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偶像劇簡史,誰的青春誰做夢

2021-03-03 文化產業評論

文化產業評論:對於很多人來說,大陸最好的偶像劇存在於那些不知偶像劇為何物的年代,但回頭想想,卻也沒幾個有勇氣再重溫一遍。事實是,偶像劇只存在於相信偶像時,大陸式的偶像劇仍在,且正朝著日韓、臺灣風格飛速地邁進。雖然整體與日韓的當下水平還有一段距離,但在這個「是中國人就轉起來」的時代,支持國貨也成了它的制勝法寶之一。所以,你可以不愛現在的大陸偶像劇,也可以吐槽現在的大陸偶像劇,但歸根結底,誰的青春誰做主,成長中的夢只有成長中的人才會真正理解。

2014年,一部《杉杉來了》引起了廣泛的熱議,最先跳出來的必定是那句雷翻網際網路的「我要讓所有人知道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當大家以為這又是一部天雷滾滾的抄襲劇時,人們發現可以吐槽的部分就這麼戛然而止了,取而代之的是各類好評,以及超過兩千萬的搜索量。一直以來,相比亞洲其他地區的偶像劇,大陸偶像劇都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在當下,大陸偶像劇似乎有了那麼一點兒正在走上正軌的樣子,在過於現實和過於誇張的中間,從業者們找到了一條更為合適與通暢的大道。

時勢造英雄,也造偶像劇

無論如何,把1989年首播的《十六歲的花季》,作為大陸偶像劇的雛形之作一點兒不為過,要知道那部講述改革開放後青少年生活及與家長代溝的電視劇,在播出之後曾引起過極大的轟動。不但劇中的演職人員不斷收到成千上萬的觀眾來信,還引發了此後將近十年的青春作品熱潮,從電影、電視劇到小說,所有關於青春的故事都被反覆地講述,有佼佼者的青春和努力,也有叛逆因子的躁動和早熟。

所以大陸的偶像劇並沒有一個不切實際的開頭,那時那些高富帥和白富美的元素還沒有浸染到這裡,多角戀和虐戀也還都屬於成人世界,主角們的價值觀還都健康向上充滿正能量。而如果說像電視劇這樣的大眾審美產物,應該具備一定道德導向的責任感,那麼偶像劇大概是這方面做得最差的。作為流行文化的衍生品,偶像劇所要學習的,並不是跌宕起伏的劇情,美輪美奐的長鏡頭,或者演員們精湛的演技,以「偶像」為定語,偶像劇有了偶像,即是成功了一大半。

大陸偶像劇的發展史也並不例外,1997年《十七歲不哭》中的郝蕾和李晨也許沒怎麼享受到因偶像劇熱播而帶來的爆紅感,到了張翰、鄭爽《一起來看流星雨》的2009年,就會體會到什麼是造星與偶像的力量。然而經歷過1990年代大陸頗為現實風格的偶像劇的觀眾,大多真的無法理解當下大陸偶像劇的走紅,最簡單的原因無非可以歸結為成長和閱歷的增多,而即便翻回去看,也只是情結使然,難以客觀。

但事實上,直到芒果臺加入偶像劇混戰,大陸偶像劇才算真正開始了偶像劇時代而非青春劇時代。也許有人認為在此之前大陸偶像劇中的現實性,使它擁有了在亞洲範圍內成為不同於日韓、臺灣偶像劇的強烈夢幻感及套路性的獨特氣質,從而把現在這種頗為模仿化的「錯誤」道路,歸結在芒果臺身上。但其實現實類偶像劇的落魄,肯定不止這一個外因,隨著一代人的成長後奔赴美劇和英劇的懷抱,後一代的人需求肯定會發生改變。比起70、80後青少年時用較為閉塞和緩慢的方式感知世界,90後和2000後所身處的電子和資訊時代,每一秒都急速地更新著,他們所接收到的信息,未經老師與家長的二手轉述,而是幾乎沒有挑選的全盤感知,所以這裡面有正能量、也有負能量,有腳踏實地也有一步登天,有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有王子愛上了牧羊女、公主使盡心機暗中破壞。他們所看到的世界,無法再用從前的大陸偶像劇去滿足,新的世界必須有吊兒郎當的富二代,空虛冷酷的拜金女,家族企業興衰或者DNA親子鑑定的瘋狂。

而在這些前提之下,芒果臺及其所代表的一系列在成年人眼中誇張到不可理喻的人間百態,才是真正的人間百態,誰要做一個和現實一樣的夢呢?而如果說幾年前這些偶像劇的製作還十分初級,劇本的生搬硬套,演員的浮誇表演,道具的粗製濫造,還讓一些年輕人對這些敬而遠之,那麼隨著技術的熟練和眼界的開闊,大陸偶像劇背後的系統,也逐漸完善和成熟起來。今年的一部《杉杉來了》,改編自網絡人氣小說顧漫的作品,平凡女配富家男的故事,儘管被全世界講了成千上萬次,卻終於有了自己的臺詞,以及部分頗為獨特的設定和略顯洋氣的拍攝手法,女主角趙麗穎擺脫了以傻為萌的表演方式,多少獲得肯定,而男主角張翰自掏50萬腰包為自己置裝的行為,也讓這位霸氣總裁的服裝告別山寨。雖然部分雷人的臺詞還是會被網友們揪出來吐槽,但仍撼動不了它長期佔據收視率排行榜前三名的地位。

所以,你可以不愛現在的大陸偶像劇,也可以吐槽現在的大陸偶像劇,但歸根結底,誰的青春誰做主,成長中的夢只有成長中的人才會真正理解。

大陸偶像劇簡史

第一階段:好友模式 陽光青春(1997-1999年)

代表作:《將愛情進行到底》、《京港愛情線》、《北京夏天》

熱門偶像:李亞鵬、徐靜蕾、胡兵、瞿穎

1997年的《十七歲不哭》大概是高中題材青春劇的最後一搏,此後的《花季雨季》和《十八歲的天空》都無法再複製之前的輝煌,而同年的《京港愛情線》和上世紀末年的《將愛情進行到底》,無疑拉開了好友模式偶像劇的帷幕,頗有重現幾年前日本《愛情白皮書》、《青春無悔》等電視劇帶起的風潮。

那時的偶像劇還不遵循「男一女主愛,男二觀眾愛」的定律,郎才女貌、金童玉女是當時的王道,另一方面,其他配角的龍套色彩沒有現在這麼嚴重,不會整天都忙於當閨蜜和男閨蜜出謀劃策,而是有著自己的人生和愛戀對象,可以說總體的故事線,比現在豐富很多。而以《將愛情進行到底》代表的大學生活,《真情告白》所營造的職場背景,都成為當時年紀尚輕的少年少女們的心之嚮往,雖然當時網際網路並不發達,人們對這些偶像劇中的拍攝地並不能第一時間得知,不過在後來,《將愛》的主要取景地同濟大學還是成為不少當年電視劇粉絲的遊覽勝地,而作為初代金童玉女胡兵和瞿穎,也在之後合作了不少戲劇和音樂作品。

第二階段:愛情唱主角 男女神待位(2000-2005年)

代表作:《都是天使惹的禍》、《男才女貌》、《白領公寓》、《情定愛琴海》

熱門偶像:李小璐、陸毅、林心如、蘇有朋

進入21世紀,大陸偶像劇激增,偶像劇演員也逐漸被人們所熟知,出現了收視率保障及粉絲效應,而當時的劇情,也對這種偶像明星的創造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幾部熱播劇《都是天使惹的禍》、《男才女貌》、《白領公寓》、《非你不可》、《明星製造》的女主角雖然都出身平凡,但青春靚麗,惹人喜愛,活潑善良,男主角紛紛正直專情,雖或事業有成或稍帶痞氣,但都懷著一顆赤子之心。與現在極窮極富,或者極害羞靦腆極粗枝大葉的極端設定不同,都是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人尖兒」,這種又接底氣又把距離保持著敢於意淫的設定,會讓很多人產生「夢中情人」的概念。這個時期的男女明星,也大多都先在電影或其他類型的電視劇中混過熟臉,陸毅的《永不瞑目》、林心如的《還珠格格》、佟大為的《玉觀音》、高圓圓的「清嘴」廣告和《愛情麻辣燙》,都為他們挑大梁以偶像身份出現在偶像劇提供了先決條件。

與此同時必須要說的是,因為李小璐出道時間非常早,在出演《都是天使惹的禍》時還不足20歲,她在劇中所塑造的「小如」形象深入人心,此後幾年也出演了很多次同類型的角色和劇作,幾乎是為她量身打造的,一時間熱度堪比《我的野蠻女友》時的全智賢。雖然未被證實,不過相比當時清一色的減齡演出,她增齡亮相的青春逼人,還是顯出非常大的年輕優勢——畢竟在偶像劇的世界中,膠原蛋白豐富的臉龐還是更惹人愛。與此同時,韓劇對大陸的影響也逐漸變強,安在旭和蔡琳的加盟,無疑是《白領公寓》和《情定愛琴海》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第三階段:外援激增 翻拍開啟(2006-2010年)

代表作:《一起來看流星雨》、《夢裡花落知多少》、《五星大飯店》

熱門偶像:胡歌、鄭爽、張赫、馬伊琍

安在旭和蔡琳開啟的外援模式立刻被很多偶像劇效仿,金素妍、鄭柔美、張娜拉、李承鉉都紛紛到大陸接拍偶像劇,且大多數也得到了觀眾的買帳,不過臺灣和日本明星在大陸的境遇卻並那麼順遂。在這個時期,古裝戲大幅度的增加,多少衝擊了都市偶像劇的市場,而像胡歌等在古裝戲中一戰成名的演員,在偶像劇中演出時,也多少顯得水土不服。

與此同時,在綜藝領域一直遙遙領先的湖南電視臺,開啟了大規模的自製劇拍攝,雖然多次被指抄襲或山寨,卻仍大刀闊斧地不見停息,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遭人詬病的劇情和場景,完全不會影響幾部熱播劇的風靡,也為他們打造出來的幾位年輕偶像,奠定了非常堅實的粉絲基礎。在這一時期,相對走現實風格的偶像劇逐步減少,轉變為更為樸實的生活劇或行業劇,大陸偶像劇慢慢邁向了主流偶像劇的風格,無論人物設定還是故事走向,都越發童話路線,舊時代的偶像劇觀眾長大了,新時代更為年輕的觀眾開始造夢。

第四階段:日韓系風格的勝利 (2011-2013年)

代表作:《杉杉來了》、《夏家三千金》、《一不小心愛上你》

熱門偶像:張翰、趙麗穎、唐嫣

經歷過大陸版《那小子真帥》、《加油,網球王子》等雷劇的洗禮之後,《杉杉來了》讓不少不屑於大陸偶像劇的觀眾也追看起來。除了劇情突破,男女主角的各方面努力,當然最重要,是因為大陸偶像劇終於有些偶像劇的樣子。早前的大陸偶像劇大多想沾一點兒現實題材的邊兒,力求把受眾群擴到最大,這個法子在娛樂選擇還不那麼多的時候,還非常管用,而慢慢的,年輕人覺得不浪漫不夢幻,成熟觀眾又覺得幼稚和膚淺。在《杉杉來了》中,除了稍顯收斂,不力求瑪麗蘇反而變成山寨的設定,從布景到服裝,都比以前來得妥當。鏡頭的運用參考早年日本偶像劇,更多使用快鏡頭製造動漫的逗趣感,女主角內心OS也選擇了更為簡約可愛的動畫方式。

演員方面,男偶像的缺失問題非常明顯,李晨所代表的70後已經過了裝嫩的年紀,紛紛投向家庭劇的懷抱,陳翔等一輩選秀出身的藝人雖然有堅強的粉絲陣營,但無論演技還是受眾面都顯得稚嫩和狹窄。但女偶像卻有了較為穩定的人氣及收視率保障,唐嫣和戚薇主攻大學生及社會新鮮人的族群,趙麗穎、鄭爽等年輕偶像則把目標對準在校生,這些女演員也都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戲路和角色氣質,並持續朝更為成熟的表演發展。這番新人更迭淘汰舊人的方式,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誰想看自家偶像前腳在財團當大Boss,後腳去四合院給媳婦端尿盆呢,偶像之所以為偶像,保持形象非常重要,把偶像劇留給花美男,把鄉土劇還給趙本山,各司其職不到處亂竄才能養出肥沃的偶像劇土壤。

綜合來看,目前大陸偶像劇已經可以媲美友坂理惠的《16歲新娘》(1995年)和林依晨、鄭元暢的《惡作劇之吻》(2005年)的水準(年代相差較遠,但對方起步早並很快達到全盛時期,也不用嫉妒),雖然整體與日韓的當下水平還有一段距離,但在這個「是中國人就轉起來」的時代,支持國貨也成了它的制勝法寶之一。

李妖妖

TimeOut

微信公眾號·文化產業評論

分享文化產業見識!

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微信平臺!

交流,請加微信號:7759813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我們哦:)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大陸偶像劇
    不但劇中的演職人員不斷收到成千上萬的觀眾來信,還引發了此後將近十年的青春作品熱潮,從電影、電視劇到小說,所有關於青春的故事都被反覆地講述,有佼佼者的青春和努力,也有叛逆因子的躁動和早熟。所以大陸的偶像劇並沒有一個不切實際的開頭,那時那些高富帥和白富美的元素還沒有浸染到這裡,多角戀和虐戀也還都屬於成人世界,主角們的價值觀還都健康向上充滿正能量。
  • 鄒小櫻新書《誰也奪不走,我們做夢的自由——五月天的搖滾本事》本月底上市
    我的新書《誰也奪不走,我們做夢的自由》,本月底上市。很快,在京東/亞馬遜/噹噹/淘寶/天貓以及全國各大書店,都會看到這本書。一些想說的話,寫在了書的後記裡,在這兒提前念給你聽。  《誰也奪不走,我們做夢的自由》 - 後記  對於許多名聲在外的歌手來說,千禧年之後,每一年都是一道更難邁過的坎。
  • 誰殺死了臺灣偶像劇?
    Hàn那段隨臺灣偶像劇逝去的青春。——橙色頭巾男 這部劇一經播出就刷新了臺灣電視劇的收視紀錄,甚至包攬了大陸以及東南亞各國的收視冠軍。 彼時一直被《還珠》支配的大陸青年,哪受得了這種強烈的青春荷爾蒙。 有精品店的地方就有《流星花園》的海報,盜版光碟賣到脫銷。
  • 誰殺死了臺灣偶像劇?-虎嗅網
    和那段隨臺灣偶像劇逝去的青春。——橙色頭巾男‍‍這部劇一經播出就刷新了臺灣電視劇的收視紀錄,甚至包攬了大陸以及東南亞各國的收視冠軍。彼時一直被《還珠》支配的大陸青年,哪受得了這種強烈的青春荷爾蒙。有精品店的地方就有《流星花園》的海報,盜版光碟賣到脫銷。
  • 為什麼大陸難有真正意義上的偶像劇?
    第一篇,談「偶像劇」。文 | 韓思琪1998年,二十集連續劇《將愛情進行到底》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成為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20年過去了,國產偶像劇市卻陷入了翻拍怪圈——《流星花園》《泡沫之夏》《倚天屠龍記》……翻拍劇隊伍不斷壯大,而原創偶像劇如《甜蜜暴擊》《極光之戀》總遊走在雷劇邊緣。難免讓人心生感慨:為什麼大陸難以生產真正意義上的偶像劇?
  • 專訪|《穿盔甲的少女》編劇方羌羌:誰也不能剝奪少女「做夢」的權利
    由愛奇藝、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ABB良品製造出品,於中中執導,官鴻、陳瑤領銜主演,李九霖、敖子逸、馬澤涵、戴蕥琪主演的青春校園劇《穿盔甲的少女》正在愛奇藝熱播中。誰也不能剝奪少女「做夢」的權利「意外吻」、「被黑線交織的命運」、「改變厄運的吻」,《穿盔甲的少女》絕對是近兩年來最「瑪麗蘇」的小甜劇。
  • 夜譚 | 「青春住了誰」臺灣中生代女歌手簡史
    圖為S.H.E,中國臺灣女子流行演唱組合 | 圖源網絡21世紀的第一年,以《流星花園》為肇始,臺灣偶像劇作為一種新的類型劇開始蓬勃發展。《海豚灣戀人》《惡魔在身邊》《惡作劇之吻》《微笑pasta》《命中注定我愛你》等偶像劇火爆螢屏,成為一代人的童年回憶。同時,借著偶像劇的東風,一批演而優則唱的雙棲藝人應運而生,代表人物有王心凌、張韶涵和楊丞琳等。
  • 專訪|《穿盔甲的少女》編劇方羌羌:誰也不能剝奪少女做夢的權利
    ​由愛奇藝、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ABB良品製造出品,於中中執導,官鴻、陳瑤領銜主演,李九霖、敖子逸、馬澤涵、戴蕥琪主演的青春校園劇《穿盔甲的少女》正在愛奇藝熱播中。這次好劇邦請到了總編劇方羌羌(代表作:《無心法師1》、《從前有座靈劍山》)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這部劇。
  • 【中國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二十周年】
    【中國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二十周年】2018年5月5日的2018《跨界歌王》,著名才女導演徐靜蕾站上舞臺,首次在觀眾面前獻唱
  • 【聚焦】2018青春偶像劇火力全開,掀起偶像劇的新風潮
    兩人在現實生活中也已經公開戀情,此次由他們共同主演的校園青春偶像劇即將與觀眾見面,還是讓很多粉絲充滿期待。該劇一改傳統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的矯情戲碼,則是以體校正規學院為背景講述了因格鬥競技而結緣的年輕人們共同成長的青春勵志故事。該劇不僅題材新穎,還向當下的年輕人們傳遞出熱血青春和敢於奮鬥的青春正能量。
  • 早期的臺灣偶像劇可謂是部部經典,如今全不行了,竟是誰殺死了臺灣...
    Hàn那段隨臺灣偶像劇逝去的青春。 曾經輝煌的臺灣偶像劇 ——橙色頭巾男 這部劇一經播出就刷新了臺灣電視劇的收視紀錄,甚至包攬了大陸以及東南亞各國的收視冠軍。 彼時一直被《還珠》支配的大陸青年,哪受得了這種強烈的青春荷爾蒙。 有精品店的地方就有《流星花園》的海報,盜版光碟賣到脫銷。重慶的少男少女們不惜翻山越嶺,一起到北碚的道明寺去看「流星雨」。
  • 甜過初戀,這些當年紅極一時的經典偶像劇,誰是你的最愛?
    ,那個時候真的沒少看偶像劇,不管是大陸,還是臺灣,可以說是偶像劇巔峰時代了吧。這個不用多說了吧,當年很火呀,算是花美男時代的開山之作,劇情也很特別,道明寺、花澤類、西門、美作,誰是你的菜。主題曲也是經典之作了,發現偶像劇真的能成就很多經典歌曲誒。首播:2002年集數: 22
  • 臺灣偶像劇那一套,拿到大陸需要「進化」
    然而《愛情進化論》以及近期許多臺灣製作人操刀的臺灣經典偶像劇的大陸版本都表明,結果趨同不過是一種臆想,臺灣偶像劇的本土化並不一定比翻拍歐美日韓劇更簡單。遺憾的是,「偶像一級棒」劇場並沒能開啟臺灣偶像劇的新時代,它仍舊延續著臺灣青春愛情故事的風格,並沒能夠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新的類別標籤。  「偶像劇」類型脫胎於日本泡沫經濟時代誕生的潮流劇(トレンディドラマ),主要特點是出演者大多是俊男靚女、故事以愛情為主線、與時下的流行元素結合緊密、角色身份設定都是新興或光鮮的職業、電視劇大量使用流行歌曲或由出演者演唱主題曲。
  • 我國電視劇盤點(五):青春偶像劇何時不再傻白甜?
    1998年播出的《將愛情進行到底》由張一白執導,李亞鵬、徐靜蕾、王學兵等主演。這一階段的青春偶像劇一般以俊男美女談戀愛作為劇集主線,對青春、愛情、友情的展示是這些劇集的亮點。然而,本土青春偶像劇正值發軔之時,卻遭遇了韓國偶像劇和臺灣偶像劇的雙重夾擊。《藍色生死戀》、《冬日戀歌》、《流星花園》等劇陸續進入了內地,迅速贏得了內地觀眾的青睞。在一眾海外優質偶像劇的「圍剿」之下,大陸偶像劇顯得舉步維艱。
  • 誰才是真正的偶像劇「傻白甜」女主?
    只要世界上還有少女心,就不缺少看偶像劇的受眾群,下至小學生,上至老年人,只要有好看的偶像劇都阻擋不了他們追劇的步伐。無論是大陸偶像劇,還是港臺劇韓劇日劇泰劇,都不乏有「傻白甜」女主的設定,演好了叫天真無辜惹人疼,演不好就會讓人有一種宛若智障挑戰觀眾底線的感覺,那就跟著章魚醬一起來盤點經典偶像劇裡的那些「傻白甜」人設,看看誰閃閃惹人愛,誰又讓你不忍直視呢?
  • 中國大陸最成功的五部偶像劇
    90後想必都是看著臺灣偶像劇跟韓國偶像劇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浪漫滿屋》、《流星花園》、《藍色生死戀》、《天國的階梯》、《惡作劇之吻》、《鬥魚》、
  • 誰是國產校園偶像劇最受歡迎的男主?
    也正因為這種憧憬,一代女孩子總是把自己的幻想和期待,投射在青春片的男主角身上。這一代年輕人的記憶裡,最先成為少女們公認男神的,應該就是大銀幕上的痞壞男孩們了。而這樣的情結,最早是受港片的影響。90年港片井噴式湧入,給大陸青年帶來了《古惑仔》《英雄本色》。
  • 誰是真正的偶像劇女王?趙麗穎鄭爽熱巴上榜,到最後她才是
    誰是真正的偶像劇女王?趙麗穎鄭爽熱巴上榜,到最後她才是!,不僅是每次都引起轟動,而且收視率也是爆棚,是當之無愧的偶像劇女王。雖然偶像劇對演員要求不高,但能做到鄭爽這個級別的,真的沒幾個,甚至可以說她就是為偶像劇而生的。迪麗熱巴是當紅小花旦,雖然事業起步晚,但她一直在努力,逆流直上。熱巴出演的一般都是仙俠古裝劇,不過她的戲路也確實適合青春偶像劇。
  • 中國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等你愛我20年
    【中國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二十周年】2018年5月5日的2018《跨界歌王》,著名才女導演徐靜蕾站上舞臺,首次在觀眾面前獻唱。徐靜蕾雖然重新演繹的《匆匆那年+我》,因為緊張失誤頻頻,不過最終還算是完整的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演出。
  • 16個樂隊組合,誰是你的青春?
    每個人的成長路上總會有許多歌手的陪伴,更有許多音樂組合貫穿了我們的青春,今天為大家盤點一下曾經出現在華語樂壇中的18個樂隊組合,一起來回味自己的青春。>水木年華(盧庚戌與李健)水木年華,大陸男子歌唱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