的是什麼
    事後我又在反思,孔老夫子說的那句「三十而立」到底是什麼意思?三十歲的我們都擁有了什麼?孔子說「三十而立」,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三十歲擁有了什麼」。我不知道電視劇的三十而立具體說了什麼,但是可以想像,它的主題應該也是和這個年紀的成長和擔當相關。三十歲啊,在中國傳統意識形態中,尤其是父母這一代人的觀念裡,這個年紀的男女已經完成成家的任務,有個一男二女,貼上為人父母的標籤;至於立業,如果你三十歲前小有成就,就算比較成功了,過了三十歲的坎若是仍平淡無奇,不出意外的話那大多已經被打上了「一輩子也就如此」的標籤。
  • 男人「三十而立,立什麼?四十不惑,惑什麼?」
    我們常說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有人只知道這句話,但對這句話中的含義卻不是太知道。男人三十而立,立什麼?四十不惑,惑什麼?我想應該和大家探討一下。男人三十而立,立什麼?我想按人生階段的順序應該是立身,立業和立家。1、立身。男人三十,這時個秉性已經成型,也就是世界觀的形成,才能有人生奮鬥的方向。所以還應該好好培養一下自己的道德、品質、修養,這點很重要,對自己為人處世大有益處。2、立業。
  • 三十而立,所立者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十歲是而立之年。很多人將「三十而立」理解為:三十歲時應該有所立的事業,即立業。但這種解釋並不符合孔子原意,孔子所要立的其實是德。
  • 古時孔子講「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現代人的成家立業並非此意
    等等問題,會在什麼時間段出現,應該在什麼年紀做出合適的決斷。而從這一系列的電視劇名字看起來,串聯在一起,不就是孔子曾經所說過的話嗎?我們小時候都學過的《論語》裡面就有與這相類似的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們經常念叨的這些古話,真的明白其中的含義嗎?
  • 「三十而立」立什麼?最重要的三條是:立身、立業、立家
    對於人生各個階段要義的最好注釋,早在2500年前,中國儒家思想創始人孔子就給出了答案,其中「三十而立」是最重要的一條。這裡的「三十而立」,孔子解釋說,三十歲的時候懂得了禮義,言行都很得當,有獨立的見解和意見,不會人云亦云,能獨立、周全做事。一般來說,三十歲之前,是人生學習知識、豐富閱歷、接攢能量的階段,而六十歲以後,卻是人生逐漸落幕、安享晚年的階段。可以說三十歲到六十歲是人生的黃金階段,也是人生最重要的節點。這個節點把握好了,一輩子幸福;這個節點出了問題,整個人生就不那麼完美了。
  •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寫在好朋友生日之際的話
    俗話說得好,三十而立。我不禁在想,而立之年我們到底立的是什麼。如果按照傳統的話來說,三十之後我們就成了安身立命,掙錢養家的頂梁柱,從此就是踏踏實實過日子,為了自己新的家庭奔波賣命。可是當我反觀那些成功人士,他們三十歲的時候都是在不停地磨練自己,都是在遭受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難,這個還談什麼立。我也看到有的人還不到三十,就接受父母的安排,找一個掙錢養家的生計。過著貌似安穩的日子。我想大多數人都是後者吧。
  • 三十而立是什麼意思?
    (《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 譚松韻:三十而立的立,跟年齡沒有什麼關係
    對我來說,三十而立的立,和年齡沒有什麼關係,只要我準備好,一切都是新的開始。其實到現在還有人質疑著:圓臉的女孩演不了主角,娃娃臉是一種限制。但這只是審美的桎梏。真正讓演員成為主角的,永遠是演技。
  • 孔聖人曾經說過「三十而立」,立是什麼意思?是成家?是事業?
    在孔子的《論語》中有一句非常出名的成語「三十而立」,如今大部分的90後已經30多歲了,那在如今的社會當中,如何正確理解「三十而立」呢?先來看一下孔子是如何理解「三十而立」的,在孔子那個年代,孔子認為:「在他這個年齡的時候,就應該做任何事情要合於禮節,說話要謹慎,合理,讓人聽起來很舒服。」。那麼,現在已經30歲的、快到30歲的、已經過30歲的。如何看待「三十而立」呢?
  • 《三十而立》
    在這裡我們看到,他指出的三十而立。這「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然而,孔子講的「三十而立」的「立」,難道僅僅如此嗎?我看未必就是如此。這有點象向人頭上噴了點霧水,雖有涼意,但達不到夠爽的程度。如果從讓大眾都能夠接受和認可的角度來看,這種解釋顯然還不夠通俗化。我以為,如果能讓孔子的這一思想更貼近群眾的話,我們是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揣摩和理解「三十而立」這句話的含義。 其一,以幹事業而言,一個 人到了30歲時,應當有所成就了。
  • 瘋狂猜成語:從《三十而已》談「三十而立」
    【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說文解字》中,「立」就是不動的意思,所謂的三十而立,大概就是明白一生所求,坦然地面對一切。…那麼人人都說三十而立,這立的到底是什麼?一、· 立志 · 孔子說:「三十而立。」很多時候我們理解為立家立業,其實孔子所言並非如此。三十而立,立志。
  • 寫給即將三十而立還未立的我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何為不惑?漢迄清為止,歷代大儒傳統解釋:立就是做事合於禮,做事能夠考慮周到了,但是這時候還有迷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迷惑。(這段話百度來的)為什麼會迷惑呢?
  • 是三十而立,還是三十而已?
    ​近日,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更是話題不斷30歲到底意味著什麼?在當下年輕人心中究竟是三十而立還是三十而已?我希望三十不變的是什麼,是歸來仍是少年時的那顆赤子之心。三十而立抑或三十而已?如果真不能立應該也不會怎樣吧?我想,與其焦而立,著實頗想體驗體驗而已的。不立而已矣嘛。
  • 三十而立什麼、四十不惑什麼、五十而知什麼?
    文 | 佚名來源 | 網絡點擊上方綠標收聽主播冰凌朗讀音頻結尾曲:  陳珂宇 - 老去後的我們三十而立,立什麼?四十不惑,惑什麼?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麼?六十耳順,看透了什麼?七十從心所欲,應該怎樣去做?這是關於人生感悟的最好解讀!01三十立什麼?立身就是確立自己的品格和修養,它應包括:思想的修養,道德的涵養,能力的培養三個方面。
  • 三十而立?呵呵
    中國素有「三十而立」的說法,三十歲的人應該家庭穩定、有所成就。而對於即將邁入三十大關的90後來說,買房、結婚、生娃,總有一款難倒你。對於25歲才研究生畢業的人來說,從幼兒園開始就和社會脫節了20年,讓他們用5年時間就做到有房、有車、有事業、有家庭,從而「立起來」,不拼爹的話只能是魔幻主義情節。成績中不溜秋,職位中不溜秋「立」的另一個方面,體現在職場。
  • 「三十而立」,原來是這個意思
    大家現在一說到三十而立,幾乎都會解讀為成家立業,事業有成,有房有車。但其實,三十而立中的「立」並不是指成家立業,而是指一種自我人格獨立的意識。 1想起跨年那天,我們幾個好友聚在一起吃飯,七嘴八舌地聊到過去的一年時,馮新很感慨:同齡人都有房有車,而已步入而立之年的自己卻還在苦哈哈得埋頭工作。
  • 譚松韻演講三十而立 年齡真的很重要嗎
    譚松韻是金鷹節三十而立系列中唯一一位女性。在演講中她提到了自己的年齡以及因長相不能被選女主角這件事。但不管是明星還是我們普通女性,都有著年齡這道鴻溝的心結。我自己也已過三十歲,看了譚松韻的三十而立的演講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十而立,談何容易
    所謂乘風破浪,三十而立,又談何容易?03女人的三十而立,要美麗,要獨立,更要努力其實,三十而立不僅是對男人的評判標準,女人同樣需要「立」,家庭,事業,社會,亦或是自我。但女人的三十而立,絕不是為社會和傳統做出的犧牲和妥協,而是一份從內向外的自信和篤定。即便不易,但我們也在用盡全力乘風破浪,三十而立。女人的第一層「立」在美麗。為自己的外在注入能量,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保養皮膚,注重鍛鍊,心情舒暢,女人的美麗不僅是外在的容顏,還有內在的心靈之美。
  • 三十而立,現代社會的焦慮與壓迫|白日夢觀察所
    在春節那段時間裡,最恐怖的詞,莫過於「三十而立」了,各種遠親近親在餐桌上的靈魂拷問:「你啊,都快三十歲的人了,一定要加把勁工作了,又沒車又沒房,甚至連個男/女朋友都沒有,我看啊你先把婚結了,把家給立好了,兩口子再慢慢賺錢。」「那個誰誰誰家的孩子,跟你同齡的,現在年薪百萬,有車又有房,你現在年薪多少啊?真不知道你讀的書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