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保險有前途嗎?我們採訪了6位保險經紀人……

2021-01-20 商界

這是一群「90後」保險經紀人不斷突破自己,向陽而生的合輯,也是一群「90後」不斷自我精進,跳出思維定式,並影響更多人的故事。他們堅定,他們執著;他們勇敢,他們成熟;他們乘風破浪,他們披荊斬棘,他們很「燃」。

銳公司(ID:shangjiezz)報導

文/ 馬冬 梁坤

以「為愛前行,重塑價值」為主題的第五屆國際保險節暨2019年度保險名家頒獎盛典於8月7日在上海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保險行業高管、從業者代表及知名學者、企業家、社會名流等都匯集在這裡。

在央視主持人李紅、任魯豫的報幕聲中,明亞保險經紀人、資深銷售總監盛夏再次整理了衣領,將話筒在手裡攥了又攥。這並不是他第一次上臺演講,但今天意義非凡。

「大家好,我分享的主題是《90後新生代的新思維與新模式》……」

現場強烈的燈光投射在他的臉上,勾勒出清晰的輪廓,眼神裡透露出幹練與自信。看著臺下席位上影影綽綽的觀眾,他的腦海裡出現了短暫的空白,那一瞬間,許多過往像紀錄片一樣,一幀一幀清晰地回放著……這一刻,正是他人生的「盛夏」。

像舞臺上的他這樣能獨當一面的生力軍,還有很多,正如《商界》記者在文中採訪到的6位優秀且年輕的保險經紀人:傅超、許明亮、于振華、盛夏、陳露、陳輝煌。

這家16歲的企業,正式進入了「群星閃耀」的時代。

01

破與立,敲開另一扇大門

「不好意思,我平常的聲音不是這樣的」。

接受採訪前,傅超剛剛結束了她一整天的公開課錄製。就在此前兩天,她為團隊做了16個小時培訓。面對記者提問,她用略微沙啞的聲音說 :「不累,習慣了,能被需要我很開心。」情緒飽滿且富有張力。

這個「元氣滿滿」的湘妹子今年剛滿30歲。2年前,她帶著對事業的不滿足,對既定軌跡的懷疑,和對更多可能性的追求來到明亞,這成了她人生中的裡程碑事件—從零開始、嶄露頭角、組建團隊、階層躍遷,通通都在這2年中實現,且遠超她當年的期待。與之相比,今天的30歲反而不是一個涇渭分明的轉折。

與古代小而穩固的世界相比,「三十而立」已經被時代賦予新的內涵。當今的生活更快,更浮躁,更容易讓人焦慮和迷失,在這樣的大時代裡錨定自身,並不容易。

加入保險行業是30歲的盛夏對格子間裡機械工作和低收入的反抗。3年前,在親友的質疑聲中,盛夏選擇離開體制,憑著一腔孤勇闖入當時不被看好的保險經紀行業,敲開了人生中的另一扇大門。

他知道,豪情壯志不是萬能的通行證。從頭開始的他,嘗試用自媒體去連結一個個陌生的客戶群體和團隊成員。對於盛夏來說,骨子裡更多的是倔強和踏實 :早上6點開始學習保險知識,編輯公眾號,做方案,與客戶溝通,一直工作到晚上12點,這樣的雞血時光維持了近半年。雖然有苦和累,但這正是盛夏的賽道。

往後的時間裡,保險經紀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明亞上海分公司也進入了高度發展時期。

盛夏正是在這時完成了逆襲:1 年晉升銷售經理、2 年晉升銷售總監、所在團隊連續幾年成為上海冠軍團隊。

每份成績的背後,都是經紀人超乎常人的努力和付出。

明亞有個特別的理念: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

入職開始,陳露就把自己當成大平臺裡的創業者,這個不認命的母親,對客戶服務的細緻程度,堪比照顧自己兩個孩子的日常。

生活就是所有選擇的總和。自從做了保險經紀人,他們免去了考勤打卡,沒有了任務壓力,需要在高度自律下,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與節奏。沒有靠山,就得讓自己成為最大的靠山。這群「90後」相信,只要前進得足夠快,焦慮、困惑就會被甩在身後。

02

優秀的自己 最好的產品

今年27歲的許明亮尚未畢業時就在機緣巧合下跨進保險行業。他是受訪的這6個年輕人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卻也是入職最早的一個。

這4年來的奮鬥甘苦,折射出明亞從蟄伏到崛起的每一個瞬間。

與許明亮溝通是很舒適的一件事。書生氣很濃的他語調平穩、思路清晰、話語中透露著真誠和理性。在他看來,經紀人行業唯一的缺點是「不太好做」。

經紀人沒有發展上限,但淘汰率也很高。有人在此順利實現夢想 , 也有人尚在掙扎 ;一路上布滿了尋夢者的歡笑 , 也充斥著離開者的頹喪,正是這些考驗淬鍊出了真金。

積累客戶,是經紀人最大的難題。

許明亮提出了一個「影響力法則」,他認為,能做好經紀人的,都是能建立足夠影響力的人。

當今,網絡平臺已成為經紀人們展業的最重要渠道。通過朋友圈、公眾號和知乎等平臺進行高質量的內容輸出,塑造自己專業可信的形象,是他們工作的重要內容,更是他們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保險是個知識體系相當龐雜的行業,經紀人必須終身學習,做個精通保險、法律、醫學等門類知識的全才。

在「輸出倒逼輸入」的學習心法下,許明亮將心理學專業知識運用在保險中,獨創出「來訪者中心需求分析法」,讓客戶體驗到更貼心、舒適的服務。

其實,明亞作為業內公認的人才高地,像這樣能提煉自己方法論的「高人」還有很多,這些「通關秘籍」在內部分享會中互相借鑑、啟發,實現正向循環。

在對新人的培訓中,「專業」成了陳輝煌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從外行到專業,從新人到資深,對曾騎行川藏線的陳輝煌而言,這是另一個賽道的跋涉,路上有看不完的風景。

2016年,在國外商學院金融專業就讀的他,經過長時間的考察 , 決定棄學從保。就像當初愛上騎行,是因為它的速度與陳輝煌步調一致 ;而選擇明亞,是因為二者有著相吻合的氣質,在追求專業和卓越的道路上,催生出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只要客戶有需求就可以隨時找我」。

談及這幾年的經歷,陳輝煌坦言,客戶讓自己對待每件事都更有耐心和毅力,追求極致成了他的服務準則。

談及市面上很多不合理的保險配置案例,陳露常為客戶感到惋惜。「你見過買了8 份百萬醫療,保額總共1600萬元的客戶嗎?其中另外7份完全是浪費錢。你見過給孩子買了一年一萬多元的保險,卻不加投保人豁免,爸媽完全裸奔的家庭嗎?」

2年前,陳露躬身入局,就是希望更多人買保險時不踩坑。「我服務過的客戶,投保的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刀刃上。」

陳露明白,保險業的使命是幫助客戶規避風險,底色溫暖純良。這個行業最考驗的是從業者的專業聲量與溫度。大浪淘沙之下,任何產品都可能被快速更新迭代的世界遺忘,而時刻做一個優秀的經紀人,就是他們手中與時間抗爭的最好「產品」。

儘管每一次服務,細緻入微的陳露都會努力為客戶提供最優方案,但還有很多消費者沒有專屬於自己家庭的經紀人,這是陳露的遺憾,更是她前行的動力。

「也許努力的過程很平淡,但等你達成目標以後回頭看,會覺得自己這一路很值得。」陳露覺得,加入明亞後的自己可以勇敢走出自我舒適區,在一件件有挑戰性的案例中「點燃」自己。那一刻,她明白了自己所做事業的另一層含義—超越功利取向,為了更大的目標而努力。

同在佛山公司的傅超曾在朋友圈調查客戶對自己的印象,結果「親和」「專業」「靠譜」「真實走心」成了最高頻的詞。這些特質隨著她的文字表達出來,又給她帶回了隔著屏幕的信任。

她說,因為疫情的關係,上半年她只見了6個客戶,沒想到業績反而提升了。「我沒有給自己留後路」,靠著這份拼搏,6個人中入職最晚的傅超,卻成了業績最好的那一個。

通常來說,經紀人每天要面對很多瑣碎的諮詢,這些一遍遍的重複問題是工作機械枯燥的證據,但在于振華這裡,卻是被客戶需要和信任的表徵。

「客戶的諮詢我一般都能做到秒回」,她說,業績就是用這些認真揣摩過的細節堆起來的,沒有捷徑,只憑一股子認真勁兒。

入職以來,于振華漸漸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幫助更多人去消除恐懼、抵禦風險,連結更多的人讓自己更有價值,這時,一切雜亂的聲音也都寂靜下來。

03

青春無問西東,奮鬥自成芳華

「在我這裡,客戶只需要核對並籤字。」于振華說,節省客戶認知成本,在客戶需要的時候站在他身邊,正是保險經紀人的核心價值,更是融進明亞人血脈筋骨的文化和擔當。

加入明亞之初,很多親友覺得于振華在冒險。可人生的每一種選擇不都是冒險嗎?

從外界的質疑到認可,從單槍匹馬到擁有自己的團隊,這兩條劇情的發展脈絡中,于振華很知足,也知其不足。

知足是因為,于振華憑著韌勁兒和事必躬親的態度,在明亞找到了適合自己生存和發展的那方水土,收穫了成就和榮譽。知不足則是因為她知道,這一行不斷有高手加入,不能停下奮進的腳步。

當代人的焦慮來源無非兩種 :一是對財富的嚮往,二是認同感與歸屬感的危機。他們需要擁抱物質生活,更追求精神世界。

許明亮說,「明亞的服務不以利益為導向,我們能憑良心說真話」。明亞為經紀人提供了一個精神原點和成長空間,這種獲得感不僅來自於收入的提高,更是對經紀人價值的體現。

這種「良心、專業、熱情」的原則,照亮了前行的路,也照亮了無數溫暖的故事。

去年,傅超在湖南老家布置弟弟的新房時,得知一位客戶不幸患甲狀腺癌。「她在電話另一邊的絕望和抽泣讓我特別心疼。」 這是傅超理賠的第一單重疾險,她至今仍清晰地記得每個細節。

耐心安撫客戶後,她馬上聯繫熟人諮詢當地最好的腫瘤醫院和醫生,整理從預約就診到出院複查的所有流程,幫助客戶處理報案到理賠各環節的事務。傅超還在提前準備好的材料中夾進一張她手寫的 「致理賠老師的信」,寫明客戶出險過程,提高理賠效率,充分展現出一名保險經紀人的專業素養和人文關懷。

傅超曾問盛夏,現在做總監有什麼感覺?他的回答是 :「總監這個名頭不重要。」

盛夏對最初的場景記憶猶新 :分公司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培訓體系和團隊成長機制。當時有一個非常認真的同事,每天最早到最晚離開,一年到頭都沒什麼進展,著急的內勤問,誰來幫幫他。「我來吧。」雖然那時候盛夏也是新人,但敢於說「我來」。沒有培訓便自己做培訓,沒有體系就建體系,讓更多人找到組織和能量。

慢慢地,團隊的人越聚越多,就像燎原之火,從幾個人到幾十人到上百人。

那時候盛夏不知道這叫做領袖,但是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很熱血的事,一件很想去做的事情。

在明亞,如果說個體的努力是點與點之間的奮鬥,點所附著的線是團隊的力量,線所織就的面則是明亞的力量。明亞賦予了每個個體成長的環境、開闊的眼界和相匹配的榮耀,他們努力的價值被成倍放大。

這批「90後」,有著前所未有的自由,也有著無處安放的焦慮。在這個節點周圍,匯聚了很多重要的人生時刻 :買房、結婚、生子,每一個都是巨大的責任和壓力。這6位「90後」保險經紀人,在浪潮裡並沒有被擊垮,反而將信念和熱忱視為自己乘風破浪的鎧甲,讓「燃系青年」的能量噴薄而出,在不確定中找準了自己的最優解。

與浩瀚的星河相比,他們是渺小的。但,他們在「成為有影響力的人」這條道路上不斷探索,此刻,站在新的人生節點上,他們燃出了青春範。

舞臺上年輕且堅毅的臉,自信地分享著自己對來路的感懷,對明天的憧憬,在燈光和無數觀眾眼神的聚焦下變得火熱。往昔的瞬間在腦海裡閃回又迅速抽離。回到幕後的盛夏,拿著獎盃與證書,在休息室發了一條朋友圈 :很榮幸受邀作為嘉賓分享,和楊瀾老師站在同一舞臺,明天將會是更好的開始……

相關焦點

  • 保險代理人才是人,保險經紀人不是人!
    保險代理人想必大家見過多、聽得也多了,現在誰身邊還沒幾個賣保險的~ 平安代理人、國壽代理人、太平代理人等等...ennnnn可是,你聽說過保險經紀人嗎?!是什麼來的?賣保險的嗎?保險諮詢的嗎?如果你認為保險經紀人是人的話就錯了,他們真的不是人!
  • 我為什麼要做保險經紀人?
    ,來到第三方保險平臺有一年時間了,至今仍有不少朋友問我:為什麼寧願捨去既有利益,投身第三方保險平臺。而經紀人代表的是客戶的利益,其背後有八十多家保險公司作為選擇,不單單有大眾主流熟悉的某安,某洋,還有很多優秀的合資公司。豐富的公司和產品選擇使得經紀人有對於整個行業清晰的的大局觀。就算是優秀的經紀人和優秀的代理人之間其專業水準也不是一個維度的,其專業對比就如同降維打擊。
  • 什麼是保險經紀人
    保險經紀人簡析原沒有計劃專門撰寫保險經紀人文章,因職業的轉換,身邊很多連對保險都沒什麼概念的朋友,更不懂啥是保險經紀人,每次職業的介紹,都要微信打字好多或口述一翻。。。。一、 保險經紀人的定義:我們先從法規定義上認識一下吧~!
  • 保險經紀人的優勢與責任
    下面我們聊聊保險代理人與保險經紀人的區別: 1、立場 《保險法第117條》:保險代理人,是根據保險人的委託,向保險人收取佣金,並在保險人授權的範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
  • 獨立保險經紀人的發展紅利——網際網路保險
    與此同時,他們對保險產品的創新也提出了更多個性化的場景需求,不僅是產品的專業度,對產品的人性化設置也有了更有針對性的需求,這種大環境下,也為保險經紀人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以財產險為例,與2017年相比,19-35歲及46-55歲年齡段TGI指數有所上升,其中19-25歲由79.1增長為93.5;26-35歲由96.9增長為100;46-55歲由97.7上升為108.1。
  • 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三點不同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對保險經紀人的好奇,今天就來專門講講,保險經紀人到底是什麼概念,跟保險代理人有什麼區別。我們先來看下官方解讀:根據《保險法》第117條和第118條我們可以看出,保險代理人是代表保險人(即所屬保險公司)的利益,而保險經紀人是代表投保人的利益。說白一點,誰跟誰是一夥的,應該從法律條款上也可以一目了然吧。
  • 保險經紀人能為客戶提供什麼服務?
    哈哈,開個玩笑,求同存異,每個人都有自己自由選擇的權利那為了直觀地說明,我舉個例子:假如你作為客戶,剛好有購買保險的需求,你向身邊的小夥伴傳遞出這個信號(誰身邊還沒幾個做保險的呢~)那那些做著保險的小夥伴會不會都很積極地過來像你介紹他們公司最好的產品呢?
  • 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在誰那裡買保險更合適
    曉亮說:「很多人最早買保險的時候都是諮詢了很多家保險公司,就和你最早一樣,問了你們家親戚,又諮詢了孫小飛,產品全部是自己對比。」後來有了保險經紀人以後,就變得很輕鬆了,因為經紀人把市面上各大保險公司的產品都為你篩選了一邊,才給了你保險計劃,然後你直接從裡面挑選就可以了。劉蓓說:「是呀,最早的時候,不知道還有代理人和經紀人之分。」
  • 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兩者有什麼區別?選錯你就被坑了!
    很多朋友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可能第一時間就想到找保險公司業務員購買,我們常說的保險公司業務員其實指的就是保險代理人。但是除了保險代理人以及網上自行購買之外,還有一種購買渠道就是找保險經紀人,不過目前我國的保險經紀業務發展還不是完全成熟,相比保險代理人,主動找到保險經紀人的少之又少。那麼今天小餵君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知識?
  • 保險經紀人是幹什麼的?
    保險經紀人是幹什麼的?保險經紀人和保險代理人一樣,也是為客戶提供保險服務。我國《保險法》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保險經紀人是基於投保人的利益,為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中介服務,並依法收取佣金的機構。
  • 我為什麼選擇成為保險經紀人?
    2017年3月,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保險經紀人這一職業。2020年3月,我正式決定成為一名保險經紀人。是的,從初次了解到下定決心,我用了整整3年。期間,我這艘小船兒也曾不忍別離,也曾留戀沿途風景,也曾短暫停留靠岸。但內心始終有個聲音在告訴我,我必定會駛入那個讓我心儀的方向。
  • 我為什麼選擇成為保險經紀人
    其中有一句話給我印象深刻:姐姐為了父親的病,放棄了自己已經4個月的二胎寶寶,父親除了醫保之外,也沒有購買過任何保險。這讓我意識到保險存在的意義,但是我也不懂保險啊,萬一買的不好,買的不對怎麼辦呢?一位朋友推薦給我一個做保險的朋友,基於對朋友的信任,我購買了一份保險。買過後,我發現交完30年的保險,我的保費已經比保額還高了,後來知道這叫「保費倒掛」。
  • 總是被誤解的保險經紀人有話要說!保險和你想的不一樣!
    受到誤解最大的應該就是保險經紀人了,那麼我們都誤解了什麼呢?冤屈一:賣保險就是想騙錢一提到保險,相信大部分國人的第一反應是反感和抵抗,認為保險這東西不可靠,賣保險的人更不靠譜,就是想騙錢。然而,合理配置保險是為人生加上安全槓桿,非常必要。在我國,保險業明確受到銀保監會監督,每家保險公司成立前都需國家審批。
  • 山東英大保險經紀:踐行保險經紀人職責,持續推動普惠金融
    公司於2020年6月成立國家電網英大長安(服務之星)山東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由黨員和業務骨幹組成。共產黨員服務隊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強化服務作風,拓展服務內涵,積極踐行保險經紀人職責,持續推動普惠金融工作,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 你可能需要一名保險經紀人!
    有沒有人能站在我的立場幫忙多挑幾家公司,比比性價比,為我向保險公司爭取利益?答案當然是有的。有這樣一個新興的保險銷售群體,他們叫保險經紀人。我國《保險法》對保險經紀人做了如下定義:「基於投保人的利益,為投保人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中介服務,並依法收取佣金的機構,包括保險經紀公司及其分支機構。」
  • 工作九年,我成為了一名保險經紀人
    正是因為知道了身邊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開始意識到,在我們看起來簡單平常的生活中,風險無處不在。在重病面前個人毫無抵抗之力,而保險是我們普通人能夠抵禦風險最有力的武器。這樣我開始給我自己和我愛人買保險。在這個時候我才了解到,原來保險能做的遠比我想像中要多很多。
  • 保險經紀人是投保人的娘家人——唐兵這樣說
    唐兵 | Tracy保險專業中介包含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保險代理人是代表保險公司利益的,保險經紀人是代表投保人利益的,保險公估人是獨立的評估機構。《保險法》第118條規定,保險經紀人是基於投保人的利益為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中介服務,並依法收取佣金的機構。
  • 真的有保險公司倒閉了!萬億安邦解散清算,買的保險還算數嗎?
    保險公司解散了,我們之前購買的保險受影響嗎? 針對此問題,我們可以看下《保險法》的第89條、第92條是怎麼規定的: 第八十九條保險公司因分立、合併需要解散,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解散事由出現,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准後解散。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因分立、合併或者被依法撤銷外,不得解散。
  • 終於,我最終成為了一名永達理的保險經紀人
    我是一個驕傲的女人,我一生都在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我驕傲我的犧牲,我的堅強,我可以成全別人。直到有一天一個朋友問我:「你快樂嗎?你有沒有照顧好自己?你想活成什麼樣子?那一刻我才想到,原來我忘了我自己!」曾經我以為「真心相愛,不必朝夕相守,忍受你給的寂寞,無怨無悔為你守候。」
  • 登上時代浪尖,百萬獨立保險經紀人平臺形成
    這一《規定》將引領獨立保險經紀人的新發展,也將促發網際網路保險業以及專注於服務保險經紀人平臺的蓬勃發展!古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獨立保險經紀人在當前時代浪尖上,必須「武裝」自己,「賦能」自己!而小白保險APP則是獨立保險經紀人的最佳發展平臺和展業工具! 小白保險APP從創建的第一天起,就立志全面打造成為一個自由、專業、有溫度的獨立保險經紀人平臺!