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前喊''向我開炮''的老英雄,後面的處境如何?

2020-12-22 大大大紅袍子

在《上海堡壘》的結尾,鹿晗曾大喊:「打我!一時成了各大影視博主茶餘飯後的笑談。與之相對應的,數十年前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的電影角色王成,名叫《英雄兒女》,也曾大喊大叫,「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在槍聲中,那響亮的呼聲感動了屏幕前的你和我。有別於王成的英雄好漢,蔣慶泉作為人物原型卻並未離開人世,而當年的戰亂已過66年,老英雄們現在的處境如何?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一分勞苦一分人才。"戰爭年代,或許像李鴻章那樣,高官顯貴,背負著叛國之名,但仍影響不了他們近乎奢華的生活,真正受苦的還是沒錢沒勢的黎民百姓。"

作為一名飽受戰爭折磨的普通人,蔣慶泉出生於抗戰爆發的前幾年,年幼的他還沒長大就經歷了戰爭帶來的第一次磨難——沒有機會接受教育,這對於好學的他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在蔣慶泉參軍之前,他一直是個文盲。但是他沒有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雖然沒有受過教育,但是生活使他很早就明白了華羅庚的那句名言:「自學,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行路,還是靠路人自己。儘管部隊的訓練環境非常艱苦,蔣慶泉還是不斷地堅持學習各種技術。

或許是自己的天分,或者自己的努力,才使蔣慶泉很快掌握了步話機的操作方法,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變成了一名合格的技術步兵。這是蔣慶泉人生轉折的開始,也教給了身處低谷的人一個樸素的道理,即天不負有心人,改變要從點點滴滴做起。

格蘭特曾在戰爭中說過一句著名的話:「我從來不提倡戰爭,除非是為了和平而戰。"新中國成立後,經過近百年的戰亂,華夏大地終於迎來了和平的曙光。"但是,對於這片土地,總有人望而卻步,在美國的幹預下,出於自身安全考慮,我國進行了援朝總動員,蔣慶泉所在的23軍毅然挺身而出。

但戰爭總是殘酷的,就像李賀所寫的:「秋來秋去,塞上燕脂凝夜紫。"援朝將士的鮮血染紅了大地。

僅從歷史教科書上就可以看出,最後的援軍是由我們打贏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勝利背後的犧牲有多大,畢竟當時我們軍隊面對的美軍可是武器比日軍還好啊!在戰爭爆發之前,蔣慶泉所在的5個連隊做了最壞的打算,決定了犧牲後的連長。

一言以蔽之,戰爭比他們想像的還要殘酷,連長犧牲後,排長連班長都被打死了,165人的強化連最後只剩下十幾人,包括蔣慶泉。一場激烈的戰爭使大家都感到疲憊不堪,帶著沉重的話務機的蔣慶泉也不例外,但他不能放鬆,因為他必須時刻遠離敵人,把敵人的具體位置通知炮兵部隊。

眼睜睜地看著敵人離得越來越近,一向穩重的蔣慶泉也急紅了眼睛,在步話機前不停地吼叫:「打我,打我!」這時蔣慶泉已作好犧牲的準備,可碰巧的是,後方炮兵由於長期作戰,彈藥供應不足,未能及時進行火力輸出。敵人的子彈先擊中蔣慶泉,他在等待後方射擊時,在劇烈的疼痛中失去了原來的知覺。誰也不怕死,但為了祖國大地的安寧,蔣慶泉和他的戰友捨生忘死,他們的英勇無畏值得大家銘記。

馮夢龍曾在《喻世明言》中說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祿,命不可絕。」「但這一說法並不適用於蔣慶泉。靜坐的原因使蔣慶泉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被送到美軍醫院接受治療。曾有一個敵人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但蔣慶泉從來不把軍人的榮譽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在被捕期間,為了對美軍的殘酷審訊,他故意誇大我部隊的戰備力量,令美軍感到困惑。被俘虜的日子是蔣慶泉一生的心結。

軍隊敗北後,他和另外6000多名俘虜被遣送回國,此後的日子裡,他每天都在審查中度過,當時教育俘虜的幹部一句話:「俘虜即變節。」這位年紀不大的年輕人感到羞愧,但幸好原來的軍隊並沒有拋棄他,為他保留了黨籍和軍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蔣慶泉的人生甚至比小說中的自己還要精彩,而他在不到三十歲的時候,年紀輕輕就嘗盡了人間的歡樂和苦澀。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部隊退役後,蔣慶泉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遼寧老家,娶妻生子,靠著種地養家餬口,過著「隱居」的普通生活。或許在很多個夜晚,他都會想起自己參加過的戰爭,想起故去的戰友,想起那些死裡逃生的時光,但這些是我們無法知曉的。

唯一知道的是,他回到家鄉後,生活平靜了許多,那些英勇的時光似乎並不存在於這個人的身上。不變的是他的樸實無華和努力,他用自己的雙手努力滿足著家人的生活,卸下了軍旅生涯中的角色蔣慶泉,開始肩負起一家人的重擔,默默地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慢慢的消失在大家的視野中。

在電影《英雄兒女》的一檔專題片製作完畢後,蔣慶泉才再度出現在公眾面前。久而久之,最初被俘的誤會慢慢地解除了,他不再被視為「變節」的叛徒,也慢慢地解除了困在他心中的結。

今天的蔣慶泉,已是垂垂老矣,雖然得到了國家對英雄的補助,偶爾還會自食其力。這一天和前半生的波瀾壯闊相比,顯得有點平淡。但是,我想,老人應該是幸福的,畢竟他為戰場付出的一切,都是為了現在和平的生活啊!

相關焦點

  • 他是高喊「向我開炮」的原型人物,時隔66餘年,老英雄如今怎樣?
    ,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他的一句「向我開炮」震撼人心,喊出了好男兒的血性,成為父輩心目中的英雄,其實這個人物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原型人物的,而時隔66餘年,老英雄如今究竟過得怎樣了呢?,會時常聽說一些英雄兒女的故事,耳濡目染的他從小就對軍隊充滿著嚮往,後來在1949年的時候就參軍了,那個時候他21歲,躊躇滿志的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
  • 向我開炮!「英雄王成」原型回國後的悲慘遭遇…
    他在最後時刻喊出了「向我開炮!」無論立場如何,他的勇氣和戰鬥意志都足以令世界上任何軍人肅然起敬。 然而,從戰場回到祖國,他不僅沒有享受到鮮花和掌聲,反而飽受「一朝為俘,終身恥辱」的折磨。難道只有犧牲的軍人才是好軍人? 難道被俘就會玷汙一名軍人的清白?難道活下來就意味著背叛?
  • 《英雄兒女》中喊出「向我開炮」的士兵,為何隱姓埋名,不敢現身
    一九六四年有一部家喻戶曉的電影名叫《英雄兒女》,塑造了一位英雄人物王成,每當電影放映到他大喊「向我開炮」時都能使觀眾情緒激動,甚至聲淚俱下。而這個英雄人物並不是編造出來的,而是根據一個人的親身經歷改編的。
  • 抗美援朝中,英雄蔣慶泉,高喊「向我開炮」,被俘之後結局如何
    於是,從中也湧現出的不少戰地英雄。老戰士「蔣慶泉」就是其中之一。據他回憶說,當年的抗美援朝戰爭,戰場上死傷的慘烈,成天看到的都是橫屍遍野,但他們這支志願軍隊中的戰士,沒有一位害怕,沒有一人選擇退縮,而是爭先擔起重任,英勇殺敵。
  • 英雄蔣慶泉:抗美援朝時,他大喊「向我開炮」,被俘之後結局如何
    今天將要講述的是抗美援朝的戰爭中,一個主動高喊「向我開炮」的中國的脊梁。人總是要銘記歷史的,要記得那些苦難,要記得那些優秀的人,要記得之前中國所受的那些屈辱,要時刻銘記在心,只有做到這些,我們這一輩人才能變得自強。
  • 「向我開炮」,《英雄兒女》,一部抗美援朝戰士的頌歌
    不過,在我心中,記憶最為深刻的卻是另一部電影。「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每當激昂的旋律在我耳畔響起,《英雄兒女》中那慘烈的畫面便映入我的眼前。
  • 一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讓人熱血沸騰
    一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讓人熱血沸騰 2020-10-22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8部老電影講述的抗美援朝歷史
    在這段時間,我軍有三位英勇獻身的英雄成為典型,一是中國人民志願軍23軍67師201團步行機員蔣慶泉及戰友。1953年4月,蔣慶泉及戰友在朝鮮石峴洞北山戰鬥遭到強敵圍攻,他向步話機高喊「向我的碉堡頂開炮!」二是中國人民志願軍23軍73師217團步行機員於樹昌及戰友,1953年6月29日晚,於樹昌在朝鮮戰場281.2高地前沿無名高地喊出:「敵人上了我的地堡頂!開炮!
  •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電影《英雄兒女》的幕後故事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這氣壯山河的呼叫出自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抗美援朝電影《英雄兒女》,震撼了幾代中國觀眾。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日前,記者來到長影集團,追尋這部影響深遠影片背後的故事。
  •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喊出「向我開炮」,卻被人們遺忘
    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上映了一部戰爭片——《英雄兒女》。影片中志願軍戰士王成那句「向我開炮!」也成為了經典臺詞,被人們廣為傳頌。電影中的王成,其原型正是兩位志願軍戰士,他們分別是於樹昌和蔣慶泉,這兩人都曾在1953年發出「向我開炮」的嘶吼,於樹昌喊出這句話後不幸犧牲,成為了戰鬥英雄,而蔣慶泉則活了下來,卻被人們遺忘了近半個世紀。
  •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英雄「王成」原型於樹昌的家找到了,在山東萊陽!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5日訊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是家喻戶曉的志願軍英雄形象,他那一聲「向我開炮,為了勝利」的吶喊激勵著幾代國人。
  • 「開炮」是演員的照妖鏡,鹿晗應該向李幼斌和丁海峰學習
    林雲龍一下子失去了理智,大喊著開炮!開炮!開炮!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它讓我懂得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說爛片也是有原因的,就以開炮這個鏡頭來講。 經過一系列高難度的戰鬥後,戰鬥機已經無法鎖定目標。就在此時,飛鷹小隊的隊員對著江洋說:這次我來當誘餌,為你開路,隨便,便開啟了自殺模式,為江洋爭取機會。當隊友壯烈犧牲後,無比憤怒的江洋對著總部喊:向我開炮!呃……抱歉,看到這裡,我竟然有一絲絲的尷尬,想笑。
  • 在抗美援朝中,曾高喊「向我開炮」的蔣慶泉,現如今過得如何
    在上個世界60年代,有這樣一部電影《英雄兒女》,其中的英雄人物王成,在面對敵人的進攻時,高呼「向我開炮」的豪言壯語,電影結局王成壯烈犧牲了。如果你認為這只是電影虛構的人物,你就錯了。這樣的英雄人物是由真實事件翻拍的,而王成也並非是一個人,而是由三個英雄人物匯聚而成的。
  • 他說「為了祖國,向我開炮」,僥倖活下來卻成了俘虜,寫下一首詩
    有一部很老的抗戰片叫做《英雄兒女》,裡面有一個戰士叫做王成,面對著數也數不清的敵軍,他卻堅定的對著報話機大喊,為了祖國,向他開炮,一時間也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不過現實中,也有這樣一位英雄,他做蔣慶泉。這位老人今年九十歲了,遼寧人,1928年生,他二十歲的時候參軍,在1952年的時候,加入了志願軍進了朝鮮,當時他是二十三軍下的一個連隊的步話機員。
  •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為了勝利 向我開炮」韓戰,已經過去整整七十年。作為韓戰當中的經典戰役,上甘嶺戰役已為數代人耳熟能詳了。真實的上甘嶺戰役是怎麼一回事?程龍義:我寫信寫回來我告訴父親,這是兩個世界,在我們這邊這麼和平安定情況下,一過江,那個就是這個飛機狂轟亂炸,機槍掃射,到處一種戰爭的氣氛,戰場的氣氛。
  • 向我開炮的英雄王成,90歲賣鞋墊為生,曾因有被俘經歷感到恥辱
    上世紀,曾有一部老電影風靡全國,這部電影就是《英雄兒女》。在這部電影中,王成高呼向我開炮,最後和敵人同歸於盡的場景讓很多人深感震撼,而王成這個人物並不是虛構的,蔣慶泉就是其中的原型人物。
  • 《足跡》揭秘「向我開炮」是真實的,經典電影背後有太多故事
    第二點,是《足跡》通過對電影人的訪談,讓我對那些經典影片有了全新和深刻的認識。我們常說,電影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但是電影發展到今天,無論是漫威、DC打造的超級英雄宇宙,還是以周星馳為代表的無釐頭喜劇,其實離生活越來越遠了。
  • 嘎子再「嘎」-做直播「向我開炮」,真心悔過還是表演作秀?
    但嘎子哥在直播間賣假酒曝光後,事態的關注焦點跟其他翻車事件不一樣,似乎有點不了了之的感覺,到底是如何呢?一位曾經的童星演員,現在的KS平臺網紅嘎子哥謝孟偉,對他本人目前是全網鋪天蓋地的謾罵、質疑聲,起因是之前在直播間裡把300元的酒標高到1299元,然後再「劇本砍」至398賣給消費者;39.9元能買到原價888元的高檔酒「XO」。
  • 【銘記】第四十七集 | 蔣慶泉:王成原型之一 「向我開炮」
    【銘記】第四十七集 | 蔣慶泉:王成原型之一 「向我開炮」 2020-10-27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感動幾代人 英雄王成的報話機南京造
    電影《英雄兒女》劇照。一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感動幾代人——英雄王成的報話機南京造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這是電影《英雄兒女》中志願軍英雄王成氣吞山河的呼喚。 影片中,王成被敵人包圍後,一邊用報話機向指揮部喊話,一邊緊握爆破筒衝向敵陣,與敵人同歸於盡。王成當時所使用的71型2瓦報話機,就是南京無線電廠(熊貓電子集團的前身)自主研製的產品。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工廠自行設計生產的各種軍用通信產品為保證部隊通信暢通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