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英雄蔣慶泉,高喊「向我開炮」,被俘之後結局如何

2020-12-22 一行史書

現在,七八十歲的老年人談論起年輕時候的經歷時,總是不忘回憶起自己當兵、參加戰爭時候的艱難與英勇。被提到最多的,應該就屬「抗美援朝戰爭」了。

而這一戰役,對於當下不少老一輩人來說,是其一生中經歷過的最為光榮的事情,而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而言,同樣是意義重大的,一點兒都不比抗日戰爭對後世的影響小。當時,新中國剛剛誕生,面對著遭受敵人扼殺的命運,抗美援朝是為了和平與安全,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而在這一場戰役中,支援的戰士眾多,個個英勇無畏,全力投身於保家衛國上。於是,從中也湧現出的不少戰地英雄老戰士「蔣慶泉」就是其中之一。

據他回憶說,當年的抗美援朝戰爭,戰場上死傷的慘烈,成天看到的都是橫屍遍野,但他們這支志願軍隊中的戰士,沒有一位害怕,沒有一人選擇退縮,而是爭先擔起重任,英勇殺敵。對於蔣慶泉自身來說,「向我開炮」,也是詮釋了他的英勇。

蔣慶泉,如果沒有入伍,想必到現在,他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年人,除了家人之外,沒有多少人會認識。而在青年時期,在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年,他選擇了入伍,加入到抗美援朝的志願軍隊伍中。

剛開始的時候,也就是1949年,在隊伍裡面,蔣慶泉還是個步話機員。當時的蔣慶泉,還從來沒有讀過書。

但即便如此,也一點都不影響他對於寫字、看書的熱愛。靠著自己的這份熱愛之心,一點一滴的自學,也能夠寫出一手工工整整的字跡。

這讓當年不少同為志願軍戰士的隊友們欽佩不已,他們根本就不相信蔣慶泉口中所解釋的「我沒讀過書」這話。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了,蔣慶泉被調到了23軍67師,負責執行戰前偵察任務。而兩年後的1952年,戰爭愈演愈烈,敵軍攻勢猛烈,志願軍增援部隊遭到阻擊。就在這關鍵時刻,蔣慶泉喊出了這句被後人傳為英勇佳話的「向我開炮」。

當時,同蔣慶泉聯繫的是谷德泰和陸洪坤,在聽筒中,只聽到蔣慶泉不停地報告敵軍位置。不一會兒,就聽到了他高喊一聲,別廢話!向我開炮!向我開炮!

而這一聲之後,谷德泰和陸洪坤就再也沒有聽到蔣慶泉發出的任何聲音。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能夠立馬想到的,就是聽筒中的另一方已經犧牲了。大家也堅定地認為,蔣慶泉沒有生還的可能了。

不料,事情並非如此。一發炮彈,並沒有擊中蔣慶泉要害,他受傷了,也被震暈。當他甦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躺在美國部隊的一所醫院中。所以,很顯然的是,蔣慶泉已經成為了敵人的戰俘

在此之後,蔣慶泉斷被敵軍嚴刑拷問,用各種殘酷的方式讓他說出對中方不利的信息。但這始終沒有辦法撬開蔣慶泉的嘴,以致美方的拷問不過是成為了一種「例行公事」罷了。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蔣慶泉被送了回來。不過這段被俘虜的經歷,在他的心中卻成為一件不堪回首的屈辱之事,因為他認為,自己是沒有勇氣跟敵軍同歸於盡,所以才苟活了下來。因此,回到祖國懷抱的蔣慶泉,過上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先是成了農民,務農、娶妻生兒。年老了之後,每天靠著一輛三輪車,擺擺地攤。就跟多少貧苦的老年人一樣,為家而奔波。

這時候,我們想想身邊的這些老一輩人,不知有多少曾經也是這樣英勇著生存,後來平凡地生活。

抗美援朝,可以說是一場表明我軍立場,壓制美軍的一場戰爭。和美軍在朝鮮戰場廝殺決戰,也讓美軍看到了我軍男兒的熱血戰魂。

記錄講述抗美援朝的作品有很多,但要說真實詳細,客觀易懂的,要屬李峰寫的這本《決戰朝鮮》。

這本書以真實歷史的角度, 詳細記錄了抗美援朝發生前後的各種事件,深受廣大軍迷的喜歡。全書氣勢恢宏、語言簡練易懂、從多個視角記述和分析了韓戰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

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翻閱此書,你會尋找到當年那段歷史的細節。

愛聊歷史吧總結:對於蔣慶泉本人而言,這樣的一段歷史,不能稱得上是值得讚揚的事跡,甚至是自稱「不想給英雄抹黑」,但對於現在的後世人來講,蔣慶泉的一句「向我開炮」,還有他被俘虜之後的隻字不言,都值得成為我們讚頌的英勇之士。

一部《英雄兒女》,就是講述了這位老戰士的英勇事跡。槍林彈雨中,一句「向我開炮」,震驚世人!

相關焦點

  • 英雄蔣慶泉:抗美援朝時,他大喊「向我開炮」,被俘之後結局如何
    今天將要講述的是抗美援朝的戰爭中,一個主動高喊「向我開炮」的中國的脊梁。人總是要銘記歷史的,要記得那些苦難,要記得那些優秀的人,要記得之前中國所受的那些屈辱,要時刻銘記在心,只有做到這些,我們這一輩人才能變得自強。
  • 在抗美援朝中,曾高喊「向我開炮」的蔣慶泉,現如今過得如何
    在上個世界60年代,有這樣一部電影《英雄兒女》,其中的英雄人物王成,在面對敵人的進攻時,高呼「向我開炮」的豪言壯語,電影結局王成壯烈犧牲了。如果你認為這只是電影虛構的人物,你就錯了。這樣的英雄人物是由真實事件翻拍的,而王成也並非是一個人,而是由三個英雄人物匯聚而成的。
  • 向我開炮的英雄王成,90歲賣鞋墊為生,曾因有被俘經歷感到恥辱
    上世紀,曾有一部老電影風靡全國,這部電影就是《英雄兒女》。在這部電影中,王成高呼向我開炮,最後和敵人同歸於盡的場景讓很多人深感震撼,而王成這個人物並不是虛構的,蔣慶泉就是其中的原型人物。
  • 【銘記】第四十七集 | 蔣慶泉:王成原型之一 「向我開炮」
    【銘記】第四十七集 | 蔣慶泉:王成原型之一 「向我開炮」 2020-10-27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向我開炮!「英雄王成」原型回國後的悲慘遭遇…
    他在最後時刻喊出了「向我開炮!」無論立場如何,他的勇氣和戰鬥意志都足以令世界上任何軍人肅然起敬。 然而,從戰場回到祖國,他不僅沒有享受到鮮花和掌聲,反而飽受「一朝為俘,終身恥辱」的折磨。難道只有犧牲的軍人才是好軍人? 難道被俘就會玷汙一名軍人的清白?難道活下來就意味著背叛?
  •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喊出「向我開炮」,卻被人們遺忘
    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上映了一部戰爭片——《英雄兒女》。影片中志願軍戰士王成那句「向我開炮!」也成為了經典臺詞,被人們廣為傳頌。電影中的王成,其原型正是兩位志願軍戰士,他們分別是於樹昌和蔣慶泉,這兩人都曾在1953年發出「向我開炮」的嘶吼,於樹昌喊出這句話後不幸犧牲,成為了戰鬥英雄,而蔣慶泉則活了下來,卻被人們遺忘了近半個世紀。
  • 【追尋先烈足跡】短評:被遺忘的英雄
    王成是革命電影《英雄兒女》中最為人們熟知的英雄形象之一,一句臺詞「向我開炮」成為了經典。王成的原型之一是步話機員蔣慶泉,1953年,蔣慶泉在朝鮮石峴洞北山遭到強敵圍攻,向步話機高喊:「向我的碉堡頂開炮」。由於支援問題,他等來的只有美軍的火箭筒和毒氣彈,蔣慶泉不幸被俘。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之後,蔣慶泉回到了祖國,被俘的經歷,對於一個戰士來說是屈辱的。
  • 蔣慶泉:英雄王成的原型人物,卻因被美軍俘虜,戰後遭到不公對待
    我國有很多影視劇拍攝英勇的志願軍戰士們在朝鮮戰場上不畏生死、浴血作戰的畫面,而在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英勇事跡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這讓人們不禁產生疑惑,英雄王成到底有沒有原型,而那一幕令無數人落淚、王成向隊友高喊「向我開炮」的經典場景到底有沒有現實依據,這個問題自電影上映以來,一直縈繞在國人的心頭。
  • 他是高喊「向我開炮」的原型人物,時隔66餘年,老英雄如今怎樣?
    以前關於抗戰的影視片,如《血戰臺兒莊》、《黃河絕戀》、《英雄兒女》等等,部部劇都是經典,其中1964年拍攝的《英雄兒女》那部劇裡有一個人物形象深入人心,那就是抗美援朝志願軍王成,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他的一句「向我開炮」震撼人心,喊出了好男兒的血性,成為父輩心目中的英雄,其實這個人物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原型人物的,而時隔66餘年,老英雄如今究竟過得怎樣了呢?
  • 《英雄兒女》王成原型:不幸被俘,回國後被誤解,晚年拒絕賠償
    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戰爭電影《英雄兒女》在國內上映。電影一開場便迎來了第一個高潮點:劉世龍飾演的王成在槍林彈雨中高聲喊出「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後,壯烈犧牲。這名男子叫做蔣慶泉,他正是《英雄兒女》中王成一角的原型之一。他之所以會哭,是因為電影中的場面深深觸動了他的心。而他之所以會選擇隱瞞,是因為在那個年代,蔣慶泉是個反面人物。
  • 他說「為了祖國,向我開炮」,僥倖活下來卻成了俘虜,寫下一首詩
    有一部很老的抗戰片叫做《英雄兒女》,裡面有一個戰士叫做王成,面對著數也數不清的敵軍,他卻堅定的對著報話機大喊,為了祖國,向他開炮,一時間也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不過現實中,也有這樣一位英雄,他做蔣慶泉。這位老人今年九十歲了,遼寧人,1928年生,他二十歲的時候參軍,在1952年的時候,加入了志願軍進了朝鮮,當時他是二十三軍下的一個連隊的步話機員。
  • 《英雄兒女》王成的原型,歸隱多年,如今仍健在。他是誰?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在碉堡中,倖存的戰士圍著擔任步話機員的蔣慶泉,以保護他順利向我炮兵指揮部通報「開炮」的位置。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炮兵準確的發射到位置。後來敵人不斷的向前衝鋒,看著如潮水般逼近的敵人,蔣慶泉顧不得自身的生命,他拼盡全力,衝著步話機嘶吼:「向我開炮!」 戰爭結束後,很多人都以為蔣慶泉犧牲了,就連部隊也準備為他授功,但後來卻停止了。
  • 《英雄兒女》中喊出「向我開炮」的士兵,為何隱姓埋名,不敢現身
    一九六四年有一部家喻戶曉的電影名叫《英雄兒女》,塑造了一位英雄人物王成,每當電影放映到他大喊「向我開炮」時都能使觀眾情緒激動,甚至聲淚俱下。而這個英雄人物並不是編造出來的,而是根據一個人的親身經歷改編的。
  • 66年前喊''向我開炮''的老英雄,後面的處境如何?
    在《上海堡壘》的結尾,鹿晗曾大喊:「打我!一時成了各大影視博主茶餘飯後的笑談。與之相對應的,數十年前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的電影角色王成,名叫《英雄兒女》,也曾大喊大叫,「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在槍聲中,那響亮的呼聲感動了屏幕前的你和我。有別於王成的英雄好漢,蔣慶泉作為人物原型卻並未離開人世,而當年的戰亂已過66年,老英雄們現在的處境如何?
  •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8部老電影講述的抗美援朝歷史
    在這段時間,我軍有三位英勇獻身的英雄成為典型,一是中國人民志願軍23軍67師201團步行機員蔣慶泉及戰友。1953年4月,蔣慶泉及戰友在朝鮮石峴洞北山戰鬥遭到強敵圍攻,他向步話機高喊「向我的碉堡頂開炮!」二是中國人民志願軍23軍73師217團步行機員於樹昌及戰友,1953年6月29日晚,於樹昌在朝鮮戰場281.2高地前沿無名高地喊出:「敵人上了我的地堡頂!開炮!
  • 農民老兵看到王成犧牲,哭著說:那個人就是我,但是我還沒有犧牲
    我國有很多影視劇拍攝英勇的志願軍戰士們在朝鮮戰場上不畏生死、浴血作戰的畫面,而在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英勇事跡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這讓人們不禁產生疑惑,英雄王成到底有沒有原型,而那一幕令無數人落淚的向隊友高喊'向我開炮'的經典場景到底有沒有現實依據,這個問題自電影上映以來,一直縈繞在國人的心頭。
  • 電影《英雄兒女》王成的原型究竟在哪裡?
    特別是影片中」王成」拿著步話機高喊:」向我開炮」。幾十年來這句話,凡是看過英雄兒女電影的人,都牢記在心,久久不能忘記。,曾經向我炮兵陣地高喊」向我開炮」。在陣地的地堡中倖存的戰士圍著擔任步話機員的蔣慶泉,以保護他順利向我炮兵指揮部通報開炮的位置。
  • 1967年,一老農看電影,突然指著螢屏上犧牲的人說:我還活著
    今天要說的是一部很老的電影《英雄兒女》,他其中主人公王成的形象也是有原型的,他就是蔣慶泉。這部電影在1964年的時候公映,當時可謂是紅極一時。電影中王成的那句臺詞:為了勝利,向我開炮!讓多少人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 「向我開炮」,《英雄兒女》,一部抗美援朝戰士的頌歌
    不過,在我心中,記憶最為深刻的卻是另一部電影。「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每當激昂的旋律在我耳畔響起,《英雄兒女》中那慘烈的畫面便映入我的眼前。
  • "向我開炮"的原型人物,戰後選擇隱居,稱:我是俘虜不是叛徒
    可是這個大喊向我開炮的人在當年的戰爭中,竟然是真實存在的,這個人就叫做蔣慶泉。所以也就在入伍之後的次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蔣慶泉所在的部隊為了爭取一個軍事上的戰略高地,已經同裝備優良的美國軍隊苦戰了三天三夜。原本部隊中的人經過美軍猛烈的炮火,活下來的僅僅只有十幾個人了。儘管一個連的人只剩下的十幾個,但是他們知道自己守住這裡的重要性,因此,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